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六度
名相 我
“我”就是十八界、就是五蕴、就是十二处。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灭除掉,也就是把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思量心灭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个无形无色、无觉知、无思量的第八识存在。可是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祂也从来不思量、不作主,祂从来不会想要去投胎,从来不会想要保持六尘中的见闻知觉性。因为处处作主的我们——意根,不愿意自己消失掉,不愿意和六尘境界相隔绝,所以就不愿意进入真正的涅槃,而喜欢自己所以为的涅槃,就拉着如来藏去投胎啦!
又因为一直想要有见闻觉知,不想让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掉,所以后来在中阴身阶段中知道:“这个中阴身只有七天寿命,我如果不去投胎,我就没有见闻觉知啦!那我岂不是变成断灭?还是得赶快去投胎。”因为没有证得第八识的人,又没有建立正知正见,不知道有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而确实存在,所以在这个阶段中都会害怕:“我若不去投胎,恐怕就会变成断灭,那还得了?所以我必须要赶快去投胎。”因此就去投胎了,投胎以后当然就会有来世的生死了。
所以,入无余依涅槃,就是把十八界的“我”灭除掉;灭除掉以后,第八识没有见闻觉知,祂也从来不思量、不作主,就这样无形无色而存在于三界“之内、之外”,随你怎么说内外都可以。因为既然无形无色,你不能够说祂在三界内;可是出了三界,就再也没有任何处所了啊!
你说:三界还有一个外面吗?没有!三界只是一个施设,是因为众生有三种大层次的境界,才叫做三界。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想象:“这个是欲界,这个叫色界,这个叫无色界,出了三界的处所地方,这些叫做三界外的世界。”没有!根本没有三界外的世界,出三界时其实也没有地方可出,只是十八界的自己消失了,没三界外的世界存在,所以也没有一个我出到三界之外。所以出三界者,无三界可出。我们如果依照《金刚经》上的说法,可以这样来讲:“所谓出三界者,即非出三界,是名出三界。”“所谓亲证解脱者,即非亲证解脱,是名亲证解脱。”这就是《金刚经》法句中的真正意旨啊!
如果你跟我说:“我出三界了!”说是真正的出了三界,我告诉你:你还没有出三界。因为你的这个“我”还在嘛!“我”还在时候,一定还在三界中,最多就是住在无色界境界里面,绝不会超过无色界。当你出了三界的时候,实际上没有“我”出三界,而是自我灭失了,这样才是真正的出三界。所以,没有我出三界,才是真正的出三界。所以说:所谓出三界者,即非出三界,是名出三界。《金刚经》的真实义,就是在这样的智慧上而宣讲的。如果你确实证得如来藏了,你只要把这个道理套上去,《金刚经》随你怎么讲都通,般若的正法就是这样的!
可是很多人不了解《金刚经》的真正意旨,而这样宣说:“当你出了三界的时候,不要执着出三界,那才叫做出三界。”错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我”出三界,所谓出三界是方便说。实际上则是:你把自我十八界的一一界都全部灭除以后,才是无余涅槃,才是真的出三界;但是这个时候,还有谁存在呢?没有了啊!因为十八界的“我”已经都不存在了啊!既然“我”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苦作为“我”的所依呢?当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啊!既然没有任何苦作你的所依,那不就是无余依涅槃?不就是真实的“无我”了吗?所以说“涅槃名为无我”。这就是《心经》所讲的出三界的生死啊!
《心经密意》
第八识“我”。阿含诸经里面常可读到的一句话,是印顺所常引用的语句:“色受想行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这就已经很清楚的说五蕴的众生我其实是无我性的,是生灭有为法;但是同时同处却另外有一个真实而不坏的“我”存在,所以说“色受想行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这不就是很清楚的把第七识与第八识说明了吗?因为识阴里面的意根不就是第七识了吗?而这个“非我、不异我”的佛语里面,不就已经显示另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了吗?这个“我”,如果不说祂就是第八识,那么印顺法师究竟要说祂是第几识呢?所以在阿含诸经里面,其实早已处处谈到第七、八识了。
《心经密意》
阿含里面所说的“我、实际、如”,在般若诸经里面则不说为“我”;般若诸经,主要为《大品摩诃般若、小品摩诃般若、金刚经、心经》,这些经文里面,有时说为“不念心”,有时说是“非心心”,有时又说为“菩萨心”,有时说为“无住心”,有时说为“无心相心”。以这些名相来解说第八识心,在般若诸经里面,都是不用如来藏这个名字的。
《心经密意》
下一篇:
名相 咒
上一篇:
八苦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sanmodi.cn

特别声明:
本文摘内容部分转自网络,部分摘录于三乘菩提系列讲座和佛法书籍,更深入系统的学习佛法请参考点击:
三乘菩提学佛 视频影音(共2400集)
三乘菩提学佛 MP3音频(共2400集)
三乘菩提学佛 结缘书 口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