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集 什么时候该放下(八)
2018-07-12
叶正纬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学佛释疑》,我们继续来跟大家探讨〈什么时候该放下?〉
我们上个讲次里面谈到了,最主要是替大家来思考分辨说:“关于见解的这些事情,什么样的见解该放下,什么样的见解却不必然什么时候都一律只是放下。”我们说世间的观点,世间的这些观点,都是我们说的这个一己的观点。所以那样子的许多的观点,自然该放下的就该放下。更不该把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成见,强强地加诸在别人的身上。可是我们也跟大家讲了,就是说我们从世间法上面的一人、一时、一地,一路的把它推展到适用于,如果说某一个原则、某一个架构,如果适用于一切的有情、一切的时空的时候,这个时候,显然这里面谈到的原则跟架构,就已经超出了我们一般在世间法上所体会的无常的范畴。比方说轮回三界的道理,比方说慈悲待人的道理,比方说业的道理,比方说八识心王的道理。像这些个原则,其实是放诸一切有情、一切时空都准的。那样子的一个原则,自然不能够轻易地就说:“放下!放下!”
另外我们在上次里面,主要是要依据有一些学佛人,依据《金刚经》所说的【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这个《金刚经》的经文,主张任何一切包含佛法在内,也不过就像是我们要渡过生死大海的这个筏一样,一旦过了之后,筏不就可以丢了吗?所以那个时候当然就是说:“佛法也应该只是一时的方便,也应该要放下。”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跟大家针对这个内容来继续解析,上一次我们因为这一部分主张这样子的,这一部分的学佛人是用《金刚经》当作一个起始点,所以我们就替大家引了《六祖坛经》来看。因为《金刚经》之所以对后世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禅宗五祖传法给六祖惠能的时候,就是用《金刚经》来传法的,五祖是亲自对六祖解说《金刚经》,然后六祖一直听、一直听,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才豁然大悟。我们在上一次讲次,特别跟大家讲说:六祖惠能言下大悟,他在开悟那个刹那,讲出来的这个话、讲出来的心得,并不是放下一切。六祖在开悟的当下,反而是告诉大家“本心自性”,告诉大家这些本心—本心自性—的本身有不生不灭、清净具足、能生万法的这些性质。所以他反而是在开悟的当下,然后很真心地直接告诉大家说:何期本心自性有这些特性在。
所以我们说,从《六祖坛经》所记载的这个事情,我们从中间可以领会到一个道理。就是说:当五祖传法给六祖,六祖因而言下大悟开悟的时候,那个时候,六祖惠能肯定不是放下一切。他肯定是跟著五祖的开示,在言下句间,每一个言句之间仔细的参究,然后豁然的开悟。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给大家举的例证说本心自性呢,要参究本心自性的时候,并不是放下就可以得到的。这个跟各位菩萨,如果去外面的坊间看到关于参禅的这些说法,是有天差地别的。因为外面有许多的参禅的书籍,都教大家放下!放下!可是我们却跟大家讲说:“参禅”,实际上从《六祖坛经》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领会到参禅并不是放下即得。这也就是第一个原因我们说:为什么我们前面讲的什么时候该放下?我们说朝山的这个例子,最后一个阶段,不是有一个最陡的山路,要努力攀爬坚持到最后,然后才能够到了山门吗?我们举这个例子的用意,就是在告诉大家,最后一段绝对不是放下就得到的。
那为了要验证这个,我们不妨也举一个禅宗公案来给大家看一下。当然对于这个禅宗公案里面的意思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在节目中跟大家解说,但是我们可以透过这个公案里面的这个文字相,至少可以让大家来分辨看看,说参禅这件事情是不是放下就得到的。好!我们接下来就来看,这一则的公案是《景德传灯录》里面,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的公案:【僧问:“初心如何得个入处?”师敲鼎盖三下云:“还闻否?”僧云:“闻。”师云:“我何不闻?”师又敲三下问:“还闻否?”僧云:“不闻。”师云:“我何以闻?”僧无语。师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景德传灯录》卷七”各位菩萨!这一段我们刚才说过了,我们不会在节目里面,跟大家解说这些公案的内容。但是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公案里面最主要的对象,当然就是这个僧。因为师,这个师就是要教导弟子,这个禅师要教导弟子,示他一个悟处,让他能够有个入处,能够找到本心自性。那在这个禅师的作略里面,我们看到说:禅师敲了这个鼎盖,都是敲三下,等一下又敲三下。又问他说:听到了吗?或者是说:我听到了没有?或者我听到了否?最后的总结,这个禅师说:“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请问大家:如果这个弟子,如果按照坊间一般让人家参禅,就是放下的这个作法的话,这个弟子显然根本不需要跟著这个禅师,这个弟子呢,显然从头到尾都不应就好了,因为不就是要放下吗?可是这里面实际上有很多的禅机在里面,这个禅机实际上是需要后人在看这个公案的时候,仔细去参究的。如果您在看这个公案的时候,只是讲究放下的话,那么您一定也会跟某一些看不懂公案的人一样,就说这个公案,只是祖师在胡乱作怪,所以不必理会他;我们就专心地打我们的坐,享受我们的坐中的定的境界就好啦!很显然像这样子的说法,您可能就错失了大禅师点化您的机会。
所以从这个文字上看,显然是说,这个文字不容易理解的,这个文字是要透过参禅的方式,努力去参究才知道它字面以外的意思。可是如果只是放下、放下的话,请问您又怎么去参究这个字面以外的意思呢?所以我们透过这两个例子跟大家说明,参禅的最后一个阶段,实际上,就如同我们在朝山的比喻,那个阶段是有陡峭的山路的,需要好的这个指导方式,让你能够爬过那一段的山路,才能够找到入门之处,所以参禅绝对不是放下。
讲了这两个例子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金刚经》里面的那一句有名的话。所谓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既然刚才已经说参禅不是放下去参的,那么对于《金刚经》这个说法,我们又怎么圆融呢?其实我们要说的,根本不是圆融;因为我们要说的,实际上是《金刚经》这句话的真正的意思。第一件事情,我们要跟大家讲的是《金刚经》里面说:“非法”,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就告诉我们,非法当然应该要舍弃。这个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凡是无关于我们的解脱、无关于我们参禅的、无关于我们修道的这些事情,当然应该要心里面应该要把它舍弃;如果您只在乎妻、财、子、禄、寿的话,请问你又怎么能够跟大道相契合呢?所以当然我们说:要参禅这件事情的话,当然你所有的世间的一切的诱惑、一切的执著那些事情,那些都叫作非法,所以那些非法,你当然应该要舍弃。
接下来,佛还说:“法尚应舍”,这个法当然就是指佛法而言。如果回到我们之前讲的例子来说,我们说在参禅的这一段之前的第三阶段就是,一路沿著山路往前进修行,那这一段修行可以说都是许多解脱道的知见,包含我们前面讲的两大核心议题,也就是五蕴空跟因缘法,当然您扎实的修行还包含三十七道品的具体的内容。我们除了这些内容修习之后,我们打好基础之后,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参禅。我们说佛在跟我们讲说,乘著这个竹筏来说,乘著竹筏渡了生死的大海,这个竹筏的本身,请问大家这个渡海这件事情显然是有的,那就表示说:要渡海的话,一定要有坚固的竹筏,不然你渡到一半就翻船啦!所以面对生死烦恼的大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解脱道的基础打稳。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竹筏一定要又大、又坚固,基础把它打稳,这样我们渡海的时候才不会有闪失。
但是一旦渡过生死的大海了之后,然后进一步,这个生死大海就是在世间的这个境界讲起来,就是种种会把我们困在世间的这些缚结,一旦我们能够解脱这些缚结了,我们就算是已经渡了生死的大海。那最后一步当然就是要参禅,要能够明心见性,因为明心见性,才开始能够看见佛法中诸多胜妙的法宝。所以这个时候,等于是说要参禅的时候,佛跟我们讲的是“如筏喻者,法尚应舍”。这句话其实它的真正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今天要参禅的时候,你在参禅那许多的当下,应该要把从前在解脱道里面,学到的一切知见、名相、心得全部都放下。”那个才是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如果你还困在这些的解脱道的名相里面的话,不免就很难去看到真心示现的禅机。所以这一件事情的正确解释,其实是在跟我们讲,参禅的时候,应该要把过去所学到的这些语言文字的这些名相—这些法的名相—全部都把它放下。
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却要提醒大家,我们要跟前面内容作一个呼应,我们要提醒大家所谓的“放下”,放下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去执著这些法的名相。”可是却不是说:“这些法到那一刻全部都丢开。”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前面的时候,我们在教导大家说:朝山的这个四个阶段,前面三个阶段里面,我们一直很强调大家要身体力行,为什么呢?因为你从别人那里所听到的这些的东西,毕竟都是听到而来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当你这个知识只是听闻而来的时候,你要用的时候,你就得要在你的记忆里面,把这些知识一样、一样地拼凑起来。即便是你把它都已经牢记了,可是这个记忆,由于没有在日常生活里面确实落实的去体验,所以你每一次碰到境界来的时候,都还是要回归到你的脑子里面,去把这些记忆把它挖掘出来,然后再看看如何适用,这个就不是我们讲的“学法内化的过程”。
真正学法内化的过程,应该透过我们在前面三个阶段讲的这个方式,一一的把每一个讲到的名相观念,都深入内化到自己的内心,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一旦到那样子之后的话,你说我们碰到境界的时候,还需要特别去理解、去分析说:“眼前碰到这个境界,到底是属于佛教八苦里面的哪一个苦吗?”显然不用。又譬如说:我们碰到一个境界,当下要观见它的虚妄的时候,难道要回归到说,从色受想行识一一蕴,慢慢开始看,开始想说:它到底是哪一个状况,才能够归纳出五蕴是毕竟空吗?如果我们观行得力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势必在我们的念念之间都可以成就的。一旦我们在念念之间,都可以成就的话,这个时候其实在我们的观行上面,我们就不再需要每一次都在执著于名相了。所以按照这样子的修行理路往前去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参禅的时候,当你正在参禅的时候,首先就是一定要由善知识要告诉你:参禅是要如何参?而且是要往哪个方向参?一旦知道如何参,往哪个方向参之后,剩下来的,所有你一切之前在解脱道学习到的这些名相、这些东西,其实都不需要再现行了,因为它们到时候都会变成障碍参禅的葛藤。
所以我们要讲的就是说,这一件事情—“如筏喻者,法尚应舍”—最主要的这个解释,解释的就是让大家在参禅的时候,要能够舍弃了这些所谓的名相的这些纠葛,舍弃了这些执著,然后基于你之前所修道的基础,努力朝善知识所讲的方向去参,那样你才有个入手处啊!所以我们今天跟大家讲的《金刚经》这个部分,再次跟大家厘清:《金刚经》所说的,并不是佛在告诉大家:“也把佛法放下了吧!”不是的!而是说参禅的时候,应该要把这些从前学到的这些法的名相都把它放下,然后好好地依照善知识的开示来参禅。
我们讲完了这个部分之后,可以说我们连续几个讲次下来,跟大家大致上已经把“什么时候该放下?”这个部分所包含的智慧,我们都跟大家解析了。最后在这个节目要结束之前,我们不妨用短时间来回顾一下,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会跟大家谈放下,实在是因为说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其实会碰到大大小小不等的许多的烦恼。即使你现在过得再怎么顺遂,其实恐怕内心里面,总是难免还有烦恼。况且随著这个人生岁月的演进,毕竟都是会有许多的事情,许多无常的事情会逐渐的演变发生。这个状况之下的话,我们说眼前的顺遂,并不表示永远的顺遂。所以烦恼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我们在这边就说:要面对烦恼的时候,我们一再地说,我们用朝山这个比喻当作一个解说,来告诉大家如何放下。第一个阶段就是要起信,要相信自己能够放下。我们给大家举的这个例子,就是提起了重物,然后手酸了之后,就直接把它放下。这个当然也包含我们说一般人所讲的,就是面对事情的时候要面对它、处理它、要放下它,这个也都是我们讲的起信的范围。
这个部分作完了之后,接下来下个阶段,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无常的观行,观行我们的身心以及周遭的事物都在不断的演变。所以透过那样的观行,你就会卸除了对于世间的事物,有所谓恒常不变的这样的迷失。卸除这样的迷失的时候,接下来,你就会开始可以进到佛门,来修习真正的佛教的义理。第一个要修习的佛教的义理,当然就是如何去解脱于烦恼。我们跟大家强调的就是说,学解脱道的方式很多,但是我们说有两大的核心,提醒大家要记住。第一个就是要如何去观行五蕴空?我们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空这个里面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没有你所以为、你所执著的性质存在。所以五蕴空的观行,就是你要去观行、观看、观察这个五蕴里面都没有你所以为、你所执著的性质存在。接下来是因缘法,因缘法就是我们讲的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等等,这个里面的详细的观行。这个观行跟五蕴空是相辅相成的观行,刚好是一个是在横的层面,一个是在时间的纵的层面,提供了解脱道很好的观行。透过这两个观行之后,等于是解脱道的基础都已经打稳了。
接下来就要是最后一段了,就是要参禅了。参禅这一段很辛苦,可是非常的值得,参禅的这一段我们还提醒大家“参禅绝对不是放下”,参禅实际上是要透过善知识的开示,知道了入处之后,然后努力参究而得的。所以我们才说:最后的一段山路最陡峭,是需要大家坚持、有毅力地去把它爬过。一旦爬过之后到得山门,那个时候山门打开,才会看到佛法之中,佛所开示的种种的法,是多么多么的胜妙。
以上就是我们跟大家介绍的“什么时候该放下?”这个主题的完整内容,希望对各位菩萨能有所受用。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16集 什么时候该放下(八))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