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1、胜鬘经讲记(二)【共130集】
第069集 真佛子与四依(上)
2021-04-22
正珍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二)第69集“真佛子与四依”。
在上集中,我们了解:若离开第八识如来藏,没有缘起性空可说。依六识论说缘起性空,将意识视为缘起根本,则同于常见外道;而于意识五位断的事实上,缘起性空又成了断灭论,同于断见外道。这是具有慧眼的您可以轻易判断的。
胜鬘菩萨说:
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菩萨正知“常乐我净”的真实理是指第八识而非意识;究竟的常乐我净那是佛地的境界,也不是因地菩萨的事,所以菩萨更不敢起高慢。菩萨在领受了这样的知见以后,悟前就能够知道修学佛法就是要亲证这个本来就常乐我净的如来藏,悟后亲证了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更会感受到如来藏中的七识心种子还没有究竟清净,所以还不是真正的净。要能够真实究竟的净,才是真实究竟的我;成为真实究竟的我,才能真实究竟的乐;有了真实究竟的乐,才是真实究竟的常——因为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不再变易了,这才是究竟的常。具足四种究竟常乐我净时,才是真正的证得佛果,否则都还没有到达佛地的果位,也因此菩萨怎敢起慢呢!
每位众生依清净如来藏而有,在因地祂是本具有常乐我净,只是因为还含藏着染污的种子,也只是因为现世学佛早晚一时的因缘假相罢了,所以面对佛菩萨、面对上位菩萨,菩萨不敢起慢;面对新学菩萨,知道他们也是未来必定能够成佛,所以更能够断除轻慢心。也因为这一个样子,所以在成佛之道上,才能够三学增上而得无碍、而得成就。有这种正见的人就是 佛陀真正的儿子,从正法中出生,也是从佛法中化生的人,不但能够知道如来法身是常乐我净,并且还能够从总相智去获得别相智以及道种智,乃至成佛得到佛所有的其他法财。
怎么说是得到佛其他所有的法财呢?如果是出家修到阿罗汉位,一心想舍报了入无余涅槃的人,是不能称为真子。只有在大乘法见道、转依佛菩提,不会独善其身而入无余涅槃,要能实证成佛之道所依的第八识如来藏心,才有能力挑起三乘菩提的正义,也才能够具传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大担子;因此要能够挑起如来家业,要能够具传三乘菩提的正义,佛才说他们是真子。
所以 佛陀说:“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中阿含经》卷29)从口而生,这就是能够对 佛以及对 佛陀所说的法能够信受无疑而努力去实践;法法所化,则是自己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转依了法的功德,而增上了法的功德受用于身口意行当中。所以,佛所说的法都能够听进心中而付诸实行,也能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体性;能够亲证了真如体性,能够了解了佛法的密意,这就是真正的从“佛口出生,法法化生”的人。同时只要悟了,就不在男女相中,都是 佛的真子。会在无生法忍上面努力进修而求证,次第的增上,也能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都不入无余涅槃,在一切行中自度同时度他,而在度他的同时自己又不断地增上,这才是真的从佛口所生,从法法化生的真子。色身无妨是父母所生,但是菩萨的法身慧命是从佛口所生,这就是法法化生的佛的真子。
由法法化生、自度度他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相应到成佛所需的无量法财。不回心阿罗汉只能从佛法中得到解脱道的法财,那是非常少的。如果有因缘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证阿罗汉果一生就可以具足证了,可是成佛却需要三大无量数劫。所以《法华经》中,阿若憍陈如等五百阿罗汉到于佛前,头面礼足这么说: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妙法莲华经》卷4)

来悔过自责。所以有志于成佛之道的菩萨,会把佛的所有法财,从总相智开始,进入别相智、道种智乃至于诸佛的一切种智都要得到,能够生生世世发愿随诸佛修学,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呢,无论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他所恭敬修学的对象,也因此不断地相应到诸佛的法财无量无数。
对于二乘所证,胜鬘菩萨说:
世尊!净智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此净智者虽曰净智,于彼灭谛尚非境界,况四依智?何以故?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为彼故,世尊说四依。(《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段话有两个重点,就是二乘净智和四依。一切阿罗汉、辟支佛虽然都有清净智,能知道解脱道的四圣谛,不会落于四颠倒,这样虽然说是净智,但是他们修解脱道而证得的一切智境界,以及对于如来常乐我净等清净法所闻的智慧,都不是他们自己所能了知的;因为二乘净智,都是在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不净等四法上面用心。阿罗汉所观行的都是五蕴的范围之中,而五蕴中每一法都是无常,所以违背常波罗蜜。阿罗汉观行的五蕴全部都是不乐的法,因为都会与苦相应,所以违背了乐波罗蜜。阿罗汉所观行的五蕴全部都是无我之法,全部都是不能作主的,因为无常当然不是真我,违背了常乐我净的我波罗蜜。阿罗汉观行的五蕴全部内容都是不净法,不净法违背了常乐我净的净波罗蜜;所以相对于灭谛来说,阿罗汉、辟支佛依他们所证的净智,还是无法懂得常乐我净的真实理。所以,胜鬘夫人说二乘圣人对于灭谛的真实义是不了解的。二乘人或者是依声闻菩提信受佛语,或是依缘觉菩提推理证知,但是他们都不是亲证了灭谛的真实义。所以 佛陀为他们开示四依之法来依止常乐我净等四波罗蜜,如果不回心的二乘圣人不论怎样的穷究四依之法,还是无法真正的了解灭谛和常乐我净的究竟义。
但是我们再来看,什么是菩萨的四依智呢?大乘菩萨从四依法来依止常乐我净的如来藏妙法是和二乘人完全不同的,菩萨得自 佛陀所说真正灭谛——也就是寂灭的真实谛——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清净体性,这绝对不是那些不回心的二乘圣人所能猜测的。
胜鬘菩萨说:
何以故?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为彼故,世尊说四依。

又接着说:
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世尊!一依者一切依止,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既然说大乘的灭谛都已不是阿罗汉和辟支佛所能够了知的,更何况是四依呢?
四依就是:依法、依义、依了义、依智。相对有四不依:不依人、不依语、不依不了义、不依识。这四依其实是依佛果的常乐我净来施设的,所以常乐我净是四依的所依。这四依也还得有所依,假使不依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如来藏心,就不能如实证得灭谛的正理。菩萨转依如来藏真如清净体性所证灭谛,则能够现观本来就没有烦恼生死,所以能够谛观生死、涅槃不二,实无生死逼迫的苦可断,亦无涅槃的寂灭可乐、可证,说为灭谛,这样才能进修到佛地的常乐我净,在佛地的常乐我净当中,就没有四依可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四依的内涵,其实四依和闻思修证的次第是相互呼应的,我们在此略说。第一个“依法不依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依法不依人的最佳典范。有些道场强调一师一道,意思是说你在我这个道场,你就不可以再去其他的道场了;你在我这边学法,你就不能在其他的地方学法了,这个说法是有着眷属执著的情结。在《优婆塞戒经》当中有讲到:师父要把优婆塞戒传给学人,他要先观察这学人六个月;可是相对的来说,这六个月也是学人可以好好地观察这个道场所传的戒是否真正的清净。
因此,对于一个有心学法的学子,可以依《梵网经》卷2所说:
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不能只观一个法师的外表,或者他的道场大不大,而是要看他有没有法;可是相对来说,如何简择真善知识,这实在是修学大乘法很重要第一步。《华手经》中讲:
若有四法,当知是为善知识也,何等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者常能随顺教化。(《佛说华手经》卷10)

以上是依初学者而说依法不依人的道理。
我们也要了知,虽然是依法不依人,但是人跟法必须要同时具足。我们都很熟悉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世尊开示:
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

我们看到 佛陀说亲近善友为第一,但是这个友前面有一个“善”字,也就是说,这个善友是具足善法的,才能是善友;善友是依着正法而来得这个名称。所以,这是对初学的提醒,不要落入大师、名人情结。
对于二乘,佛的开示“依法不依人”:是不是证得二乘极果,是要能够自知自作证的。佛陀开示:
我说彼多闻圣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说彼有如实正慧知见。(《杂阿含经》卷30)

因为有着一定相应的清净三业随身,才能够显示是否证果。证果不是大师口中说你证果就证果,证果是法的相应;既然是法的相应,就必定有相随的功德。以证初果为例:必有欲界定的成就,所以才能够得到七返的成就;而能够有正见修证佛菩提道,所以不会被邪见所惑,因此能够得到佛法僧戒四不坏净,就不会再造三涂恶业;能有信、戒、惭、愧、闻、舍、慧七圣财随身,所以能够随时修正自己的过失,不会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借口,更不会造下身口意的恶业,而能够精勤于法。如果没有上述的条件,例如没有得到欲界定,对人间粗重的五欲还贪著不舍,为自己的过失会找借口加以合理化,那并不能得到七返的果德,怎么能够说证初果?所以二乘的果证,也是依法不依人。
而在胜鬘菩萨所表达的四依都归依于一依:“依法不依人”实义是菩萨是要能够亲证实相心,现观第一义谛中,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我、没有人,只有唯一实相,就是法,就是清净本心、如来藏这个自性清净涅槃,这个就是菩萨唯一的依。也就是说,菩萨的依法不依人,他不是在五蕴的生灭相上面所看,觉得自己能够解脱于五蕴的系缚,就是表示是菩萨的依法了,这和二乘人是完全不同的。菩萨是看到了第八识如来藏祂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转依于如来藏,所以能够无畏于五蕴的虚幻,不惧于生死流转,而能够生生世世的转依第八识如来藏增上修学,这是大乘得以依法不依人正向佛菩提的正理。
这一集就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