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惠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大乘起信论讲记》这论文,“妄心熏义有二种别:一、分别事识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厌生死苦,随己堪能,趣无上道。二、意熏,令诸菩萨发心勇猛,速疾趣入无住涅槃。”(《大乘起信论》卷1)
我们现在开始来讲解这个论文的义理,妄心净法熏习,它是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分别事识熏,这个是在说意识心对清净法的熏习,这个就是分别的,分别心的意识,祂能够对净法反复地熏习。第二就在讲意熏,意熏的“意”,祂是指意根,也就是第七识末那对清净法的熏习状况。
我们再一一来细说有关于这个:一、分别事识熏,也就是说,意识对清净法的熏习,祂可以令一切凡夫二乘厌离生死苦的烦恼,随著各人自己能够堪忍、能够安住的能力,趣向小乘法解脱道等的无上道,这是依小乘的解脱道来说;如果依大乘,当然就是大乘的菩提道,才是菩萨的修法。解脱道对于一切凡夫外道,或者是二乘人来说,它是无上道;修证二乘解脱道的无学果的阿罗汉,他能够成就解脱道,那就已经变成人天应供。为什么能够受人天的应供呢?就是因为能够杀烦恼贼的原因。一般对于杀烦恼贼都没有如实的了解,所以修解脱道用功就用不起来;烦恼烦恼就是说,对三界的贪、瞋、痴、慢、疑、不正见。一般来讲都是以贪来解说,对于三界法,譬如说人间对财色名食睡,或者是五阴十八界的这一些我所,最主要是我所,我所之外当然还有对“我”的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我们就说用贪来代表。如果不贪三界的这些法,自然就不会到三界轮回了,如果是这样,就是把对三界的贪爱的心,能够把它修除掉,就可以舍报的时候出离三界;至于舍报也可以是现般涅槃,或者是中般涅槃,这个后面再来谈;至于说人天应供,人呢?我们当然知道是人间,天呢?天就包括哪一些?就是我们欲界有六天、色界四禅天,加起来就有欲界六天、色界四个禅天,这样就有十个天;二乘的解脱道,无学果阿罗汉他的修法,就是断尽见惑、思惑的烦恼,也就所谓的烦恼障,或者说一念无明。那这个修行的方法是怎么来呢?它是成就解脱果,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来证有余依涅槃。
有余依涅槃是指说阿罗汉他还没有入灭之前的一种状况;入灭的状况又分两种,就是依所证的涅槃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慧解脱阿罗汉的状况,第二种是俱解脱阿罗汉。这两种差别在哪里呢?俱解脱阿罗汉,他就是定跟慧两者,全部都已经修证圆满,所以叫作俱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就是他有慧,但是他定力的修持不够,所以就只得慧解脱阿罗汉。这两种的差别,我们再细说一下。慧解脱阿罗汉就是说只有慧力,能够断尽三界里面的见惑、思惑烦恼,但是因为没有修证到四禅八定,所以只有慧力的部分具足,四禅八定没有具足,所以就只能证中般涅槃。中般涅槃也就是说到中阴身现起的时候,才能够入涅槃,这个就是因为定力不够的原因;相对于俱解脱阿罗汉,他就是慧力已经断尽了见惑、思惑,见惑、思惑就是我们的一念无明,或者是说烦恼障。见惑呢?大家都知道是见一处住地烦恼,至于思惑,当然就是三界爱的烦恼,就是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些都是爱三界,所以就变成一个烦恼,如果是他能够断尽三界的这些烦恼,然后自己又能够修证四禅八定,那这个定力就很足够,很足够了就自然能够可以取证现般涅槃。现般就是这一辈子,这一辈子就可以入涅槃了,这个就是在说,因为他本身能够有坐脱立亡的功夫,所以自然而然就随时可以入涅槃了。
烦恼障呢?现在又来细说烦恼障也叫作一念无明,这个部分分两个部分,就像刚刚所说的见惑,就指见一处住地烦恼,又叫作我见等等的三缚结,或者是说它是五利使;至于思惑也就是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就是三界爱的烦恼,这个部分它是属于见惑之外的其他对三界的“思”,思就是行。其实就是执著,执著这些,前面如果说见惑是我见的话,思惑就是我执,就是喜欢在三界里面,这样反复地喜欢,爱这个法,所以就到三界来投胎不能出离。二乘解脱道这个阿罗汉,不管是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他如果没有入定现神通,在日常生活中,他其实是与凡夫无异的,有冷热、病痛,只不过他因为能够杀烦恼贼,也就是说,能够断除对三界的贪爱,所以他自然而然在入灭时,就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不受后有了,那就能够证得在还没入灭之前,就已经证得有余依涅槃,这时候人天就能够应供,小乘的烦恼障,这个我执的部分,它是断了现行,就是现行已经断了;也就是说,分别事识熏已经完成了,至于大乘它就更进一步,大乘烦恼障我执的修行,它是现行断了,而且习气种子随眠也需要断尽,这个就是又更厉害了,所以大乘的修法,就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把它完全修学圆满。常常在讲说小乘的修法就是断现行,不断种子的习气随眠,也就是这个意思,两者不一样。
至于刚刚论里面有讲到堪能性,什么叫堪能性?就是堪忍安住的能力,一般我们对堪忍,其实忍字就是安住的能力,安住在修学小乘或者大乘,能够安住在继续修行的状况,这个能力才能够修行能够继续、能够有所成就,这个部分不只是这一辈子的事,包括过去世熏习累积的养成。我们现在分小乘解脱道来说,它能够怎么样的一个堪能性呢?就是说能够厌离生死轮回苦,知道它是苦的烦恼,如果知道生死轮回是一种苦,自然而然就会想要厌离、想要得解脱了,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心能够信受五阴十八界无常,无常就是苦、空、无我,既然不是我,当然就是可以厌离了,这个就是小乘的一个最基本的堪能性;至于大乘菩提道的堪能性,就是能够发心来修习六度的福跟慧,福就是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禅定都是属于福的一种,至于第六度的般若,它是属于慧。所以大乘佛法,就是福跟慧都要修,圆满之后才能够参禅来明心,这个是大乘修法,非常完整的教法。参禅呢?它产生的般若慧就是说,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证能够修证到的目标,就是般若、就是智慧,就是关于第八识的智慧,那它是怎么修呢?这个特别要留意的就是,第一个、在见闻觉知妄想存在的当下,就是同时。第二点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妄想心的当下同时有一个离见闻觉知的真心,这是第二个要点。第三个要点就是要去证得那个与妄心同时存在的真心,也就是真妄是同时存在的,然后我们知道这个妄,就知道能够找到真。第四个就要证得离见闻觉知之真心,那这个见闻觉知,知道是妄了,剩下的当然就是真心了。第五个就是悟入般若正义,就是在真妄和合运作中去找到,已经知道妄了,当然这个慧力就生起了,就能够找到第八识,那就悟得般若了。
有关第八识的一切总相智,或者是这些种智,这些都属于般若的正义,正义就是正确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意,就是实义,实际找到了;那怎么悟入呢?这个基本观念要建立,所以参禅是一个慧力,悟入般若正义的方法。就A、第八识真心与第六意识妄心,祂两者功能差别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八个识,祂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第八识跟第六识,也就是真心跟妄心,如果是一样,那怎么会把祂立为两个心呢?就是功能不一样才会立为两个心,这第一个观念。第二个观念就是第六意识的妄心,不可能因为修行而变成第八识真心,因为妄心永远是妄心,不会变成真心;如果妄心可以变真心,这样便会少了一个识,也就第六识变第八识,那第六识变成没有了,我们就没办法具足八识,功德就不圆满了,也就是说“沙非饭本,不成佳馔。”沙子你再怎么煮饭,它也不可能变成饭,它终究是沙。C、就是第六意识心,再怎么修祂还是意识心,不管祂是有念、无念,祂都是意识心,“念”它是属于第六意识中五别境的心所有法,也就是欲、胜解、念、定、慧,所以这个念,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心所有法,第八识并没有五别境心所有法,祂只有五遍行,所以第八识祂本身非念。最后一个D、禅定的各种境界,包括四禅八定,都是第六意识妄心的境界,它不是第八识真心的实证,一般的人修行,都会落到这个窠臼去,就是以定为禅,所以就在那边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还是意识心,不管是生或者是不生,都是属于念的范畴,也就是第六意识心这个妄心的境界。一般人因为慧力不够,没有办法破参的原因,整个根本原因,都在于慧力的不够,慧力就是跟知见有关,所以说参禅,它是一个智慧的法门,原因就在这边。
如果一般人的修行,在大乘佛法,就要从六度的福跟慧来修起,一般凡夫的福就是前五度。第一个、凡夫的福就是前五度,它都是在修福,前面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些都是一般的福,如果是进一步,禅定就属于定福,所以我们说十善戒,它就能够生到欲界的天福,所以五戒让我们能够保有人身,人在人间的身体的这个福报,如果四禅八定禅定现起,就已经是色界的天福了,乃至无色界的天福,所以这个是更胜妙的定的一个福。第二种就是说圣贤的慧,这个慧我们分大乘跟小乘来说,学佛既然要修福跟慧,那大乘的慧是什么呢?就是实证般若正义,也就是说证得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祂是怎么证得呢?第一个、先修四加行来断我见,一般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它是透过四寻思,就是名、义、自性、差别,一一来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五阴十八界的运作,然后去把它一一的了解,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妄?要寻真,当然就要先断妄的部分,妄的知道,“真”很快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就是祂日用显现,我们不知道而已!不去认取祂,这是以妄心来找真心,所以先修四加行能够断我见。为什么能够断我见呢?就是知道意识心的虚妄性,如果能够离开意识心的各种虚妄境界,那我们参禅想要明白第八识真心就容易了,因为真妄都是和合运作,才在日常生活中现起我们的五阴十八界,这个就是参禅的一个次第。
那小乘的修法呢?小乘修法就是实证解脱道的尽智、无生智,就是说能够灭尽五阴十八界,这样就不受后有了,或者是无生智就是不受后有、不来投胎三界中,这样就能够出三界生死,不在三界里面轮回了,那就不受后有,能够取证有余依涅槃。如果入灭之后,就能够证无余依涅槃,修法就是有大乘小乘的不一样的地方。一般来修证,想要能够知道佛恩,要报佛的恩惠有两件事,知道佛恩,就是要能够证悟实相的境界,对佛法能够如实的知、如实的领受、如实的触证,如实的体验,想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有亲证;亲证第八识我们就能够起现观,这个时候才真的如实知,知什么呢?知第八识祂整个日用中,如何现起五阴十八界,然后能够如实的领纳第八识透过心所有法五遍行,能够现起种种的色法十一,甚至在色法现起的过程中,也能够一一地观察到六无为里面的真如性,就是祂的真实性跟祂的如如性,这个就是要有破参,才能够很如理的如实的领受,然后又如实的触证,佛法它是可以亲证的,然后能够如实的去体验祂。所以佛法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哲学,不是!祂是能够亲证的,发现祂实际的运作,那至于报佛恩呢?就是说既然我们能够亲证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的心,就应该护持正法,破邪显正,来救护众生,回向正道,这样才是真的报佛恩,因为让佛法能够继续在我们人间,能够长久的弘传下去,佛法对众生的利益,能够长久的在这个人间,让人间的修证者,可以如实的证悟,那这个就是报佛恩。
今天我们课程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01集 净法的妄心熏义(上))
第101集 净法的妄心熏义(上)
2018-07-15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