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集 三士道总建立之谬误(三)
2018-07-13
余正文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来说明:“常见外道法——广论”里面的三士道道总建立的谬误。
我们上一集讲到说,宗喀巴在《广论》里面主张,上士道圆满才可修密咒乘。但是上士道修完时,他已经成佛了,又何必再修密咒乘呢?而密咒乘的内容自始至终都是左道的双身法,这个既违背善良风俗,而且是乱伦的行为,又违背自古以来的道德文化,也违背 佛所制定的戒律,更违背出离欲界的解脱道的实修,也违背解脱道灭除蕴处界的精神,也与佛菩提道的境界背道而驰,不但是不能使人解脱,不能使人成佛,而且也不能出离欲界的系缚,更会堕入三恶道。所以在上士道修完而成佛以后,又何必再入密咒乘呢?
又 佛所说的无余涅槃有本际独存,但是《广论》却否认有本际第八识实存,如此依《广论》中,这个中士道修学无因论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就算真的能入无余涅槃,也会成为断灭空。但是实际上《广论》所说的,“无因论”的这个断灭法,是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的,那又何必依《广论》来修学终究会成为断灭空的邪法呢?再说,上士道修学布施乃至禅定,最后却成为一切法空之假名般若的空无断灭,而把蕴处界都灭尽了以后,却又主张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岂非是自语相违呢(意识常住,当然不可能是一切法空故)!因为意识本属五蕴中识蕴所摄之法,蕴处界灭尽的时候,怎还有意识常住呢?这等于是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再退回凡夫位当中,如此颠倒的见解,乃是 佛所斥的四倒的邪见,仍是落于常见外道所说“常住不坏的意识心”当中,所以说,宗喀巴乃是思想具足颠倒的人。假使他改为认同阿含正理,而把意识等十八界这样子的法全部灭除了以后,终于入了无余涅槃,但是却不许有涅槃实际的阿赖耶识心这个心体独存,如此涅槃就成为断灭境界,那么他学佛又有何用呢?同属外道断灭见者,不是真实学佛的人!
因此学佛的道次第,不是妄想把它分割成下、中、上以及密咒乘四个次第,真正的佛菩提道只有一个,就是波罗蜜多道,它包括六波罗蜜多与十度波罗蜜多。六度是在求证三贤位的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十度是在求证诸地的道种智。道种智圆满的时候,就是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是具足证得八识心王一切种子而发起的关于八识心王一切功能差别的智能。大乘学人初学佛时,得要具足深信业果、行十善道、厌生死苦、发愿求无上觉,并且有福能值遇诸佛及诸菩萨,并能承事供养、修行诸行,这样才能以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等十信位圆满以后,从初住位开始,就要外门修学六度波罗蜜,在六度中修习的时候,同时附带解脱道的修习与亲证。初住位主修布施功德,二住位主修持戒功德,乃至五住主修禅定功德,转于第六住位当中修集般若功德,以这样来作为开悟明心破参的准备。当明心证真的时候,般若正观现前,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时,才真正打开无门之佛门,进入七住位中,开始以般若的智慧来修学佛法。从此以后,就是内门广修六度万行,在亲证如来藏而生起般若总相智以前,尚未发起这个根本无分别智以前,都是属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
证得如来藏而进入第七住位,生起般若智慧了,然后次第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至十回向位满心,都还在修习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多,称为远波罗蜜多,是第一阿僧祗劫的修行。十回向位满心进入初地后,主修十度波罗蜜多,从初地入地心主修法布施,而成就檀波罗蜜多,乃至七地满心位,成就方便波罗蜜多,这是第二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名近波罗蜜多。
菩萨再从八地入地心,渐修至十地满心位,这是第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是大波罗蜜多。然后转入等觉位后,百劫修取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也是大波罗蜜多。如此从初地到十地,须历经第二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圆满布施十波罗蜜多,是以无生法忍智慧来修习六度,及方便、愿、力、智四种波罗蜜多,合为十度波罗蜜多。于十地满心入等觉位时,仍须以百劫时间,为了圆满种种相好专修福德,亦是大波罗蜜多。
一切种智即将成就圆满了,就进入妙觉位的时候,待因缘下生人间,于人间成佛而进入佛地时,圆满一切种智成究竟佛,名为圆满波罗蜜多,完成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这个才是真正佛菩提道次第。所以宗喀巴的《广论》所说的三士道,内容既不正确,道次第也是荒谬颠倒的,所说的内容绝非正法。
另外《广论》又说:
三士之名,摄决择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
《广论》的三士道,为了师出有名,在这个地方搬出了圣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来证明有三士道,但是其实圣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中所说的三士内容,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说的三士次第,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说的是“三士”,而不是“三士之道”;《瑜伽师地论》中说的三士,意思是有三种人,不是说修道的次第:这是说世间人共有二十四类,每类各有三种人,其中大部分是讲世间福业,少分讲到戒定慧,各种世间福业,都有各个上中下三种好人与恶人的差别,戒定慧三学个个法中,也有上中下三种程度不同的人,而不是在讲上士、中士、下士的先后次第。《瑜伽师地论》根本没有提到三士高下差别就是菩提道的次第,更没有提到最后要转入金刚乘,也就是转入左道密宗的双身法;而《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中所说的非律仪,是指一般世间非律仪法,非不律仪是指在家五戒,声闻相应净戒律仪是指出家比丘、比丘尼戒,菩萨净戒律仪是指在家及出家菩萨所受的菩萨戒,这是说在家、出家二众,所受的戒律有所异同,不是像宗喀巴认为“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就将之移花接木,说成是下中上三士道建立的道理。
宗喀巴只是为了利用圣 弥勒菩萨的名义来误导学人,使人误认他所说的法义,都是与圣 弥勒菩萨相同,用来提高自己的名气,用来证明他所说的法是具有可信度而已。然而宗喀巴如此攀附 弥勒菩萨,且扭曲 弥勒菩萨于大论中的意旨,如此乱举一通,反成为把柄,这也是附佛法外道左道密宗西藏喇嘛们,自古以来一向采用的方法,藉以欺瞒、欺骗学佛人进入左道密宗,因为藏密信徒通常不会检验他们所引用的经论、文句是否移花接木,所以就大胆乱引用而曲解之。
在《广论》第68页里面又这么说: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
在第69页又说:
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
由上面宗喀巴在《广论》里面所说,宗喀巴以为发了菩提心就不会再堕恶趣,会生善趣了,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大家都发菩提心就好了,反正藏密说的发菩提心,也只是嘴巴念一念说一说而已,而说完已发菩提心之后,就可以放心继续去修双身法、去干坏事了,反正又不会堕恶道,因为一切法缘起性空嘛!这样何乐而不为?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真的发了菩提心以后,一定会受菩萨戒,必定会受菩萨戒戒律的规范,而不去造作引生恶趣之业,而且菩萨学子受菩萨戒以后,会经常布萨、忏悔,因此使恶业种忏除现行,而转依清净,并能清净过去所造恶业的业种,也能自作警惕,不造作未来世恶趣之因,这样子才能说不堕恶趣。并不是像宗喀巴所说的,“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将来相续积集”这么简单,这不是随口说说就能够成办的,而是要以身口意行,实际去清净我们的身口意行的。
但是自认为传承天竺佛教的藏传佛教,传统上以为菩萨戒的中心思想,就是发菩提心,所以常将发菩提心,跟行菩萨道划上等号,却不知道发菩提心的真实的内容,不知道是因为转依如来藏,而不住于有相戒中,这种行法只适用于大乘佛菩提道见道后的菩萨,依道共戒而住,此乃否定法界实相之宗喀巴,始终尚未梦见在的境界;而且菩萨发菩提心而受菩萨戒,都是尽未来际受,所以持戒的菩萨,是不会故意再造作恶因,只会造善因,即使一不小心违犯了轻垢戒,也会如法发露忏悔,但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不会只停留在欲界等世间善行当中,还要继续修证解脱果,以及佛菩提果啊!
所以在《广论》第69页里面说:
毕竟利益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
而《广论》的道总建立,先是修下士道,而中士道,而上士道,而金刚乘;它的主旨在上士道的发菩提心,及金刚乘的发菩提心,而其道总建立又是为转入金刚乘之前导,所以《广论》说,要先证中士道的解脱果,才能修上士道及密乘双身法。但解脱果的修证,第一关就是断我见,宗喀巴却在《广论》中,公开主张意识心常住不灭,解脱果的第一关,他就没有办法通过了,又如何能够修证他所主张的上士道呢?
宗喀巴又在《广论》中,公开主张意识心常住不灭,并藉以强调,用这个为修证双身法的依据,这样子的一个外道邪淫的方法,又如何能够说他是有金刚乘实证的人呢?因为金刚乘正是大乘如来藏法,因此他所提出的三士道,乃是妄想所说的戏论,非真实可证的道次第,只是想夤缘圣 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三士名称而已,用以笼罩无知的学人。而且以大乘正修行来说,光是发菩提心,仍是不能断烦恼的,光是发菩提心,也不能证得胜义菩提心,更何况宗喀巴等所建立的三士道的内涵与次第,都是误会世俗的菩提心,更误会胜义菩提心,如此错谬的见解,又哪来菩提心可发呢?哪来菩提心可证呢?不发、不证菩提心,又哪来道种智可得呢?那更遑论一切种智的圆满而成佛呢?故宗喀巴说“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这个都是谎言,自语相违,所说欲得决定胜,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些都是宗喀巴自语相违,而且前后矛盾的一些邪见。
以上就是《广论》的道总建立的次第,《广论》所说的修学次第,乍看之下好像是天衣无缝,但是其实它的道次第的内容甚多瑕疵,而且处处矛盾与破绽。前面已经说过,《广论》所说的三士道,以及密咒都是世间法,于四悉檀来说都不是正法,所言都与佛法中世俗谛以及第一义谛没有关系,所以依这样子的修学,绝对不可能出离三界,更不可能证悟空性如来藏。如果依《广论》所说来修习的话,以三界法来说,最高只能得到欲界善趣,但前提是《广论》的行者必须以不修双身法、不大妄语、不未悟言悟、不否定法界实相为前提,但是这个似乎是不可能的事。若修乐空双运无上瑜珈等等,那必入三涂,则不可能往生善趣,因此修习藏密法的人,必不能达色、无色界、不动地等等。
因为《广论》乃是为了替《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双身法铺路,因此没有说明修学止观、禅定等等之重要事件,也就是若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法,必先降伏五盖,若五盖不能降伏,就不可能证得色界定,初禅一定无法发起,怎可能实证色界定、无色界定?而且证得色界定的人,必须有一个前提才能证得未到地定以后发起的色界定,那就是断除欲界贪等五盖障难,且最主要的就是在断除男女淫欲、淫乐、淫触的贪著,但是宗喀巴所主张的道次第,却是断除欲界贪的人,还要退回来欲界中贪爱淫触,而且要极力去追求最大最长久的淫触之乐,这真是颠倒的说法。从此也知道,《广论》以及藏密祖师所推崇的密续所说,都是基于双身法淫欲乐受的境界满足为目的,都与世间禅定及出世间解脱、世出世间菩萨法道相违背的,因此我们说,藏密乃是千余年来最大的戏论,因为他所说的法,与法全部都是不相应,而且全部都是戏论,全部都是违背法界实相,甚至于根本就是堕入三界轮回生死的最主要的一个动力。
好,那今天这个“常见外道法——广论”,我们这一集就先跟各位分享到这个地方,下一集,我们再继续跟各位作分享。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35集 三士道总建立之谬误(三))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