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集 宗通非禅定(一) 正旭老师
2018-07-15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节目。我们在上一集中已经把“第五章、简异辨邪”全部讲完,接下来我再来讲“第六章、宗通与禅定”,“第一节、宗通非禅定”。
我们先来讲,禅定里面的定指的是什么。“定”简单的说叫作制心一处。这个心是什么心?就是觉知心。也就是说,令觉知心专注一境,然后不去攀缘外法、心不动摇,永远专注在这一个境界上面,这样子就叫作定。也就是说,使觉知心长时间处于一境性当中,因为都缘在同一境上面,所以叫作一境性;这样子让觉知心制心一处了,这样子就叫作定。但是,能够使觉知心长时间处于一境性当中,有这样子的定是不是就能称作禅定呢?其实这样的定,不见得就是禅定。因为欲界定也可以这样子作,未到地定也可以这样子作,所以禅定一定有不同的地方。
那要怎么样才可以称作禅定呢?禅定里面函盖了四禅八定,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禅加上四空定,也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样的四种定境加上四禅,我们就称作四禅八定。那么欲界定跟未到地定,事实上不能称为禅定,要称为禅定最少要有初禅。如果说一个人他有了未到地定的功夫,再加上他去除五盖,也就是说对于欲界爱他把它断除了,舍弃了欲界爱,他就可以发起初禅,这样的人我们就说他就证得了初禅。那二禅、三禅,二禅其实就是背舍初禅;也就是说一个人证得初禅,其实他就是背舍欲界爱,那证得二禅呢,他是背舍初禅。二禅、三禅是一样的,那背舍三禅、二禅的这个境界,那么就可以证得四禅。那证得四禅,再背舍四禅,就证得四空定里面的定境。所以我们讲,四禅八定其实就是在背舍,就是次第定;也就是说,他不断的背舍前面的一个境界,然后证得后面的一个境界,所以我们就说它是次第定。
再来说宗通。因为宗通其实是不同于禅定,但是什么叫作宗通?“宗”就是目标跟宗旨,目标宗旨,这个“宗”的目标就是要证真如佛性,也就是说宗通也就是要通真如佛性。但是这个真如佛性其实是依如来藏而有,真如是如来藏的体性,佛性是如来藏的作用;一个人要宗通,一定要亲证如来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亲证如来藏,他不能说他是宗通的人。我打一个比方,譬如说有一幅山水画,一个人他看了山水画,然后跟另外一个人说那个山水画有多漂亮、画得多好,然后哪里有山、哪里有水,这个山是怎么样、这个水是怎么样;不管他如何形容,这个没有看过这一幅山水画的人,他仍然无法想象那一幅山水画到底画成怎么个样子。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没有亲证如来藏,不管他三藏十二部经读了多少遍,他只是纯粹的去想象如来藏的境界而已;就如同他没有看过山水画,只是听人家演述而已。因此,一个宗通者,一定要亲证如来藏,才能说他是宗通之人。
那这个原因----为什么说宗通人一定要证如来藏呢?我们来看看,如果一个人他是亲证如来藏的人,他能做什么样的事情。
第一,他能现观如来藏的种种体性。当一个人亲证如来藏以后,他可以现观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说他证得四种涅槃的第一种涅槃,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是说,如来藏祂本来就有,本来就存在在这个三界当中,祂不是生来的,祂是本来就有的。当一个亲证如来藏的人,他可以作这样的一个现观。再来说本来“自性”,他可以观察如来藏的空性与有性,空性、有性到底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可以作这样的现观。再来说“清净性”,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无有染污,祂有祂的清净性,譬如说真如性、涅槃性,这些都可以作现观。
还有一个你可以作现观的----中道性,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你可以现观如来藏的中道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就是祂的非一非异的性。很多人就会去解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什么样的道理,有些人因为没有亲证如来藏,他就去解释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对于一个亲证如来藏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句话以后,他知道这就是如来藏跟五阴的关系,祂处于这样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境界相;也就是说,亲证如来藏的人,他一观就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样的境界相,他一看就清楚了。所以他看到佛经以后,就等于亲证了,因为他观察如来藏,可以观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一个非一非异的境界。
所以,一个人如果说他没有亲证如来藏,他是不可能去现观这样的境界的,也就是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如佛性。所以要做一个宗通者,他最少要亲证如来藏。从这样的一个宗通的内涵跟禅定的内涵来看,我们就知道,其实宗通不是禅定。这是从内涵来看,但是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知道宗通不是禅定?
我们从相应的境界来说,禅定所相应的境界是意识相应的境界;但是意识相应的境界是有境界之法,有所得之法,有入有出之法。也就是说,只要是意识相应的境界,当意识出现的时候,祂就能分别境界;所以说只要是意识相应的境界,它就一定有境界、有所得。那为什么说有所得?不管你证得的禅定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四空定,因为意识存在的关系,所以一定有所得;因为意识出现的当下,祂就能分别境界,祂知道祂目前所处的境界,或者是说祂能够了知祂所安住的境界,这些都是有境界、有所得法。接下来说有入有出之法。一个人证得初禅,他总要睡觉,当他睡觉以后,他就出定了;他第二天早上起来以后,他经过了出定的这个阶段,然后又入定了。所以说意识相应的境界,不管你证得哪一种禅定,都是有入有出之法;不管你证得四禅或者四空定,只要是意识相应的境界,都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有出之法。
但是再来我们看,宗通所证的如来藏,祂与意识相应的境界是不同的:如来藏无有境界;第二,因为祂从来不分别六尘,祂从来不起一念去分别六尘,所以祂对六尘完全无所得,对于六尘的境界祂完全不去了知;还有,祂跟意识所证得的禅定不同,禅定是有入有出之法,但是如来藏从来无入无出。为什么?因为祂从来对三界不起任何一念,不分别三界一切境界,所以祂本来就处于定中;因为本来就处于定中,所以祂没有入定这样的一件事情。但是祂从无始以来,从来没有睡过觉,也就是说祂从来不休息;既然从来不休息,所以祂从来没有出定这一回事。
因此我们说,宗通所证的如来藏是无入无出之法,祂与意识相应的境界有入有出之法,其实是不同的。所以从这一个所证得的境界不同来说明,宗通不是禅定。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佛在经典里面讲说禅定它是通外道的。佛在《首楞严经》卷十里面就这样子说:“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楞严经》卷十)我们先来讲这一段。也就是说,佛在《首楞严经》里面讲到的五现涅槃,也就是外道的五种现见涅槃,第一种就是以欲界为正转依。譬如说,打坐打到一念不生,那心如虚空、澄澄湛湛,这样的境界他感到很喜欢,他以为这样子叫作涅槃;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他把欲界一念不生的境界,把欲界定这样的境界当作是涅槃。这样的人就是 佛所说的外道的第一种欲界的现见涅槃。
再来,第二种现见涅槃就是以初禅,以为说一个人证得初禅以后,以为初禅这样的境界就是涅槃。所以,因为【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楞严经》卷十)这一段就是在讲说五现涅槃里面的第二种涅槃。第二种现见涅槃,就是把证得二禅的境界当作是涅槃;或者把三禅,证得三禅的境界当作涅槃;或者以四禅,证得四禅的境界当作涅槃。这样的四种涅槃,把这四种涅槃跟欲界----把欲界的欲界定当成是涅槃,这五种加起来,就是 佛说的五种现见涅槃。
那么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当作涅槃的这些人,就是不知道说其实色界天仍然是有漏的,他以为证得了色界天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它就是无为,也就是说他从此不会有生灭了;他认为这样的五个地方,都是他安隐的所依,它就是一种殊胜而且清净的所依。那么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五现见涅槃的外道,佛就这样子说了:【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楞严经》卷十)也就是说,把这五个地方当成是究竟涅槃,这样的人就叫作外道,他是不了解什么叫作菩提性的;因为前面有讲了九种外道,这个五现涅槃就是第十种外道,“立五阴中,心颠倒论”。也就是说,把意识相应的境界,这样的觉知心所相应的“涅槃”当作是究竟,事实上就是颠倒。也就是说连我见都没有断,把五阴当中的一阴当成常住不灭的法,那么这样的人,叫作“立五阴中,心颠倒论”。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禅定它是通外道的。
那要怎么样说证得禅定的人他不是外道?也就是说,你最少要有声闻菩提的断我见的功德,也就是说断三缚结;断我见的人,就会同时断了另外二个结,所以断了三缚结。断了三缚结还证得禅定,就最少就是三果人了;如果你努力去观行,就会变成四果,也就是阿罗汉。所以从这一段经文来看,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证得禅定,但是你没有断我见,那仍然是外道。这是讲五现涅槃。
但是四空定呢,证四空定的人是不是外道呢?我们来看《大智度论》卷十八怎么说,也就是 龙树菩萨所说:【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无想处,舍无所有处;上无所复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更无依处,恐惧失我,畏堕无所得中故。】(《大智度论》卷十八)这里是在讲说,从初禅到四空定都是通外道的,也就是,外道依止初禅,因为背舍欲界的贪爱,所以他证得初禅;从初禅一直背舍,乃至说背舍无所有处,然后证得非有想非无想处。证得非有想非无想处的人,他因为不知道五阴是虚妄,他不知道有个如来藏,所以他不敢再把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中的觉知心灭掉,他以为灭掉以后就没有所依了;他不知道有个如来藏,所以他因为害怕无所依,恐惧失我,然后堕落无所得中。也就是说,他害怕说他再舍掉的时候,他就变成断灭了。
所以有邪见的人,因为不知道有个如来藏,所以即使他证得四空定,仍然是通外道的;这是从 佛所说的、龙树菩萨所说的当中,来说明说禅定是通外道。但是证得如来藏的宗通者,他不是外道;因为证得如来藏以后,他一定是断我见的人,而且如来藏本身是出世间法,也就是说宗通的人一定是不通外道的。所以从这一个观点来看,宗通跟禅定是不同的。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个公案,我们从公案来说明,其实宗通跟禅定不同。我们来看《景德传灯录》卷五:【(唐朝)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南岳怀让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坐禅岂得成佛耶?”】(《景德传灯录》卷五)
我们回头稍微解释一下说,这一则公案到底在讲什么。就是说唐朝开元年中有个沙门叫作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在没有开悟之前,没有证得如来藏之前,他住在传法院,他因为有邪见,所以每天在那边坐禅。也就是说,他以为打坐打到一念不生,这样子就叫作开悟了;因为有邪见的原因,所以每天在那边坐禅。这个南岳怀让禅师知道,这个马祖道一就是能够承担如来家业的法器,所以他就到传法院去问;看到马祖道一,他就问他说:“大德!你这样每天在那边坐禅,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图什么”就是说,你的目的是要做什么,你每天坐禅目的是要干什么。马祖道一就跟南岳怀让禅师说:“我每天在这边打坐,其实我是想要作佛,因为我想要成佛。”南岳怀让禅师就取了一块砖,在传法寺的庵前,就在石上磨啊磨啊……马祖道一就觉得很奇怪,他就说:“大师啊!你在我庵前石上在磨那个石头,到底是要干什么呢?”南岳怀让禅师就说:“我在这边磨石子,就是要把这个石头磨成镜子。”马祖道一就觉得奇怪,说:“磨砖怎么可以成为镜子呢?”这个从来没听过。那怀让禅师就说了,说:“那你这样每天坐禅,就能够成佛吗?”
我们从这个公案就可以知道,每天在那边打坐的人,为什么他在那边打坐?因为他有邪见,他不知道如来藏本来是无念的,他想要把祂打坐到一念不生,以为这样子叫作开悟,以为这样子叫作找到了无念的心体;因为有这样的邪见的原因,所以才去打坐。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禅门所找到的如来藏,与禅定不同。这是从公案来说。
当然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下一集中再来作说明。
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81集 宗通非禅定(一) 正旭老师)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