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1、胜鬘经讲记(二)【共130集】
第103集 五分法身与六即佛
2021-04-22
正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二)电视弘法节目。这一集我们依据 平实导师《胜鬘经讲记》的开示,进一步探讨《胜鬘经》中 “如来藏者是法身藏”的意涵。
导师在讲记中开示:
这个法身藏指的是一切诸法的究竟归依处,所以叫作法身。诸法都以祂为身,不能离祂而有任何功用,所以如来藏叫作法身。(《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08。)

前面说的法界藏,是着重在说明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宝藏”,祂具有能出生三界一切法的功德,也就是功能差别,唯识学中称为“界”、称为“种子”。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就开示此第八识: “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成唯识论》卷3)说这第八识能提供三界世间及出世间一切法所需的种子,以维持众生三界世间及出世间一切法运作的功能,所以祂是种子识、是法界藏。
至于这一集我们要说的法身藏,首先来说什么是“法身”?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中有这么一段开示说:
“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这个真如心第八识就是法身。所以,法身只能够作一个定义:祂就是诸法所依之身。必须是诸法的根源才能叫作法身,如果不是诸法的本源,全都不能称为法身。换句话说,诸地菩萨有五分法身,这个五分法身都要依这个真实法真如心才能够说有法身。阿罗汉结集四阿含,听取了大乘经中说的五分法身名相,也存在于原本属于大乘经而被他们结集成小乘经的文字中;可是他们的五分法身没有这个真实身,所以只能够说他们是方便说法身;所以我常说,阿罗汉的五分法身,有法而无身。他们说的五分法身是从大乘经典里面听来的,其实没有真的法身。(《金刚经宗通》第五辑,正智出版社,页309。)

导师的意思是说,只有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法身,也唯有亲证如来藏的大乘菩萨才能说有真的法身。
但是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却又开示:
说法身,把祂分成因地的法身、果地的法身,又说一切有情对佛法完全无知的时候,他们的如来藏也叫作法身,因为一切有情还是一样拥有诸法之身。(《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08。)

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并无矛盾,也没有冲突!因为,说身就是讲祂的功德、祂的力用;有力量与作用就称为功德力用,所以功德力用与作用就叫作身。而法身通常讲的是果地的诸佛法身,也就是诸佛的第八无垢识;但是成佛之前,乃至对佛法一窍不通的凡夫异生,也还是有他的法身,因为他的第八识一样是诸法之身。因此,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接着就用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这“六即佛”的法义来说明这个道理。这里所说的是众生从对佛法完全无知的时候开始,然后有因缘闻熏修习佛法,再经过几个阶段,直到成就究竟佛果的佛菩提道修证过程中,因地和果地的六个阶位;就是以修学过程中亲证诸法之身——第八识如来藏——的程度差别,而说有这六个阶位的不同。
所以,从真实义来说,如来藏就是法身,因为只有如来藏才是诸法所依身;那么亲证如来藏其实就是亲证法身,亲证如来藏的六个阶位,可说就是亲证法身的六个阶位;所以“理即佛”可说就是理上法身,“名字即佛”就是名字法身,“观行即佛”是观行法身,“相似即佛”是相似法身,“分证即佛”是分证法身,而“究竟即佛”是究竟圆满法身。
用这样去理解之后,平实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解说六即佛义理的这些道理,我们也可以用来解说这六个阶位的法身。像“理上法身”就是说,一切有情同样有这与诸佛相同理体的法身,并不因为他没有亲证、甚至没有听过,就没有法身成佛之性,因为他未来果地的佛陀法身一直都在他身上;其他的名字法身、观行法身、相似法身、分证法身及究竟圆满法身,也都同样可以加以去理解祂。
导师开示说:
终于修到法身圆满位了,可是这个法身到底叫作什么?叫作无垢识,还是因地第八识如来藏心。这个无垢识在七地满心以后改为异熟识,直到等觉位过了的妙觉位最后身菩萨时,都叫作异熟识,但七地以下还是叫作阿赖耶识。(《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10。)

意思就是说修学过程中,众生从凡夫位开始,经过入地前的三贤位,直到七地以下的因地法身叫作阿赖耶识;七地满心进入第八地,经过九、十地,然后等觉、妙觉位的因地法身叫作异熟识;最后终于修到究竟成佛的圆满果地法身叫作无垢识,其实都是同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心。从理上法身进修到究竟圆满法身的这六个阶位,可以说就是逐渐地让第八识显发祂功德力用的过程。
那么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如何圆满这个过程呢?平实导师开示说:
无垢识是诸法之所依,名为法身,而这个无垢识仍然是以五法为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有这五法为身而称为法身。可是这个法身的无垢识是从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来的,只是随着实证的境界改变而改名罢了,其实还是同一个心体。(《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11。)

这意思就是说,有情众生从因地凡夫到成就佛果的佛菩提道五十二阶位的修学,就是要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法,一世接着一世不断修学,每一世所修这五法的功德都由自己的法身如来藏执藏,所以如来藏是诸法之身,必须究竟圆满这五法的功德,众生的因地法身才会成为果地法身。也就是说,以六即佛的六个阶位看待佛菩提菩萨道所修所证时,其实就是从渐次闻思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法,然后渐次修证圆满这五法的过程。
虽然说具足圆满修证这五法,让如来藏完全显发祂的自性功德,成佛转成无垢识,才是真实义的法身;甚至 平实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也曾经开示说:
这五分法身的初证,是在初地的入地心,所以初地的入地心菩萨一定是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因此他具有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也就是有这五种功德作用,这样才能称为初次发起五分法身。(《胜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210。)

但是五法要依如来藏才能有作用,以如来藏为身。所以 导师在这里再次地强调:
一切众生都有法身,可是毕竟还是没有成佛,因此只能够把祂叫作因地的法身。可是将来究竟成佛的法身的功能差别,已经都含藏在阿赖耶识如来藏心中,所以又叫作法身藏。(《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11。)

就是强调众生的因地法身和成佛后的果地法身,其实都是同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心体。这就牵涉到了修学佛菩提道的第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楞严经》中 释迦世尊的开示: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

平实导师在《楞严经讲记》,借着演绎此段圣教谆谆教诲我们:
佛是斩钉截铁、不通商量地直接讲了!佛法修证的事情是不能作人情的,对就对,不对就不对;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偏差了,以后就全盘都错,全都白修了!刚出发时的方向一定要绝对正确,否则就会越走越发偏差了。所以如果想要证佛菩提、入佛知见,应该先把这个因地“发起觉悟所证的初心”与“果地觉悟所证究竟心”两个真实义决定清楚。“发觉初心”的“发”,是指因地时所发的菩提心正确或错误,……与将来到达果地佛地时的究竟觉悟,那时所证的是否仍然一样是这个心?而这个因地时的“发”菩提心与果地时的“觉”菩提心,是否符合?却是在因地初发菩提心时就必须抉择清楚,不许有丝毫的含糊笼统;可别等到将来自认为果地最后觉悟时,才被善知识指正而发觉到根本就错了,三大阿僧祇劫的精进苦修全都白费功夫,……所以初发菩提心与未来的果地觉心,必须互相符合没有错误。要先把这个大前提决定了,再从理证上面确认所悟是否符合第一义?把第一义确认清楚了,然后再从事相上的事修来除掉烦恼,从贤位进修圣位的种智,渐次到达佛地究竟觉的果位,这就是第二义。(《楞严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302~303。)

也就是说,众生将来成佛一定是依凭第八识如来藏,现在因地所悟的如果是悟得离念灵知意识心,那么因地心与果地觉,显然不是同一个心,这样继续修行下去,叫作心地不直、心地迂曲,将来就无法成佛。初发大乘菩提心时,第一个决定不变的真义就是这个。既然是第一决定不变,当然是自始至终都不能改变;就是在整个佛菩提道因地到果地修学过程中,都必须依凭这个如来藏法身,要心得决定不可犹疑。因此胜鬘夫人又开示:“如来藏是出世间上上藏。”
平实导师解释说:
出世间的如来藏为什么是上上藏?因为出世间法的实证,有三乘的差别不同。出离三界世间,是三乘圣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出离的智慧却不一样,所以《金刚经》才会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因为所修的无为法不同,所以就成为不同的贤圣:如果是修阿含解脱道,将来成就的是解脱果,能出离三界生死,就是阿罗汉;假使修阿含道中所说的因缘法而出生在无佛之世,那么成就因缘观时就成为辟支佛,不同于阿罗汉;如果是修学般若而证悟,就是大乘菩萨;在三贤位中,如果已经进修一切种智,也已经通达第二转的实相般若,也是菩萨,但已经是入地的菩萨。所以一切贤圣之所以会有不相同,有的人成为阿罗汉,有的人成为辟支佛,有的人成为菩萨;都是因为所修的无为法不同所导致的。(《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11。)

也就是说,尽管声闻菩提所修的阿罗汉果,缘觉菩提所修的辟支佛果,乃至大乘佛菩提所修的究竟佛果,都是出世间法;然而:二乘法是出三界世间,能永远断离五阴世间,但并不是上上法;因为阿罗汉、辟支佛知道有一个本识永存不灭,成为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可是他们都无法实证,无法生起实相般若。(《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页112。)

说“如来藏是出世间上上藏”的道理,我们也可以从 平实导师用来解说如来藏与法身之间的关系这个“五分法身”和“六即佛”的道理,来加以理解。首先说声闻、缘觉二乘人,他们持无作戒,就是以不作意、任运无犯,来成就戒法;其次他们要修习四禅八定的世间禅定,降伏三界烦恼令心清净;再其次要借着深观蕴处界的三界世间法,来修学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的无漏智慧,以断三界烦恼;然后借着这个无漏智慧,明白了五阴十二处及十八界的所有内容与生灭的本质,再来断除我见与我执,自己确认“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证得解脱。
这时候已经有了声闻十智中的“尽智”,就是后有永尽的智慧,知道死后不起中阴,不再投胎出生,把自己灭尽,就出离三界,但是他还没有无生智。导师在《胜鬘经讲记》第三辑中开示说:
无生智者谓能以不再受生之智慧为人宣说,谓已通达二乘无生之智慧而发起他受用功德者。若如周利盘特伽早期唯有自受用功德而不能为人宣说生死已尽之智慧,则名尽智而非无生智,生死已尽、亦已离生死恐怖故,然而仍缺无生智。(《胜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248。)

也就是说,只得尽智的声闻人虽证得出离三界生死的解脱果,但只是“身证”的阿罗汉,还不是慧解脱,更不是俱解脱,因为没有解脱知见。但是有无生智的,就既证解脱,也具足解脱知见,所以能为人宣说解脱之道,能够自称“解脱、解脱知见,知如真”,这才是慧解脱、甚至俱解脱的阿罗汉。
这样看来,这位具足证得声闻十智的阿罗汉,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法上都有所修证,但只能方便说他证得五分法身。因为法身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而这位阿罗汉只在事相法上,从五蕴的空、虚妄、无我、无我所来观行,但是没有证得法身如来藏,没有实证法身如来藏的五分功德。只在蕴处界事相法上修因缘观的辟支佛,当然也是一样的。因此才说,阿罗汉和辟支佛都不是大乘佛菩提道的佛。
至于佛菩提道的五分法身,以及和“如来藏是出世间上上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等下一集再为大家来说明。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