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集 心的六种粗相(上)
2018-07-12
郭正昌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在此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道业精进否?
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这一节的内容是接著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过:有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这三个心的细相后,而次第衍生出六种心的粗相。《大乘起信论》卷1:【以有虚妄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二、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三、执著相,谓依苦乐觉念相续而生执著。四、执名等相,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五、起业相,谓依执名等,起于种种诸差别业。六、业系苦相,谓依业受苦,不得自在。】在这段论中,我们看到圣 马鸣菩萨为我们开示说:因为有虚妄境界缘作为前提,所以才有六种心的粗相生起。
那么到底什么是论中所说的“虚妄境界缘”呢?我们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分别的所有境界,无非就是六尘中的境界;而三界中不管是那一个境界,都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乃至十方无量无边虚空中所有的世界都一样,一切的境界相统统都是在六尘之中显现的;六尘境界相的现前,是由于我们的见闻觉知心以及末那识能够接触到这些境界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现前观察到我们起心动念所分别的,不外乎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构成的种种境界。譬如路旁的红花显示出来的红色色尘,听到高低音声的声尘,尝到食物酸甜苦辣的味尘,嗅到香臭味道的香尘,身体感受到冷热痛痒等触觉的触尘,乃至现前听闻法义内容的法尘,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分别的六尘境界相;七转识心在接触六尘的同时,会以为所看到的人、听到的车声、闻到的食物香气、尝到的味道、身上所领纳的冷热痛痒等触觉,乃至分辨男声、女声、人声、狗声的不同,食物是否美味等种种法尘上的变化,都是外面真实有的六尘境界。但其实我们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到的种种六尘境界,都只是由各自独有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我们的心从来不曾接触到身心外的五尘,而身心外面也没有法尘的存在;只是当我们尚未学习到真正的佛法之前,对于自己从来不曾接触过外五尘、所接触的都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内六尘相分境界这个法界中的事实,不曾听闻过啊!由于从来不曾了知这个法界中的实相境界缘故,就会执取自己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到的、由真心如来藏所变现出六尘中的种种虚妄境界相,是心外真实有的,而且是能够被自己所亲自接触到的外法。然而六尘中的种种境界相,其实都是由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我们的七转识心并没有接触到外法。从这个法界中的事实来说,我们的七转识心所接触分别的六尘中境界,其实就只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以身心及外五尘为缘所变现出来的,让我们的这个七转识心能够接触分别的虚妄境界而已啊!由于我们的七转识心缘于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时,会造作分别、贪爱、执著等种种心行,这才有了圣 马鸣菩萨在论中开示的六种心的粗相出现啊!因此我们各自独有的真心如来藏以身心及外五尘为缘,所变现出来而被七转识心所缘的六尘虚妄境界,这个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论中开示的“虚妄境界缘”。
在知道了什么是“虚妄境界缘”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探讨,我们的七转识心,在接触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缘时,如何因为七转识心的分别、贪爱等种种心行的造作,而有了智相乃至业系苦相这六种心的粗相出现。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心的第一个粗相:智相。关于这个智相,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说:“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大乘起信论》卷1)这个智相从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的开示可知,当我们的七转识心,缘于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而作种种分别时,就出生了分别六尘的智慧。也就是说,因为七转识心具有能够分别六尘的知觉性,依于这个分别六尘的智慧,才会对于自心所现的六尘虚妄境界,生起了贪爱或是讨厌的心行。
譬如喜欢品尝各种美食的人,当他看到食物时,是因为他先能够分别食物的色泽、味道以及食物的种类、形状等,有这种分别食物的色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的智慧出生后,对于眼前的食物喜爱或讨厌的心行才会在心中生起,而对于喜欢的食物就会乐于品尝,对于不喜欢的食物则兴趣缺缺。我们也常会看到,家人在一起吃饭,对于同一种食物,有的人看到就生起欢喜的心行,认为这是一种美食而乐于品尝,乃至因此而称赞妈妈说:“今日真是煮了一道好菜啊!让人吃了还想再吃。”有人却是生起讨厌的心行,连再看一眼都不乐意,面对满桌的菜肴还会抱怨说:“今日为何都没有菜可以吃啊!”然而不论是自己喜欢的食物,还是看了就讨厌的食物,这种面对食物所生起的喜欢或是讨厌的心行,都是因为不知道七转识心的自己所接触到的食物,其实都只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藉缘所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而已啊!因此就依于分别食物的色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境界,这种知觉性,也就是了知食物六尘境界的智慧,而生起了对于食物喜欢或是讨厌的心行。
由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七转识心,其实都是在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藉缘变现的六尘虚妄境界中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触触乃至了知种种境界中的法尘变动;而七转识心,依于这种能够分别自心所现的六尘虚妄境界的知觉性,才会有喜欢或讨厌的心行生起。这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所开示的“智相”。进一步来说,圣 马鸣菩萨所开示的觉知心对于六尘虚妄境界的知觉性,这种智相其实就是指我们的七转识心了别境界的慧心所。这是由于我们的见闻觉知心以及我们的末那识,能够接触到六尘境界相,接下去就会产生了知六尘境界相这一种世间的了别慧,所以这个世间了别慧,是讲分别世间六尘的智慧,也就是五别境中的欲、胜解、念、定、慧的那个慧心所,并不是讲佛法里面解脱道或是般若的智慧。
这个智相既然是七转识心了别六尘的慧心所,也就是七转识对于六尘的知觉性,那么圣 马鸣菩萨在这段论中所说的智相,显然就不会是我们各自独有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衪所拥有的不会六尘万法的本觉性。所以,证知七转识心了别六尘的知觉性,这类七转识智相的人,他们所认为的般若智慧,也就不是真正佛教般若智慧所证的第八识如来藏不会六尘万法的本觉性这样的真实智啊!七转识心对于六尘境界能够加以了别的这种智相,是一切有情与生俱来的,是本来而有,不需要去锻炼或是修行以后才会生起,只是因为果报上的差别,使得各个众生的了别慧,也就是智相,会有比较好或是比较差的现象出现。
譬如在现代显微镜的观察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菌的七转识心,是能够分别药品的触尘、法尘等六尘境界,细菌依于分别药品六尘境界的这个智慧,它就会发觉这个药品对它是有害还是无害,如果是对它有害的药品,细菌会马上远离,这就表示细菌生起了非爱心。由此可知,细菌对于六尘境界同样有了别性,它也是有七识心王所有的智相;只是细菌这类有情,它们分别六尘的智相,相比于动物乃至人类等其他有情众生来说,远远不如而已啊!但不论是细菌还是人类,一切有情的这个智相,都是由于不了解七转识心所接触分别的六尘境界,其实就只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以身心及外五尘为缘,所变现出来的虚妄六尘境界;而我们的七转识心,就在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所出生的虚妄六尘境界上,不断地分别这是我喜欢的境界、那个是我不喜欢的境界,而生起对于虚妄六尘境界的爱、非爱的心行。这就是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所开示的缘于虚妄的六尘境界而生的智相。
在谈完了智相后,接下来要说明的是,圣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所开示的心的第二个粗相,叫作相续相。《大乘起信论》卷1:“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圣 马鸣菩萨开示说,这个相续相是依于第一个智相,也就是七转识心对于六尘境界的了别慧,而有了苦触、乐触觉受的领纳,这个苦触、乐触的觉受-这个念-会相应不断,这个就叫作相续相。
譬如你刚睡醒的第一个刹那,这第一刹那的觉知心或是眼识等心,都叫作率尔初心;但是率尔初心,并不就是真实心,七识心王的第一个刹那心都是不能了别境界相的,但却仍然是七识心王,而不是第八识心真如,仍然是妄心,所以率尔初心仍然不是真实心。而醒来的第一个刹那,你的见闻觉知心已经触见了六尘境界,但是这第一个刹那的心你还是无法分别,这是因为没有前一个刹那所了别的那个境界相可以作比较;接下来的第二个刹那心,对于境界的了别也还是无法清楚,这是因为所了别的境界讯息还是很有限的缘故;得要等到第三个刹那心,你才能作确定、正确的分别。这是因为在刚醒来的第一个刹那,与第二个刹那的时间很短,见闻觉知心所能获得的境界相讯息还是很少,因此对于刚醒来时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还无法作很好的分别,所以见闻觉知心才需要第三个刹那的智相来分别。但其实你早上醒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刹那、两个刹那、五个刹那就能真正的醒过来,都要几秒钟的时间你才会完全清醒,那几秒钟又是经过多少刹那呢?
又譬如说,在听法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声响出现,这时你会直觉地想要转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直觉就是率尔初心,这时的见闻觉知心只是初起或初动念头想要去看,因为是第一个刹那的心,还没有前一刹那同样的境界,也没有后一刹那所缘的境界来和现在这一刹那的境界作比较,因为没有前后刹那境界作为比较,所以直觉心无从分别;这并不是说直觉心没有对六尘境界的分别,直觉心还是对于六尘境界有分别的,因此不可以说直觉心因为没有前、后刹那作为比较,所以无从分别就可以说直觉心是无分别的心。
直觉心的体性,对于六尘境界还是有所分别的,这就是说直觉心本来就是虚妄的意识心,这个虚妄的意识心是属于分别心的,而这个意识直觉心也不可能透过修行把衪转变成真正的无分别心。而见闻觉知心这种需要所缘的境界前、后刹那作为比较才能完成分别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譬如小朋友刚开始学认字时,老师说这个字念“我”,小朋友学著老师发音说“我”。但老师并不确定小朋友是否真的知道,所以会指著“我”这个字再问一次小朋友说:“小朋友,这个字怎么念啊?”当小朋友回答说:“我。”这时老师才能确定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字念“我”。当老师说:“小朋友都很棒,已经会念这个‘我’字了!”小朋友也才能确定这个字念“我”。在小朋友学习“我”字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不论是老师教导小朋友认识“我”字,或是小朋友确认“我”字,老师的见闻觉知心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我”字发音的境界相,虽然有所了别,还是得要有第二个老师请小朋友念出“我”字发音的这个境界相,才会有第三个老师确定小朋友知道“我”字的境界相。老师的见闻觉知心是由这三个境界相的分别,才能确认小朋友学习“我”字完成。同样的,小朋友的见闻觉知心,也是经由前后三个境界相的分别,才能确定这个字念“我”。因此凡是见闻觉知心现起后,都必定有了别境界的心相,也就是智相的生起。这个前、后多刹那了别境界的智相,因为是一刹那又一刹那不断地现行运作,所以就有依这个智相刹那不断现行运作的相续相出现。这种相续相,是在见闻觉知心出现时会与觉知心相应的了别慧,而这个了别慧出现时,觉知心就会对于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生起喜欢或讨厌的爱、非爱心行,因此就会有苦觉受、乐觉受的念相续不断地现行。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53集 心的六种粗相(上))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