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铭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长!
《菩萨正行》,我们今天将延续上一集的题目“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上一集我们有提到道与业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作和无作的戒罪差别”;我们也作了总纲的说明,也就是身三业和口四业,既是道也是业;也提到如果只是在意业上面有贪瞋痴,但是没有落实到口业和身业上面,那就只有业而没有道。也提到“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这个说法不对,也说明它为什么不对的理由,也说明了戒罪并不破坏世间的真实道理。
上一集我们也介绍了,虽然身三业、口四业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也由于这个缘故而产生了意业的无作罪;也就是说,由于身体的口业和身业的有作罪而成就了无作罪。上一集的最后我们也提到,恶业既然成就,就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业种,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以及正死位时,意识会断灭,只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这个根本因才能执持这些业种。
接下来,我们继续这个问题。又譬如,如果是身行正在作善事,但是嘴巴却同时在作不善事;比如说,有人乐善好施,但他在布施的时候都要骂人:“你就是这么懒惰啦!所以才要来被我布施啦!”或者说:“你这个人长得这么丑,也来受施!”类似这类的情形,这就是身行善而口作不善,“因为这样作的缘故,未来世就会获得杂果:也就是说来世依然会得到善报,但得到善报回报的过程是不顺利的,也是要被羞辱。”所以未来世有些人的钱一定还是要让他赚,别人没有因缘赚,但是在被他赚的过程,会跟他说一些风凉话,让他赚得不痛快,这叫作杂果。所以 佛说:【若身作善,口作不善,当知是人获得杂果。】(《优婆塞戒经》卷六)
身体造善业时,这一定是有作的业行,未来一定会得善报,口与意也没有恶业,所以未来世也会得善果上的无作善业,未来世还是会乐于行善、心存善念,这就是得到无作善。若身作善,口行不善;这时候,口的不善业只有有作的业、没有无作的业,也就是说如果他在口业上作不善业,那都是骂诟的有作业,不是无作的业;口不是心,所以没有无作业;只有心意才会有无作业。口上作了不善业之后,有作业就成就了,心意的无作业也会跟著成就;未来世缘熟了,还要遇到别人回骂给他;并且他仍然会喜欢骂人。如果他没有恶心而身行善、口行不善,就不会有恶业的无作罪,所以未来世只会得到善果,不会得到恶果,最多就只是被人轻嫌几句罢了。所以 佛说:【若身善业,有作无作;口不善业唯有有作,无有无作,当知是人唯得善果,不得恶果。】(《优婆塞戒经》卷六)身跟口所造的七种业行,也就是杀、盗、淫等身三业,以及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等口四业,这七种业行都有有作和无作两种业,因为有意配合的缘故,所以也会有无作业;但是如果只是意业而无身口等七种善恶业行,则意的心行就只有无作业而没有有作业。
又譬如有人生了重病时,一定要很多种药和合起来才能够治好他,如果少了一种就无法治好他,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病很重,单一的一味药无法治好他,必须具足所有他所需要的药材才能够治好他。一切众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娑婆世界的众生具诸恶行,所以要施设种种的戒才能治好执著愚痴的病;如果少了一个戒,众生的生死病就无法治好,就不能证得解脱果、乃至佛菩提果。所以 佛说:【如人重病,要须众药和合治之,若少一种则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具诸恶故,要须众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则不能治。】(《优婆塞戒经》卷六)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业是怎么来的呢?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地埋怨自己,老是说自己的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讲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呢,但是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有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有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了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业障有往世的,也有今世的;不管是今世或是往世的业障,我们都要为大家来说明一下,也要在这里先为大家作概念性的说明,以便大家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业来障碍自己的修行。那么业是什么呢?以往世来讲,譬如往世不断熏习种种无记法,也就是与善跟恶无关的法;譬如文学、艺术、乃至最会烧菜的天厨等等的技巧,都是属于与善恶无关的无记法;他熏习久了以后,未来世只要遇到往世熏习的这些无记法,他一学就会了!别人老是学不会,他只要学一种就可以通三种法;这就表示他过去世在这一类无记法的业行上,已经用心很久了。但这些无记法并不障碍他在此世的佛道修行,所以不会对他构成业障,最多就只是掉散而常常想到这些无记法罢了!会使他在修学佛法后修定的过程中,心掉散而记挂这些法而已;只要有实修的方法,他就可以放下往世熏习的这些无记法,专心在佛道上用功,所以这些无记法在此世并不构成学法的障碍。
往世熏习的有记业,则分为善业、恶业两种。善业会助长他在佛菩提道或解脱道的修证上,迅速地获得证量。如果往世是多造恶业,那就牵涉到许多的问题;譬如有人往世曾经多次害人,或残害大量的众生,当他在这一世修学佛法的时候,由于被害而堕落在鬼道的众生了解佛法是可以让他出离生死,而且他只要出离了生死,大家都要不到他在往世被他所欠的这些业债,所以一定会障碍他,当然也会对他产生障碍,就使他无缘无故地产生了很多波折;譬如有时候以种种方法障碍他,使他心智散乱、昏沉,学法不能得力,这些都属于往世的业而产生今世的障碍,名为业障。以今世来讲,譬如往世熏习某种恶法,延续到今世以后这个习性还在,由于这个缘故就会导致他在同一类恶法上容易相应而不能弃舍,就会导致一种势力、一种惯性,使他继续造作同一类恶业而产生学法修道的障碍。所以简单的说,业就是一种惯性,使他继续攀缘而不舍恶业,因此而导致他信佛学法上的一个障碍;所以业是一个很实际的法,不要把它想像成玄妙的、不可知的法。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业:比如说意识明明知道某一个法不应该贪,也不应该去作;可是知道归知道,意根作下来的决定,还是使他继续去作,无法控制自己。所以一般酗酒的人戒了酒以后,不久又会重新酗酒,无法自己去加以控制,这种惯性就是业;这是由于不断熏习酒的韵味,所以产生了对酒贪味的六识身,有了贪酒味的六识身就会使他不断地在酒上面起思量,结果就无法断离酗酒的惯性,这就是业。所以业是怎么来的呢?都是从往世和今世的善恶行为的造作熏习而累积下来,变成一种惯性的势力。这个惯性的势力使修行人无法脱离,它就叫作业力。这个业的势力如果没有现行时就叫作业,现行了就叫作业力。如何来离开这个恶业力呢?想要离开恶业力,就要从身口意行修正下手;身口意行修正了以后,心性的习惯就会被改变;当心性的习惯被改变了,业就开始转变。由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业是定业,也可以说是不定业,而且不定业也能够变成定业,定业也能够转变成不定业。所以业的产生以及业的力量,大家了解以后,接下来该怎么修行,我们就了然于心了。所以证悟之后一定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涅槃,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往的惯性;转变成功以后,往世和今世学法前所造作的一些熏习的不良惯性力量就消失了,那么业就是转了!除了往世所造恶业的冤家来寻仇报复以外,自己相应的业力已经是不存在了!这个道理了解后,也把这个原则掌握住,业的相关问题就容易明了了。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众生为何会造作了种种的罪呢?佛说:【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就是说:“众生会造作了种种的罪,其原因大约有两种:第一种是因恶戒而造罪,第二种是因无戒而造罪。”接受恶戒的人虽然只是杀了一只羊,但是在其他不杀的时候一样是得杀罪;也就是说,不管他的身业杀或者不杀,他都一样是得杀罪,这是因为他的意业一直存在著杀生的杀业;所以他杀一只羊的时候得杀罪,平常不杀羊的时候一样也得杀罪,这是因为受恶戒而常有杀心的缘故,所以杀时跟不杀时都得杀罪。比如说外道上师规定,凡是遇到某一种动物时,因为那种动物生来就有罪,所以谁见了都必须杀掉它,这就是原罪的邪见。一神教也有原罪的一个邪见,譬如他们的经典说到,凡是遇到异教徒就必须劝他归信一神教的主,如果不听从,就必须加以翦除:特别用“剪除”两个字标明是要杀死的。所以中古时代的一神教相互打仗,而且还振振有词的杀人,原因就在这里,这叫作恶戒。其实异教徒并不是恶人,一神教没有权力因为不信他们的神而加以剪除。若有人遇到异教徒不归信时就要剪除掉,那就是受恶戒;这种人杀一个人的时候得杀罪,平常不杀人的时候所有的时间也照样得杀人罪,因为他先发誓的缘故:凡是遇到异教徒就会加以杀害。所以不论有杀或无杀,常得杀罪。所以发誓是很严重的事,不能乱发誓。发愿跟发誓有何不同呢?话讲出口,愿就成立了,所以说“出口成愿”;假使话讲出口,再加上若不实行愿受某种后果,就是世间的发誓;违背了誓愿,后世或当世就得要接受后果,所以嘴巴还真的不能乱动。饭乱吃都没关系,今天吃米饭,明天吃面,后天吃面条,随你怎么吃都行,但是话就是不能乱讲,出口就成愿、成誓。如果成誓必杀,恶戒成立了,未来问题就严重了,因为一切不杀的时候也得杀罪。
第二种犯罪者是因为无戒的人,因为他不持戒。不持戒的人虽然杀了一千只羊,却不像那个立誓杀生而发起恶戒的人;持恶戒的人一生中纵然只杀一只羊,但是在其他不杀羊的时间也一样得杀罪。但是无戒的人杀了一千只羊时得到杀一千只羊的罪;但是他总有不杀的时候,那时候就没有得杀罪。也就是说,无戒的人只有在杀的时候得到杀罪,不杀的时候就没有得杀罪;持恶戒的人不管在杀的时候,或在不杀的时候,他一样都得杀罪。所以这样比起来,无戒而杀一千只羊,他的罪远比有恶戒而只杀一只羊的罪来得轻,因为立了恶戒而发誓以后就常时得罪;这是从修学佛菩提的立场来说,也是从法界实相正理来说。若能如此建立正见,杀心就可以永除不存;其余九种恶业道也是如此修,意业自然就渐渐清净了。所以 佛说:【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优婆塞戒经》卷七)
一切善法和不善法都是以心为根本,由心意决定要杀或决定不杀,来决定他的罪大或者是小;心中若决定要把所有的异教徒都杀尽,以心意为根本而这样立誓,罪就无量无数了;因为异教徒无量无数,他立誓都要杀尽,所以就从众生边得了无量无边的罪。没有受恶戒的人,杀了一千人时只对那一千人得罪,但是对其他人不杀,所以只在一千人身上得罪;发恶誓愿杀尽异教徒时就从无量众生得罪了,由此可以看得出来,造恶业而得罪,完全是从心意来的;所以 佛说:“是故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优婆塞戒经》卷七)
因为时间的关系,《菩萨正行》“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的第二个单元,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边。
谢谢大家!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01集 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二))
第101集 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二)
2018-07-15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