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集 在家人学佛与出家人学佛有什么不同? 正旭老师主讲
2018-07-15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所要讲的主题是:在家人学佛与出家人学佛有什么不同?
当然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探讨,但是,从出家人学佛跟在家人学佛,他主要就是要出离三界,还有行菩萨道到成佛,这个目的先来探讨。那第一个,要出离三界当然是要证果,所以我们就从证果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说,证果是出家人的事,在家人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家人学佛,你是不可能证果的。那是不是这个样子呢?我们就来看一下。
我们首先来探讨,学佛的主要目的到底是要干什么?有人说,学佛就是行善,让你的心向善;那有些人说,学佛要让这个社会安和乐利,他们讲的学佛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学佛是行善,那么基督教、一贯道,还有其他的教别都是教人行善,那学佛的目的就跟其他教一样了;所以,这是不知道学佛的目的是干什么而作的说法。其实,学佛主要的目的有两条路:第一条是要出离三界;第二条路不出离三界,但是行菩萨道至成佛。
那我们来看,既然是证果,出离三界要证什么样的果呢?我们首先来看出离三界,什么叫作出离三界?出离三界就是出离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人就活在欲界当中,为什么要出离三界?因为人在六道当中轮回,也就是说,有六道轮回之苦;因为有六道轮回之苦,所以 佛才来人间讲佛法、讲解脱道,说如果你要出离三界,你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出离三界。所以我们就来看说,想要出离三界当然要先证果。但是,声闻人证果又有四种:
第一种叫作初果须陀洹。须陀洹,一个证得初果的人,他只要经过——最多只要经过七次人天往返,他就必定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死后可以入无余涅槃;入无余涅槃就是出离三界,他不再受六道轮回之苦。这是初果须陀洹,所以他是七次人天往返。
二果叫斯陀含。斯陀含果叫作一来果,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证得二果,他最多就是去天界往生一次,然后就回到人间,然后就证得阿罗汉果,死后入无余涅槃。
那三果叫阿那含。阿那含叫作不来果,也就是他证得阿那含果以后,他可以生到色界去,生到色界去以后,就在那边证得阿罗汉果,死后入无余涅槃;所以它叫不还果,也就是不来人间,不再回到人间受生。
那四果阿罗汉,当然就是死后可以入无余涅槃。当然阿罗汉有二种:一种是俱解脱阿罗汉、一种叫作慧解脱阿罗汉。慧解脱就是没有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他一定要等到他死了以后,才能入无余涅槃;俱解脱阿罗汉呢,他不同,他有证得灭尽定,所以他只要随时想走就可以走。
这是证果有四种,也就是二乘法声闻人证果。
那我们来看,既然要证果,那证二果、三果、四果是依于有证初果,才能成立二果、三果、四果;也就是说,一个人第一步要跨出去,要解脱出离三界,一定要先证初果;如果没有证初果,那个后面的果位就不成立了。那我们先来探讨说,证初果这件事情,是不是出家人容易证?
我们先来看说,证初果首先要断三缚结。三缚结就是三种把你绑在欲界的结,那这个缚结就叫作烦恼,有三种烦恼,你如果不断这三种烦恼,你就无法证得初果。那三缚结是哪三种结,把你绑在欲界,把你绑在这个三界当中,而令你不得出离?第一个叫作我见,第二个叫作疑见,第三个叫作戒禁取见。
那什么是我见?我见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每个人都有五阴,这五阴又函盖了十八界,一个人把五阴十八界当成真实的我,不肯舍弃这样的见解,他就是掉入了我见当中;把五阴十八界当中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当成不生不灭的我,这样的人就叫作具有我见的人。所以,一个断了我见的人,他绝对不会把会思考的心跟这个色身当成是我。所以,经常听到人讲“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人就是落入了我见的人,那这样的人,他永远是无法出离三界的。
当一个人断了我见以后,他对自己断我见这样的事情,他不再怀疑;他绝对不会认定,五阴十八界当中有一部分是真实不灭的我,他对这样的疑,他不会再怀疑。还有,如果他听到一个人说法,那么当他在讲法的时候,对于出离三界这样的法,他只要讲错,他就知道他这个人没有断我见。
那戒禁取见呢,因为一个人知道如何解脱,断我见的人已经知道如何解脱于三界,只是他还没有去进行;对于别人所施设的这个戒律还有禁忌,他都不会再去认定说——这样的不如理的戒律跟禁忌,他绝对不会再去作了,他知道这个是不如理的。戒禁取见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对于解脱不知道如何叫作解脱,所以就施设了很多戒律还有禁忌,然后来过这样的一个苦行的生活,然后经由这样的苦行,可以解脱于三界。这样的戒禁取见,对于一个断我见的人,他就知道是错的,所以他的戒禁取见也就断了。
这就是断了三缚结的人,他就证得初果了。
所以,从前面这样的说法来看,对于这个我,“五阴不是我”还有“五阴是我”,这样的见解尚有错;也就是说,把五阴当成不生不灭的我,在这样的见解上面有错,所以无法出离三界。那么只要经过善知识的教导,要断这个三缚结就很容易了。所以,不管出家在家,只要把这三结断了就证初果。所以,从证初果来看,其实不论在家出家,其实都是可以证果的。譬如佛经当中经常记载,说佛说法的时候天人来听法,因为 佛的智慧跟威德力很大,所以佛经经常讲说,当 佛讲完的时候“有八万四千天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就是证初果。也就是说,天人他也可以证得初果,但是天人都没有出家;所以,天人他没有出家而能证初果,表示说一个人不一定要出家,才能证初果。这是从证初果的角度来看。
那么我们先跳过二果,我们先来看那三果呢,是不是出家人容易断呢,在家人就不容易断呢?我们来看看,到底证三果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第一个,他必须证得初禅。为什么要证得初禅,断我见还有证初禅,才能说他叫作证三果人?因为三果必须断五下分结。什么叫作下分?下分就是欲界。五种把你绑在欲界的结,当然前面是三缚结,再来还有两个结,就是断贪跟瞋。断欲界的五欲,譬如说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主要当然是男女间的淫欲。断掉男女间的淫欲,要如何来判定已经断了?就是证初禅。那证初禅要离五盖,五盖就是:贪、瞋、疑、睡眠、掉悔。证初禅的人就表示他贪已断了,也就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种五欲他已经断了,男女欲他已经断了,所以他才证得初禅。但是证得初禅的人,他并不表示说他都是三果人,他一定还要再断三缚结。所以,这是从三果人来说。
那到底是不是出家人容易断贪、容易断瞋?其实不然。从环境来看,出家人不容易断瞋,因为大家都对他很恭敬,他的瞋是不容易断的;在家人容易断瞋,因为他在众生不断的纷扰之下,不断的欺负他之下,他有这个境界来磨练。断贪是不是出家人容易断呢?也不尽然。我们现在看,出家人出了多少事情,都是因为性侵而被登上报纸;表示,出家人对于这个断贪,他也是不容易断的。断贪不是说不做那个事情,不做淫欲这个事情,就叫作他已经断了贪,不是这个样子;而是说他连想都不能想。连想都不能想是要有方法的,只要你知道方法,那么不管出家人在家人,他都可以断。所以,在证三果方面,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完成。
那再来说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在佛世的时候,也有很多阿罗汉是在家人。所以从这样来看,在家人、出家人从解脱道来说,其实是一样的;他在证果方面并不是说,证果一定指出家人才可以。
这是从证果,从解脱道来说。
从成佛之道来说,成佛之道第一步,就是要开悟明心。那开悟明心,从古代禅宗的开悟明心,也是经常有在家人开悟明心;在那个《高僧传》还有《传灯录》,其实都有在家人明心。所以,在大乘法当中,也不是说出家人就容易开悟,在家人就不能开悟。这是从开悟的角度来说。
那我们从第二个方面来说,在家人能不能说法?当然出家人说法那天经地义,那在家人到底能不能说法?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面,古代都是出家人在说法,在家人很少说法,但是这是因为环境所使然。因为,在家人在古代的环境之下,它的印刷术不发达,而且网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古代根本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所以,他们对于佛法的吸收,都是要到庙寺里面去学,所以都是由出家人说法。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现在要接触佛法的管道很多,只要从网路上就可以得到,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很迅速得到佛法的知见;所以在家人当他得到佛法的知见以后,他就会出来说法。但是佛经里面并不规定说,在家人不能说法。
那能说佛法的人,我们就称他为法师。但是,真正的法师,一定最少要能教人解脱于三界的法,这样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法师。所以我们来看说,现在有些人说法,他会说 佛只讲六个识;但是从阿含的经典、般若的经典、唯识的经典都可以证明说,佛其实讲了八个识。六识论其实就是断灭论,为什么说它是断灭论?因为,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说,如果人只有六个识,当把你打麻醉针以后,你就不见了,你死了以后,这个六识就不见了;所以一定有不是六识的东西,去到未来世;当一个人只有六个识,他就不可能有东西再来到未来世,所以他就变成断灭论。那学佛成为断灭论,那佛法就变成戏论了,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人成佛。如果说把成佛当成在人间就成佛,然后死后就断灭,那学佛就变成戏论。所以,这样说法的人,我们就不能称他为法师;因为他所说的,并不是 佛所说的法,这是他自己所编造出来的法,所以我们就不称他为法师。
回头再来看说,那到底在家人能不能说法?在家人说法,在佛经上也有记载,譬如说 维摩诘大士、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还有胜鬘夫人,祂们都在经典上,都有记载祂们有说法,祂们都是在家人;所以说在家人不能说法,这是不对的。因为从古以来,在家人都可以说法;只要你能够证得果位,你能够教人出离三界,那你就可以出来说法。所以,说法并不是只有出家人能够说法。这是从说法的角度来看。
再来,我们来看说,那到底在家人能不能帮人作三归依?我们来探讨:什么叫作三归依?三归依就是归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三宝。当中有个僧宝,那什么叫作僧宝?僧是一般表相的僧,但是僧宝它必然有它的定义存在,所以我们讲说什么是僧宝,我们来看《杂阿含经》里面怎么说。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 【世尊告诸比丘:“……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跟阿罗汉果,这个人他就证得了出家果,也就是沙门就是出家。当一个人他证得这个果位,就表示他是出家人,不管他是现在家相还是出家相,他都是出家人。
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说,当一个有证果的人,他就是僧宝,他已经是真正的出家人,他就是僧宝,所以他当然可以帮人作三归依。那三归依呢,其实这个帮人作三归依,并不是说叫人归依于他;而是他是归依于这三宝,他只是代表僧团来帮你作三归依而已。所以,从上面的观点来看,在家人是可以帮人作三归依的。
那接下来说,在家人受菩萨戒,跟出家人受菩萨戒有不同吗?其实我们从某个角度来看说,我们来看说,菩萨戒它的本质是什么?菩萨戒主要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那摄律仪戒,它就是让你不要去侵犯众生,不要你造作了身口意的恶行;摄善法戒就是说,只要能够帮助众生解脱于三界、能够成佛的法,你都要去学;那学完以后就要来饶益众生,所以,一个人在学了这些法以后,他还要去饶益众生,所以才有个饶益有情戒。那从前面这个三聚净戒来看,主要就是说你要得到三聚净戒的功德,受戒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受戒的功德;当你得到受戒的功德以后,你自己可以受用,别人也可以受用。三聚净戒并不在于说,你是现在家相、出家相,主要讲的是说功德;所以,不管你是现在家相,还是出家相,你的功德都不会有差异。
那再来讲说,在家人能不能传授菩萨戒?在《梵网经》里面是这样说的,《梵网经》卷二:【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
从《梵网经》这一段话来看,在家人是可以传菩萨戒的,因为他是师师相授的缘故。但是,这个能够传菩萨戒的法师,他一定要知道戒律的内涵、持戒的内涵;他不能说他受了戒以后,他就可以传戒。所以,是必须有法师,他是法师的缘故,也就是说,他能够讲菩萨戒的人,他就可以授;而不在于说出家人或是在家人。所以,以前说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祂也是现在家相,祂果真不能帮人家授戒吗?当然是可以的。所以从《梵网经》来看,从菩萨真正的意涵来看,祂都是可以帮人授戒的。传授菩萨戒不是必须由出家人才能传授。
当然还有许多层面可以探讨。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00集 在家人学佛与出家人学佛有什么不同? 正旭老师主讲)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