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4、法华经讲义(一)【共150集】
第034集 无量义之一佛乘
2024-06-14
正伟老师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说到《法华经》是 佛陀五时三教的顶峰,所以它的义理非常的深奥,一般的人无法明白,甚至连佛门的出家人,像是一位北投的大法师,他干脆直接说《法华经》是很好的神话故事,也就是暗示著弟子《法华经》并非 世尊所说的经典。虽然这一位大法师自居为临济法脉的禅师,却无法通宗、也无法通教,知见邪谬,所以就胆敢毁谤《法华经》只是一本神话故事罢了。所以在外相上,这位法师他就只能够收取广大的供养、兴建佛学院教授错误的理论;广盖大型佛寺,实质上却没有正确佛法的内容,那么就已经远离了出家人的本分事了,可是像这样的情况却是千百年来许多人的常态。
  所以各位观众应该要好好地珍惜 平实导师的《法华经讲义》,在未来的菩提道上,更应该时时以五时三教的次第,来检验自己现在在菩提道上的落处以及未来的增上之处。例如要思惟自己实证三乘菩提之前,所应该具备的人天二乘福德是否已圆满?必定是一位已经具足天人的大福德与善心性的佛弟子,才有可能实证三乘菩提的果位。自己进入解脱道的初果所应完成的五蕴空观是否已实证呢?是实证,不是意识心的了解而已。要追求大乘明心真见道之前,于三缚结是否已真实现断而自知?于般若空观是否已成就?那不只是意识心上的理解而已。这一些关节才是追求佛道增上的佛弟子们,所应该念兹在兹的内容。
  好的,到了这一边,我们终于了解以《法华经》圆教为终点的五时三教佛道次第之后,我们来看到教材的第79页倒数第三行的内容。我们看到经文说到:【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一直到)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妙法莲华经》卷1)这边的偈句是将前面经文的内容,重新以偈颂体再演说一次,文字上的解释在前面正才老师的课程中已经为大家说过了。像这样子前面是散文,后面则将经文浓缩为偈颂体再演说一次,这一种散文与偈颂混合的文体,是佛经、特别是大乘佛经典中常常出现的方式;很多人可能会用中文的文体来判断,以为散文体的经文是主体,而偈颂则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次要文字,但事实上却常常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呢?大部分的佛弟子们用心于修行,并不了解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承方式,是大大地迥异于中国佛教。
  在印度,从吠陀时代到 佛陀时代到之后,一般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师徒相承的口诵心忆,也就是师父口诵经文、讲解义理,徒弟则背诵经文然后理解义理。文字记录的经典很少,也不重要,背诵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文字经典不重要也少有,这样子互为因果的结果。印度的印刷术的普及是17世纪以后的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直到12世纪佛教在印度灭亡之前,佛经几乎都只有手抄本,只是被用来当作帮忙背诵的一个工具罢了;所以师徒口承的经文,自古以来就是以能够方便背诵的偈颂体为主。所以这一些偈颂又被叫作总持,将整段经文的义理,用小小一段的偈颂来总持这一段的法义。所以古来佛经的传授,偈颂体的总持是记忆背诵必备的部分,散文体的经文反而是其次;再加上佛经经典的传承,特别是大乘经典的传承,在最初将近一千年的过程当中,大略上它历经了半摩揭陀语,到各地的俗语,到中印度的俗语,到混杂式梵语,到正统的梵语的改变,所以口耳相承一直是当时的印度知识传授最主要的方式。
  例如4世纪的时候,法显法师去印度学习时的纪录说到,他学习了很多种类的佛经,但是很难找到完整文字版本的经文,偶而有听说哪一间寺院或者是哪一个人拥有经典,他就想办法去借来,然后请人抄写,因为没有印刷术。后来7世纪 玄奘法师去印度的时候,情况稍微好一点,这是因为佛教的传承在公元的第3、第4世纪之后,开始全面进入标准梵语的时代,但是在 奘师的学习纪录中,僧人的学习课程仍然是以师父的口诵教导为主,各种文字的经典仍然很少、仍然是次要的,有的时候甚至要动用关系去借来,然后再请人抄写。
  玄奘法师再晚一点的义净法师去印度学习的时候,情况还是一样。义净法师可以找得到老师教授他学问、戒律,但却常常找不到现成对应的经文本子,同样也是有的时候听说哪一间寺院有哪一本经典,那就得去请求寺院借给他抄写。另外再对应到现存的梵文的完整佛经,大部分是12世纪以后的抄本,就可以知道早期经典的传承,它其实是以简短质朴的偈颂当作背诵的主体。同时,早期梵文经典的文字研究也显示了,散文体大部分偏向晚期文字、文体、文法,而偈颂体反而是较早的俗语文字,在现在现存的几种《法华经》梵文的本子中也显示出同样的特色,有兴趣的菩萨可以去参考季羡林老师、金克木老师,或者是辛岛静志老师这一些人的文章。所以在我们读经时候不要忽略掉这一些偈颂的部分。
  在《法华经讲义》此处的经文,提到了 世尊讲完了《无量义经》之后,进入无量义三昧,也就是真如如来藏的无边无量广大不可尽的三昧。所谓的世间,它包含了三界:欲界、色界与无色界;其中欲界与色界,是由色法与心法这两大类法所形成的,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三类的法;无色界则纯粹是心所成的唯心世界。三界的组成是由五蕴法,也就是色、识、受、想、行蕴所蕴集、所构成的。好,那我们来想一想,色法与心法的数量是有限还是无限?色法有形有相、有边有界,所以是有限量之法;而心法有心法与心所有法,无论是识阴、受阴、想阴、行阴都各有它们的种类,各有其范围与边际,所以也是有为有作、有限量之法。例如说,眼识不是耳识,两者是不同的法,是各有其边界、各有其生起与灭失;又像是受阴不是行阴。如此这般,释迦世尊说法,将三界世间一切的色法与心法,统归为十八界法;十八界的法,一一界各有其差别与限量,一一法皆有其生、住、异、灭,所以一一法的本性都是属于轮回变异有量之法。所以十八界的法,本质上就不可能具有“无量”的义理,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法都不能够成就“无量义”。
  那么请问各位:世尊此时入无量义三昧,是什么样的三昧可以叫作无量义三昧?所谓《无量义经》讲的是什么法,能够具有无量义呢?是的,那就是真如如来藏,也就是本来自性如来藏,祂不属于三界之法,却又不离十八界,不即也不离,无来也无去,于无分别中广分别,于无自性中成就一切法自性,所以才能够有“无量”义理,叫作无量无不量。其实整部《法华经》,乃至于全部的大乘了义经典中,释迦世尊想要述说的核心,始终都只有这个真如自性的一佛乘,所有自凡夫位到成佛位的法义,也都是依循著这个众生本具的无量义心而才能修行、才能够地地增上。成佛的道路上,我们要对治无量无边过恒河沙数的烦恼与习气,所以就会衍生出无量无边的法义;但一切无量那由他数的法义、一切无量无边的烦恼,不过都是自心如来藏中所具有无量种子的转化罢了。如果不能体会这个道理,就难以明白《法华经》的圆满之处,也没有办法真正地明白各种大乘的了义经典,那就会变成见树而不见林,永远在理论学术之中而无法出离。
  大乘的了义经中,把我们每一个人自身本具的如来藏,在《华严经》中叫作普贤身,代表每一个人本来自己本有清净普贤身,只是自己从来不自知。从凡夫直到成佛,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普贤身,所谓成佛的六度万行也只是在普贤身中行走罢了。所以最初顿教《华严经》说到 大毗卢遮那佛,也就是自性法身佛的普贤身,这样子说的:【见彼一切菩萨莫不皆在普贤身中,亦见自身在其身内,亦见其身在一切如来前、一切普贤前、一切菩萨前、一切众生前,又亦见彼一切世界一一各有佛刹微尘数世界种种际畔、种种任持、种种形状、种种体性、种种安布、种种庄严、种种清净、种种庄严云而覆其上、种种劫名、种种佛兴、种种三世、种种方处、种种住法界、种种入法界、种种住虚空、种种如来菩提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0)
  这是说:“菩萨见到一切菩萨无一不在此自性普贤身中,也见到了自己的身体也包含在普贤身内,也见到了己身在一切如来面前、一切普贤身之前、一切菩萨之前、一切众生之前,也见到一切世间各自有其佛土,如微尘那么多的佛土世界,各有种种边际界限,佛土之中自然而各有种种任运的现法,种种形状、种种体性、种种安置、种种庄严、种种清净、种种庄严妙云覆盖其上,各有种种成住坏空之劫,有种种佛陀教化,有种种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运行,种种方位处所、种种的法于各个法界住持安立、种种诸法任运入兴于法界,而种种之法不过是住于虚空无相,如此种种法皆是如来菩提道场。”这就是说,原来一切诸法本来已安住在普贤身之中,不过是普贤身中种种游戏神通,原本都是虚空而无相,这正是《法华经》中圆教的真实说。
  各位是否也同样见到了自己的普贤身呢?是否能现前观见普贤身中的种种法相呢?若已得观见者,当然就会发现在未来成佛的道路上,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普贤身中行。各位同修!您是否也想要得见自己的普贤身呢?若是想要真实实证这个普贤身的同修,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寻求善知识的摄受与指导,前来正觉讲堂修学就是最近最快的道路喔。好,我们一不小心又偏离了教材了,我们继续回到教材,并且引入了黄宝生老师《法华经》的白话新译文来作为对比,让我们更能了解经文的意思。
  好,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