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4、法华经讲义(一)【共150集】
第130集 如来三身璎珞庄严(上)
2024-06-14
正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节目,目前导读的主题,是以 萧平实导师着作《法华经讲义》为蓝本,本单元进入〈信解品 第4〉。
  我们接续上一集所说,依着 佛陀的善巧,施设法要教导的次第,如同喂养婴儿一般,先提供容易消食、好接受的食品,再随着成长的需求而加料提升,让婴儿稳定地茁壮成长。同样的道理,大迦叶尊者这时候就以 世尊所说的譬喻用来比喻自己,讲出这个大富长者与迷失的儿子之间所发生的事,比喻 世尊对自己等人所作的方便摄受奇特之事。这是说,善知识度人要有方便,学人长久以来习惯在染污的环境——譬喻为粪堆的环境成长,就随顺着逐渐让他先除污垢;于是教导他们要先把心中深重的染污贪瞋痴的心性,慢慢修除掉。
  一定要有一段时间,让学人锻炼功夫、修除不好的心性;当大家心性开始调柔,逐渐转好以后,也就是除粪的事作好了,然后再开始修练参禅的功夫。同时也让穷子知道家里有许多宝物,这就是一边锻炼功夫,一边熏习正知正见。这名称譬喻为除粪,就是要把心中长期的染污法,深重的愚昧、瞋恚给清除掉,这就是来正觉同修会两年半中要作的工作,这样就符合大富长者的方便善巧,先将世间法中的尔虞我诈削减排除,心内的问题渐渐地少了,才能腾出空间容纳佛法的智慧。换一个角度观察,这也落实菩萨道六度波罗蜜的次第进修。
  其实再从另一层面来说,也不是声闻弟子的心量小,而是因为他们心中无贪;他们随 佛修学,自从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心境都是住在可以出离三界的作意下,随时预备入无余涅槃。他们这样认为:“我就随从菩萨们,在佛陀座下听法吧!我就不一定再要证得什么了。”这是阿罗汉们共同的心境。这件事实也正好可以证明,只有在佛法里,才有真正的解脱智慧与功德受用。
  可是在佛教还没有出现之前,佛陀来人间示现,虽然目标是要指导成佛之道,却必须要先度弟子们成为阿罗汉,让弟子们可以去作比较:佛陀教导我们所证的,确实不是一切外道所能,也不是诸天天主所能。这样他们对 佛陀有具足的大信,然后再来慢慢教育他们,改变他们的心量。那么,当他们证得大阿罗汉解脱果以后,又经过般若期以及唯识期,这样三十几年的说法,阿罗汉们的心态、心量也就渐渐地被转变;心中想着:“菩萨能够跟佛陀对谈那么深妙的法,而我们现在也听闻到、接触到了,但是佛陀并不是对我们演说大乘妙法,好像没有准备教给我们。”当阿罗汉们最后生起这个心念的时候,佛陀当然会知道,这时 佛陀就鼓励他们,也要来承接一切的法宝。而这种鼓励,就是到《法华经》的时候才会作一个总结,也就是大富长者把账册跟实物一一陈列出来,预备要点交;这就是《法华经》里面〈授记品〉所要作的事,所以后面跟着还会再一一点名授记。
  或许也有人会质疑,若已经跟随善知识,也在精进修行了,还谈到需要除粪,有这么重要吗?需要花几十年的长时间先除粪?让我们针对除粪这个譬喻,汰除内心恶种子这部分,再分享另一则 佛陀的教典故事。于《菩萨璎珞经》记载:有一次 佛陀正要宣讲如来三身法宝的“法身璎珞”,对菩萨们成就佛道的修行功德与福德的重要性。当时现场座中,有五千位菩萨立即起座,头面礼足顶礼 佛陀,遶佛三匝便退席而去,不听开示。尊者大目犍连眼见这种现象,认为听闻 佛陀将要开示的如来三身法宝,是何等珍贵的宗旨,而这五千位正士不肯受持而退席,事出必有因。便立即向 世尊请示缘由,求 佛开示。世尊告诉大目犍连尊者:这五千位正士,从过去像恒河沙佛那么久远以来,也都有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制心一处、智慧等六度,以及各种善巧方便;可是他们的心中,每当生起有莫名悔过的心念之时,便会退转于如来处。他们未来世还需要经历数不尽的辛勤与苦难,纵使有千佛过去,还是不能得度。这五千位正士,领头的人名为勇智,虽然是修菩萨摩诃萨的身口意行,想要未来成佛终不可得。
  让我们先恭读《菩萨璎珞经》的内容,同时略加解说其中微妙佛法义理的关联。【便起想着有悔过心,于如来所便有退转,……虽修菩萨摩诃萨行,欲求成佛终不可得。】(《菩萨璎珞经》卷11)佛陀讲述过往的因缘故事:这位勇智菩萨久远劫以前,在 光明佛时作狮子王,每当这狮子王出声大吼,飞禽走兽都会吓倒或者昏迷,便成为狮子王的美食。有一回,狮子捕获一只象王,杀而食之后,结果被一片大象骨卡在喉咙,上下不得。刚好有只小木雀在附近找虫子觅食,狮子求助于小木雀说:“帮我把这卡住的骨头拔出来,日后我若有食物,应当会分给你,当作报恩。”
  于是小木雀就飞进狮子口中,使尽全力,终于把卡住的象骨拉扯出来。完成这件事之后,每次当狮子王杀群兽、吃大餐之时,小木雀跟在旁边等着,多少可以吃点剩下的报恩食物;然而,狮子完全视若无睹,没有回报的意思。小木雀开口乞食,狮子还对小木雀说,我是狮子王,本性就是要杀食众生,吃大家的血肉,你有没有搞清楚状况!你这不自量力的东西,当初能够让你活着离开我的狮子口,给你这样的恩德,你还要多啰嗦什么?
  【汝既不自量,脱吾牙齿难,还得出吾口,此恩何可忘?】(《菩萨璎珞经》卷11)小木雀对狮子王忘恩负义,不信守诺言的心态,非常愤怒,下定决心要报复。趁着有一次,狮子王饱食之后正在休息,小木雀飞到狮子额头上,费尽全力,啄坏狮子的一只眼。狮子痛醒,左右环顾,只见到小木雀栖息在树上,狮子王问小木雀:“你作啥弄坏我的眼睛?”那只小木雀回报说:“你如此忘恩负义,纵使有兽中之王的美名,你的心性行谊,根本不配你的外型以及美名!”接着 佛陀告诉大目犍连尊者,当时那位忘恩的狮子王,就是现在的勇智菩萨;而那只小木雀,就是你大目犍连啊!这五千位正士等人,从很久以来都是在造作诽谤佛法之业,不信受 佛陀开示如来三身的法要,由于这样的缘故,未来还得要再承受经历地狱的苦难,纵使千佛过去还不能得度。
  让我们恭读《菩萨璎珞经》:【此正士等,自从是来恒行诽谤,不信如来三身之要,方当经历地狱之难。】(《菩萨璎珞经》卷11)佛陀这几句开示含意很深远。让我们来探讨,为何不信受 佛陀所开示如来三身的法要以及其璎珞庄严,造作诽谤正法之业的果报,是久劫修行无法得度呢?这与人人都本自具足的如来藏,以及祂所含藏的种子有关。
  佛法宗旨是探讨生命的本源,而 世尊已经获得圆满究竟觉悟者的智慧,祂开示生命的源起,万法出生之身——法身,是有情本自具足的宝藏识——如来藏。如来三身,是指佛法身、佛庄严报身、佛应化身。以法身为根本,依理而言,庄严报身佛是由法身所化现。依事而言,法身无形无相,犹如虚空,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所以法身不说法。佛陀若要说法利乐有情,必须依着庄严报身或者应身化身,众生得能见佛,才能为众生说种种胜妙之法。这是何等殊胜的教示,依着 佛陀的大慈大悲的誓愿力,让佛弟子能够随学修行;然而,却有不信受 世尊教导的弟子众,由于自心所显现烦恼的相分与见分,从无始以来相续流注现行,恒而不断绝。因于如来藏识的恒存、真实、如如地呈现万法,我们的意识心想令这种恶种子,自心不现行、不流注,都不可能。于是一世一世重复熏习怀疑,不信如来藏,不感恩 佛陀法教,以至于诽谤的烦恼种子终不断绝。
  现在,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经文中有说,为什么他们心中,若产生流注悔过之心的时候,便会于如来所起退转而离开?这也是因为如来藏的功德显现。这五千位正士,从过去像恒河沙佛那么久远以来,也都有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制心一处、智慧等等法门,所以他们也修学过持戒,当然也听闻 佛陀宣说忏悔的功德;然而,他们从无数阿僧只劫以来,不但没有感恩 佛陀的教导,却恒时喜欢诽谤、毁辱正法,违犯法戒,也就是违犯法毘奈耶,这是三界中最严峻的过失!恶种子若没有经由忏悔从根铲除,如来藏识毕竟无法生起善根,也得不到未来成就如来时的圆满三法身;于菩萨道上,缺少清净、璎珞功德的滋润,连少分都没有,就会不断受尘垢缚着,颠倒于生死流中,究竟无法断尽生死根,也无法显发如来宝藏识的胜妙功德。所以说,佛子们千万莫违犯法戒——莫违犯法毘奈耶,否定如来藏,否定正法,成就一阐提无法弥补的恶业;这是诸佛、菩萨们慈悲,再三提出来警示的法要,务请菩萨们切记、切记!
  我们说明到此,下一集再继续和大家分享。
  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康、福慧增长!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