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33集 广论隐说的内情--广论的陈仓暗渡法则(上)

   日期:2018-07-13     作者:成佛之道    

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所要进行的单元是“广论隐说的内情——广论的陈仓暗渡法则”
  宗喀巴在《广论》卷14中谈到奢摩他的修习次第强调说:所有修行次第的教授,都是出自于大论——也就是《瑜伽师地论》。同时在谈到应如何明了修定的所缘时,抄录了大论26、27两卷中的论文所说,关于各种不同根器与心性的有情,修止观、证解脱时,所应了解思惟与修治的所缘内容。宗喀巴引用抄录的方式并不老实,号称是来自于大论 弥勒菩萨的教授,但本质上,仅是藉这个机会,将喇嘛教的教义与行门夹带而谈,以便与大论及 弥勒菩萨作个攀缘依附,是一种障眼法的运用而已,实质却与 弥勒菩萨在大论中所教导的天差地别,举示以下例子作为证明。
  《广论》中说:善巧所缘亦有五种。谓善巧蕴,界,处,缘起及处非处。蕴谓色等五蕴,蕴善巧者,谓能了知除蕴更无我及我所。(~《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
  宗喀巴抄录到大论中的四种所缘境事的善巧所缘时,仅以22个文字带过蕴善巧,而大论中关于蕴善巧的开示内容,则有473个文字之多。大论中 弥勒菩萨详细地说明色受想行识五蕴各个都不是只有一种性质,而是有种种差别性,能随因缘业力呈现出众多性,修止观的有情都要认知清楚,才不会将意识的细分、色身、境界受、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等等,误认为常住不坏的法。
  大论卷27最关键的,被宗喀巴略过的一段论文如下:
  云何蕴善巧?谓善了知如所说蕴种种差别性、非一、众多性。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是名略说蕴善巧义。……云何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谓唯蕴可得、唯事可得,非离蕴外有我可得,有常恒住无变易法是可得者;亦无少法是我所有,故除此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瑜伽师地论》卷27)
  弥勒菩萨的教导是说:以五蕴为所缘作观行时,应当将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和合的确实内容观察究竟;而观察五蕴时,虽有各种差别性,呈现出众多性,仍然仅能归属于五蕴,仍然仅能归属于因缘所生的根尘诸事,五蕴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一法是有情所依止而认取的我。也就是说,有情的自我认知感受,全都是来自于五蕴而没有例外,五蕴法本身,虽然都是因缘和合的生灭法,但是出生五蕴的第一因——常住法如来藏阿赖耶识,一向与五蕴同时、同处运作,所以并不是离开了五蕴,而另有不变易的常住法可以找得到;也没有任何一法是归于五蕴我所拥有,因为五蕴我是来自颠倒想,执取因缘所生,没有自体而不自在,分别假名而有的法。缘于五蕴,除了观察到由常住法如来藏所含摄因缘和合所出生的没有真实我体性的五蕴以外,再也没有所谓潜藏的意识细分,或者冥性能量可得、可分别了,这才是蕴善巧的真实义。
  弥勒菩萨关于蕴善巧的开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已经建立正确般若知见,在修观行的学人能断我见,断除对五蕴错误的认知与执取,以及断除对常住法的错误想象,如果没有断除对五蕴的我见,就不能出离生死证解脱。而蕴善巧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五蕴中的识蕴(包含了意识),而意识在各种境界中,有种种的差别性,但终归要认清楚粗细意识的相貌,属于因缘所生法,就是不能常住不变易。这些重要的内容,为何宗喀巴都不抄录呢?因为喇嘛教所宗的各派假中观,都是以意识心的细分为常住法,都是大论中 弥勒菩萨教导的应当详细了知并断除我见的对象,属于因缘所生五蕴中的识蕴所含摄。假想意识细分是常住法的主张,根本无法契合大论所说的“唯蕴可得、唯事可得”的现观,而将不归属于意识心的法,虚妄计著为意识细心所有。例如息脉运行、能生色法、具有空性,转变成金刚不坏的常住法等,这些都不是意识心所能拥有的。正是 弥勒菩萨所说的“无有少法是我所有”,宗喀巴为了怕与自家教义产生矛盾,所以不抄录。
  然而喇嘛教在双身法的修练中,都是妄想著意识心,不生起语言文字分别时,是具备那些功能的,因此宗喀巴才会在抄录大论的论文时,径自转换成一段符合其教义的文字说:“蕴善巧者,谓能了知除蕴更无我及我所。”就是要将五蕴视为能经由修双身法,达到所谓的乐空不二的境界,妄想著每生起一次这样的淫触大乐,就能消除种种业风、微细障,现前的五蕴就变成不坏的空色虹光身,意识心就能变成金刚心,只要不对五蕴生起在语言文字上我与我所的分别,即能将五蕴转变为佛身。所以《广论》中,完全不谈五蕴的详细内容,五蕴的虚妄不实,识蕴中六个识的生灭有为与不自在性。众生我见的所缘就是五蕴,如何思惟观行断除我见、断除疑见、断除戒禁取见,这三种系缚于三界生死的结使等等内容,《广论》完全将这些在佛法中,求解脱不可缺少的断我见基础知见与行门,排除在外了。抄录大论中的文字内容,想要表彰的却与 弥勒菩萨含摄完整佛法的论述与教导,完全背道而驰,呈现出来的是不如实知五蕴,五蕴我见具足而不能断,师心自用曲解,并窜改大论的论意,指称那是来自于 弥勒菩萨的教授。
  宗喀巴这种不老实的行为,是不可信任的,喇嘛教一致遵守的应成派假中观,就是立论于意识细分能够常住不灭为基础,主张意识细分具备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等中道性。例如四川五明佛学院丹增嘉措讲解莲花戒所写的《修次中篇》时就说到:
  意识是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是一种唯明唯知的能力,并非依暂时的因缘而产生。……意识之法性,有世俗与胜义二种内涵。以世俗法性解释,是心的唯明唯知性质;以胜义来说,就是唯明唯知最究竟性质,也就是空性。(~《修次中篇》丹增嘉错讲授,悲智学佛会整理 http://baus-ebs.org/sutra/fan-read/009/004-5-02.htm)
  这一段叙述清楚地表达出:喇嘛教认为“意识有一种唯明唯知能力,不是根尘相触的因缘才现起的”,也就是认定,意识另有一种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与能力,是可以单独存在的(指的就是意识细分)。这个逻辑到底在表述什么呢?正信的佛弟子都知道,意识是五蕴中的识蕴所含摄,佛菩萨在经论中都说“意法为缘生意识”,意识既然需要意根与法尘的缘才能被出生,表示意识不是自在的心,既然不是自在的心,所具有的一切体性功能,也都不是自在的。
  针对这一点,佛陀在《楞严经》中早已为佛弟子开示过了,佛说:若汝执悋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楞严经》卷1)
  假如要将分别觉观这种唯明唯知的体性当作是真心本性的话,那么这个心应当离开一切六尘,另别有自在的全部体性才对。佛陀这么说,是所有一切法界有情都适用的,而且是在现象界可以验证的,没有哪个有情的意识心在六尘以外还能存在,能具有自在的全部体性的。
  但喇嘛教的仁波切、祖师们,却都不理会这个不可逆转的法界现象,也不理会佛菩萨的真实教导,自创理论就号称佛教,却主张意识另有唯明唯知的体性,不是依暂时的因缘所产生的,又主张意识具有胜义空性。意识既然不是真心本性如来藏,意识既然需要意根与法尘为缘才能出生,是缘生缘灭的法,离了六尘不能自在、无有自性,如何具有能生他法的空性呢?就算修到了佛地,意识心仅能转识成智,仍然不能具备空性出生万法,因为对意识心作任何层次的现观,包括喇嘛教所有祖师与学人所不能到达的初禅以上色界境界,乃至最细的四空定无色界境界,都仅能到达 弥勒菩萨所说的“唯蕴可得、唯识可得”的尽所有性边际,因缘所生的意识永远不可能变成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法尔如是的缘故啊!从这里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喇嘛教的祖师都是误解佛法、自创教义,攀缘佛教而陈仓暗渡其密续双身法,实质上在佛法的知见与实证上,完全无法触及,仅是虚张声势而已。
  另一个例子也可以证明,宗喀巴攀缘依附大论及 弥勒菩萨,运用障眼法,却将喇嘛教的教义与行门夹带于字里行间,企图让读者误会而概括承受密续金刚乘双身法也是 弥勒菩萨大论的教导。在《菩提道次第广论》351页到 353页,宗喀巴抄录了大论第26卷,修学与大乘解脱相应所作观行有关的“徧满所缘境事、净行所缘境事、善巧所缘境事与净惑所缘净事”四种所缘境事的部分论文以后,不理会 弥勒菩萨对净行所缘清楚完整的开示教导,为了想要将他们密续贪道双身法包装成最殊胜的即生成佛行门,严重地扭曲净行所缘这个名词与义理。宗喀巴说:
  又,净行所缘,上品贪行等易除贪等,依此易得胜三摩地,故是殊胜所缘。(~《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4)
  宗喀巴这样的叙述,根本就是将净行所缘张冠李戴的想要替贪道搭上佛法修证的道路,主张 弥勒菩萨在说:佛法可以运用上品贪行双身法除掉贪欲等烦恼,还能够依于双身法得到殊胜的三摩地,说那上品贪双身法境界是殊胜所缘。
  但是 弥勒菩萨在大论中,有这种论点吗?将论文拿出来探讨就知道了。大论说: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缘差别。云何不净所缘?谓略说有六种不净:一朽秽不净、二苦恼不净、三下劣不净、四观待不净、五烦恼不净、六速坏不净……如是不净,是能清净贪行所缘。(《瑜伽师地论》卷26)
  弥勒菩萨说:“净行所缘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愍观对治瞋恨,以缘性缘起观对治愚痴,以界差别观对治高慢,以阿那波那念对治寻思散乱等烦恼,觉知心为了要出离烦恼,因此随著染污的不同,所应对治的不净所缘,就有所差别了。以对治贪欲而言,有哪些是不净所缘呢?略说有朽秽不净、苦恼不净、下劣不净,观待不净、烦恼不净、速坏不净等六种,这些不净就是专门对治由于贪欲的缘而造作的烦恼业行。”
  这里指的贪欲又是什么呢?接续看论文怎么说:贪有五种:一于内身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贪,四色欲色贪,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是名五贪。为欲令此五种欲贪断灭除遣不现行故,建立六种不净所缘。谓由依内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内身欲欲欲贪心得清净;由依外朽秽不净所缘故,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淫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四种相应淫贪,心得清净。(《瑜伽师地论》卷26)
  弥勒菩萨说:“欲贪有五种:一内身有希欲外境的欲贪,二外身在身触淫欲上的欲贪,三对欲界境界的欲贪,四对色界境界的欲贪,五爱著五蕴自我的欲贪。为了能让这五种被境界所系缚的欲贪断灭除遣,而不再现行障碍解脱的修证,所以建立了污秽不净等六种不净所缘,作为对治贪欲之方便。例如,依于内身朽秽不净为所缘如实观察,能够让行者内身希欲外境的那一分欲贪消除,而使觉知心得到清净;而依于外身朽秽不净,为所缘如实观察,能够让行者在外身的身触淫欲上的欲贪热恼消除,使觉知心得到清净。而淫欲相应的贪又有四种:有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承事贪这四种。要断除淫欲大贪,就要依于死尸,从青淤脓烂到被鸟兽食噉作意思惟,破除显色贪;于死尸皮肉分离筋脉缠裹作意思惟,破除形色贪;于死尸仅剩骨锁作意思惟,破除妙触贪;于死尸身骨散坏作意思惟,破除承事贪。在一切有情色身死灭后之四种朽秽不净作为所缘,才能断除见到异性的显色、形色所生起的淫贪,以及进一步想与异性身根接触交合的淫贪,乃至与异性之间承事互动的淫贪。由于缘于四种朽秽不净所缘而观行,断除了男女异性之间四种相应的淫贪,觉知心才能解脱于欲贪的系缚而得到清净。”
  从 弥勒菩萨的教导可以知道,重点就是需要去如理观察:贪的所缘内容,本质上是污秽不净的,以男女淫欲相应的贪而言,所缘就是异性的显色、形色,以及身根交合的细滑触。由于淫贪烦恼的作用,而生起希望追求、爱恋不已,这些都是因为不能如实观察男女之显色、形色,都是无常变异终归毁坏,是污秽不净的。身根交合之细滑触,乃是起因于淫欲烦恼,是究竟不净的,因此贪行所缘境界都是染污的、热恼的,是系缚于欲界不能解脱的;若要求解脱,就得出离淫欲相应的贪,要出离淫欲相应之贪,就是要以本质上之污秽不净为所缘,才能认清楚事实,而于降伏之后,最终断除淫欲之贪。若于异性的显色、形色,身根之触等境界,都不观、不听、不忆念、不造作贪行,就是出离了淫欲相应的贪,这才是觉知心的淫欲贪已经清净了,这才是贪行被对治的实际内容与过程所说的净行所缘。而宗喀巴标榜著依照 弥勒菩萨的教授写《广论》,实质上却完全违背 弥勒菩萨的旨意,妄想通过密续双身法必定存在的上品淫欲贪,就能轻易地除欲贪,说那是殊胜所缘;然而,法界中没有宗喀巴所说的这种黑能将自己去黑的法,黑法、染污法,得要运用白法、清净法,才能除黑除染污,宗喀巴完全扭曲了贪行、净行所缘的实质内容。以下举喇嘛教在密续的修证有成就者写的书籍:如何依照喇嘛教的教义,而倡导贪道双身法。
  三律仪书中提到,宁玛派修大圆满时,除了必须遵守三昧耶戒的十四根本堕以外,另有二十五种必须遵守照作的支分戒,第一个部分就这样说:
  五所行︰渡脱(就是杀),和合(就是淫),不与取(就是盗),妄语及绮语,此为五种应修事。(《自性大圆满道之支三分律仪决定论释义》盘逸,页263)
  为什么会制定应修“杀盗淫妄”这样的规范?根源就是喇嘛教修练密续金刚乘,必须在男女双身交合中操作诸多技巧。实际上的内容,书中这么说:
  依密义而言,(渡脱是指)当迁流不定之微细风息趋入中脉时,风息即得解脱自在。二根和合之贪行令拙火燃起,溶化明点,明点流降于主要之脉络时,即能赐予不变大乐与空性之成就。不与取之密义,是指于明妃处取得甘露……(《自性大圆满道之支三分律仪决定论释义》盘逸,页263-264)
  密续的密义就是:喇嘛在修双身法时的实际场景。所有密续的理论,都是在叙述双身法中,男行者要先认定有个意识细心能运作风息,藉这个微细心风之力,可以引息入中脉,认为将风息、精液、明点,趋入想象的中脉,风息就能得到解脱自在,而不受业力牵引。男女两根交合的淫贪,才能引风息与明点入中脉,能于脐间燃起拙火,溶化明点、提降明点,而依序产生四种身触淫乐,又称为四喜。生起了四喜之乐以后,要认定当时的色身,已经成为空性所变的空色,与大乐是一体的,都是来自于意识细心的空性,因此声称已经实证了乐空不二的空性,已经获得了乐空不二的智慧,已经发起了意识细心的空性,获得了金刚心。在双身法的过程,还要偷盗明妃的中脉,以加速发起期望到达的大乐。上师在指导男女行者修双身法时,要将男女的身体,说成是空性身这样的妄语,以便满足喇嘛教教义所设定的,身乐即是空色所本来具有的空性功用,这样的虚妄想,成为乐空同一智体、乐空不二,即是由意识细心所现的金刚持目标。宗喀巴在专说金刚乘道次第的《密宗道次第广论》说:
  此宗乐空之空,多说空色……尔时,虽非真实成为空色天身,然于不待观察,心中即如是现,故于如斯空色不变大乐同一智体,二无分别,名为第四灌顶。(~《密宗道次第广论》卷14)
  也就是说,观想本尊到最后成就空色天身,其实就是在灌顶中,以五蕴中的色蕴在双身法中受乐到达的境界,以及意识心专注操作提降明点,到达不生起语言文字、一心受乐,当作证得意识细心持空色与不变大乐的金刚持成果。而三昧耶戒对修双身法的规范,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也这么强调:
  此灌顶之三昧耶者,如答日迦跋云:“汝可杀有情,受用他人女,不与汝可取,一切说妄语。”(密宗道次第广论》卷14)
  从以上的举例可以知,喇嘛教的祖师主张运用上品淫欲贪修双身法,想要到达超越显教佛果的金刚持,结果却是要让淫贪之念不断现行操作,所缘全都是颠倒染著的我见我执境界。因为双身法若不在男女身根,显色、形色、身触上生起淫贪之念,是不能操作的,以为只要方便说一说“男女之身是空性”这样的妄语,就可以不落入贪欲中了。妄语本身就是过失,更何况喇嘛教的上师都具足了三界的我见与贪瞋痴等烦恼,又完全不知道五蕴是无常、无恒,不可保信的变坏法,就是 弥勒菩萨所说的“烦恼不净、速坏不净”之法。阿底峡、宗喀巴、达赖喇嘛等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喇嘛教上师,尽是攀缘附会佛教,用世俗五蕴意识境界的双身法,替代了佛教出世间如来藏断五蕴我见的清净解脱法,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
  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33集 广论隐说的内情--广论的陈仓暗渡法则(上))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