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5、相似佛法(二)【共121集】
第055集 无师智
2024-06-14
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无师智”的相关法义,“无师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圣者,他在后世的时候,是可以不由他教、不由他悟的无师自通;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避免随意批判具有“无师智”的菩萨。
  本节目的因缘,是因为在琅琊阁网站上,转载了一篇《琅琊快报》名为〈伪造玄奘历史的《玄奘文化千年路》视频系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琅琊阁仅凭个人的臆想,便对于《玄奘文化千年路》影集提出了许多错误的批判及诬谤;并且其文章的标题非常耸动,会让人误解整个视频系列的内容都是伪造的。琅琊阁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成就了“坏真善事”的“邪见根本业道”而不自知,实在是令人怜悯!因此,我们今天就针对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来作论述,也可以避免诸位观众受到琅琊阁邪见的误导。
  我们先来看在这篇《琅琊快报》中说:【萧平实的《成唯识论释》,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大凡夫用自己的邪见乱解经论的结果,……。】(〈《琅琊快报》2022-05-08:伪造玄奘历史的《玄奘文化千年路》视频系列〉,琅琊阁。)这种说法其实是令人匪夷所思,这套书连一本都还没有出版,琅琊阁也完全都还没有看过内容,就大胆下定论批判,不知是存何居心,令人难以理解,而且似乎也太心急了吧!而称呼善知识为“不学无术的大凡夫”,不是也在骂自己的同道吗?琅琊阁同伴中有不少人是在 平实导师座下修学多年、并接受指导,难道他们会无知到在“不学无术的大凡夫”座下修学多年而不自知?由此可知,琅琊阁对善知识的诽谤已经到了口不择言的程度,所说也缺乏逻辑思惟,真是令人感叹!
  在《涅槃》一书中,平实导师开示:【三地满心以下的地上菩萨再来时,虽然仍有胎昧,但有无师智,是故无妨此世被邪师误导以后,还能远离邪师所传授的邪见而自修自悟;这时所悟只是往世的见道、修道所得,在这一世中又重新发起,……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就重新通达初地的智慧与证境,便得入地。】(《涅槃》下册,正智出版社,页238。)这就是在说明地上菩萨具有“自悟不由他”的慧力。也就是说,圣位菩萨因为先世已经通达法义的缘故,具有无生法忍的智慧,而这些智慧种子到了下一世,便能够在某些因缘的触发之下流注或等流出来;因为这些智慧种子的力量很强盛的缘故而能无师自悟,乃至能因为配合阅读经教的缘故而逐渐恢复往世的证量。
  这主要是因为往世智慧力量现行的缘故,所以应当是不难理解的。而琅琊阁却质疑说【玄奘有明心见性的证量,读经之后回复往世证量,无需师父指导就能证悟实相】的说法,主张是“不符历史记载、编造虚构的假资讯”。难道琅琊阁对于在天竺被尊称为“解脱天、大乘天”而名震五印的圣 玄奘菩萨,是地上菩萨、具有无师智,是不相信的?琅琊阁要求正觉提出证据,然而因为他是质疑与否定者,在质疑与写作文章时,是否应当先提出证据,证明 玄奘菩萨不是地上菩萨而没有无师智,因此在没有师父指导的情况下,无法有明心见性的证量?或者琅琊阁应当先去查阅正觉的书籍文章中,是否早已提出证据?而相对的,如果他是信受 玄奘大师是地上菩萨,他就不应该提出这个质疑,不是吗?
  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7中,对 玄奘菩萨的证量有这样的记载:【拪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既然已经“巡游十地”,代表是地上菩萨,当然是具有无师智;那“玄奘有明心见性的证量”,又有何可以质疑的呢?同样在这本传记卷6中,也记载:【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这里的“三空之心”,指的就是“人空、法空、俱空”之心,也就是本来就是三空之第八识如来藏心,这不也证明三空之第八识就是证悟的标的。同时在《续高僧传》卷4中也有一样的记载,诸位观众可以自行查阅。因此,如果真要质疑,琅琊阁应当先去质疑《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与《续高僧传》里面的记载。
  同时《成唯识论》难道是尚未入地的菩萨能够造得出来的?在琅琊阁网站刊登的许多文章中,也引用了《成唯识论》中的许多法义;另外,琅琊阁在此文章中,自己也说“要读懂《成唯识论》,需要具备深厚的佛法基础知识”,可是琅琊阁自己却不信受 玄奘菩萨已经是属于圣位菩萨,这个思惟逻辑真的是令人无法理解。玄奘大师在中国翻译史中堪称顶尖,其翻译之所以能够有伟大的成就,除了他护持 释迦世尊正法的宏大志愿之外,其高深的证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不然如何能够完成如此大量而精准的翻译?琅琊阁今日阅读的许多经论,也是 玄奘大师九死一生取经及呕心沥血辛苦翻译所完成,实在不应该对于 玄奘大师的证量有所怀疑。
  同样的,声闻初果人即使不再有听闻佛法的机会,至迟七返人天,照样可以证有余涅槃。这也是因为声闻初果已经确实观行四圣谛,所以能够出离三界生死的道理,都已经明了而心得决定了;已经断除烦恼障之见所断烦恼,所以能够在七次往返人天之内出三界。而琅琊阁认为见道就是入地,在此文中也说:【玄奘大师从未说自己有所“亲证”。】因此琅琊阁很明显是不相信 玄奘菩萨已经是属于圣位菩萨,同时也不相信 玄奘菩萨已经证悟实相。
  接下来,我们来看琅琊阁在文章中说:【《成唯识论》里面证悟的是“真如”,不是“第八识真心”,真如不是萧平实所说的“第八识真实如如不动的体性”。】(〈《琅琊快报》2022-05-08:伪造玄奘历史的《玄奘文化千年路》视频系列〉,琅琊阁。)这样的说法,显然违背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的开示:【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成唯识论》卷10)也就是说,真如就是第八识心所显示出来的真实之体性,并不是离开第八识心而有真如体性可得。琅琊阁会产生这个误解,是因为他把第八识心当成是有为生灭法,所以反对证悟的是证第八识心;然而,真实道理是第八识心是不生灭的“本住法”,证第八识心自然会证第八识心的真如体性,离开第八识心便无真如体性可证了,所以《成唯识论》中说:“故除识性,无别有法。”因此,琅琊阁除非弃舍把第八识心当成生灭法的邪见、断灭见,否则永远也无法证真如。
  琅琊阁因为不信受众生生命根源第八识心是不生灭心,因此常批判正觉是类似梵我论的“第一因”邪见。琅琊阁这种说法,实质上是完全违背第八识如来藏是“一切种子识”,祂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成唯识论》卷3)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因,能直接或间接出生一切法,并且能成就五趣轮转及涅槃证得。祂与外道所说的意识我不同,不是同一个心,所以 佛世尊开示说:“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而第八识心如果是琅琊阁所说的是生灭法,那成佛时第八识心究竟清净,称为无垢识,难道无垢识也是生灭法?那如果这样,又如何说为“常乐我净”呢?难道“常乐我净”中的“我”也是“梵我”吗?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对于一个关键的法义弄错,就会再衍生出许多问题而无法贯通,无怪乎琅琊阁写手要说“第八识不等于如来藏”,他需要这样割裂佛法才有办法自圆其说。
  在这篇文章中,琅琊阁说:【以“三地菩萨萧平实”与正觉一众“开悟圣人”的伟大“福德”,为什么连捐疫苗给民众的财力都没有?】(〈《琅琊快报》2022-05-08:伪造玄奘历史的《玄奘文化千年路》视频系列〉,琅琊阁。)这种说法也是很无厘头,因为福德的展现,是需要有因缘的,并不是随时可以直接拿出来兑换钱财;所以说,佛法讲的是因缘果报,其中“缘”也占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布施植福所获得之未来世的财物果报,是属于异熟果,有异时、异地、异身而熟的特性。所以因缘成熟时,布施的异熟果报才能实现,并非如琅琊阁所想象的,可以把福德随时兑现拿来使用;而另一方面,菩萨也不一定要在此世实现此世或往世的许多福德,他可以留到未来世再去实现,因此有些菩萨觉得为众生做事的资粮已经够了,他就不想要再继续赚钱。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卷49中开示:【云何如是波罗蜜多由异熟果次第建立?谓诸菩萨于现法中精勤修学施等善法,由是因缘,于当来世,获得种种外妙珍财无不圆满,当知是施波罗蜜多因力所作;获得内五自体圆满,是余戒等波罗蜜多因力所作。……若有俱生于一切义其慧广大聪敏捷利,当知是名第五圆满。】所以由于布施度于当来世因缘成熟,能够获得种种外妙珍财,因此这是属于当来世的异熟果报。在这里也同时开示到,因为修学智慧度的关系,这位菩萨对于种种义理就很容易相应,所以这也跟上面所讨论的“无师智”之法义是互相呼应的。也就是说,这位有修行般若度的菩萨,其当来世与生俱来的慧力与一般人是有差异的,也就是他会“于一切义其慧广大聪敏捷利”。而如果已经是地上菩萨,则其当来世与生俱来的慧力,便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在某些因缘之下而无师自悟;因为前世在佛菩提道上,已经具备通达位无生法忍智慧的缘故。
  菩萨于十回向位满心时,会发起“如梦观”,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 平实导师开示:【常常在定中或梦中看见过去做了一些事,哪一世又做了什么事,将会陆续看见往世的许多事情,现观往世诸事都如作梦一般的过去了,这并不是由于宿命通而看见的;】(《起信论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308。)也就是说,在十回向位满心时,看见过去无量世的自己努力实行菩萨道,都是如同在梦中一般;反观到这一世的自己,在行菩萨道时,也都是如同在梦中而行,这是智慧配合禅定、福德所引生的功德。然而,无丝毫此功德的琅琊阁,却敢贴文批判说:【要是萧平实有这么厉害的神通,能看到这么多往世画面,为什么连一个新冠疫情都预测不了?】(〈《琅琊快报》2022-05-08:伪造玄奘历史的《玄奘文化千年路》视频系列〉,琅琊阁。)琅琊阁这样的质疑,显示他不懂“如梦观”看到往世画面,与“宿命通”及“天眼通”等神通是不一样的;他把这些都混为一谈,并且贴在网路〔网络〕上,无有少分可以利益于自他。而且不信受菩萨因为定慧等的关系,能够在十回向位满心引发“如梦观”;自己没有“如梦观”的丝毫证量,而否定具有“如梦观”证量的菩萨,轻易诽谤善知识,造成未来世道业严重障碍,实在可惜,也令人无可奈何!菩萨经由如梦观所看到往世的许多片段及所行之事,可以将之串联起来,知道自己往世的种种,也能验证因果不虚;所以对于菩萨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现观,不是琅琊阁仅凭臆想可以否定的。
  而令人好奇的是,琅琊阁竟不认同影集中“玄奘大师及其门徒继续受生于中国,转世为禅宗祖师”的说法,而偏要作不如理作意的解读方式,认为这样的说法是影射其他事情。需知中土自古以来,便具备浓厚的人天善法背景,深具大乘气象,是弘扬大乘法之最佳地点,当然诸佛菩萨会教导弟子们这些事情;而 释迦世尊也开示在祂示现灭度之后,诸菩萨应“于佛灭后护持正法,发无畏心”。而证悟的圣位菩萨与证悟的弟子,早就发起菩提心及行六度四摄,那“玄奘大师及其门徒继续受生于中国,转世为禅宗祖师”来弘传大乘精要之禅法,难道会有任何不合理而需要被琅琊阁质疑的吗?难道身为 释迦世尊的弟子,发心继续受生于具有大乘气象的中土护持正法、救护众生会有过失吗?尤其是在末法时期,更需要有大心弟子,来这里受生荷担如来正法。
  会有这些质疑,主要是琅琊阁心中一直存有破坏正觉弘法的不如理作意存在,所以便会写出种种违背正法的言论来诬谤 平实导师及正觉。譬如,在南传《增支部经典》卷11中开示:【若具非如理作意,则具不正念、不正知。】因为琅琊阁之作意及心中所念的,都是如何批判正觉及寻求善知识的过失;而一心想要写作文章,来诬指正觉所作护持正法之事为不如法。所以都会想方设法,找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解释经论,因此总与“不正知”相应。故在《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3中开示说:【又问:“即此无明,孰为根本?”佛答曰:“不如理作意是为根本。”】因此说,“由发起不如理作意故诸烦恼生”与“由不如理作意灭故而无明灭”,所以会引发诸“行支”的“无明”,主要是以不如理作意作为根本;得要先去除这样的不如理作意,才能在佛道上有前进的机会。因此奉劝琅琊阁等,应当把心力好好用在修行上面。
  以上仅举出几处琅琊阁之谬见来作说明,显然其错解是相当的明显,并且缺乏严谨的思虑与逻辑,因此也可以验证“闻、思、修”确实缺一不可。儒家不是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只学习而缺乏严谨的思惟整理,则容易迷惘困惑。并且琅琊阁在未有所证之下,喜好写文章发表,让别人也跟著迷惑。在《瑜伽师地论》卷14中开示:【此中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由思慧故,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断诸烦恼。】也就是由这个“闻慧”能够让我们知道种种之闻所未闻法,乃至能因听闻善知识之解说而了解一些道理。“思慧”则属于自己的思惟整理与观察,如此才能确认各种所听闻法义的真正道理及其相互间之关系。而进入“修慧”则已经实际能够应用上去,并且在实修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更深入的道理,因此能够让自己断诸烦恼。所以,思慧是居于承先启后的重要位置,需要确实履行“闻思修”,才能够让自己在佛道上顺利及快速前进。在《摄大乘论释》卷3中开示:【闻所成慧是下品,思所成慧是中品,修所成慧是上品。】所以琅琊阁想要以他最多也仅属于下品之闻所成慧,来评破善知识之上品修所成慧,可以说是无有是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作几个简单的结论:第一点,圣 玄奘菩萨的证量不可思议,具有“无师智”,因此必须要信受其“自悟不由他”的慧力,不可以任意写文章批判。第二点,第八识心才是诸法实相,真如只是第八识心真实如如之体性,二者不可以混为一谈。第三点,如梦观是十回向位满心菩萨证得之现观,非未证者所能想象,因此绝对不可以否定。第四点,必须信受有许多大心菩萨,在末法时期会继续投生于此土来荷担如来家业。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下一篇:
第056集 降伏性障
上一篇:
第054集 不退住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