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介绍了“智方四事”,也把六方的供养,其中的每一方都有四个要点,简单地跟各位介绍完毕。接下来佛陀就要进行辨正,因为六度波罗蜜,有些人是不相信的,也就是说有些人,他对于六度波罗蜜,他心中存有怀疑而不能明了,所以有种种错误的主张。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就要开始来辨正——六波罗蜜是如何真实地存在,而菩萨都应该依六度波罗蜜来修行。
佛陀说:“善男子!或有说言:‘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是故说有四波罗蜜。若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若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是故戒即精进,精进即戒。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是故施即精进,精进即施,故知无有六波罗蜜’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与果不得为一,是故应有六波罗蜜。”
这里佛陀就开示说:有人主张定就是智慧,类似这样子。事实上这样子,就把六波罗蜜的定跟慧就变成一个了。或者是说:戒跟忍认为是一样,就把戒跟忍合并起来,那就变成又少掉一个波罗蜜。佛陀说:事实上,六波罗蜜是一定存在的,前面这个主张是错误的。譬如说:我们在修学佛法上,一定要有六波罗蜜的;即使在声闻菩提里面,也都要有六波罗蜜。譬如说:我们可以看《长阿含经》里面佛陀的开示:“时,庵婆婆梨女取一小牀,于佛前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秽污不净,上漏为碍,出要为上。尔时世尊知彼女意柔软和悦,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诸佛法,即为彼女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
也就是说佛陀在对庵婆婆梨女,在说声闻法之前,他要讲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事实上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其实就是讲六波罗蜜。也就是讲了这六波罗蜜之后,如果有人能够知道,这是符合因果的道理,愿意持守,那这样子就为他说声闻法,乃至说大乘法,所以六波罗蜜是一定存在。如果有人否定这个,认为说不需要,事实上我们就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譬如有外道想要盗法,所以他们就只重视菩萨所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就一心要盗法,盗得法之后,他就只说一些表相的密意,然后对于菩萨所持守的戒法,乃至种种的善行之法,譬如偷盗这件事情是不应该作的,可是他竟然去盗法,那显然他就不懂得持戒。所以说如果有人行盗法,那种外道就可以知道,事实上他不可能是佛弟子,即使盗得密意,事实上他也是外道。还有人可能自以为断我见,或自以为明心了,然后他也认为说不可能有戒法。为什么?因为菩萨实证之后是无戒可持,他也会这样主张;其实这样地主张,事实上是错误的,因为事实上,无戒可持的说法是说,对于佛所施设种种的有戒,或是取相戒,事实上是不以这为限的。也就是说在平时的时候,还是持守佛陀所施设的戒法;可是在某些情况之下,依于心地法门、依于道共戒,他必须要有所权变,在这种时候,事实上他就不取佛戒,是这个意思。可是,不是特殊的因缘,他还是持守佛陀的戒律。所以无戒不是如同这些不认为有六波罗蜜的人,所想的那样子。
修学佛法一定要有六波罗蜜,如果没有六波罗蜜,不能成就佛法中的果证,所以一定要有六波罗蜜。有些人也会就像经典里面佛陀所破斥的,有些人以为有定才有慧,就认为定就是慧,所以就会说:若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因为这样子,就主张说定就跟慧是一样的。佛门中也有这样的人,譬如有些人他就主张要打坐、要一念不生;就在这个一念不生里面,他就认为我能够多久一念不生,就是开悟明心、就获得了智慧。可是这样子也是邪见,因为打坐获得一念不生的境界,那不过是制心一处的定,这个定没有般若的智慧。所以这样子不是真实能够获得佛法的果证,因为那样子不是真实的智慧。
佛陀说:“智慧是因,布施是果。”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行布施,那是因为他有智慧;有了智慧之后,才能够行布施。因为布施并不是每个人都修持的。有些人并不修持布施,不修持布施是因为他没有智慧,他看不出中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没有智慧,所以智慧是因,布施是果。
“精进是因,持戒是果。”譬如说:如果一个人要持守戒法,一定在他的心中随时把戒法放在心上,随时把戒法放在心上,这样就是精进;有了随时把戒法放在心上的精进心,这样他才能够持戒不犯,所以精进是因,能够不犯戒是果。
“三昧是因,忍辱是果。”也就是说能够心止于一个境界,譬如说能够安住于境界而不理会这些恶因缘,能够心安止于我要持守——不违犯众生、不忤逆众生的,这样的一个安止的心,这样子他才能够发起忍辱的果实;乃至因为能够安止于法界的实相这样子的智慧,心获得决定,他才能够获得二乘的无生忍,或大乘的无生忍。所以说:三昧是因、忍辱是果;那显然因跟果不可能合为一个,所以显然一定会有六波罗蜜的存在。所以六波罗蜜一定是法界中,要修学佛法、要获得实证所必须修学的六个法门。
接著佛陀又说:“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何以故?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毘婆舍那;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毘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调众生施时离贪,是故次说尸波罗蜜。施时能忍舍离之心,是故次说忍波罗蜜。施时心乐,不观时节,是故次说进波罗蜜。施时心一,无有乱相,是故次说定波罗蜜。施时不为受生死乐,是故次说智波罗蜜。”
佛陀接著又说:如果有人说:“戒就是忍,忍就是戒。”这样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戒一定是从他而得。也就是我们持守戒法,就是一定有个对方的对象,我们不去侵犯他人,有一个他,从他而得。而且我们戒法,也是从他人所施设而去求受的,因为这样的道理,所以说戒一定是从他得。可是忍就不如是,因为我们忍是忍于自己的境界,对于外面的境界,我们可以不去理会,而安忍于境界之中,所以说忍不一定是从他而得。所以由此可见,忍跟戒它一定是不同,而且也有不受戒而能够忍辱的。譬如说:的确有很多修善的一些团体,在佛法中或是佛门外,有很多修善的团体,他们并不受戒也不持戒。可是他们可以忍受种种的辛劳,为众生铺路、造桥种种行善,事实上他都愿意去做。可是你叫他说什么戒法,他没有!他可能一样喝酒、一样吃肉,他并没有这些戒法,所以说戒跟忍的确是不同的。因为这样子,所以可以知道有六波罗蜜。
那有些人也会误会定就是慧,所以佛陀这里说:舍摩他是止,毘婆舍那是观。止是缘一而不乱,也就是说舍摩他缘一不乱,心中安止于一个境界;可是毘婆舍那是能够观察。所以在佛法中,特别是大乘佛法中,事实上统统都是止观同时双运的;这种止观双运,不是修双身法的那种止观双运,这是确实有心止于一境,然后又同时能够观察的智慧。
譬如说无分别智——大乘菩萨明心所获得的无分别智,很多人就误会了无分别的意思,就以为说打坐打到一念不生,不去分别境界,就称为是无分别智。事实上不是这样子,也就是说,有人错误的把不理会一切、不理会外境,什么都不管它、不去理会、不去了别,就称为无分别智,这是错误的,因为这里只有止。所以如果说不了别外境,就是无分别智的话,有些畜生,譬如说白蚁,它更不了别,它不了别的东西更多,它是不是比那个一念不生的人,更有智慧呢?更有无分别智呢?如果这样的话,石头也是比白蚁畜生更无分别,因为它连心都没有,那是不是石头更有无分别智呢?
所以显然无分别智的意思是说——菩萨以他的觉知心去实证了对六尘万法不分别的实相心,依于证得不了别六尘万法的实相心,而获得这样的智慧,来说无分别智。也就是说无分别指的是实相心,他不了别六尘万法。可是他这样子有获得智慧,因为他有一个觉知心,他实证了实相心,所以他能够观察到,有一个无分别的实相心。因为这样子的观察而能够安止,所以说他获得了止跟观。所以止跟观是经常互相增上的,而在佛法中,乃至在声闻菩提中,也都是止观同时运行;依于止、依于观而能够获得佛法中的果证,所以由此可知,止跟观一定是有所不同。
若有人主张一念不生多久,就能够获得智慧,显然他就是在反对六波罗蜜的人。所以佛陀说:若这样主张,事实上他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法界中确实是有舍摩他也有毘婆舍那,而且止观双运,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因为智就是观,就是毘婆舍那。能够安止于这样的智慧境界,能够安止于有一个实相心离六尘而存在,可是他又能够出生一切法的,这样的境界,能够安止于这样的境界,那就是止;可是又能够如实的观察,就是观,这样才是止观双运;而且时时处处都能够如实止观双运,这样才是获得菩萨的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确实是同时有止有观的,也是止观双运。所以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佛陀在十二部经,也就是在三藏十二部里面,都会说定跟慧它是不同的,因为定跟慧,它确实是不同的体性的。所以一定可以知道是有六波罗蜜,所以如果有人作这样错误的主张,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对佛陀所说的六波罗蜜是不了知的,那他显然所说的不可能是佛法。
佛陀说:如来最先会说檀波罗蜜,就是要来调伏众生,能够离开贪爱。可是为了要让众生能够时时来离开贪爱,能够调伏众生离开贪爱,所以佛陀就说了尸波罗蜜,就是说要持戒;而对于其他众生的金钱财物乃至眷属不起贪心,乃至于不去损害,所以就接著在檀波罗蜜之后,说尸波罗蜜。然后在布施之后,能够安住于舍离财物的心,因为很多人布施财物的时候,心不能安忍财物的离开,所以佛陀就说了忍辱波罗蜜,让我们能够心安止于舍离财物的这个心。乃至在布施法财的时候,也不畏惧众生可能超越自己,能够安住于这样的境界,能够安住自己的法财布施于众生这样的境界;因为这样的缘故,接著就说忍辱波罗蜜。还要在布施的时候,能够不观察时节,随时随著因缘能够行于布施,能够时时刻刻而行于布施,这样才能够快速地累积福德,而且能够让自己的菩萨行能够不退,依于这个缘故来说精进波罗蜜。又依于布施的时候,是一心布施没有其他的杂想,不会怀疑有没有果报,而单纯地、一心地行于布施。因为这样的缘故,就接著来说定波罗蜜,让众生在行布施的时候,能够心止于布施的这个事情,能够让心止于布施的法性,所以来说定波罗蜜。乃至在布施的时候,是不为了受生死的快乐,也就是在一期生死之中,有世间的种种的乐,譬如说世俗的快乐。可是菩萨在行布施不是为了要获得生死流转中的快乐,而是要在生死流转之中,以广度众生来累积福德,来获得法界的实相;因为这个缘故来修学福慧,所以依于这个道理佛陀来说智波罗蜜。
由于这个道理,所以说六度它彼此互相含摄,可是它又彼此不同,而必须有这六波罗蜜,而让众生在菩萨道的修行里面,能够依于这六个法相辅相成,能够快速成就佛道。所以依于这个道理,所以一定有六波罗蜜。
有关于分别六波罗蜜的部分,我们就介绍到这边。谢谢各位菩萨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16集 定有六波罗蜜)
第016集 定有六波罗蜜
2018-07-15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