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集 果地实相念佛(一) 正伟老师 主讲
2018-07-12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我们导读《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这一本书,这个课程上到这一边,前面已经说过了为什么我们要修学念佛法门,也就是念佛法门它优于其他法门的殊胜之处。以及想要修学念佛法门,我们应当要先具备哪些条件的前方便,也就是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要具备哪些资粮。还说过了实修念佛法门的方法,我们讲过了持名念佛、观像念佛、系念思惟念佛,以及最殊胜、最上根的修法--无相念佛。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实证念佛三昧,所以由因地心的这个净念相续的念佛,转变成为体究念佛,这样子就有机会在一念相应之中,实证真如如来藏,也就是现前见到自性佛。
在前面的课程中,郭正益老师已经为各位介绍了要进入体究念佛所应该注意的事项,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
来看看这一张表:根据中央研究院社会所,从1999年到2004年的调查研究,台湾地区的佛教徒、佛弟子们平常所采用的修行法门,一直都是以念佛为最主要的,其次才是读经、诵经、打坐等等。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台湾宗教的发展方向,是从民间信仰这一类比较缺乏具体宗教认同、没有明确目标的这一个信仰,转成了有组织、有形的宗教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说,台湾的学佛人,大部分都是心性纯厚的念佛行者。
就好像各位菩萨们一样:是不是或多或少的都会念念佛,乃至于发愿未来要往求生净土呢?我们愿意念佛、能够念佛,就代表了我们对于佛菩萨的深信--相信说,佛菩萨的功德神力不可思议。这也代表了我们已经不是一世两世、一劫两劫与佛结缘,一定是从久远以来,我们就已经多生多世的跟佛菩萨结下了善缘,所以今生我们才愿意归命于佛菩萨。如果不信的话想想看:我们身边所认识的亲朋好友们,有多少人愿意念佛呢?虽然我们用尽了各种的方便善巧,但是能够念佛、能够相信佛的人真的是不多。而我们今生接触到佛、看到佛菩萨、看到佛经,就是没有理由的、没来由的感觉到亲切,感觉到欢喜,是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应当要相信:自己的确是善根深厚,已经与佛菩萨结下了很深的善缘了;我们正是佛菩萨最护念的弟子,佛菩萨其实一直都在护持着我们、忆念着我们,如同一位母亲想念她的孩子们。这样子自己是不是能够确信了呢?
再来,想请问大家:“大家平常是怎么样念佛的呢?”是持名念佛?持咒念佛?还是观像念佛(也就是观想念佛)?还是已经可以进步到无相念佛了呢?譬如说,持名念佛,我们口中称诵着佛号,心中想着佛;观像念佛,我们在心中出现了圣像、圣境,心中想着佛;无相念佛则是无形无相,但是心中还专心系念着佛、想着佛。如果一个人念佛的时候心中没有佛的话,那么这个人即使他表现出来的样子,好像是在念佛,口中也念出了圣号,但是无论外表再怎么庄严,我们说这个人他终究比不上一台念佛机--因为念佛机插上电之后,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念上好几年,这个我们可作不到。俗话说,这样子就叫作“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所以佛门里面说:“念佛不在嘴,修行不在腿。”也就是念佛的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心,而不在于我们的外相。所以,在《观无量寿经》里面佛说:“然彼如来,宿愿力故,凡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佛说观无量寿经》卷一)就是说 佛祂依着祂过去的宿愿力的原因,只要有任何忆念到、想念到佛的众生,佛就一定会加持这个众生,在佛道上得到成就。并且在这个经文里面讲到的是“忆念如来”,而不是用口念或者朗读,或者说来观如来相。
大家想一想,这么多种的念佛方法,它的目的除了为了要让我们能够修集广大的福德,能够圆满往生净土所必须要具有的福德因缘之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修学、要具备“一心念佛,净念相继”的这个功夫--心中念念都是系于佛,这也是 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中就已经和弟子们强调的“一心念佛”,不是两心、三心、四五心等等。
譬如说,在《长阿含经》里面说到,佛在世的时候,由于摩伽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他是虔诚的佛弟子,所以许多的人民虽然他们不懂什么是佛教,可是他们也跟着国王,一起听闻了 释迦牟尼佛的圣号。这些人民有的人他只是信佛,实际上他并不了解什么叫佛法;有的人甚至他只是听闻过 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弟子,可是经藏说,就算这样子,他们曾经忆念、想念过 释迦牟尼佛,所以命终之后,这一些人有的可以生到各各欲界天里面去享受天福,有的人会投生到高贵富豪之家享受人间的妙五欲。这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多么的厉害,而是诸佛这一清净、不可思议的愿力所成的。
譬如说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世尊晚上的时候静坐,结果在祂身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神自己报上名号,然后说:“我是阇尼沙,我是阇尼沙。”阇尼沙的意思就是说战胜了结使,至少是战胜了三缚结。于是 佛就问他说:“你为什么叫自己是阇尼沙呢?为什么说自己战胜了轮回的结使呢?”这位天神就回答 佛说:“这是因为我本来在人间的时候是一个国王,是如来法中的优婆塞,临命终的时候我一心忆念着佛,就以这样的功德,所以能够往生到四天王天,作了毘沙门天王的儿子。从此以后我探究诸法,后来证得了须陀洹,也就是初果,因此以后我都不会再堕入恶道了,因此我叫作阇尼沙。”毘沙门天是四大天王里面的北门王,他的儿子在佛教史中非常有名,曾经多次的现身护持佛法,甚至在道教之中据说他就是一般人所称的“三太子”,这样子就有听过了吧?其实祂是佛教的护法神之一,也是一位已经证得声闻初果的菩萨。
由此可知:光是忆念着佛,这个功德就已经非常的大。所以 世尊殷切的交待说:“诸比丘!常当专精一心念佛!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四)也就是 世尊交待说:诸位弟子们,你们应当要常常的、专心的一心念佛,这就是各位应当要努力修学的工作。所以到这边我们就能够确认了,“一心念佛”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如果不懂得念佛是用心来念,那么念佛就一定会念不好。
例如说,近代年中老实念佛得到成就、非常有名的广钦法师,其实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开悟的圣僧,也许因为因缘不具足,他似乎也没有把开悟的法传下来。如果大家有曾经亲近过他的,会发现他基本上都在那坐着……例如,周宣德居士的记录说:
我在一个周末假期的晚上,特地到寺中拜见他老人家,他正在佛殿中间日本式的一个矮圆桌上盘腿而坐。我就在他旁边不远的椅子上也坐下来,在黑夜中我开电灯,专心的伺候他,每隔一个小时或四五十分钟,我就轻步的走到他的座位旁边,小声的向他问说:“师父你在作什么?”他回答我说:“念佛。”我又问他:“那你念哪一尊佛?”他回答:“阿弥陀佛!”这样子七八次我都是这样问,他也都是这样答。我一夜没有睡,熬到第二天早上,我再问他:“你老总是说在念佛,可是你的嘴巴也没有在动,也没有发出声音,那究竟是怎么样念佛?”他回答说:“念佛总在心念专精,而且昼夜不间断、不杂乱,但是你们初学者能够从口念、耳朵听、心里想佛,这就是下手的功夫,慢慢的自然就会做到不分昼夜,一心念佛不乱,然后由于念佛得定而发慧。”
所以后来有一位老法师去参访广老的时候,广老就指正他:“念佛是用心念,跟这个身体是没有相关的。”我们来看一下:
这是在民国六十九年的夏天,当时广老八十九岁。台南某寺庙的老法师,年纪八十二岁,出家没有很久,跟着一位在家护法居士,一个月前从台南出发,参访台湾各地的寺庙,昨天来到了土城,挂单在承天禅寺。早上的时候在课堂见到了老和尚,就请示老和尚修行之道。老和尚说:“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这一条路是比较慢,能够一心念佛带业往生西方,这是最快的。”老法师说:“我到了老年才出家,人生的各种困难、危险的境界都经历了,觉得这些对我来说其实都不算什么,可是现在出家了,却觉得佛法老是让我理解不过来,请师父为我慈悲开解。”老和尚就回答:“老人家了,不要在那边想要学这个要搞那个,那个是没有结果的,还是最好什么都不管它,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最要紧。我看你啊根本没有在念佛。”老法师就说:“昨天上山来,匆匆忙忙没有时间念佛。”老和尚就回答:“匆忙是我们这个身体在匆忙,念佛是用这个心在念佛,两个不相妨碍。有在念佛的人跟没有在念佛的,来到这里我一看就知道,一个有念佛的人,他的举止行动当中、言谈之中都会流露出‘ 阿弥陀佛’来,我看你来到这里,心中根本没有带着半句的佛号来。”同行的护法居士就问:“要怎么样念佛呢?”老和尚就说:“念佛就是念佛,还要怎么样念。”老和尚就问这位老法师:“你在常住担任的是什么执事呢?”“香灯。”老和尚讲:“担任香灯是最好利用来念佛的,一边擦擦抹抹的做事,一边念‘南无 阿弥陀佛’,这是最好的。”老法师回答说:“可是这样子的话我会弄乱、会搞错。”老和尚说:“这怎么会弄错!你身上穿的这一件道袍,你就不会把它颠倒穿。”
大家想一想,平常我们念佛,想要做到一心念佛,无奈杂念、妄念就是不断的不断的跑出来,我们不自觉的就跟着妄念走,虽然嘴巴喃喃有词的在念佛,可是心中却想到:“小孩子昨天晚上发烧,今天一早就去上学了,不知道有没有乖乖吃药?待会打个电话去问他!我看呢还是直接打到学校,告诉他的老师,请老师帮忙注意一下。也不知道这一次到底是被谁传染的?该不会是上个礼拜我们一起去美国大峡谷的时候被传染的?说起这个大峡谷那个景色真是壮观,我一直以为太鲁阁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大峡谷更好看,待会打个电话给妈妈,叫她下一次要跟爸爸一起去……”念佛念不到五分钟,但是我们的心已经从佛菩萨的身边,跑到儿子的身边、爸妈的身边,已经从佛堂跑出去,环游世界一圈,然后又回来佛堂了。所以一般人想要“一心念佛”是多么的困难,还要“净念相继”这更困难。
但是再想一想,如果今天儿子生病住院,我们白天去上班,在办公室里面,一整天就是在担心儿子。别人看我们好像闷闷不乐、失魂落魄,就好心问说:“你今天怎么啦?怎么一整天都不说话?是发生什么事啊?”我们就会说:“对啊,就是我儿子啊,昨天发烧到三十九度住院,今天不知道有没有好一点。”想一想看,我们想要一心念佛却做不到,妄念纷飞,可是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一直想念着儿子,却一整天都在挂念着小孩,牵肠挂肚,无妨我们在办公室一边做事、一边讲电话,心中还是一直在挂念着住在医院里的儿子,是不是这个样?所以对一般人而言,想要做到一心念佛真的不容易,就算很多念佛已经念了二三十年的莲友,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那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叫作“一心念佛”呢?怎么样的修行才能够达到一心念佛呢?这我们先回到书上,我们接下来进入第187页,请 平实导师来为我们开示,也就是第二篇正修行的第七章“果地无相念佛”的第一节:“接着我们进入正修行的第七个单元,谈一谈果地无相念佛。我们前面讲过,无相念佛还是在因地之中念佛,施设一个名称叫作无相念佛。”
什么叫因地中念佛?简单的说,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开悟之前,还没有亲证到、还不知道自己的自性弥陀,就叫作因地念佛。有人可能会讲:“你这样子说不公平,我出家以后闭关,专修念佛二十多年了,其他什么事情我都不理会,现在我已经修到二六时中,阿弥陀佛的圣号都会不断的生起,就算我的口中没有在念,我的心中一直都在念佛,为什么你说我这样子还是因地念佛?”会这样子问,就代表程度不错,因为这位菩萨已经知道了念佛不在口而是在心,而且是要忆佛的念一直不断的现起,这叫“忆佛泉涌”,佛号、忆佛的念好像是泉水一样的不断涌出,挡都挡不住。这就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心念佛、净念相继。可是这还不是真正的一心念佛。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在《大宝积经》卷八十九中,佛要大家学习一位 大精进菩萨--听祂的名字就知道,祂非常的精进。这位菩萨第一次看到了佛的圣像,就决定了要在如来的正法中出家修学佛道。可是父母不同意,以死相逼,所以祂就默默的修行,一心念佛,不吃、不喝、也不说话。父母为了阻止祂,所以准备了鲜美的饮食,祂不理会,只管念佛;父母又准备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祂也不理会,还是念佛;父母找来了亲朋好友来劝阻祂,祂不理会,只是念佛;最后父母找来了美女,成群结队的在祂面前晃来晃去,祂还是不理会,看都不看,就只管念佛。这样子到了第六天,经上说祂:“断诸忆想,不起食,念如来应正遍知。”(《大宝积经》卷八十九)就是说这六天以来,祂都非常用心的忆佛,忆佛忆到全部的攀缘、妄想统统都断掉了,只剩下忆佛想佛的一个念存在,祂一直忆念着如来、应供、正遍知身,最后感得了天神现身说法,祂的父母终于同意让祂出家。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为各位介绍了“果地无相念佛”。在果地无相念佛之前,先要确认:一般人所谓的“一心念佛”,仍然是停留在因地的阶段。我们举出了 大精进菩萨的故事,大精进菩萨像这样子的念佛,念到已经断诸忆想,可是仍然不是真正的一心念佛,仍然不是果地念佛。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有关于 大精进菩萨的故事,我们下一集再继续向各位报告。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63集 果地实相念佛(一) 正伟老师 主讲)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