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言
一、五蕴
(一)色藴
(二)识蕴
(三)受藴
(四)想藴
(五)行藴
二、十八界
(一)六根
(二)六尘
(三)六识
三、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及苦患
(一)色蕴无常
(二)识蕴无常
(三)受蕴无常
(四)想蕴无常
(五)行蕴无常
(六)十八界虚妄
四、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
(一)前方便
(二)修声闻禅
(三)思维四食
(四)明心与见性——参禅
五、五蕴十八界皆依阿赖耶识而有
(一)色蕴五根及意根都依阿赖耶识而有
(二)色蕴五尘及法处所摄的一分色尘也依阿赖耶识而有
(三)识蕴依阿赖耶识而有
六、结语
注释
前言
五蕴十八界就是众生的身心。如今末法时期,学佛人能证得解脱果的极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如实地了知五蕴和十八界,没有如实地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法的虚妄。众生正是因为不了解五蕴十八界的内涵及虚妄性(即不了解自我的虚妄),更不能在佛法修行中实际观行、认定五蕴十八界虚妄,从而在三界中头出头没,流浪生死。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学佛之人如能厘清五蕴十八界的内涵,六时之中,在在处处,历缘对境,观行、实证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则能有机缘断我见、证初果、走向解脱。
一、五蕴
五蕴即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什么叫蕴呢?蕴就是聚集、积聚的意思。
(一)色藴
什么是色蕴呢?色蕴是指人类的色身由四大物质(即地、火、风、水)所造成;是由受精卵汲取母亲血液里的养分,胚胎逐渐成熟;待从母体出来后,通过饮食,在身体内经由地、火、风、水四大物质的运作,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身体才得以滋养、成长。所以,人的色身不停地新陈代谢、每一秒钟都在变异中,正所谓念念变异、生住异灭。这样由出生到长大,由长大而变异、而逐渐变老,最终由老而死亡,这一世的色身就消失了,不会永存。
那么人类的色身是从何而来的呢?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人的来源的臆断猜测。譬如古老的中国,臆猜天地万物及人类由盘古创始而来,或虫兽、或树木、或石头等变化而来;或由女娲搏黄土造人等等。中国古代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生命都来源于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外道教的基督教《圣经》中更有荒谬的说法:“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世记第2章4至25节) 然而所有这些说法都只是猜想及后人演化的传说,无法圆满解释色身从何而来的真义。
佛法中对色蕴的定义是:色蕴是色法积聚的意思。具体而言:色蕴以阿赖耶识[注1]心体为因,同时又以往世六识无明熏习为缘,所以阿赖耶识与意根[注2]入胎而取受精卵,从母体中摄取四大以造眼、耳、鼻、舌、身五色根之扶尘根[注3]与胜义根[注4];有了五根之后,由于“外法光明所照”,则意根有念,于是促使阿赖耶识出生五尘(注:五尘指色、声、香、味、触),于五尘中则有意根所触知之法尘显现;因此,色蕴包含十个方面内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是这十种色法积聚而有,这十个法称为色蕴。
从佛陀的开示中,我们了知有情生命并非无缘无故自然发生,不是仅由物质聚合而成,也非由神所创造,有情生命乃是由阿赖耶识心体为因,又因无明遮障随意根心体入胎而生起,众缘积聚而成,缘尽则坏,故有情生命凡有生,必有死,有情生命有前生、有今生、有后世,在六趣中生生世世轮回。
(二)识蕴
1、识与识蕴
什么是识?识即是识别的功能。有佛语圣教为证:“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增一阿含经》卷28)凡是能够了别六尘境界的,都是识蕴所摄的妄心。
什么是识蕴?识蕴也称识阴,也就是前六识。有佛语为证:“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增一阿含经》卷28)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于《瑜伽师地论》卷27又如是云:“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识蕴六识包含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身识、意识这六个心。
2、识蕴中不包括意根、阿赖耶识
大乘法之根本论《瑜伽师地论》中,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亦同佛说,将前六识说为识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0433c17]也不将意根摄在识蕴中,因为意根是意识生起时所依根的缘故,在识蕴生起之前就已存在的缘故,不可摄在后生的识蕴中。意根唯因即生,不须藉缘,不摄归识蕴;阿赖耶识心体是因缘法的因,佛说“本来而有”,不必藉缘、已自存在;意根与阿赖耶识心体不是属于借缘才生的法,也不是积聚而成的法,不得摄入识蕴中。阿赖耶识既是出生识蕴的因,也是识蕴借以出生的众缘(六根、六尘等十二处)的因,阿赖耶识心体又非积聚而成的,当然不可摄归“蕴”中。由于阿赖耶识心体本来已经存在,也可单独存在于无余涅槃中,证明其非属积聚所成,蕴义不能成立,故不可摄归识蕴中;又,阿赖耶识心是识蕴出生的因,同时也是“识蕴出生所依缘”的因,因此不可摄归识蕴中。
3、识蕴是因缘所生法
识蕴六识由众法因缘聚合而成,由众法积聚、蕴集而成。在二乘法的原始佛法四阿含诸经中,处处都有佛说圣教,称识蕴是依其他三法而生起,也就是“根、尘、触三,生眼识”……乃至“根、尘、触三,生意识”;也就是说眼等六识,都依“根、尘、触”等三法为缘,才能从如来藏中出生,所以叫做识蕴;识蕴中的一切识都依这三法而生,若不是依这三法而生,就不能称为识蕴。譬如经中说:“诸贤!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所以者何?诸贤!世尊说:‘五盛阴从因缘生: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诸贤!若内耳鼻舌身意处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意识不得生。”(《中阿含经》[0467a09])从以上开示中,世尊已经明说:识蕴是因缘所生法。如果不是因缘所生法,即非识蕴所摄。
(三)受藴
受蕴包括初受蕴和后受蕴。
1、初受蕴
初受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境界受和苦、乐、舍(即不苦不乐)等觉受。境界受是身根本有的苦、乐、舍受,即是尚未由觉知心、尚未由离念灵知心(注5)生起对境界欢喜或厌恶的心行时所得的身根、身识上的所有觉受;苦、乐、舍等觉受是身根、身识一经触痛尘、转由意识领受身根痛触的粗相、细相而产生的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这些觉受之所以被称为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因为这些觉受必须先有色蕴及识蕴,然后才可以在人间生起;所以这些觉受,必定是经由色蕴与识蕴聚集而成,若无此二蕴之聚集成蕴,则无身根、身识的苦、乐、不苦不乐受可言。
2)受蕴是由三种受而成就。若没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聚集,则不能成就受蕴;若单有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二,则人间众生的受蕴不成就,称为有残缺的人,也就是残障人。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了知:受蕴是聚积所成的法,所以被称为蕴。
2、后受蕴
境界受与苦、乐、舍受生起后,随后再由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心的观察而产生心理上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忧受与喜受(即依于身根所有受蕴而再转生的心理上的苦、乐、舍等受),属于后受蕴。
(四)想藴
身根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由觉知心意识所了知,这个了知就叫做想;因此佛说:“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增一阿含经》卷28[0707b16])
所以并非仅限语言文字所作的思惟、思想才称为想阴,所有识阴六识已生起知觉性的,这个知觉性都是想阴所摄,经说“想亦是知”的缘故。若因想阴知觉性的了知五尘,然后生起苦、乐、舍的觉受,已经是受阴所摄,已不是想阴了。为什么想阴这个法仍是积聚而成蕴的呢?这是因为想蕴的了别性,乃是由色蕴、识蕴、受蕴的“触”心所法具足以后,才能有“了知性”的“想”,所以说想蕴也是积聚而成蕴的:由色蕴五根界、识蕴六识及意根一处所蕴集而成为想阴,所以说想阴也是蕴。
境界受中的想蕴成就以后,才有六想身:也就是眼想乃至意想。
六想身即是六识对六尘的直接了知性,即是眼根眼识的见性、耳根耳识的闻性……乃至身根身识的觉性、意根意识的了知性,总有六种知觉性,所以叫做六知性、也称为六想性,这样叫做六想身,也就是想阴。有这个眼根、眼识等六种知(想)的想阴,才能有离念灵知心或有念灵知心的六种见闻知觉性,然后才有灵知心、觉知心对于身根三种受的分别领受,因此而产生了顺心、违心、俱不顺违的觉受,即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此三受,然后始有意识觉知心自身生起的种种语言文字妄想,想着要离苦得乐,才有忧受与喜受,然后才有初机学人所知的语言文字相应的想蕴。若是探究实际的情况,未起语言文字时领受身根苦、乐、舍受的觉知性,即已是想蕴所摄,经说“想亦是知”的缘故。
(五)行藴
行蕴是指身根的种种行为,也就是表色及无表色,都是行蕴;另外,识蕴的种种心行,也都是行蕴所摄。
人类都有身根,不坏的身根就叫做有根身;有根身在人间的存在,就会有行来去止、坐卧睡眠及饮食、大小便利等等事情要做,由此显示的种种表色,都是行蕴;乃至由表色而显示出来的气质、神韵等无表色,也都属于身根的行蕴所摄。身根的行蕴也就是肢体动作等色蕴所显示的法,所以行蕴中有一部分是由色蕴的行为所显现,即是色蕴的行来去止肢体动作等事相上的功能差别,这也是众生最执着的自性,摄属行蕴的一种。
身根有行蕴,六识及意根也有行蕴。
六识心王的行蕴,就是眼识的行为、耳识的行为……乃至意识觉知心的行为、离念灵知的心行,都属行蕴所摄。识蕴六识的行蕴,就是眼识见性的行为过程、耳识闻性的行为过程……乃至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心)了知性的行为过程,都属识蕴六识的行蕴,都是识蕴六识自性的运作过程。识蕴中六识心王的心行,都是行蕴所摄;而识蕴的功能即是了别六尘,这是阿含经中佛的圣教。由识蕴六识了别六尘的缘故,便有能见的性、能闻的性、能嗅的性……乃至身识能觉、意识能知的性;凡是这些六识所显现的能见乃至能觉、能知的性的存在,都是识蕴六识心王运作时所显现的行蕴;能见、……、能觉、能知等性的运作过程,都摄属行蕴。
为什么六识心的见闻觉知性存在的时候是行蕴所摄?因为这些六识了知六尘的自性存在时,必定同有了别作用伴随运作,不仅仅指语言文字上的分别才是分别,譬如分别青黄赤白的时候虽无语言文字,仍然是在分别。
二、十八界
界又称为种子,又称为功能差别。十八界的意思,是指称十八种功能不同的法;因为这十八种法的功能有所差别、有所互异,所以说是界。同时这十八种界又称为十八种子,是指这十八法能产生十八种功能,所以叫做种子。
十八界的界,一般认知是指界限;但是既然说是界限,当然是有功能性的,才能说是有界限的法;而且应该有二者以上并且是互相之间功能性有所差别的,才能说是界、功能差别;所以界的意思是说功能差别的不同,或者说功能差别的局限。
眼根(这里单说扶尘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色尘(注:若是胜义根则是能接触内色尘。以下类推,都只以扶尘根举例而说,胜义根的界,请读者自行思惟与观行),色尘的功能界限是显示色尘的内容,眼识的功能界限是识别色尘的内容;耳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声尘,声尘的功能界限是显示声音的内容;耳识的功能界限是识别声尘的内容;乃至意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简单的法尘,法尘的功能界限是显示诸法的内容,意识的功能界限是识别法尘及五尘的粗相及细相,涵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粗相与细相。这就是界的真实义,换句话说,界就是功能差别,就是种子,就是功能的局限。
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做十八界。
(一)六根
人间的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根中的意根是无色根,是心,不是物质的色法,不是有色根。二乘法中所说的意根、意处、意,也就是指大乘法中所说的末那心体、意根。
其余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则都是有色根,都属于色法所摄。眼根有扶尘根与胜义根的差别,眼的扶尘根是指眼窝中的眼球及其所属的视觉神经,眼的胜义根就是脑部掌管视觉的头脑局部。其余四种有色根也都有这二种根的差别:都各有胜义根与扶尘根。耳、鼻、舌、身根的扶尘根与胜义根二种差别,依眼根比类而推即可知之,不重细述。
此外,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是随其有色根立名的。譬如眼根,因为属于眼,而且是接收色尘的受器,立名眼根;此根随眼立名并且是眼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所以说是眼识的根,称为眼根。耳、鼻、舌、身根,乃至心法的随“意”立名而为意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所以说为意根。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完好的眼根,纵使外面的色尘仍然存在,眼识也依然无法生起,当然也无法有眼识存在而运作;耳、鼻、舌、身乃至意识也一样,如果没有意根的完好存在,纵使法尘仍存在,意识也无法生起,当然无法有意识觉知心存在而运作:没有意识存在就不能做种种直截了当的了知,何况能仔细加以观察及思惟诸法?眼根是眼识的所依根,耳根是耳识的所依根,乃至鼻舌身意等根是鼻舌身意等识的所依根,所以六根是六识的所依,若六根有问题时六识就无法生起或正常的运作。六识即是识阴全体,所以六根是识阴的所依。由此可知,识阴中的意识觉知心,在人间的清醒位中当然是以五色根及意根为所依的;如果五色根坏了或功能受控制(譬如被全身麻醉)而不能正常运作时,意识觉知心就无法生起而暂断灭了。
(二)六尘
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可分为外相分六尘和内相分六尘(注:六识能见的自性则叫做见分,所以将相对于六识能见的自性而说这个被见的六尘称为相分,是六识心体所识知的法相的缘故,这就是见分与相分界定的最粗浅层次)。
外相分六尘是指眼根所触外色尘、耳根所触外声尘、……乃至身根所触软硬、粗涩细滑等外触尘、意根借本识(即阿赖耶识)所触外五尘上显现的有变动或无变动的法尘。外相分的五尘相是由阿赖耶识藉五色根所接触的,这五尘的大变动即是阿赖耶识与意根所接触的外法尘,合为外六尘。
内相分六尘是指阿赖耶识将所接触的外六尘,变现于脑中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尘相分,以及内相分五尘上所显现的微细法尘。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觉、意识能知,识阴六识各自拥有这些自性,故能了知内相分六尘。
从有情觉知心的认知上来说,内六尘与外六尘是一模一样的,全无差别,唯除残障的人。
由以上可知,六根取外六尘,阿赖耶识就转变外六尘相为脑中显现的内六尘相;六识摄取内六尘而加以了知,即是藉内六尘摄取外六尘;有情不能识知此一事实,误以为自己确实接触到了外六尘,所以把外六尘执着为自己所接触的相分,故误认外六尘实有。其实一切有情的六识心、觉知心,从来都不曾接触到外六尘;因为不知这个事实,所以把外六尘执着为自己亲身接触的法,就认为外六尘实有。若能确认自己从来都不曾接触到外六法,所接触到的一向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内相分六尘,就能确信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佛法妙义了。但这不是二乘圣人所能知道的,只有菩萨随佛修学而证以后,才可能确认;所以二乘圣人执着外法实有,菩萨则认为众生所认识的外法,其实都只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所以就从外法不曾被自己所触知的事实,而说外法非实有。
(三)六识
六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即识蕴(识阴);《杂阿含经》卷三第61经云:“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换句话说,识阴就是六种能领受六尘的觉知心的全体。
六识是怎么生起的呢?是以六根、六尘为缘而生起。佛陀在四阿含诸经中也常常开示说:“眼、色为缘生眼识,耳、声为缘生耳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佛陀乃至开示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为缘生”。大乘圣者无着菩萨言:“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以上佛菩萨的开示,是说识阴中的全部六识,都是以根、尘为缘而出生的,并且都是必须依止于所依根的尘,而与所依的根尘共同并行存在,而且要依靠所依根的同时运作,识阴六识才能存在及运作。
六识的主要功能即是了别六尘。《阿那律八念经》卷一云:“令眼识色,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细滑、意识法,着、信为习谛”。语译如下:使得眼根、眼识能认知色尘,耳根、耳识能认知声尘,鼻根、鼻识能认知香尘,舌根、舌识能认知味尘,身根、身识能识知细滑触,意根、意识能认知法尘;众生不知道这些都是无常的生灭法,对这六种根与识的功能有所执着,信以为真而不断地住于六识的功能与六尘中,这就是苦集谛。
所以,修行人若对意识认知不清,错将意识及意识的种种变相状态,误认为是可以出三界的真实常住心,不断的熏习这种错误的知见与境界,那就是落在苦集谛中了,就是不断的搜集未来世重新不断出生而受生死苦果的苦习谛。若能将意识及其种种变相,加以实际观行,了知祂的缘生性与无常性、常断性,才可能离开识阴的苦习,才能发起解脱的智慧而实证解脱果。
三、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及苦患
众生由于贪着五欲的苦、乐,所以轮回六道。然深究其因,都是因为认定五蕴十八界为真实有,不会变异,所以愿意不辞劳苦地追求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人、事、物,并为此造作诸善的或恶的身、口、意行,因此而流转生死却不自知。那么,五蕴十八界为什么不是真实有?五蕴十八界又有什么过患呢?下面我们略作说明。
(一)色蕴无常
色如聚沫。色身是由于如来藏阿赖耶识的执持才能不变坏与生长。最初,色身的生长是因为意根和阿赖耶识执取受精卵为我,后通过母血的长养而出生为婴儿,渐渐成长,直至年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异。我们可以细细观察:皮肤蜕皮、头皮屑、爪生、发长、涕唾涎痰、屎尿等等,都是色身刹那变化产生的,然却常为人们所忽略。再观察自己从小至今的生长变异过程;观察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生长变异。通过深入的观察,我们可以了知色身都是因缘聚合而成;若因缘散坏,色身便坏。即使色身未坏之前也是无常,好像河流漩涡中心的那堆泡沫,看见它似乎一直存在,但其实是新的泡沫一直在产生,旧的泡沫一直在消失;色身如此不停地变化,走向衰老,终必死亡。这样不停地观察,便能正观色身无常,不是常住法。
(二)识蕴无常
识如幻化。我们分几点来说明:
1、六识非真:六根由如来藏直接出生,六尘相分是间接从如来藏所变现,而六识则是由六根缘六尘相分而辗转出生,若无如来藏,或无六根,或六根不具,或离六尘,则六识无法出生。因六识是有生的法,有生的法必定会坏灭,所以六识非真。物质世界的众生为追求享乐、为贪求财富、为急于脱离肉身的苦难,乃至为求名闻,不惜造恶,掠夺或杀害他人与他类众生,都是因为不能了知五蕴虚假无常的真相所致。有人将色身误认为自我,认为人死一切皆无,无有前世,无有后世,为求一世色身的利养而造作诸恶业,成为断见论者。有人将能知能觉的六识心误认为我,以为祂们永远不消灭,今生死后,重新受生,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于是为求知觉妄心的快乐而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也有外教(或佛门中的外道)修行人,欲求出离,但因不知六识的虚妄,反而背离真心而追求意识的境界,增长无明。凡此种种,不但不能出离生死,反而造作更多三界系缚的业种,导致旧缚未除,又增新缚,沉沦爱海,轮回六道,实在可悲。
2、六识虚妄:所谓六识妄心,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这六种识是为了维持色身在物质世界中生活,相对于外境的五尘及法尘而生存、长养,若没有外境的五尘,六识将会渐渐消失,五色根也将会渐渐退化乃至消失。如在深入地底数公里的地洞中,有许多动物都没有眼睛,对于光线毫无反应,它们由于久居暗无天日的地洞中,眼睛都已经退化,只对声音、震动、气味才有反应。这就证明了外境的影像(色尘)若不存在时,眼识不久便消灭了,眼根也将慢慢退化而消失。同样的道理,若让众生长期处于一个没有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则其眼耳鼻舌身五识也将消失,五色根也将退化而消灭。由此可知,六识知觉的妄心是虚妄的,非真实有,乃是为了在物质世间求生存、躲避危险而对应六尘,所以产生六识,故六识是因缘聚合而有,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存在。众生若将六识六根执着为实有的我,为满足六根六识贪求六尘(眼根眼识贪求良景美色、耳根耳识贪求悦耳动听、鼻根鼻识贪求可意妙香、舌根舌识贪求美味佳肴、身根身识贪求细软舒适、意根意识贪求一切世间法)而造作诸恶业,那就是认贼为父了。
3、六识刹灭:六识时时刻刻生而又灭,如同幻化而有,又随六尘境的变换而变易分别不停,所谓“识如幻化”;如同放映胶卷逐格,凡夫以为实有影像在变化动作,但实是一连串定格图片连续播放,由于视觉暂留作用,使人误以为实有动作影像,眼识、意识于其中分别,随之幻生幻灭。六识分别作用如同灯光,刹那变易迅速,极不易察觉,但若心定,心念细密,则可略察六识的变易现象。
4、六识修灭:修行可灭除六识。行者通过修学四禅八定,可逐步灭除六识现行。在初禅等持位仍不离五尘,仍是有觉有观三昧;若放弃对鼻舌二识的执着性,便可进入初禅等至位,只剩眼、耳、身三识起作用。若进一步舍弃对眼耳身三识的执着,就离开五尘进入无觉有观三昧中;初禅的“觉”是对三尘有作意而攀缘不舍,“观”是完全被动的使三尘进入心中而不动心;最后连此观亦舍去,即入二禅等至位的无觉无观三昧,于此三昧中清楚明白的觉知心一直都存在。而后三禅、四禅亦是无觉无观三昧,前五识虽灭,意识心仍在。所以有人以未到地定至四禅定境的觉知性误认为是涅槃本际,此即是《阿含经》、《楞严经》所说的外道五现见涅槃论,其实都不离意根、意识及法尘,都是妄心所摄境界相。若是修到四禅等至位中,把意识觉知心舍掉,却不愿舍去色界天身与意根,误以为此不落断灭境界即是无余涅槃,则成为外道无想定境界,此时六识虽灭,却仍未证涅槃而无法解脱。若舍弃欲界及色界身的执着,则能进入四空定的境界;四空定中的非想非非想定,是把觉知心能返观的了知性灭除而不自知住于定中,似无了知故名“非想”;但极细意识仍在,我见、我执亦存在,其实仍是有知,想蕴摄故,并非真正无想,故又名“非非想”。若能进断我见而将此定中极细意识也舍去,即可使意根的受想二个心所法也随之灭除,取证灭尽定,则可成为俱解脱圣者。所以六识皆可通过修行而灭除;而其中的意识心,不论粗细,都是可灭的,非真实常住心。
5、六识死灭:人在初死位时,最先是由如来藏舍身,故五根功能渐失,四大开始分离;接着五识的了知功能随之渐失,出现身不觉、眼昏花、耳不灵等状况;然后胜义根头脑停止作用,意识心便断灭,意根随同如来藏离身,此时才真正死透。在意识心断灭至中阴身意识初起前,即在正死位时,意识心是断灭不现的。等到中阴身意识心再度具足现起,仍然延续生前的觉知心;但是只要如来藏与意根一入胎,此世的意识心立即永远消灭,下一世又是全新的另一意识心;下一世意识心是依如来藏、意根以及下一世新生的五色根而有,已不是依于这一世的五色根为缘而有,因此若无宿命通,就无法了知过去世种种情况,故是全新的意识,不是此世意识往生到下一世去,所以必须重新学习世间法。
总而言之,六识在五种情况,即正死位、闷绝位、眠熟无梦(在眠熟无梦时,意识心也是断灭的;此时因身体劳累,意根作意而使意识不现起,让身体休息,故六识的见闻觉知性都不存在。)、无想定、灭尽定中是断灭的。六识既然是有生有灭的法,又是无常法,是可修灭的法,所以识蕴无常。
(三)受蕴无常
受如水泡。六根触六尘而生六识后,意根、意识分别诸境而领纳诸受,略分为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五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各种受,皆如水泡;水不停地滴下来,水泡便不停地出现;连续不断出现的水泡,使我们误以为水泡是一直存在的;连续不断的受,也使我们误以为受是真实的存在。有关受蕴的无常,分为以下几点来说明:
1、苦乐互摄:一般人对苦、乐、不苦不乐,多以单纯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来看待,其实它们之间是互相含摄的,既无纯然的苦受,也无纯然的乐受。
(1)苦受中含摄乐受:在感官方面,如吃苦瓜、喝苦茶,下咽后口舌渐渐转甘,苦中有乐受。如受伤流血是苦受,伤口结痂,虽仍有苦受,但感觉痛苦减轻,便安乐欢喜,亦是苦中有乐。精神方面,如欠债、还债时是苦受,债务逐渐还清,负担减轻,生起乐受。准备考试,辛苦备至,是苦受;金榜题名,如愿以偿,是乐受。此皆是苦受中含摄乐受。
(2)乐受中含摄苦受:如享受美食佳肴是乐受,过饱而反胃呕吐是苦受;喝好酒是乐受,酒醉时心悸头痛欲裂则是苦受;获得美名、权位是乐受,时常忧心会失去而生起苦受;中了头奖是乐受,担心被勒索、恐吓、绑架,则生大苦受,连夜搬家仍然担惊受怕。凡此都是乐受中含摄苦受。
(3)苦受、乐受中含摄不苦不乐受。如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习惯了苦受或乐受,就有不苦不乐受产生。又如山珍海味是乐受,吃惯了就不觉乐,而有不苦不乐受。
(4)不苦不乐受含摄苦受与乐受。如呆坐不思是不苦不乐,久而不换姿势感觉身体酸痛是苦受;开车时是不苦不乐受,长途驾驶则成苦受;不想排便时是不苦不乐受,但便秘而不得不设法排便时却成为苦受,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顺利解决,又成乐受。
2、受非真实:依色身的苦受来看,例如用鼻子嗅恶臭,即产生苦受,想要立即远离。但是恶臭的虚妄,人一般不察觉,以为是真实的,其实是虚幻的。鼻子闻到臭味时,鼻子不知那是臭的;鼻识虽然辨别香臭,但是不知道这个味道是香还是臭,不知道应该厌恶香臭;意识虽能分别那是香臭,但意识并不接触香臭(能知的心不接触香臭),意识心只是经由意根获得鼻识传来香臭的讯息而已;意识心既不接触恶臭,则此闻臭而生的苦受就非真实存在。如婴儿玩屎玩尿,唯有乐受,并无苦受。后经大人教导其为“臭臭”,才会知道那是“臭臭”,要远离。若能接受恶臭,认为世间有香有臭是常事,不认为恶臭可厌,不求厌离,则无苦受。苦受是这样,其他的乐受、不苦不乐受、忧受、喜受、舍受,也是这样,都不是绝对存在,都是相对而生,所以都不真实。
3、有受皆苦:综上所述,可知乐受不是绝对的乐,苦受亦非绝对的苦,不苦不乐受亦非清净自在,都是无常;不是“苦恒苦”,不是“乐恒乐”,也不是“不苦不乐永远不苦不乐”, 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都是相对的、互相含摄的、变易的、无常的,所以说“有受皆苦”、“受非真实”。比如说在乐受时,如果生起苦受,乐受则消灭,所以乐受无常,无常就是苦;其他几个受也都这样无常,无常即是苦,故受蕴不是真实法,是无常法。
(四)想蕴无常
想如阳焰。想蕴不是自然就有,是因为色身与六识相对于外境六尘产生身口意行,由此而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三种受中有其韵味,六识便于十八界产生各种想及欲求、作意。譬如,欣求乐受则有期望接触的想,如贪男女欲、贪美食美色、贪着定的滋味;欣求苦受则有期望接触的想,如被虐待狂、外道苦行者(拜火、涂灰);欣求不苦不乐受则有期望接触的想,如嗜睡者、流浪汉。厌恶乐受则有期待远离的想,如吃素者远离山珍海味、修定者远离五欲的享受。厌恶苦受则有期待远离的想,如欠债者、病痛者、受刑者。厌恶不苦不乐则有期待远离的想,如闲不下来的人、不缺钱但却想找工作的人……。由此可知,所有的想都是因六根触六尘产生六识,六识在三受中产生种种作意分别思维变换不停,故所有想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所谓“想如阳焰”是说:如艳阳高照时,水分蒸发成水蒸气,于空中似水飘流相续不断;想蕴就是这样,由于无明渴爱的阳焰,对种种境界受产生贪瞋的心行,产生种种诸想迁流不息,所以受热恼,而究其实,这些想都是虚妄的,是缘起法,因此说“想如阳焰”、想蕴无常。
(五)行蕴无常
行如芭蕉,一层一层剥开,最后空无所有,行蕴亦如是。众生因在世间有身口意行,而产生种种受、想,便以为行蕴真实,此真实感都因行蕴而有;然而行蕴不实。若无身、口、意的行为即无行蕴;若无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无行蕴;若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分别了知也无行蕴;若无六想、诸想、作意,亦无行蕴产生。行蕴不离色、受、想、识等身口意行,从不可计数的过去到不可计数的未来,在时间过程中从任一空间到另一空间产生的无量无边的行,犹如流水不停的移动,动即是无常。故行蕴是无常,非真实常住法。众生欣求世间五欲的乐而造恶业,或欣求生天的乐而造善业,均不离行,不离无常;无常即无所得,无常故苦,不应执着。
(六)十八界虚妄
十八界由六根、六尘、六识组成,从上述分析,我们了知六根、六尘、六识虚幻无常,故十八界虚幻不实。但是,由于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种法各有不同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又都各有差别、各有局限性,所以其和合运作之下就产生了六入——色入乃至法入,而不是同一种的入;因为有了色入乃至法入,就产生了顺心境、逆心境以及不顺不逆的舍受境界,所以使众生有了三受或五受;有了三受、五受以后,就对六入产生了贪爱——即使是苦受的违心境界受也不肯放弃而有了种种受的贪爱;为了各持这些六尘上的贪爱,就必须不断的受生——不愿拾报以后使六识断灭而离开一切六尘上的受,因此就必须一再的入胎受生,这样就不断地流转生死了。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对十八界自我的贪爱,由于对十八界的无常性、虚妄性不能如实了知,才导致人们不断地有十八界出现而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
四、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
学佛之人若已知五蕴十八界虚妄的真实义理而且深信不疑,就应当思惟如何现观证入五蕴十八界空相;若有朝一日亲证,则能实证初果所住五蕴空相的见地中,照见五蕴皆空,渐能得度三界苦厄。有善知识云:五蕴如室,烦恼如门,执着如锁,真空实相种子识则如室内物,若能通过正确的知见引导,具备观照的智慧,就能打开千万年的五蕴古室,照见五蕴的真实相貌,烦恼执着也能渐渐冰销瓦解,则五趣六道生死轮回的大苦患,立即就可以止息!下面略述证入五蕴空相的修学方法及次第,以方便学人。
(一)前方便
学佛人想要证得五蕴十八界空相之理,应当首先学习真正善知识开示的正确的五蕴十八界知见,并于听闻之后思维,思维之后,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细细观行。若是阅读真正善知识所述五蕴十八界空相正理时也这样做,即在阅读之后,经过自己综合思维,并实际观行。这样,才能确信五蕴十八界是因缘和合而有,才能确信五蕴十八界是无常变异之法,并更加确信五蕴十八界是一切苦的根源,因而产生强烈的出离心。就是这样,经过闻信、解信而渐渐进入修行阶段,为了要求证五蕴十八界空相的真实义而开始如实观行。
(二)修声闻禅
学佛人通过修声闻禅的四念处观,可以证入五蕴十八界的空相,进而断三缚结。即从身念处观入手,譬如在生活中对每一刹那的动作都细心观照,必须心无杂念,专注于动作;如此一日比一日缓慢,渐渐的就会亲自证实色身的机械性及虚妄性,便可断除色蕴我见,因色蕴我见而生的疑见及戒禁取见也会随之断除。再进一步观行识蕴是藉缘而有,再观察受、想、行蕴是因色蕴与识蕴而有,都是假合不实的法,并无真实的自我可以常住不坏,五蕴之我见所生的三缚结便可确实断除,证得声闻初果。利用这种动中禅(身念处观)的修法断身见(我见)后,还需要转入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继续修行,才能断尽微细我见;微细我见断尽,已断欲界爱,一念无明也已断尽,证得五蕴皆空而得慧解脱果。
(三)思维四食
学佛人通过修声闻禅断身见后于静坐中思维四食:团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由四食明了五蕴长养炽盛的原理,便知如何灭苦,因此有助于五蕴十八界空相的修证。所谓团食,又叫做粗抟食,或叫做段食,以烂坏为食相,为欲界所系缚。如果能深观团食都以烂坏为相,则食不贪味,即可断团食;粗抟食能断,就可以渐渐断除五欲贪爱。
所谓触食,以触五尘为其食相。凡夫众生以有漏身触五尘境,产生贪爱、厌离等种种觉受,于是六识相继产生。触是以六入为食。解脱道的修行人在境界受中修断六入,好像欲剥此接触六入的牛皮,旧皮脱落,新皮又接触六入,又如被六入之虫所唼。菩萨道的修行人相反,不除六入而且不迎不拒,在其中深观万法皆是自心所现而能“普门自在”:于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的门都能得自在,就不会受触食境界所干扰;也就是不贪取六入,则触食断,触食断者,则断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所谓意思食,是以希望为其食相。众生不了解六尘唯是自心如来藏所生,因此执着各种有漏法为真实,于其中贪着受乐。意思食即是对三界法起作意,也就是起心动念,此极难了知,犹如火燃薪,未见自火及自焰,但是薪木已燃烧;唯有修行求道的人,数数修习观行,才能断除意思食。
所谓识食,以能执持为其食相。凡夫众生以其有漏识,由于团食、触食、意思食等的不断熏习,导致七转识及烦恼种子不断增长,因此长养了阿赖耶识执藏轮回三世、五趣、六道种子的功能,此类种子流注而出,就使得所有的识必执取其他四蕴(色、受、想、行等四蕴),导致世世入胎,种种识因此而生起,相续不断。所以断我见及诸受的爱,就可断识食,识食断已,就不再执持后有种子。识食在一切时中,以“受法”、“爱法”为食,并以之长养。若能断受及爱,识蕴即不贪六入,则识蕴的功能就不会增长;识断六入,则断攀缘,则无所住而知足矣!
若能思维如上四食,就能证入五蕴空相:由断色贪而断除对自己及他人色身的贪着,同时断掉对于五尘的贪着,则对色蕴的贪着就能断除;色蕴(色身及五尘)的贪着能断,则就能渐次断除受、想、行、识诸蕴。假使四食不能断,则起识位,以致行蕴造作与迁流,因此辗转轮回,无有穷尽。“识”是有为法,因缘而起,是无常变异的法,是幻有幻灭、虚妄不实的法,若对于这种现象能真实观行了知,就能断识,所有的蕴也就不再现行,就可亲证五蕴皆空的境界。
(四)明心与见性——参禅
大乘法的见道——明心、见性,是从参禅而证入。明心之后,可证知五蕴十八界的空相,并能证知阿赖耶识的非空非有,证实在五蕴十八界空相的同时,有一真实不空的阿赖耶识存在,祂是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体,本来自在,具足一切妙功德性;祂在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之中,却又远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生起分别,故不对六尘万法处处思量作主;祂没有众生我的我性,却能了知五蕴及种子、业种等等,一切法莫不是直接、间接或辗转由祂而生,祂遍一切时、遍一切界、遍一切地、遍一切识而存在及运作着;祂才是生命的实相,众生的本来面目。学佛人若能如实亲证生命实相,实证阿赖耶识,便能现观五蕴十八界如何从种子识中出生,现前实证五蕴十八界空相,受用初果解脱功德;若能进而眼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即能现观身心世界全部虚妄,而阿赖耶识所生、所显的佛性,是如此真实而常住,即能进而具足十住位的如幻观,获得二果或三果的解脱功德。
以上所述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方法,学佛人若能于此思维观察,并一一履践奉行,证得五蕴十八界空相而断三结,并非难事;这其中当以大乘见道明心见性最为迅速,不仅能证得五蕴十八界皆空,还能亲证法界实相,从此迈入内门广修菩萨六度的相见道阶段,若有善知识指导,求入初地也有可能。如果从声闻禅下手,从身念处观、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继续修行,只能断我见,与禅宗的祖师禅明心时的我见同时断,截然不同。此声闻禅虽然易修易证,但我们并不鼓励佛子修学,原因是声闻初果不能揣测菩萨初果(明心七住位)所证实相境界,乃至声闻四果也不能知菩萨明心兼取初果的人所证真如境界,也不能了知七住位菩萨明心后现观五蕴十八界从种子识出生的智慧,更不能明白十住菩萨眼见佛性的世界如幻观境界;而菩萨七住位明心(初果)如果是真实证悟的人,略作思维体验便可知声闻初果慧解脱人的所证境界。因此,呼吁一切大心佛子(不是罗汉子),皆应力求大乘见道的明心、见性;如此,除能亲证五蕴十八界空相之外,还能悟明真如、眼见佛性;以此为凭,即能不畏世间诸苦,常住世间,利益有情。
五、五蕴十八界皆依阿赖耶识而有
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本,若无阿赖耶识,即无五蕴,亦无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由此当知阿赖耶识绝非生灭法。分述如下:
(一)色蕴五根及意根都依阿赖耶识而有
为什么说色蕴五根依阿赖耶识而有?这是因为,往世阿赖耶识与意根,因于业种、无明或悲愿故,而入母胎中,藉由阿赖耶识所有的大种性自性,才能执取受精卵,才能执取四大微细物质而造色身,才有此世的色身五根;由于这个缘故,佛在四阿含中说:“识缘名色。” 又说:“识入母胎而住的缘故,使得受精卵或渐渐形成的色身不烂不坏”。也就是说,因为有阿赖耶识的原因,才有色身五根,所以说五根从阿赖耶识出生。因为阿赖耶识有大种性自性的缘故,能执持受精卵及摄取母血中的四大种而制造吾人身根,然后才有五根、才有六识及万法。
另一方面,一切证悟的人在理证上,也都可以从阿赖耶识心体对三界法的被动性、不贪取性,而知必须有意根为其主导阿赖耶识方能在三界中运转;若无意根为主导,阿赖耶识则不能运转,必入涅槃,所以二乘菩提解脱道的修证,在于修除意根的我执。故《成唯识论》中亦说:“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第七末那〕识若无,定不转故”,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在三界万法中运作时,必定有一俱有依,那就是末那识;若无意根为助伴,若无意根作为导引的动力,则阿赖耶识必定不会自行运作,则万法就不可能现行。由此缘故,而说意根是现识──意根正是一切法现行的动力的缘故。
意根是从阿赖耶识中出生的,然而意根出生并现行时,也必须有阿赖耶识作为依止及配合,才能继续出生、现行、运转,所以说,意根也依阿赖耶识而有。
(二)色蕴五尘及法处所摄的一分色尘也依阿赖耶识而有
色蕴含摄色身五根及五尘,五尘为何是我们的色蕴所摄呢?因为我们的七识觉知心是心体,心体无色怎么能触五尘色法?因此,由阿赖耶识变生五色根以后,阿赖耶识即能藉祂自己所生的五色根来接触外五尘,随即如镜现像而变现内相分五尘,七识心才能触到内相分的五尘;由此内五尘而与外五尘相连结,才能在世间生活及与彼彼有情互动。所以说我们的见闻觉知心所触五尘都是内相分五尘,从来不曾接触过外五尘,所以我们的觉知心所触的五尘也摄归在我们的五蕴之中。
法处所摄色,包括观想所见色、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及意识所见的无表色,等等。五尘既是色蕴所摄,而意根与意识相应的法尘则是附属于五尘上而显现的(内相分五尘及内相分五尘上显现的法尘),广义而言仍是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的一分色尘),即是名色中的色法,因此亦是色蕴所摄。
外五尘虽不是我们五蕴中的色蕴,然我们所触五尘既是阿赖耶识所变生而摄归我们的色蕴中,外五尘又是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种子所共同变生的,当知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源,当然万法都要汇归阿赖耶识。
(三)识蕴依阿赖耶识而有
因为有六根及五尘的缘故,我们的见闻觉知心方能觉察五尘上所显的法尘;因为有五根的缘故,阿赖耶识心体就在胜义根中变现出内相分的五尘,因为有内相分五尘上的法尘的缘故,意根可以触此法尘,可以根据法尘而生起作意等心行,眼识乃至意识因此可得出生,则有识蕴六识出现。若无阿赖耶识心体藉五色根而变现出来的六尘,则识蕴六识就不可能出生、现行、运作。识蕴六识由阿赖耶识变生的五根与六尘而出现了以后,配合意根末那识,则能了知六尘等法,所以说识蕴依阿赖耶识而有,所以说识蕴以阿赖耶识为所依、为根本,所以说阿赖耶识是常住法,所以说万法都应该汇归阿赖耶识。
六、结语
凡夫众生不知色身虚妄假有,不知受想行蕴虚妄,不知见闻觉知心虚妄暂有、犹如幻化,而执之为实有;心中恐惧灵知心灭已,堕于断灭空,故闻佛说“无我”时便生惊惧,不相信佛所开示的无我之语,反而执着灵知心自己及灵知心相对的六尘法,盲目追逐,永无止息,所以世世轮转六道,受种种苦恼,不得出离。佛为破除执这种觉知心常而不灭的常见外道说,所以说五蕴十八界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说一切五蕴世间及三界世间如梦如幻,暂时而有,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说有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众生闻之,则生信受,依之而修,即可出离三界。
因此,修学解脱道之人,若能依此正理如是观行,若能将十八界的自我贪爱、自我执着断除尽,死后愿意让意识与意根从此永灭而不再在色身中生起,就不会再度入胎或受生而重新出生来世的十八种界,意根永灭,就成为无余涅槃了,这时就是出离三界生死了。
而现观五蕴十八界空相,对于修学解脱道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观行重点。想要断除我见与进断我执、证解脱果,就务必依照真善知识的教诲,闻熏正确的义理,深入了解五蕴十八界的内容,并实际上如理作意地深入观行。若能确实这样做,则此世断我见而取证声闻初果,并不是困难的事。
您若是有智之人,何不试着理解及观行呢?如此,则既可自利:以免空度此世——一世精进修学而唐捐其功!也可转度亲友、同修,皆得断除我见及三缚结,共得大利。如此,则大众也就都不枉此世来此人间一回了!
注释
1、阿赖耶识:佛说阿赖耶识心体“本来而有”不曾有生,亦复永远不灭;断尽思惑之后改名为异熟识,断尽烦恼障中习气种子随眠,并断尽所知障中一切无始无明随眠以后,改名无垢识,永无灭时,利乐有情永无尽时,故永不灭。故知阿赖耶识心体唯有改名之故,方便说之为舍阿赖耶、灭阿赖耶,其实心体永无舍时亦永无灭时。
2、意根:即第七识——末那识;这个处处作主的心又叫做意根,是十八界法的六根之一,在唯识系列的经典中,称之为“恒审思量”的末那识。
3、扶尘根:是指可见可对的五色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这就是五扶尘根。
4、胜义根:是指头脑以及传达讯息的神经纤维。
5、离念灵知心:即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于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或如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等。离念灵知心乃是生灭法,绝非实相心体,因其必须假藉因与缘,才能从如来藏中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