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入门起信(一)【共130集】
第077集 无始无明所生的六种染心
2018-07-12

周正铭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长!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今天我们要来介绍“无始无明所生的六种染心”。所以,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什么是无明,无明区分为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无明又称为二障,也就是事障和理障。事障就是烦恼障,也就是见惑和思惑,又称为一念无明;理障就是所知障,也称为无始无明。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一念无明跟无始无明。一念无明又称为烦恼障,一念无明本身就是烦恼染法,也就是会导致众生在三界六道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所以一念无明又称为见惑与思惑,也就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有爱住地烦恼。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熏习一念无明,明心后断除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其余的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在悟后历缘对境中修除。见一处住地烦恼就是见惑,是见所断的烦恼,是属于我见所摄;其余的三种烦恼是属于思惑,是修所断的烦恼,是属于我执所摄。
  接下来介绍无始无明,为什么称为无始无明呢?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对于万法实相的无所知,而且这些无明无始劫以来恒在众生心中。也就是说,对于实相的无明是无始本有的,一切众生和二乘定性无学,从无始以来,他们的这个无明,就不曾跟觉知心相应,所以也称作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一直要等到他们想要弄清楚法界实相的时候,他们才会跟这个无始无明相应到。所以说这个无明是跟众生的觉知心不相应的,必须亲闻善知识开示后,众生想要明白法界实相而起心探究的时候,无始无明才会初次和众生的觉知心相应,等到开悟明心后,就称为打破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又称为所知障,是因为觉知心对于法界真实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碍了,所以称为所知障。无始无明又称为上烦恼、尘沙惑,它是无始有终的,明心破参后破无始无明,明心后渐渐断除所知障,一直到成佛后才能断尽所知障,所以它是修所断的烦恼。简单来说:一念无明是烦恼障,无始无明是所知障。断尽一念无明,可以让众生出离三界;但是无始无明并不障碍众生出离三界,只障碍众生成佛;所以阿罗汉不曾打破无始无明,只能出离三界的生死,他只是断了一念无明而已。如果有人能亲证如来藏,一定会打破无始无明,在打破无始无明的同时,就会一并断除一念无明中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会同时断除三缚结。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开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开悟的菩萨们,才能够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断尽所有的无明,所以广义的无始无明,其实也函盖了一念无明。无始无明,我们就介绍到这边。
  接下来,我们介绍无始无明所生的染心。有关无始无明所生的染心,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提到:“此所生染心有六种别:一、执相应染,声闻缘觉及信相应地诸菩萨能远离。二、不断相应染,信地菩萨勤修力能少分离,至净心地永尽无余。三、分别智相应染,从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离,至无相行地方得永尽。四、现色不相应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灭。五、见心不相应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灭。六、根本业不相应染, 此从菩萨究竟地入如来地之所除灭。”(《大乘起信论》卷1)马鸣菩萨的意思是说,众生由于不能觉知、或者由于不能完全觉知这唯一法界,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缘故,所以就会有心不相应无明分别的生起,因此而产生了种种的染心;又因为这个染心的缘故,而有六种的差别不同。第一种叫作“与执著相应染”。这种与执著相应的染心,声闻、缘觉及信相应地,也就是十信满心的诸菩萨能够远离。第二种染污叫作“不断相应染”。这种不断相应染心,在信地满心位的菩萨们,由于勤修佛法的力量,而能够少分地远离,而且要到净心地,也就是初地的满心,才能够永尽无余,也就是断尽思惑而留惑润生的意思。第三种染污叫作“分别智相应染”。这种分别智相应染心,从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离,一直要到无相行地,也就是七地心的境界,才能够永尽。第四种染污叫作“现色不相应染”。这种现色不相应染心,一直要到色自在地,也就是八地菩萨才能灭除。第五种染污叫作“见心不相应染”。这种见心不相应染,一直要到心自在地,也就是十地菩萨才能灭除。第六种染污叫作“根本业不相应染”。这种根本业不相应染,是从究竟菩萨地,也就是等觉地想要进入佛地的时候所应灭除。
  从马鸣菩萨所提的这六种染污心中,我们发现:这六种染污心有三种属于相应染,有三种属于不相应染。所以我们先来介绍,什么叫作“相应”。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提到:“相应义者,心分别异,染净分别异,知相缘相同。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知相缘相不同。”(《大乘起信论》卷1)论中马鸣菩萨的意思是说,什么叫作相应呢?就是“心分别异,染净分别异,知相缘相同。”什么又叫作不相应呢?就是“心不觉、常无别异,知相缘相不同。”首先我们来介绍相应,相应的道理是说:心和分别性是两个法,所以马鸣菩萨说“心、分别异”。虽然我们的觉知心能够分别诸法,但是我们不可以说能够分别万法的分别性,就是我们的觉知心,因为觉知心与觉知心的分别性是不相同,而且觉知心与祂运用觉知性所分别的六尘相也是不同。所以说,心、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法,一个是能知的觉知心,另一个是能缘众法而生分别的攀缘性,所以说“心、分别异”。但是也不能说祂们是不相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觉知心现起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分别了,分别就是能缘的觉知心的自性;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叫作相应。可是心的分别性并不等于是觉知心的心体,分别性其实就是五遍行、五别境的心所有法,所以虽然觉知心现起的时候,祂所拥有的觉知性、分别性也会同时现起。但是两者是不相同的,所以马鸣菩萨说“心、分别异”。同样的道理:什么叫作相应呢?这心以及所分别的对象,是两个相对的法,并不是相同的。如果心已分别的这个法,那么能够被分别的这个法就叫作心相应的法;如果我们不能分别它,这个法就是不与心相应的法,这就是相应的意思。但是我们所分别的那个法,跟能分别那个法的我们的觉知心是对立的、是相对的。比如说当我们分别一扇门,我们所分别的这扇门,就是我们的觉知心吗?当然不是!所以“心、分别异”就是说,心与分别是两个不同的法,这个分别又分为分别性以及分别的对象;所以除了觉知心与觉知心的分别性是不相同的以外,觉知心与祂所分别的六尘相,是相对的,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我们所分别的是我们的觉知心自己,那又怎么叫作相应呢?所以马鸣菩萨说:“相应义者,心、分别异。”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相应义者,心分别异,染净分别异,知相缘相同”中的“染净分别异”以及“知相、缘相同”。“染净分别异”是说另一种情况:心与所分别的诸法有染有净,然而心与所分别的染净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个染净法,是由谁来分别它的染净呢?当然是另外有一个能分别的我们,也就是有一个觉知心来分别。既然是由我们这个觉知心来分别染净,那就表示说,我们这个觉知心跟所分别的染净法是两个法,那么一切染净法与我们这个分别的觉知心是互相对待,那就是两个法,一定是相待而不是同一个法。但是,不论是“心与分别”之间,或者“心与染净法”之间,都一定会有个相同的法存在;也就是说,这两个不同的分类中,一定有相同的法相,那就是知相与缘相相同,也就是必然有一个了知的相,以及我们所分别的对象是同在一处的。我们所了知的对象,就是我们的所缘相;我们本身的觉知心就是了知相,了知相以及所分别的对象是相应的,不是同一个;虽然是相对的,但是却可以跟分别心的我们相应,所以知相与缘相是同在一起的。如果知相与缘相是不同在一起,就不能称为相应。另外缘相也可以是能缘众法而生分别的攀缘性,这个分别性也就是我们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有法,当“知相”也就是我们能知的觉知心现起的时候,“缘相”也就是祂所拥有的分别性,也会同时现起,所以知相与缘相两者是相对的,但是知相与缘相两者,是同在一起的,所以可以跟分别心的我们相应;如果知相及缘相不是同在一起,就不能称为相应。也就是说,知相与缘相如果不同在一处,那就是不相应,就不能觉知所缘相,也没有所缘相可说。
  所以马鸣菩萨说:“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知相缘相不同。”比如说:我们觉知心能分别这盆花,我们的能知相与所缘相是在一处的,这时候知相——也就是我们能知的觉知心——是缘于这盆花上,缘相——也就是我们所分别的对象这盆花,所以知相与缘相两者是同在一起,因为知相,也就是我们能知的觉知心,与缘相,也就是我们所分别的对象是同处,所以才能够相应的;如果不同处就无法相应。有哪些是不相应的法呢?比如说无始无明的上烦恼。这个无始无明所摄的上烦恼,还没有破参明心的人,以及悟后还没有想要成佛的人,都是暂时不相应的;因为他们还不晓得上烦恼是什么,当然就与无始无明或上烦恼不相应。换句话说,我们的意识心不能够觉察到它的存在,所以马鸣菩萨说“即心不觉”: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心还不曾觉察到它的存在。
  接著马鸣菩萨说:这种现象“常无别异”。也就是说,这种现象是常时存在的。为什么是常无别异呢?因为无始无明这个法,在我们想要证悟明心,想要求证法界的真实相以前,它在成佛前是一直存在的,不曾一时不在;这种现象是常,一切众生都不会有别的状况或不同,都是“常无别异”。即使是悟后还住在禅悦的境界中的人,当他还没有起心探讨成佛之道的时候,无始无明所摄的上烦恼,它也是始终都存在的,它是常而不会消失掉的;这些上烦恼也不会自己去转变其余无数的上烦恼,所以只能一一地断除,不能借著所断的上烦恼来转变其他未断的上烦恼,所以叫作“常无别异”。这些都是众生心不相应的法,它的体性就是这样,永远都是众生的“见心”所不能相应的。一直要到众生有因缘接触到它,修行到了某一个层次,接触到它,才能够断除它。
  它“常无别异”,这句话就表示说:它是我们见闻觉知心,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心所不能觉察到它的法。这些法是属于在我们悟后已经生起般若智慧的意识心,未来探究成佛内涵的时候所必须亲缘的那些上烦恼;这些上烦恼是与众生心的所缘大不相同的,所以众生的意识心所能缘的、所能觉察的烦恼,都是在烦恼障的部分,都是属于下烦恼——起烦恼,都是自己可以了知的。比如说:我对我的眷属又起了烦恼,我对我的名声又起了烦恼。可是对于无始无明所摄的上烦恼呢?一向都不相应。一直到有人教导,或者悟后发愿再来,一直修到某一个层次时,才可能会接触到它。比如说:刚学会走路爬楼梯的小孩,一定要等到他爬到二楼了,才能接触到三楼的楼梯;同样也要等到他到了三楼,才会接触到四楼的楼梯。当他还在二楼的时候,四楼、五楼、六楼、七楼、八楼的楼梯,他都不曾想过,也接触不到,这就是心不相应;这时候只能想象三楼楼梯的情形,至于以上各楼的楼梯是怎么回事,他想都没想过,也接触不到。
  当“知相与缘相不同处的时候”,他还没有到那里,接触不到它,完全无法了知它,也就没想过会有更高的法义等著他去亲证,根本就不可能会想到它,这就叫作不相应。他就算是听人家说过了,也只能想象;他心中所缘的上地境界相,其实是与事实不同的。但是大多数的人,在悟后如果还没有听过善知识宣说悟后起修的成佛之道的内容跟次第时,这个后来才会有的所缘相,当时是与他不相应的。即使后来相应了,他所缘的成佛的境界相,其实也是相对于觉知心而有的,也就是“知相、缘相不同。”所以马鸣菩萨说:“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知相缘相不同。”另外《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5也提到了六种相应,也就是:不相离相应、和合相应、聚集相应、俱有相应、作事相应、同行相应等六种相应。今天我们所介绍的相应,主要是以同行相应为主,也就是说,主要依于心与心所有法,缘于同一对象来说相应。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无始无明所生的六种染心,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边。这六种染心,我们将留到后面几个单元,再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谢谢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77集 无始无明所生的六种染心)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