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观世音菩萨  佛菩萨  明心  心经  因果  正伟法师 

第037集 一心前后不相应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蔡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介绍到 马鸣菩萨说到:众生如果能够把一切妄念无相,就是证得如来智慧。我们也举了一位叫作悲智先生,提出对我们正觉同修会所说的法义的一种质疑。我们也举出了所谓的无想定有三种意思,有所谓的四空定里面的非想非非想定,这也可以称为是无想定;还有所谓四禅里面六识皆灭了,这个无想天里面的无想定。前面的非想非非想天里面,这个无想定它是想知不灭,因为意识心还存在,前五识灭了,可是意识心的了别性还存在,虽然祂不念一切想、念无想界,可是祂就是一种禅定力,是因为意识的觉察,虽然很微细的,可是还存在,所以这个也是无想定。另外就是所谓的三三昧,里面的无想三昧也称为无想定。这里其实 平实导师所说的无想天六识皆灭,这样子的无想天,其实在《阿含经》里面还有很多地方,乃至我们也举了这个悲智先生要拿来证明他说所谓的无想天一念知五百大劫,想要来证成他自己的道理,说在无想天里面,这个无想定它是有觉知的。可是我们就以律部的经文完整的内容就可以来证明,其实 佛陀就是说,这个输毘陀他说一念知五百大劫的事情,其实他是随意而说的。为什么?因为他在五百大劫里面觉知心都灭了,所以对他来说,五百大劫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叫作一念知五百大劫。
  所以说,这样的经文其实刚好来证明说,无想天里面其实是六识皆灭。只是一个人如果说没有佛法的智慧,他以要推翻佛教、要推翻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立场,要来否定正觉同修会所说的正法,其实那是因为他慢心高涨。因为他忽略了真正的佛法,这个中国传统的佛法文化,其实它是科学的,它不是迷迷糊糊的一件事情,它是要理路非常清晰,而且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而且还要以实证的方法来实证祂,而不是用文字比对。如果用文字比对,认为所有无想定这三个字意思统统都一样,那个就叫作妄念,这样的妄念其实对于众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说,能观一切妄念无相才是证得如来的智慧,如果不能观一切妄念无相,然后对佛法不了解,又想要推翻佛法,想要推翻八识论正法,那这样的话,其实他就是有很严重的妄念之相,这样的话他不可能有如来智慧,乃至他可能连一般众生的智慧都没有。
  所以说在佛法中,想要用文字比对的方法来理解佛法,那是绝无可能;采用这个方法,就代表说他的智能就只会文字比对。可是文字比对,就我们一般人的学习来说,那个只要读到国中就可以,了不起读到高中就可以。所以那样子的文字比对的方法,其实是极为幼稚的,也是令人啼笑皆非。我们举这样例子就来证明说,所谓的妄念有相,就是这种文字障的无明,其实就是妄念,而且这个妄念他不会只有一点,当他一个地方迷惑的时候,他是非常的严重的迷惑,所以称为一切妄念。所以我们也举了光是一个无想定,能够有这么多的错误,也是实在叹为观止,所以就可以知道,这叫作一切妄念有相。如果能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够依于实证而亲自体验,就可以把一切妄念观察,知道祂是没有任何的相貌,因为对法界的实相已经了知了。
  好!我们接下来来看 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接下来的论文:【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况有初?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大乘起信论》卷1)
  论文说,前面有提到,一念相应、觉心初起,这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就在描述一个菩萨他六住位满足了,然后因为参禅的缘故,一念相应了,就开始怎样?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本觉,这个时候就称为始觉。那个时候的觉心初起,马鸣菩萨说其实那是随著一般世俗的言语来说,有所谓的觉心初起,为什么呢?因为“心尚无有”啊!也就是我们一般众生的觉知心,其实如果我们要探求一般众生的觉知心,其实这个觉知心都是依于本觉,都依于心真如而存在的。所以其实一切众生的心,乃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这个觉知心,其实也是依附于心真如,只是心真如祂的六识种现行,所以说其实祂也是依附在心真如里面。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要探求说那个心是怎么存在的,其实我们从现在人类医学的进步,其实我们说有所谓心的存在。科学家说,经过我们人脑的解剖之后,发觉其实我们觉知心没有存在什么相貌。因为我们的头脑里面的这些功能的运作,其实都是要靠胜义根,就是头脑的存在而运作。如果有人帮我们上了麻醉药,一麻醉,其实我们的觉知心完全灭了。譬如有人去手术,只要麻醉师帮我们上了麻药,我们一下子马上都无所觉知,那个时候还有什么心相可言呢?同样啊,我们的觉知心,也是因为大脑的各个区域的功能的运作,才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显现出一些幻觉。这个幻觉,我们就认为那个就叫心,就是我们众生的觉知心。可是其实这个心并不真正的存在,因为这个心其实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依附在心真如里面的。所以这个心,如果我们要去探求说祂什么时候存在?祂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呢?其实没办法探求的,所以“心尚无有,何况有初?”这也是很多人很迷惑的。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其实如果我们要推寻这个道理,其实法界里面,就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就存在,而在本来存在的当下,就有我们的七识心存在。为什么?因为有无明的业风让祂存在,所以七转识这些心乃至我们觉悟的这些心六识心;其实祂本质并不存在的,因为祂只是生住异灭,乃至祂经常灭掉;譬如我们晚上睡著无梦的时候,祂就灭了。
  那我们说,心真如从什么时候开始出来?什么时候是祂最开始?我们其实可以探求说其实祂并没有一个开始,所以这个称为无始无明。因为我们不知道祂什么时候开始,因为并没有时间可言,时间只是幻觉,只是众生的无明幻觉而已。其实法界实相就是有心真如出生一切法,一切法的生住异灭的过程,就称为时间。所以有时间相貌,是因为心真如出生了五阴的生灭,可是心真如本身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祂从无始劫就一直存在到现在,乃至未来无量数劫祂照样存在,因为祂是法界中永恒存在的法,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一切众生不名为觉”。因为一切众生对于所谓的心真如产生很多的迷惑,乃至对于心的生灭,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的道理无所了知,产生了迷惑,所以不名为觉。而这个不名为觉是因为从无始劫以来,恒常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开过。也就是说,对于法界的实相不明白就称为无明。什么是妄念呢?就是我们前面跟各位介绍的,就是对于法界实相不能了解,而产生种种的推测、种种的猜测,这就称为妄念。这样的虚妄想、虚妄的念头,从无始劫以来一直怎样?恒常相续而从来没有离开过,因为从来没有去证得第八识心的存在啊!因为这缘故,所以称为无始无明。
  我们来修学佛法,其实就要能够证得心真如,能够证得这个从无始劫以来存在到现在,乃至未来无量数劫继续存在,因为祂是个永恒存在的法。当我们能够实证到祂的时候,就开始说:“我们开始觉悟了!”而且这样子也才称为叫作妄念灭,能够观察一切妄念无相。所以论文说如果妄念灭的话,就可以知道心相它的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也就是说,我们众生的心相,它是生住异灭,可是这生住异灭有什么相貌呢?其实没有!我刚才有举例子给各位听,如果我们将我们头脑的功能把它剖开来,有什么相貌呢?其实看不出什么相貌!可是就是在大脑的运作之下,它有各种的内分泌或是物理的细胞之间的运作、神经系统之间的运作,就只有这个物质的现象。可是物质的现象,又跟我们心的现象产生了联结,所以我们说有生住异灭。虽然说有这样的相貌,其实它如何生?如何住?如何变异?如何灭?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因为它的变化太迅速了,乃至超越我们的想象。
  所以佛法中说,我们一秒钟其实有八万一千个生灭存在,也就是说每一秒有九百个刹那,每一个刹那又有九百个生灭,这样来产生我们的觉知。譬如说我们能够看到景色,我们可以听到声音,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运作得非常快速,快速到就好像电影那样子,因为影片播放得很快,所以我们就以为它连续,以为它真正存在。可是如果我们真正去探求这生住异灭的法相,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它并没有什么相貌,如果从声闻解脱的道理来看,其实那个都是叫作妄觉。譬如说我们从小出生到现在,乃至将来老去,那一生就过了,我们获得什么呢?其实也没有获得。我们说我们吃了好多东西,我们经历了好多事情,可是那些事情在我们年老死去之后,那就过去了,什么也没有了。同样的,我们活到这一世,我们对于前一世能够了知什么东西呢?其实我们也不了知,因为有隔阴之迷,所以过去的所有事情就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我们这一世又重新开始,又重新在我们的这一期生命里面,产生种种的喜怒哀乐。可是我们过去世的每一世,也都有种种的苦乐,可是那一些也都过去了,哪有什么样的相貌存在?甚至说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众生他头脑受损了,那他的觉知心怎么样?不再能够运作,不再能够好好地运作的时候,你说那他心相的生住异灭有什么相貌呢?对他来说就没有相貌可言,因为他可能头脑受损,就是闷绝、昏迷,根本没有什么相貌可言,连心相不再产生。
  所以说“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其实也是因为一个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菩萨,他也观察到我们的五阴、我们的七转识祂的不牢固性。也就是说观察到祂的无常性,而且从这个无常性,可以发现到我们的觉知心是怎样呢?在“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为什么?因为我们觉知心根本是拼拼凑凑拼起来的。所以其实我们的觉知心在头脑里面是各自运作的,是有一些功能,每个区域拼拼凑凑,因为我们头脑没有受损,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好像我们有一个心存在、了别境界。可是当有些人头脑受伤的时候,就发觉说,其实他的心运作得不顺畅,他对于某些事情不能了知,乃至产生很多的扭曲变异。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就是“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为什么?因为祂没有什么自性,因为祂是变异的,随著我们的根的变异,就会产生变异。所以因为这样的无常性,就可以知道祂的无我性。
  这里我们也看一段经文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是从经集部的《佛说大乘稻芉经》里面有一段经文说:【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色则能作眼识之境,明则能为显现之事,空则能为不障之事,作意能为思想之事,若无此众缘,眼识不生。若内入眼,无不具足,如是乃至色、明、空、作意,无不具足,一切和合之时,眼识得生。彼眼亦不作是念:“我今能为眼识所依。”色亦不念:“我今能作眼识之境。”明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眼识显现之事。”空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不障之事。”作意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所思。”彼眼识亦不作念:“我是从此众缘而有。”虽然,有此众缘,眼识得生,乃至诸余根等,随类知之。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佛说大乘稻芉经》)
  这段经文虽然有点长,可是它意思就是在说明我们的觉知心。如果以眼识来说,祂至少要具有五种缘,叫作眼、色、明、空、作意,要有眼根,要有眼球,还有我们大脑;还有光明,要有灯光照映,我们才能够“我看到什么”;看到什么,而且还要有空间,如果太靠近我们眼前,靠近我们眼睛,我们其实也没办法看,所以祂要有一个空间;那还需要有作意,譬如我们能够说我想要看什么,去变换这个境界;还有所谓的色,就是要有色彩,要有色彩让我们可以观察到。所以有这五个缘来作为眼识所生起的所依,这五个法:眼根、色尘、光明、空、作意,其实都是眼识要生起的因缘,都是祂的条件,祂要生起必须具备的条件,当这五个条件都具足的时候,眼识就自然生起了。可眼识如何生起我们知道吗?我们都不知道!因为从小也没有人教我们,我们就自然会看,就能够了别境界。所以说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子?是这五个法彼此都互相了知,互相相应吗?其实并不是!所以这就说明无我的道理。
  好!因为今天时间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一边。
  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37集 一心前后不相应)
 
 
更多>同类佛法mp3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