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翰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这是依据正觉讲堂 平实导师所著《起信论讲记》的第五辑,论文部分的一个引述导读。主题是菩萨发起菩提心的第二个层次——“解行发心”——而这个部分,我们大概会用四集的时间来作概略的演述。
那什么叫作“解行发心”呢?到底是在解何行?发何心呢?这确实需要一番详细的讨论,并且要依据 佛对众生开示的经典,也就是“至教量”与地上菩萨的论著“圣教量”来作一个定义,才不会被世俗的通俗语言混淆与矮化。这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发心”,我们会常常这样说:“请菩萨惜福发心把食物吃光光;请菩萨发心捐款救灾;请菩萨发心爱地球,不要破坏环境等等。”这些说词中的“发心”,它的意思就是劝请您或请您帮忙去完成某一件世俗法中的事,其实与佛法中所说的“发心”是有很大的不同;佛法中的“发心”是有所指的,而其所指就是要“发菩提心”。而佛法中的“菩提”,所代表的意涵是什么呢?我们有必要去作深入的探讨,以免错会而“盲修瞎练 ”,枉费了时间及精神,结果呢,徒劳无功!
话说回来,我们都知道佛法主要是在说明菩提的内容,以及取证菩提的方法,也就是说佛法是在开、示、悟、入正确的修行内涵与修行次第。而梵语“菩提”的意思,被翻译为“觉”、“智”,是能够断除二障烦恼的觉悟智慧。龙树菩萨在所造的《大智度论》中说道:菩提可分为三大类,哪三大类呢?
第一类是声闻菩提:是依四圣谛之法而修,能断三界束缚所得到的解脱智慧,因为是依止于佛,听闻佛的音声而有的智慧,所以能够到达最究竟的果位,是阿罗汉果,所以称为声闻菩提。因为害怕三界生死,只求自度,不愿度他人,如同羊在奔逃求生时自顾不暇,不会回顾身后的羊群是否逃离了危险,所以用羊车来譬喻声闻乘,只能自救而已,这是声闻菩提。
第二类是缘觉菩提:是依观因缘法,修十因缘的逆观当中,将现象界的法一一往前推看,至最后推知名色由本识出生,万法只到本识为止,就无法往前再推度,这在《杂阿含经》中叫作“齐识而返,不再过彼”,了知有一个本识存在,但没有亲证实相;之后再转入十二因缘作顺逆观,来断我见与我执,所证究竟果位是辟支佛果,与声闻人相比,略有为他之心,不说法而常示现神通境界,令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稍稍能够度众,如同鹿在奔走时,稍能回顾后面的鹿群,所以用鹿车来譬喻缘觉乘。这两种菩提智慧是除见惑、思惑断烦恼障的方法,能够断除分段生死,不在三界中现行而入无余涅槃,这只能利益自己及极少数的众生,所以这二类人只是羊车及鹿车而已。
第三类是佛菩提:依亲证本心如来藏,而且发大愿心不作自了汉,永不入无余涅槃,发愿在三界当中自利利人;经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也断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证得四种涅槃中的无住处涅槃,这才是成佛,才是最究竟果地,又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道。所以从前面所说的,我们就知道菩提是成就三乘果道的智慧。
另外,在《大智度论》卷41又说道: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
从这边很明白清楚的告诉我们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要成就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道,就是缘于无上道;而无上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依于无上道的般若智慧,及菩萨道五十二个修行次第进至成佛。换句话说,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如同我们所发的四宏誓愿中,最后一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发愿要成就无上的佛道;而这无上的佛道,会是二乘的声闻道或是缘觉道吗?那当然不会,因为这二乘道不究竟,只是 佛的方便施设,只是佛道上的一个化城,一个稍作休息的中继站而已,成佛才是发心的最究竟目标及目的,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发心。
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用来说明发起一念的菩提心,是非常殊胜而且难能可贵的。经中说:雀离寺有一位证得解脱果的阿罗汉长老与一位沙弥,进入城中来行化游观,因为行李衣钵很沉重,所以就叫沙弥挑著衣钵在后面跟随著。这个沙弥在挑担行走中,生起了一个念头:“众生在世间没有不受苦的,那应该要兴起什么样的心,修成什么样的法,才能免除众苦呢?”他就这样思惟著,忽然想起 佛的开示教诲:“佛常常赞叹说:‘菩萨发心成就佛道的这个菩提心最为殊胜!’所以我应当行菩萨道,而不是只求涅槃解脱就好。”沙弥这样的念头才刚生起,阿罗汉师父有他心通,知道了他的想法,就马上告诉沙弥说:“把我的行囊拿来给我,我要自己背。”沙弥就照著师父的意思,将师父的衣钵行囊交到师父的手上,让师父自己背负;而且阿罗汉师父还要求沙弥走在自己前面,沙弥不了解为什么,但还是照著师父的意思,走在前面。
走著走著过了一段时间,又起了这样的念头:“行菩萨道需三大阿僧祗劫,难行而行、难忍而忍,精进不懈才能成就佛道,在这长远的过程中,还要依众生的所求,求头与头,求眼与眼,这样的修行方法真的太难了,不是我所能办到的,倒不如早点取证罗汉果,入涅槃去吧!这样才能快速离开三界轮回之苦啊!”阿罗汉师父顷刻间,又知道了沙弥的想法,马上叫住前行的沙弥说:“你!你过来!把我的行囊背著,并且跟在我后面。”就这样来来回回三遍,沙弥感到很奇怪及错愕,不知道阿罗汉师父为什么要这么作。
直到到达可以安止休憩的地方,才恭敬叉手胡跪请示师父用意何在?师父回答他说:“发成佛的菩提心愿是非常殊胜的,而且难能可贵,它的功德远远胜于救度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成为阿罗汉啊!所以你发起修菩萨道的心量时,师父觉得远远不及你所发的菩提心,所以怎么敢让你背行囊走在我后面呢?但是,如果你害怕生死之苦,退却了菩提心,不愿像佛菩萨一样生生世世与众生同在,随缘而度化他们,而想要成为自了汉入涅槃,那与我相比,又有什么地方高胜于我呢?所以,当然就要走在我后面背行囊啰!”从这一则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连人天应供的大阿罗汉,对于才刚刚发起菩提心的沙弥,都敬畏有加自叹不如,何况是入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乃至地上菩萨中所发的菩提心呢?那更是阿罗汉们难以窥视及想象的啊!
一位具有菩萨性的菩萨,在什么时机状况下会发菩提心呢?佛在《菩萨地持经》卷1有这样的开示,说菩萨发菩提心会在四种状况下而发起:第一种状况,经文是这样的:
诸佛菩萨见闻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以之为增上缘,乐佛之大智而发心。
从这句经文中,当佛菩萨应众生的需要而示现不可思议胜妙神通境界的时候,具有菩萨性而尚在有学位的菩萨,就会从心中生起景仰与向往:“我也想要成为像佛菩萨一样,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来救度众生。”以此作为增上力的关系,就会乐于求道而发菩提心。
第二种状况,经文是这样的:
未见闻神通,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以之为增上缘而发心。
第二种发菩提心的状况,是没有看到过神通境界,但听闻了佛菩提及菩萨修因证果的方法之后,心生欢喜,以这样的缘而增上发起菩提心。
第三种状况,经文是这样的:
未闻法而自见法灭相,为护持正法而发心。
第三种发菩提心的状况,是看见末法时期,正法被邪法邪见所掩盖,正法命如悬丝,所以愿出世荷担如来家业——矗立大法幢,破邪显正——为救护众生及护持正法久住而发起菩提心。
这第四种状况,经文是这样的:
未见法灭,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恼乱,即发菩提心。
第四种发菩提心的状况,是在正法期或像法期,虽然看见正法昌隆兴盛,没有断灭之相,但见五浊恶世众生被三界烦恼束缚无法解脱,因此生起大悲心,所以发起了菩提心。
所以具有菩萨种性的菩萨们,会在这四种状况下发起大心。他们会发这样的菩提心,无非就是要救护众生解脱,不被无明烦恼所束缚。无明烦恼在二乘法上来说,就是见道所断的三缚结,及修道所断的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无始劫以来,一向都与见闻觉知心不断地刹那刹那在相应,这些都是解脱道所应断的内涵。而这些烦恼,在大乘法中叫作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是依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没有妄想的状况中,突然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的烦恼出现,就会导致众生在三界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大乘的一念无明可以分为四种住地烦恼,我们用二乘的所断烦恼与这四种住地烦恼来作配对说明,并将它们分为见道断与修道断两个部分,让各位菩萨能够更容易明白。
见所断烦恼:二乘见所断烦恼——三缚结,在大乘法中,称为见一处住地烦恼。由于众生对于五阴十八界不如理作意,执著色身为我,乃至执著五阴中的识阴或意识变相为不坏我,这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惟,所以误认觉知心为常住不坏的真实心,执著这个错误的见解,也就是恶见,并住在这种错误的见解当中,在这个境界中安住,这叫作见一处住地。也就是在一切处,遍起不如理作意的邪见,随于一切处起错误的见解而住。譬如说,在定外一切的境缘中,执著五阴为真实我,或五阴当中的一阴或其变化相为真实我,或是执著定中一念不生的寂照心或离念无知的灵知心为永恒不坏灭的常住心,随于一切处起这样的见解而住,就叫作见一处住地烦恼,是属于见道所断的烦恼。
修所断烦恼:二乘所断的五下分结及五上分结,就是大乘法所说的四住地烦恼的后三种烦恼:也就是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无色界爱住地烦恼(又称为有爱住地烦恼)。这些是修所断的烦恼,不是在见道时可以一时顿除的,必须在见道后,历缘对境当中来渐渐修除。要依见道的见地,在觉悟三乘菩提之后,渐渐修断这三种烦恼;如果没有证悟见道的功德,是无法将之断除的,只能伏,这是往世三界爱熏习系缚的结果,也就是我执,它不像我见那样,能在见道时一时顿断。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课程只能上到这里,期待下次再度共叙法缘。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37集 解行发心(一))
第37集 解行发心(一)
2018-07-15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