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2、相似佛法【共130集】
第086集 错综复杂的因果业报
2022-09-12
正圜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线上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单元。今天我们要来谈谈有关“错综复杂的因果业报”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 佛在《中阿含》第171〈分别大业经〉中的记载: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兰陀竹园竹林精舍。而尊者三弥提那时也在舍卫城附近,住在一处僻静的林间小屋中。这天午后,有一个名叫“哺罗陀子”的出家外道正好来到尊者三弥提的住所,就进屋去参访他,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三弥提道友!我曾当面听沙门瞿昙告诉我说:肢体和言语所造的业那是不实在的,只有意念所造的业才是真实的。另外有一种禅定,当进入那种禅定时会完全无所觉。”三弥提尊者告诉他说:“哺罗陀子道友!世尊不曾这样说,你不要这样毁谤世尊,毁谤世尊是一件不好的事。道友啊!世尊一再教导我们:如果故意造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业报是一定有的,若不是在当世,就是在以后的来世;但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不必然会有业报。至于禅定,确实有一种禅定,当进入时会完全无感觉。”
哺罗陀子外道不同意尊者三弥提对业报的说法,再三地与尊者三弥提争辩,而尊者三弥提也再三地重申他的看法。最后,哺罗陀子外道问:“三弥提道友!如果故意造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会受什么样的业报呢?”三弥提尊者回答说:“哺罗陀子道友!如果故意造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苦报。”哺罗陀子又问:“您随沙门瞿昙出家多久了?”“不久,才三年而已。”三弥提回答。哺罗陀子外道心想:“才出家三年的年少比丘,就能坚定地为他的老师辩护,更不用说是长老比丘了。”虽然他对尊者三弥提的回答很不满意,但一时也提不出什么有力的反驳,就掉头走了。
他们两人的对话,被坐在不远处的尊者大周那听得一清二楚。于是,尊者大周那就将所听到的告诉了阿难尊者;尊者阿难认为这件事情应当去禀报 佛陀,于是就带着大周那去见 佛陀。佛陀在了解来龙去脉以后,告诉尊者阿难说:“阿难啊!我不记得见过哺罗陀子这位外道出家人啊!怎么会对他说那些话呢?又,看那三弥提比丘,愚痴而不明就里,哺罗陀子所问的问题不明确,函盖了好几种情形,他不分开来回答,却只用一种答案来回答。”这时阿难尊者向 世尊禀白说:“世尊啊!三弥提比丘也许是依‘诸受是苦’的道理来回答的,这有什么不对呢?”世尊说:“阿难啊!怎么连你也不明道理呢!三弥提比丘应当回答说:‘如果故意造乐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乐报;如果故意造苦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苦报;如果故意造不苦不乐业,而且也付诸行动达成了,那么必定会受不苦不乐报。’阿难!如果三弥提能这样回答,哺罗陀子一定会被他所折服。阿难!如果你们能听如来广泛而深入地解说业报,一定能更加清楚而获得法喜。”阿难等人齐声对 佛陀说:“世尊!现在说正是时候,我们一定会好好记住、好好遵行。”
于是,佛陀就为阿难尊者等人开示各种不同的果报差别状态:“阿难!有人不离杀、盗、淫、妄、……邪见等十恶行,但死后却生在善报的天上。或有得天眼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就坚定地下了没有恶行受恶业报的结论,并且执著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有些行恶者死后生天,但却不同意所有行恶者死后都生天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恶但死后生天的人,或因恶报已在当生受完,或因现生所造恶业延后受报,或因前生强大的善报尚未耗尽,或死时起了与正见相应之善念的缘故。”
“有人离杀、盗、淫、妄、……邪见等十恶行,但死后却生在恶报的地狱中。或有得天眼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就坚定地下了没有善行受善业报的结论,并且执著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有些行善者死后生于地狱,但却不同意所有行善者死后都生到地狱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善但死后生地狱的人,或因善报已在当生受完,或因现生的善业延后受报,或因前生强大的恶业尚未报尽,或因死时起了与邪见相应之恶念的缘故。”
“有人不离杀、盗、淫、妄、……邪见等十恶行,死后生恶报的地狱。或有得天眼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认为确实恶行会受恶业报,这是我能同意的;但若执著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行恶死后会往生地狱,但却不同意所有行恶者死后就往生地狱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恶往生地狱的人,或因当生的恶行往生,或因前生尚未报尽的恶业往生,或因死时起了与邪见相应之恶念而往生的缘故。”
“有人离杀、盗、淫、妄、……邪见等十恶行,死后生在善报的天中。或有得天眼神通的修行者,正好看到这种情形,认为确实善行受善业报,但若执著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同意行善死后会生天,但却不同意行善者死后都生天的结论;因为如来知道为善死后生天的人,或因当生的善行往生,或因前生尚未报尽的善业往生,或因死时起了与正见相应之善念而往生的缘故。”
最后,佛陀作了结论说:“阿难!业报有四种情况:或有看似已报应,实际上却还未报应的造业;或有看似无报应,但实际上却已报应的造业;或有看似无报应,实际上也还未报应的造业;或有看似已报应,实际上也已报应的造业。这就像有些果实还未成熟,但外表看起来却像已经成熟的模样;有的已经成熟了,但外表看起来却还像尚未成熟的模样;有的尚未成熟,外表看起来也还没有成熟的模样;有的已经成熟了,外表看起来也已经成熟的模样。”
从以上 佛陀的开示,可以知道因果业报错综复杂,除了善因、恶因之外,也有善缘、恶缘的差别。又譬如善因大恶因小、善因小恶因大;善因先恶因后、善因后恶因先;纯善无恶、纯恶无善;善因而遇善缘、善因而遇恶缘;恶因而遇善缘、恶因又遇恶缘等种种之不同。或所造善因、恶因已经多劫,不同于所造善因、恶因近在十百千生之内。或所造恶因已经多世忏悔、回向而渐渐消亡;或不生忏悔,反而世世增益习气。或所造善因不执著受福报,世世增益,回向菩提;或每造善因即执著福报,不能回向菩提,贪受外缘五欲之乐而享尽等。其间错综复杂并非一般人所能轻易否定和推断,对于因果的究竟了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因此,绝对是有三世因果,不能说没有因果存在。
各位菩萨!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看,我们从过去无量劫以来所造无量无边的身口意业,这些身口意业有善、有不善、有无记,有清净、有杂染;而这些业造了之后,是否一切都会消失而不存在呢?当然,聪明的您一定会想到:如果没有过去世的种子存在,那么这一世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子女色身、基因一定都会一样,应该同样的性别、同样的色身、同样的面貌、同样的健衰、同样的心性、同样的福报、同样的喜好、同样的思想;然而却是各各不同,这都是因为过去世各人所造业因各不相同,才会导致今生有种种果报差别之不同。也就是说,众生造作诸业之后,种子都会落谢存在如来藏中,在因缘成熟时生起现行,让众生受种种不同的苦乐果报。
然而,这其中并不是“如是因,如是果”的单纯化、直线化的状态;有一大部分是属于“缘”的差别,遇到善缘、恶缘的不同,会使原来同样种下的因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譬如,有人在一场车祸中意外撞死另一个人,这本是一件恶事,但是这位肇事者是位虔诚的学佛人,他不仅亲自前往亡者家中忏悔、唁吊、慰问,求得亡者和家属的原谅,并在七七四十九天中为亡者诵经、超度、植福;在事相上也作了相当的补偿,甚至答应亡者照顾遗眷等等;由于至诚所感,令亡者得以满心欢喜地顺利往生西方,如此一来,原本是一场恶事、憾事,却因为善缘的关系而转化成一场佛事、美事。这所造的虽然是恶因,却因善缘的关系,突破了冤冤相报的因果循环宿命;因此,如果遇到恶境、逆境现前时,不妨以至诚心、忏悔心断恶修善、改往修来,转化生命中的诸多逆境考验,让生命得以逐渐净化而次第迈向解脱和成佛。
又譬如,有人以善根福德因缘得以进入正法团体中修学,但却因事相上的诸多不满,促使往昔谤法的种子现行,因而造作毁谤三宝、毁谤正法、毁谤善知识的恶业;更有甚者,自身缺乏简择的智慧,又误信恶友的怂恿、挑拨,也因宿世恶业种子现行,不分皂白便随着恶友一起犯下毁谤三宝等恶业,这也是由于恶缘的关系,使得原本可以追求实相智慧、解脱智慧的善因,却成为下堕三涂的缘由,令人不胜唏嘘!由于琅琊阁的破法因缘,竟意外成为我们这一季线上弘法的主轴,目的是想要透过正理的宣演,来救护这些迷途而退转的师兄弟们回转,不要轻易毁弃好不容易才找到正法、亲近真善知识的大好因缘。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有往昔的业因存在,加上今生的因缘成熟,才能成就现前所受的种种苦乐果报;因此,今生所遭遇的种种如意、不如意境界,无非都是自己往昔所造善恶业种子的现行,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不能怪罪于人。假使有人染上恶疾、顽疾,除了可能是自己长期生活不调、压力太大、太过劳累,或者饮食无度所导致之外,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业力现前的缘故。为了改善或扭转这种生病的状态,一方面除了积极求医治疗之外,另一方面则希望透过佛法的救度方式,譬如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乃至菩萨戒,诵经、拜忏、修学正法、作义工、护持正法的弘扬等方式,希望能够与冤亲债主解冤释结,化解累劫以来的怨怼,获得冤亲债主原谅之后,色身就能渐渐康复。
佛弟子以佛法的方式来自度度他乃是菩萨的本分,如果明知有种种方法可以帮助众生,菩萨却吝法不愿意教导众生,这绝不是菩萨之所当为。至于成效有多少,还牵涉许多的差别,譬如彼此之间亏负怨怼情节的轻重,受持者忏悔至诚的程度,所造善业功德是否能与之相对应等等;总之,当有方法可以帮助众生时,菩萨一定会慈心倾囊相授,让众生修学正法无有障碍。然而,这绝不是如琅琊阁所说,一味地将自己所应该负的责任推卸给佛菩萨;而是希望借着内省忏悔改过之自力,以及仰仗诸佛菩萨加被之他力,能够解冤释结、重业轻受。菩萨不忍众生受苦,不可能知道有方法可以帮助众生时,而藏私或裹足不愿意去安慰、关怀、救助需要帮助的众生。然而,琅琊阁却认为祈求佛菩萨的加被护佑,是抱着贿赂和利益交换的心态,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世间一切法的运作,无非都是依因果律则如实的运转,当一个人能够生起惭愧心、忏悔心的时候,表示他愿意断恶修善;如是心态改变了,往后的身业、口行必然也会随着改变。从此改往修来、消灾解难,逐渐迈向清净光明的坦途,这怎能曲解为“求佛就是将责任推卸给佛菩萨”呢?
各位菩萨!学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智慧,一切都要“如理作意”,也就是要符合逻辑,符合世间道理、符合法界道理,不可以道听涂说、人云亦云。千万不要以学佛之善因,却造作下堕三涂之恶业,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啊!
今天就为您说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