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015集 《广论》抄袭曲解大乘经论之证据(下)

   日期:2018-07-13     作者:成佛之道    

正雯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这一集我们继续来谈“《广论》抄袭曲解大乘经论之证据”第二单元,希望与您结下良善殊胜的正法因缘。
  上一集我们提到宗喀巴把意识觉知心自身的观察慧,当作《解深密经》所说意识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空性般若智慧,与诸佛菩萨开示的正理可以说是天差地远。宗喀巴又说:
  【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
  既然宗喀巴说诸佛及菩萨所证得的智慧等功德是止观之果,他就不该说意识的观察慧即是般若,应该说意识的观察慧正是“观”,是能观之法,而般若智慧是意识修习佛法作诸观行而心得决定后所得的“智慧之果”;所以,智慧不等于观、不等于毘钵舍那。宗喀巴不懂《解深密经》是依菩萨开悟明心所证得的第八识如来藏来说止观,却胡乱套在他所认为的意识境界中恣意曲解止观,导致他的说法自相违背而前后充满矛盾。
  接下来,我们将宗喀巴前引《解深密经》完整的原文胪列出来。《解深密经》说: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以何为果?”“善男子!善清净戒、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复次,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解深密经》卷3)
  各位菩萨:请您注意喔!这里宗喀巴又漏掉“善清净戒、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的重要法义内涵,这些都是 佛说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而实证第八识金刚三昧之果,不是实证第六意识的男女双修乐空双运离念境界。这是指菩萨亲证第八识空性心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而不需取世间戒相,却能无时无刻恒守世间戒法不犯,称为菩萨善清净戒;又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而渐除凡夫处处攀缘的烦恼现行及习气,心得决定安住于如来藏的清净体性中,称为菩萨清净心;又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获得根本无分别智,乃至后得无分别智,所以说是菩萨的善清净慧。至于声闻人,因为不解、不证涅槃之本际第八识,但能信受 佛说涅槃有本际而非断灭空,因此以其智慧力断除一念无明烦恼而得慧解脱,乃至俱解脱之果证。所以 佛说:诸声闻断尽一念无明烦恼而得解脱,乃至诸佛更断尽无始无明证得究竟佛果,所得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修习奢摩他及毘钵舍那所得到的果。
  《解深密经》这里也清楚证明了毘钵舍那是观行的方法与过程不等于智慧;智慧是毘钵舍那所得的果,所以“观”是方法与过程,是因;“般若”智慧是观行后所得之果。宗喀巴不该把意识的观察慧说为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意识心的观察慧修习佛法观行而实证第八识,证得第八识后再继续观行所得到的果,是证悟明心后才有的;而毘钵舍那在六尘境界中之观察慧是因地就已经有的,是悟前就已经有的,当然证悟后也仍然还有,是悟后与般若智慧同时存在的。宗喀巴由于否定了如来藏,又把止观之法与止观所应证之目标混淆了,所以永远悟不到如来藏,当然不会懂这个止观与智慧因果关系的道理,于是就把意识对六尘境界的观察慧说为奢摩他与毘钵舍那观行完成后所得的智慧,与佛法禅定波罗蜜的止观以及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止观实证正理,南辕北辙毫无交集。
  至于奢摩他与毘钵舍那由于修法的不同,所得的功德受用也不同。外道与凡夫所修的奢摩他、毘钵舍那,都是以第六意识为核心的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与大乘佛法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那伽大定为核心完全不同;宗喀巴《广论》所说止观则是连外道的世间禅定都无法证得,因为他主张要“深著男女淫欲乐触大贪”,完全违背实证世间禅定必须先远离淫欲之贪的原理。《般若经》所说的止观是悟前以及悟后,在三贤位中应修的止观,而《解深密经》所说的,修止观更加深细,主要是在说证悟后,入地的菩萨所修止观;而悟后进修所得的智慧,也都是悟后进修止观所得的果,所以观行不等于智慧,是故 佛说:“善清净戒、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
  又如《解深密经》卷3说:
  【“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世尊!齐何名得毘钵舍那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毘钵舍那道圆满清净。”】(~《解深密经》卷3)
  世间法中,奢摩他、毘钵舍那各有惛沉、睡眠以及掉举、恶作两种盖,凡夫证得四禅境界的,舍清净、念清净时,即可断除,但并非是《解深密经》这里所说的圆满清净的奢摩他与毘钵舍那,因为世间止观之法是三界内法,是意识层次的观行法门,是通外道的;所以,世间的止观与大乘之见道及般若慧的实证并无因果关系,所以古时证得世间禅定的外道们无法证得解脱,更无法证得大乘般若智慧。因此,想要求见道的菩萨,不一定要修世间禅定,奢摩他、毘钵舍那,因为打坐修定,或在定中观察有无影像,都只是意识心相应的境界法,而非般若智慧;就算宗喀巴坐断了双腿,乃至观得天花乱坠、天身广大,也无法见道证般若;乃至修到非想非非想定,还是不离三界境界,仍是一介凡夫。
  是故欲求见道的菩萨们,不一定要刻意打坐,专修世间禅定奢摩他、毘钵舍那,而是随顺修学即可。譬如,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无相念佛拜佛的功夫,反而不需要整天打坐,就可以锻炼出极佳的欲界定乃至未到地定的动中定力。因此,欲求大乘菩提,必须先熏习正确佛法知见,了知真心的体性方能成办;安住于奢摩他法的,无相念佛净念相续功夫,再以毘钵舍那法,来观蕴处界的虚妄,止观随顺进而参禅觅得真心,由于证得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般若智慧就会顿时显现。这当然是宗喀巴所不知的,否则他就不会在双身修法的乐触意识境界上琢磨了,也不会误将止观等修行方法当作修行的结果。
  至于世间禅定的止观,于悟后转依如来藏而圆满别相智以后才要开始修,这样对佛道的增上才有所帮助;即是于三地将满心时才具足修证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及五神通,于此之前不免多分少分偏于慧观,对于世间禅定只是随顺因缘而修。因为菩萨证得阿赖耶识,现观了知阿赖耶识的中道体性,这样转依阿赖耶识来修止观,于静虑中,内心已了知行菩萨道必须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而修;这样次第伏除性障,使得性障已极为浅薄如阿罗汉了,因此内心已得决定,绝不怀疑,才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止。如此转依如来藏来修止观,五盖遮障已无,不但四禅八定之修证能快速成就,所行六波罗蜜多将会有更多方便,功德受用更大;由此证明:《广论》所说全然违背圣教与实证者之现量。
  《广论》又说:
  【如《解深密经》云:“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所有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相者谓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
  《广论》又依《解深密经》说:“众生著相,被境相所绑,又为烦恼所绑,要努力修止观才能解脱。”但是依宗喀巴所说的乐空双运止观之法修学,是违背欲界定的修证原理,而连欲界定都无法获得的。就算能够弃舍无上瑜伽双身法,改依世间禅定的正理而修,也能从深心中真的断绝淫欲,最后能证得非想非非想定,也还在三界之内,这种修法只是世间禅定的止观,并不是般若所说的止观;况且此中修行的岔路极多,一不小心即堕万劫难复之地,回首时已离佛道甚远了,譬如往生无想天、四空天等即是。更何况密宗双身修法的“止观”,乃是外道谭崔追求淫乐的根本法义,也是密宗视为最珍贵的根本法义,因此不可能弃舍双身法而修;这样的密教教义,是堕于极粗重的欲界贪爱,想得世间禅定的未到地定或欲界定都不可能,更不用讲后面的初禅等禅定境界,因为都是非因计因、缘木求鱼之法。
  而且修学双身邪淫之法的结果,已经远离欲界天少欲的境界,反其向而行,舍报后一定是下堕恶趣而难得人身了,将永远无法实证初禅,更不要讲二、三、四禅乃至四空定。因此宗喀巴及诸喇嘛上师都应名为“世间禅定的未得修者”,连世间禅定都不够资格实证,不用讲不共外道凡夫的声闻解脱果证,更不用谈不共外道凡夫及二乘圣人的大乘见道与修道;所以,宗喀巴口说要求解脱、要证佛果,实际行门与理论却是在使自己缠缚下堕!他在《广论》中处处引用经文想要证成自己的说法,却都只能证明他的说法全都错误,成为很讽刺的事;再说宗喀巴本身未证空性如来藏,对大乘佛法又缺乏正确的知见,唯恐他人质疑他不懂般若诸经所说的真如、空性,因此干脆把第三转法轮增上慧学诸经判为不了义。《解深密经》是增上慧学经典之一,当然也被宗喀巴判为不了义的经典;但《解深密经》除首卷以外,每一卷经文中 佛都有明白的开示说是“了义之教”。而宗喀巴一方面贬低第三转法轮的究竟法,另一方面又要拿第三转法轮的法义来证明他所说的法无错谬,其行为之颠倒与心中之矛盾表露无遗。
  宗喀巴前引《解深密经》卷3之原文为: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解深密经》卷3)
  《解深密经》是大乘了义经典,所说修止观得解脱二缚的法门,是依于佛菩提道而说,而佛菩提道又函盖解脱道。未悟的菩萨当修止观的随顺为主,否则不容易见道;因为未见道者修学四禅八定,若能实证禅定,知见不正确者,心中很容易生起憍慢而障道;再者未有正确的解脱知见,又会以定为禅,更容易走入岔路的缘故。因此,未见道的菩萨不宜急切修证世间禅定的止观,唯修其随顺而发起见道,所需之定力即可,不必证入禅定无觉无观的等至位中;等未来见道后,转依阿赖耶识的中道体性,再修世间禅定的止观,则意识不容易被六尘境界相所转,也容易伏、除我执烦恼,才能确保不会错走岔路。
  宗喀巴必须援引大乘经典来解释修习止观的胜利,表相上让人觉得无懈可击,让人觉得宗喀巴的法义无有谬误,才能藉此引君入瓮,让众生以为他是教导佛法中的止观;密宗行者就会因此对密宗生信而奉行不渝,而没有智慧简择力来觉察其邪谬,等到修学者落入圈套后,最后就告诉学人一定要入金刚乘,受双身法的三昧耶戒,否则很难成佛。《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0第257页说:
  【第三解释学习学处次第分二,一于总大乘学习道理,二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0)
  从257页这里,接著运用了三百页的篇幅,抄录大乘经论,在其中夹杂其双身法行门的理论;而于557页至560页短短三页说:
  【第二、特学金刚乘法。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4)
  以简单的三页篇幅说当入密咒。有一位日常法师的解释说为:
  【这是一个特别法门,金刚乘就是密乘,……你要学密法,一定要什么呢?……这个大乘必须要的基础,你能够修习,而且是“善修”。……就是了解了以后要如法,行持还不一定行,要如法。如法里面包括了如理如量,那个基础要学好了,没有错,这才算!那个时候应该入这个密教,……因为这个密教走法,它能够以最快速的方式来圆满两种资粮——福、智两种资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稿 ○○法师)
  如我们前面所演述,密教未断我见,并且对大乘法的第八识金刚心都完全无知,无有善修、无有如法、如理、如量,竟然还创造假金刚乘密教,自高于大乘佛法,可见密教不是佛教。而这位法师延续宗喀巴的说法,要学人应该“入这个金刚乘、密乘、密教”;也就是说,日后学这个法的人必然要修学“密宗道”双身法。因此,宗喀巴所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其实就是要成为入密宗道的桥梁,是要引密宗学人进入宗喀巴所写另一本《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双身修法中。宗喀巴的两本《广论》,本质是以假菩提道掩护密宗道,制造密教是佛教、并且等级更高深于大乘佛教的假相,引诱误导学人步入密教邪淫双身修法,而以为在持戒行善、消除业障、明心见性、即身成佛,却是快速堕入三恶道的外道邪淫之法,永远不可能成佛,大家可别被骗了!
  “《广论》抄袭曲解大乘经论之证据”第二单元,今天就说到这里为止。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15集 《广论》抄袭曲解大乘经论之证据(下))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