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1、胜鬘经讲记(二)【共130集】
第051集 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
2021-04-22
正彝老师

各位观众朋友以及菩萨们:阿弥陀佛!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二)。针对这个主题,我们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胜鬘经讲记》第五辑的内容来为大家说明。
前面几集的老师已经为大家说明了:四圣谛有三谛是无常法,其中一谛是常法,因为有三个圣谛,是进入有为相的,是有为相中的法,当然就是无常的法。如果是无常的法,那就是虚妄法。虚妄法就不是真实的道理,就不能称为谛,也不是真实的常,也不是究竟的所依。由于这个缘故,说苦谛、集谛以及道谛,都不是第一义谛,都不是常而永恒的,不是一切佛子的究竟归依处。
我们今天要从菩萨实证第一义谛的境界,来看二乘圣者所证的四圣谛。因为菩萨于第一义谛得实证的缘故,所以能知二乘圣者的苦圣谛并非究竟,因为还有许多苦是二乘圣者所不知道的;菩萨也知道二乘的苦集谛不究竟,因为还有许多的集是二乘圣者所不知道的;菩萨也能了解二乘灭苦之道的圣谛并不究竟,因为还有许多的灭道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所以菩萨能够确认二乘圣者所修的是有余道,并非是究竟无余的佛道。再者,菩萨依于实证第一义谛所得的现观详细审视灭谛的内容时,发觉灭谛的实证还是要依大乘道来修,方能究竟;因为还有许多应灭的法是二乘圣人所不能灭。所以,菩萨从这些见处,看到二乘所修的四圣谛都不究竟。
但是二乘圣者所修的灭谛,其最后所入的无余涅槃,却跟菩萨所证的无余涅槃是一样的,只是菩萨不必像二乘人一样把这一世五阴的自己灭了,并且未来也不在三界继续受生,如此来成就无余涅槃本际独存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却因为二乘人先将自己的五阴灭了,所以也没有机会自己证知这个无余涅槃的本际的境界。我们常听到说二乘人入无余涅槃,实际上是方便说,并非二乘人真的能入无余涅槃,这是因为二乘人是先将自己灭了,来成就无余涅槃本际独存的境界;既然五阴的自己已经先灭了,不复存在,未来也不在三界受生,因此二乘人能入无余涅槃这件事,当然就不能成立。
所以,我们在这几集里面若是提到二乘人入无余涅槃或是证无余涅槃,大家应当知道这只是方便之说。然而,菩萨却是在五阴的自己仍然存在的当下,即能证知这个无余涅槃的本际。再者,菩萨也并非没有能力如二乘阿罗汉一样,将自己的五阴灭了。事实上,初地满心菩萨都有能力灭了五阴的自己,来成就无余涅槃本际独存的境界,但是却因为救护众生的悲愿所致,因而刻意生起一分思惑而继续于三界受生;当菩萨到了三地满心时,都有能力取证灭尽定,随时可以成为俱解脱者,但菩萨宁愿不证,这同样是依于菩萨救护众生的悲愿无有穷尽的缘故。乃至到了七地满心念念入灭尽定,终于转入八地了,这时不得不断尽最后一分思惑——也就是说,连思惑的习气种子都灭尽了;这样的菩萨不能入无余涅槃吗?答案是:当然更有能力可以成就无余涅槃本际独存的境界,只是因为菩萨悲愿所致,菩萨们都不会想把五阴的自己给灭了,而是继续不断地来到世间,生生世世利乐众生无有穷尽。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说菩萨不证有余、无余涅槃,这其实是从现象上来看,其实菩萨因为能够实证涅槃的本际,从菩萨七住位开始,就已经实证涅槃本际,所以菩萨不必、也不想像二乘阿罗汉一样将自己灭了来成为涅槃本际独存的境界,因而单从现象来看,而说菩萨不证有余、无余涅槃。所以,从实际理地来说,只有菩萨才能够真正地取证无余涅槃本际。
所以,菩萨当然能够现观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以后,那个无境界相的境界,可是菩萨在自己的五阴仍然存在的当下,现前观察无余涅槃的境界,照见自己当下的如来藏心涅槃与阿罗汉所入的无余涅槃完全相同;又观察自己如果也入了无余涅槃时,菩萨现前观察的结果仍是完全一样,完全没有差别;明知无余涅槃距离佛地无住处涅槃还很遥远,却仍然不离第一义谛的范畴;菩萨因此说:大乘的灭谛是第一义谛,二乘圣人入了无余涅槃也叫第一义谛。因为仍然是如来藏心的自住境界,还是一样的真实法。所以从菩萨的现观来说,二乘所入的涅槃也是第一义谛;但是二乘圣人却不能自称他们的灭谛是第一义谛,这是因为二乘圣人无法照见这个事实,没有实相般若智慧的缘故。
而发起了实相般若智慧的菩萨,可以说灭谛是离开有为相的,是离开蕴处界及我所的,不再有一法存在了,只剩下本际——如来藏心;因此,实际理地来说,阿罗汉并没有实证涅槃本际,唯有菩萨能证。虽然菩萨证了这个涅槃本际,但菩萨并不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因为菩萨是长劫来追随诸佛修学而得证;阿罗汉若是在这一世遇到菩萨演说二乘四圣谛而得证,所证的涅槃仍是声闻果,菩萨所证的涅槃却是佛菩提果;这是因为菩萨所证的灭谛是第一义,因为二乘所证的灭谛不是第一义,没有与第一义相应,二乘的灭谛是在世俗法中把五阴的自我灭尽,并没有先亲证第一义的真实法;而菩萨则是亲证了第一义谛,这是因为菩萨是许多劫以来不断地跟随诸佛修学,所以这一世可以经由善知识的教导与摄受而得亲证实相法,或者菩萨依凭自己的无为法种流注而自己亲证了实相法。
当菩萨能于实相法得到亲证,便能现观进入无余涅槃以后是本际独存,是如来藏心离见闻觉知而独存,不再出生任何一法,再也无一法可说了。菩萨能现观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后是什么境界,而阿罗汉却不能现观;因为阿罗汉入涅槃以后,阿罗汉自己已经不在了;而阿罗汉入涅槃之前,也没有实证涅槃的本际,所以阿罗汉也不知道将来入无余涅槃时是什么境界。既然入涅槃前、入涅槃后,阿罗汉都不知道涅槃中的本际,当然就不知道什么是第一义,也就是不会知道涅槃本际没有境界的境界。而于第一义谛得实证的菩萨,则不必进入无余涅槃中,就已经知道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可以现前观察涅槃本际,而且现观这个涅槃法是常、是无为、非虚妄,并且现观祂是世间与出世间法根源的真实道理,没有一个有情可以推翻它。既然这样的灭谛才是真谛、是常、是依、是万法的所依,所以说阿罗汉的灭谛是第一义谛,但阿罗汉不能自称自己的灭谛是第一义、是胜义。而菩萨们的灭谛才是第一义谛,因为所有的圣谛只有一依,这个一依就是如来藏,因为所有阿罗汉所证的无余涅槃,也是依这个万法根源的如来藏心独住的境界而施设的;若是没有亲证如来藏心,当然不能自称自己的灭谛是第一义。已经亲证第一义的菩萨,现前观察所证的第一义谛,发现菩萨自己所证的灭谛,是一切世出世间法唯一的所依。要这样亲证、这样现观,才能说是真正懂得〈一依章〉的贤圣。
接下来,我们来看《胜鬘经》里面所说的第一义谛,在别部经中是怎么说的?《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云:【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入楞伽经》卷3云:【大慧!何者第一义谛法体相?谓诸佛如来离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圣智修行境界行处,大慧!是名第一义谛相诸佛如来藏心。】这两段经文的开示就是告诉我们说:最深妙的真实理,就是第一义谛。也就是说,世间出世间万法所有的道理,没有一法可以超过这个法,所以这个法才是第一义;但是这个第一义的真实道理,讲的却是众生界。换句话说,第一义谛说的全部是众生法界的法种,所有众生法界的法种都叫作第一义谛,但不是单指众生的蕴处界法种,而是将众生蕴处界的法种摄归如来藏心。
已经实证第一义谛如来藏心的菩萨,可以当下观察:一切众生法界的功能差别都是第一义谛。因此说,第一义谛说的就是众生界,因为如果离开了众生界,就没有第一义谛可以亲证。所以以前有人说:“出了三界才能成佛。”出了三界时其实没有一法可以存在,只剩下独存的如来藏,而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在如来藏的境界中,没有智慧这个法的生起或存在,那要如何成佛呢?所以其实三界外无一法可得。所以要证第一义谛,还得要在三界中,要先建立第一义谛的正知正见,透过伏除自身的性障,观察并实证蕴处界虚妄,努力修集见道的资粮,依照已实证第一义谛的善知识的教导努力参究,不需向山河大地去探求,而是向众生自内探求。
当找到了这个第一义谛法,就会发现众生法界莫非是如来藏;而如来藏是万法的根源,也就是法身。可是有一些人认为,若是找到了如来藏,还得要再另外去找法身,那就叫作头上安头,就是新学菩萨。利根之人找到头以后就不必再找头了,为什么还要在头上再去安另一个头呢?因为头上不可能再有别的头了。所以,如果有人说找到阿赖耶识以后还要再找阿赖耶识的所依,然后称这个所依为如来藏,这就是悖于事实的错误说法。而事实上,佛说阿赖耶识心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没有所依,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万法的所依。
有这种说法的人,就是无法于阿赖耶识本来无生的体性得安忍。这样的人,当然就不能说是真正实证第一义谛,并且确实转依第一义谛的人,此时仍是处于凡夫位。当善知识帮学人找到最终极的法,可是他们却不信祂是最终极的法,还想要再去找一个更终极的。那就好比爬到了山顶却说:“我还要往上爬到更高的顶头。”所以他继续走,就走到山下去了。所以,他们当然就不知道:众生界就是法身,法身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众生界,众生界就是第一义谛。乃至心里生起虚妄想,想着悟了以后,是否悟了以后应该马上就发起五神通呢?所以这些人后来就产生一个说法:“他们认为证真如的人,应该被刀子割了以后,叫它不流血,它就不流血。”
然而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大乘般若智慧而有的虚妄想,事实上如来藏不在虚空,不必去吸取日精月华、练气功;那些练精化气乃至练神还虚,对佛法的实证都没有帮助。更不要去修双身法,为了实修双身法而修练中脉明点、宝瓶气,乃至乐空双运的觉受,也都与佛法实证无关;因为那些见分与相分,都是如来藏所生的生灭法。如来藏本来就存在,不需要锻炼祂,不需要你去祂;你要修的是自己,把自己给修清净了,如来藏中的种子就清净了;但如来藏自体还是本来清净,这才是成佛之道。所以第一义谛就是众生界,而众生界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身。
佛又特别开示:“此阿梨耶识名如来藏,与七识俱。”这就是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所以证得阿赖耶识就是证得如来藏,也就是证得法身了。当这个法身如来藏还在因地时,仍含藏着七识心相应的杂染种子等待修除;因此说,一切法——不论是世间法或者出世间法——全都要依如来藏而存在、而运行,如来藏才是一切众生唯一的最究竟的所依,也是诸佛的所依。未成佛之前我们有两个所依:第一是依止诸佛,第二则是依止自心如来藏。未来成佛时则只有一个所依——也就是自心如来——再也没有别的所依了,那就是最后的唯一的所依,《胜鬘经》里面的〈一依章〉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从实证第一义谛的境界,来看二乘圣者所证的四圣谛并非究竟;也为大家说明了〈一依章〉里面的真实道理。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也祝福大家:烦恼远离、安乐自在!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