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空性,讲的是一切法本来就是空性如来藏而没有生灭性可说,因为一切法就是如来藏──一切法的本际就是如来藏,一切法只是附著在如来藏的表面上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但是诸法灭了以后如来藏还是在,如来藏仍然可以重新出生诸法。这是依诸法的根源如来藏,来说一切法都是空性,空性就是如来藏,所以说一切法就是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15。)
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
七识心非离于赖耶而有,七识心之证得解脱而取灭尽或轮回生死,实依赖耶所藏七识心之烦恼种断与不断而有,不离赖耶所藏一切种,故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
大悲依空性智而生起
假使有一天你眼见佛性了,你的品质很好,根本就是始终如如不动的;可是你看到旁边小孩子玩耍不小心跌倒了在那边哭,你心中都不会为他起悲,可是他掉眼泪的时候,你忽然发觉自己竟然会跟著掉眼泪,可是你一点悲都没有。你会跟他互相感应,可是你心中不会起悲,那样才叫作大悲,能够跟众生心直接相应。如果是觉知心想著:“这个小朋友好可怜喔!我是不是要赶快通知他父母来把他接回去?”那就是小悲,因为这样的悲心只会针对某一些对象生起悲心,不会对一切有情同样生起广大悲心,所以才说大悲无悲。因为大悲是依于空性智而生起的,所以不会在意识心上去生起什么悲心,但是却会不断地去努力利益众生;因为转依如来藏以后就没有悲可说,却与一切众生同一如来藏体性,这个同体之悲才叫作大悲。(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
出世空性
四阿含中,处处以缘起性空之空相,遣除众生之执三界世间五欲六尘,遣除阴界入我见我执;阴界入空已,非如印老所说之一切法空,而“心解脱、识解脱”之空性心第八识,不复入胎受生于三界中,名为“出世空性”。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即是般若所说“非心心、不念之菩萨心、无心相心”故,亦即是《阿含经》所说“名色缘识”之识故,亦即是阿含诸经所说“涅槃之本际、实际、(真)我、如来藏、有分识、穷生死蕴”故。(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
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空相
而祂所出生的一切法包括声闻解脱道,以及佛法─世出世间无上法的大乘佛法─都叫作空相,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一切法的空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55-56。)
外道误认的空性
有一种外道法渗入佛门之中,教导人家修习男女双身法,说在双身法中乐空双运时的觉知心就是涅槃心,于是他们提出“轮涅不二”的主张,说轮回中领受五欲乐的觉知心与不生不灭的涅槃心是同一个心。他们主张乐空不二,说他们正在男女交媾乐空双运的时候,既有快乐,而这个领受快乐的觉知心又是空无形像的,所以这觉知心就是空性;这样乐空双运不断时就是涅槃中的快乐境界,说这样住在乐空双运境界中就是“轮涅不二”,就是现前证得涅槃。所以他们也说这个淫乐与涅槃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这正是外道的现见涅槃之一。(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 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12月初版首刷)
自心如来空性
空性,就是讲自性弥陀,即是我们的自心如来─ ─ 如来藏。(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都是在蕴处界的缘生性空上面作观行,所以他们所证的只是蕴处界空的法相,不能证得自心如来空性,所以叫作四谛空而不是般若空。声闻法中有时也会有人修学四圣谛法,证得我空,断了我见、证了初果。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初版首刷,页144。)
如来藏空性
第一义空就是讲如来藏空性,因为祂从来离蕴处界法,离六尘、离无明、离无明尽,不在一切法中,但祂出生了一切法;如此实证了,才能叫作第一义空智。(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1月初版首刷,页112。)
空有性
空性乃谓一切有情各自皆有之常住心;以此自心能生有情之蕴处界,说之为心。佛愍世人著于有法,说之为空性,对治世人执有;但为对治断见外道著于一切法空,亦于初转法轮《阿含经》中及三转法轮中说为有性——能生一切法。另外祂还具有空性,这个空性也是祂的自性之一。为什么是空性?因为祂无形无色,也因为祂不落入三界六尘法中,所以是空性。为什么不叫“空有性”?因为众生执著有,所以不叫做有性,所以故意叫祂做空性。如果有个世界的众生统统执著空,那就告诉他们“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有性”。所以这个空性心,如果要具足的说,应当叫做“空有性”,因为祂也具足了能够出生“三界有”的种子,因为一切众生、一切的三界有,都是从祂而出生的。(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血脉》公案拈提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5月再版,及《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五刷,及《心经密意》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5月二版十三刷)
空性
空性即是如来藏,是亘古以来常恒不坏之金刚心,每一有情各各有一唯我独尊之空性如来藏,不共他有。见到空性即是见到一切法, 因为六尘诸法皆不离空性如来藏,祂函盖一切法。空性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有真实体性;虽然描述衪的语文不是祂,但一切悟者皆能以简单之一言一语一颦一笑而令人证验衪,完全符合三乘经律。(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
诸法空相之根源--自心如来--如来藏;由有此心故,能含藏众生无始劫来造作熏习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无明种;亦因此心具有大种性自性……等等种子,故能藉缘而创造有情之色身,由是故能生出六转识等见闻知觉性,由是故令意根之思量性能在三界六尘万法中运行,而受三界中之六尘境界苦乐;若无此自心如来,则无一切有情能出生于十方三界中;然而此心虽具如是出生万有之广大功德,自体却无色无形,故名“空有性”;然若名为“空有性”,则不能对治众生无始劫来之执著“三界有”等蕴处界我,故除有性而不说之,偏说此心名为空性。 空性者,非如印顺、昭慧、传道师徒等人所谓缘起性空也,乃谓自心真如之无形无色而有能生万有之功德力用,名为空性,亦名空、识、真相识、如来、我、如来藏、无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赖耶、异熟识、实际、本际、自性弥陀、自心如来.....等无量名。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11月初版三刷)
空性如来藏所出生的一切有为法全都缘生如幻;而空性如来藏在祂所出生的如幻有为法中运作时,祂本身却是无为性,也是常住而不曾起灭的。可是依如来藏的无为性而施设了种种不同的无为法时,这一切无为法却只是如来藏的所显法,所以说无为法并无起灭--只是恒时不间断地显示无起无灭的如来藏的无为法性。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佛法的真实性,其实只是空性如来藏与有情互相交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如果不是蕴处界有,就没有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缘生性空,所以蕴处界有与缘生性空同时存在,互相交合在一起。菩萨实证二乘菩提这些道理以后,进而观察空性如来藏与蕴处界有交合在一起,也观察蕴处界有是如何从如来藏空性中生起的,由此而实证诸法如何由如来藏藉缘生起,而诸法确实无常而其性本空,因此实证缘起性空,不只是现观蕴处界的缘生性空而已。然而缘起性空却与空性如来藏及蕴处界有交合在一起,从来不分家,如同交芦紧紧地绑在一起;这样观察出来时,空与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现执空与执有的过失了,这时就是住在“空有二俱非”的智慧境界中了。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则是其体迥无形色,却有其自身的作用——空无形色而有自性。空性是讲我们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世尊又开示说:“你原来并不知道如来藏中含藏著的自性是能生色法的,而这个能生色法的如来藏却又是真实的空性;如来藏心的体性是犹如虚空一般无形无色,却是真实的色法,因为祂能出生色法,名为性空真色。”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如来藏心的妙真如性中本有无形无色的真实火性存在,山河大地宇宙之间的火性,本来就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中的大种性自性的功能,所以火大的自性是存在于如来藏心中的;但火大的自性并无实体,纯属如来藏心妙真如性的大种性自性所生,所以是性空真火;虽然如来藏心中的火性无形无色而名为空性,但是这个空性所摄的火性才是世间真正的火。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如来藏妙真如性能够运作大种性自性,这种六尘外的知觉性才是眞觉,而这种真觉正是真实底空性;也唯有如来藏妙真如性这种空性才会是真觉,与六识觉知心只能在六尘中运作底妄觉完全不同,所以 佛陀称之为“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舜若多性”是说空性,或者说虚空的不可坏性;藉虚空不可坏的体性,来比喻眞实空性的不可坏。“就好像虚空不可坏的体性一样,也像是空性心的金刚性不可坏一样,即使不可坏灭的虚空体性可以销亡,而我阿难这个金刚心,是绝对不会动转或退失的。”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虚空之性─空性─为什么说是顽虚呢?是因为全无一丝一毫的功能或作用,只是一无所有──空无。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3月初版首刷,页42。)
如来藏本身是空性,因为祂虽然无形无色故空,而有其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叫作空性。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55。)
空性专讲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能生万法而同时显现真如性。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56-57。)
空性指的是万法的生起之处,可是祂没有任何的形色与影像;而这个空确实有其自性,其自性能生万法,而不是空无之性。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100。)
空性〈不空如来藏〉
空性,讲的就是不空的如来藏,因为这个空确实有真实性,不是缘起性空,所以称为不空如来藏;缘起性空是没有真实性的,可是如来藏这个空,有真实性,所以不能说祂是缘起性空的空无。(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261-262。)
空性的意思则是说,如来藏有真实自性,不是想像法。真实自性的意思是说,祂能出生蕴处界等万法,使得蕴处界具有缘起〈藉缘而生起诸法〉以及性空〈所生诸法其性无常故空〉的现象,祂这个自性就叫作空性。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266。)
空性、空有性、空性心
佛在经中说:为了对治众生执著世间有,所以说如来藏是空性。本来如来藏应依祂圆满具足诸法的体性而叫作“空有性”,因为祂一方面具足了空性――体如虚空;而且祂的体性永远都是清净性,本来就在无生无死的涅槃之中,全无三界有的自性,当然应该说祂是空性心,因为祂根本不与三界有等烦恼法相应。可是祂在与三界烦恼不相应之中,却又拥有出生三界有的自性,能够执藏三界有的一切种子,也有大种性自性而出生与显现三界有等种种法―三界万法因此而出生―三界有都由祂出生,所以空性心如来藏又具足一切有,不是无性的名言施设法。因此应该说如来藏的自性是空有性――圆满具足空性与有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心
佛所说空性心,自无量劫来恒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中,恒离见闻觉知,不曾起一刹那之妄想。因为空性非因空无而名空性,祂有真实体性,不可名空。但因众生多病在有,执著蕴处界有为实,欲破有执,故以空性名之,非无真实体性也。佛曾说空性心离见闻觉知,自性清净,离诸攀缘六尘,不觉知三界六尘诸法——不堕三界六尘法中而起分别;然此空性心各各能生有情之蕴处界诸法而不分别蕴处界相应之六尘法,却能了知各各有情心行,随缘而应。(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及《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
涅槃之本际,即是空性心,亦即真实心。真实心的法相,祂虽然有真实体性,可以由证悟的人证知而现前体验祂的体性,却又是无形无色的空法,不是色法,不是物质的法,所以又叫作“空性”。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及《心经密意》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5月二版十三刷)
空性心——心真如,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祂永远都无法被毁灭,穷尽过往无量劫以来,不曾有一个有情的心真如被毁坏;尽未来际也将如是,全都不会被坏灭。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但是大多数的世界都属于有漏世界,这些有漏世界当然都是由于众生如来藏中的共业种子力量所感应,所以在适当的虚空中形成了,其实也还是从空性心如来藏中出生的,所以说“皆从空所生”。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一切世界在虚空中出生,一定都有根源,总不能无因而在十方虚空浪生浪灭;都是因为共业众生的如来藏蕴藏了种种业力种子,当出生新世界的业种成熟时,当然就会感应而出生了那些世界,而这些业种全都含藏在空性心如来藏中,因此说“皆从空所生”。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如来藏空性心拥有大种性自性,在祂犹如虚空的体性中具有出生及坏灭物质的自性,叫作性空真色。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世间所有的金刚都是可以毁坏的,连最硬的金刚钻,拿铁锤一敲也就破碎了;那最硬的精钢,极高温的火烧也可烧熔。“金刚”毕竟只是世间的名词,三界中没有一法是真正的金刚;但是却有一个真正的金刚,就是这个空性心──心真如,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他永远都无法被毁灭,穷尽过往无量刼以来,不曾有一个有情的心真如被毁坏;尽未来际也将如是,全都不会被坏灭。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14。)
空性之内涵
佛言空性者,乃谓众生之第八识如来藏—无余涅槃之本际。也就是实证第一义深入了解并深入思惟过后,才会知道法身是一种空性。虽然是空性,但是它是真实存在,不是像虚空、顽空一般地一无所有。什么是第一义?也就是了义。说的是空性,但不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们称之为真如、真心、自性弥陀、菩提、涅槃、佛性、如来藏……许多名称,这些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所以空性者,非如印顺、昭慧、传道师徒等人所谓缘起性空也,乃谓自心真如之无形无色而有能生万有之功德力用,名为空性,亦名空、识、真相识、如来、我、如来藏、无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赖耶、异熟识、实际、本际、自性弥陀、自心如来.....等无量名。因此,空性─涅槃本际之如来藏。自心真如之无形无色而有能生万有之功德力用,名为空性,亦名空、识、真相识、如来、我、如来藏、无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赖耶、异熟识、实际、本际、自性弥陀、自心如来.....等无量名。(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第八辑、《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佛教正觉同修会)
空性心如来藏
在大乘法中修学佛法—修学成佛之道—的人,全都必须亲证空性心如来藏,才能真入见道位中,成为真见道的菩萨,位在三贤位的第七住位中。(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之略解
空性者谓般若空-如来藏空性-《般若心经》所说之心也。蕴处界万法依父母及四大为缘而幻生幻灭,然须依因方能有此蕴处界万法之缘起缘灭;若离空性如来藏因,尚不能现起蕴处界,何况能有蕴处界所生万法?所以,大乘法讲的空,是讲空性,是说“空”有一个真实性能生蕴处界诸有,故名空性。因为如来藏有真实性;可是如来藏空无形色,却又有这些自性能生起五阴十八界以及缘起性空的佛法出来,因此它叫作空性。所以空有真实性,不是无性。因此,真正的空性是说真实心虽然无形无色犹如虚空,但是有真实自性,所以称为空性。这个诸法空相之根源--自心如来--如来藏;由有此心故,能含藏众生无始劫来造作熏习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无明种;亦因此心具有大种性自性……等等种子,故能藉缘而创造有情之色身,由是故能生出六转识等见闻知觉性,由是故令意根之思量性能在三界六尘万法中运行,而受三界中之六尘境界苦乐;若无此自心如来,则无一切有情能出生于十方三界中;然而此心虽具如是出生万有之广大功德,自体却无色无形,故名“空有性”;然若名为“空有性”,则不能对治众生无始劫来之执著“三界有”等蕴处界我,故除有性而不说之,偏说此心名为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二辑、第八辑,《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第五辑、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空性之实证
大乘法却不是只有讲二乘法的蕴处界的空相,除了二乘所讲的“空相”以外,也讲“空性”。空性就是我们大家都有的真如正理的本体:我个人有这个理体,你身上也有你的真如本性,这个叫做“空性”。大乘佛法的困难,就在于这个空性的触证非常困难,这个空性真如的触证,也就是禅宗讲的明心—开悟。所以空性则有自性故─有迥异于蕴处界之自性故,是出三界之无漏自性故,是无余涅槃之自性故,依所生蕴处界而显现三界中之出三界自性故。但是误会佛法的人所说的虚空之性─空性─为什么说是顽虚呢?是因为全无一丝一毫的功能与作用,只是一无所有──空无;至于如来藏虽然也叫作空性,却不是如同顽虚一般全无所有,而是有作用的,正是一直都有这个无形无色的心在不断地运作著;因为不是一无所有,所以如来藏空性不是顽虚、顽空。而能见之性却必须依靠自己与所见物之间都无阻隔,才能看得见,所以得要有顽虚的空无之性才能看得见所见之物。所以《唯识述记》云:“二我既空,依此空门所显真如为其自性。梵云瞬若,此说为空。云‘瞬若多’,此名空性。如名空性,不名为空;故依空门而显此性,即圆成实是空所显。”以空性非形非色,能生诸法,不同于空,故不言空,言于空性。是故空性非是虚空,不可错执。而且《述记》亦云:【真如是空之性,非即是空,空为所由如方显故,如体空者,何所妨也?真如离有及离无相:若言于空,虽离有相,非离空相;故此“空”言非真如体,故致“性”言,深为有用。真如离空,名“有性”;真如离有,名“空性”。病多起有,但说空门;若空病生,亦立有性。】是故空性非谓空无或虚空也。(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楞严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大乘无我观》、《平实书笺》,佛教正觉同修会)
空性如来藏
空性如来藏又名圆成实性,祂具有圆满成就诸法之真实体性故。依他起性之蕴处界、根尘识等,皆依空性心而起,不能独存;遍计执性之意根末那识亦依空性心而起,不自存在;空性如来藏以具有成就吾人身心十八界诸法之圆满真实体性,亦能成就四种涅槃,故名圆成实性。既能成就维持吾人身心一切法,当知衪不离现象界;若离现象界,无处觅衪。三乘无学若入无余涅槃,佛亦不能见彼;若欲觅此空性,必须于取证无余涅槃之前亲证,否则永不能证,无余涅槃中无有能证知空性心之灵知心故,空性如来藏于无余涅槃位中无见闻觉知故。是故佛于一切种智中教示佛子:应当不离遍计执及依他起而觅圆成实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
空性如来藏──入胎识──是出生万法的心体,这个心体在阿含道中名为入胎的识,被单称为识而不加上入胎二字;但因为大乘法中也和阿含道一样,都确认祂是灭尽诸法后的诸法空相的根源,确认缘起性空的一切现象与真理,都是由祂而生、而显:诸法之所以会有缘起而出生,诸法缘生之后会有无常空,这个缘生与空相都是由如来藏心所出生的蕴处界来显示的,所以常常以空性来指称如来藏入胎识;因此说,空性就是第八识心,意思是空无形色而有真实体性,能出生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既空而又有其体性,故名空性。但是佛说空性实非一切法空,于空性中有其不空之体性,即如来藏空性也。因为如来藏无形无相,故名空性;不分别诸法善恶,亦不分别六尘境界,离见闻觉知,故名本性清净。然此本性清净之如来藏空性,含藏染污之七识种子,故随业风漂转,于三界六道中受生,时而生天,或下地狱。或生人间,以否定正法故,复于地狱中现。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0月初版三刷及《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10月改版七刷)
凡是有为法都是缘生所以如幻,只是暂时而有、幻化所生的法性,本无而今有,所以又说为空──性空;但一切有为法也是由空性如来藏所生,也都要摄归如来藏空性之内,因为全都不能外于空性心如来藏而存在。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大圆镜智是依空性如来藏建立的,因为十方法界一切法都从如来藏大圆镜中流注或显现出来,所以如来藏就像一个大圆镜一般。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初版首刷,页230。)
空性即自心如来
诸法空性者,谓“诸法空相”中所说之诸法,皆因自心如来而直接或间接出生,自心如来即是诸法空相之根源所在,即是万法缘起性空之根源,是故说为法界体性之实相。谓诸法空相之根源--第八识自心如来,诸法之所以能显现运作,以及现以念念变异,终归坏空,皆由此自心如来而生、而现、而变异、而坏空,是故诸法空相之根源为此第八识自心如来也。如是自心如来又名空性,是故一切法空中之空性者,谓此自心如来也。(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3年11月初版二刷及《楞伽经详解》第十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3月初版三刷)
空性即空
“即空”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说:空是空性的意思,就是刚才所说如来藏虽然无形无色,却不是断灭空、不是空无,而是心,能生万法,也就是“即心”的意思。然而,如来藏确实也是“空”,因为如来藏自己的自性,一向都无三界我,无五蕴我,无众生我,是全三界我的自性,所以是空——“即空”。(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所生的法
空性所生的万法全部都是缘起性空,故名空相;所生的诸法就是蕴处界,再由蕴处界辗转生诸万法,但都不是常住法,这一些法既然不是常住而毕竟要坏,都是藉缘而起所以其性本空。(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100。)
非空非有的空性
只有非空非有才是真实法,而如来藏正是非空亦非有的实相法界,因为祂不属于三界有所摄,故名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非无性
佛说空性者,乃是说众生法界之根源—第八识如来藏。空性是说真实心虽然无形无色犹如虚空,但是有真实自性,所以称为空性。因为如来藏有真实性;可是如来藏空无形色,却又有这些自性能生起五阴十八界以及缘起性空的佛法出来,因此它叫作空性。所以空有真实性,不是无性。空性确实有真实的自体性存在,祂是实体法,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都是从这个第八识空性心而出生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都会坏,而祂绝对不会坏,无量世以来不曾一刹那断灭过,所以祂是实体法,所以祂就叫做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五刷及《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7月初版二刷,《维摩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9月初版首刷,《起信论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再刷)
空性非意识
空性乃谓第八识,非谓意识;亦不得以淫乐空无形色、觉知心空无形色,而名为空性;实以本来不念一切法、本来不住一切法、本来如如、本来不取不舍、于三业中本已自在之第八识为空性。所以此空性心乃谓众生皆各本具之第八识心,恒离见闻觉知、恒离贪染、不著一切三界法,本性清净,故名空性,非谓五阴及诸法之无常空也。(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及《狂密与真密》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9月初版八刷)
空性阿赖耶识
空性本来就是真心,真心本来就是阿含道诸经中说的入胎识、本识;而入胎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在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净除我见、我执、我执习气种子、所知障所摄的变异种子以后,成为佛地的无垢识。这个空性阿赖耶识,也就是因缘法十二有支之所依根本识─名色缘识之识,依于此不生不灭之第八识。同时也是大乘般若诸经佛菩提所说之自心如来藏,即是第三转法轮诸经所说之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真如。(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0月初版三刷及《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
空性真如
大乘法所说空性者,谓众生本具之自心真如——第八识如来藏,一切法依之而起而灭,是万法之根源,是三界之根本因。空性即是真如:佛地之无垢识,因地之阿赖耶识。此空性心亘古亘今,无始本有,非因神造人修而有;以无始本有故名不生,以从来不坏故名不灭。(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血脉》公案拈提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5月再版,及《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
空性真如乃谓自性清净心-第八识如来藏也,此心溯自无量劫前,迄至于今,不曾起三界六尘法之见闻觉知,不曾贪著或厌恶六尘,不曾有刹那作主。此空性真如、自心真如是无形无色而有能生万有之功德力用,故名为空性,亦名空、识、真相识、如来、我、如来藏、无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赖耶、异熟识、实际、本际、自性弥陀、自心如来.....等无量名。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及《楞伽经详解》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11月初版三刷)
空性涅槃
又涅槃者即是心体,谓真如离见闻觉知而永不受生轮回,故涅槃即是空性─心─之异名;空性摄受藏隐于各个有情之蕴处界中,和合似一;然而空性即是有情众生之本源心阿赖耶识--常住三界生死轮回而永无生死之心,亦是定性声闻常住无余盘--出离三界生死--之涅槃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及《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
空性真实心
真性是说真实心的法性,又名空性;祂既具备了有为法的特性,但心体无所攀缘而同时具备无为法的特性;并且无形无色,所以也称为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智
大乘法讲的空,是讲空性,是说“空”有一个真实性能生蕴处界诸有,故名空性。此空性即是涅槃本际之如来藏。而此空性则有自性故是出三界之无漏自性故。若证得万法根源之空性心第八识之般若智慧,即是空性智。(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维摩诘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7月初版首刷及《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狂密与真密》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9月初版八刷)
空性绝对待
空性可不可以离开色声香味触而单独存在?可以!因为祂可以离色声香味触乃至种种一切法而单独存在,所以才说祂是绝对待的法。除此而外,没有一法可以离色声香味触而单独存在,不但如此,祂还可以离六根、六识而单独存在,就成为二乘无学圣者所入的无余涅槃。三界之中就只有空性如来藏可以离一切法而单独存在,以外没有任何一法可以单独存在。(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义
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空,有两个道理:一个是空性,一个是空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261。)
空性圆明
再从如来藏空性深入观察,直到对如来藏空性的自性以及所含藏的一切种子都具足了知时,就是对空性已经圆明无碍了!这时当然已经如同世尊所说,具足了知一切法的因由;也就是前面所说,对一切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这样才是到了“空性圆明”的时节,才能“成法解脱”,这样才是证得法空观的八地境界;若是具足法空观时即是究竟佛地境界,圆满具足“法解脱”。(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与空相
佛法中说的“空”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空性,另一个是空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空性观、空性圆明
入地菩萨所证的人空与声闻罗汉相同,却还要证得如来藏心,观察如来藏自性中没有我、我所,祂自始至终都离我、我所,因为恒住不生不死、不来不去的涅槃境界中;然后再从如来藏的境界中,重观十八界自己全部虚妄不实,证实蕴处界我全部虚妄,一样可以在舍寿后入涅槃,却特地留惑润生,这才是菩萨所证的人空。这样双具人空与法空的空性观,如果能够继续探究,越来越深入及微细,具足现观如来藏所拥有的诸法全都无我,这样的现观圆满具足时就是“空性圆明”了,就具足“法解脱”而解脱于诸法——不被诸法所系缚。(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般若之空性见
大乘般若诸经所言观空、观无自性之真实义,乃是现观自心第八识如来藏之空性,及现观如来藏所生蕴处界万法之空相—蕴处界万法缘起性空,无常故苦、空、无我…等;如是般若之空性见,绝非密宗以意识心观察五蕴三世之无自性等所能证得。此空性者谓般若空-如来藏空性-《般若心经》所说之心也。 蕴处界万法依父母及四大为缘而幻生幻灭,然须依因方能有此蕴处界万法之缘起缘灭;若离空性如来藏因,尚不能现起蕴处界,何况能有蕴处界所生万法?由三个道理;‘一切染法不相应’、‘离一切法差别相’、‘无有虚妄分别心’,而说自心真如是真实的空。真实的空也叫做空性。因为‘空性’是讲自心真如,祂有真实体性,但其体是空,没有形色,没有显色、表色、无表色。(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3月初版六刷及《楞伽经详解》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五刷)
般若空性
空性者,则是菩萨修学般若第一义谛者所必须现观之理。欲证般若所说空性者,要须亲证空性之体, 佛说空性者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体故。然而般若无知,因觉知心而显智慧;空性离知,藉觉知心而了万法。因此,般若及唯识二系诸经所说空性,非谓万法缘起性空,实说万法缘起性空之实相--空性;此空性即是四阿含中所说“名色缘识之识、涅槃之实际、本际、如、如来藏”也。般若系诸经中,进一步显示此第八识空性之中道性;唯识系诸经进一步显示此第八识之究竟性、能生万法之性、无我之性、涅槃之性、成佛之性,如是方名真正佛法也。(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及《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及《宗门正义》公案拈提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二刷)
真实空性、空性之水
“你阿难尚且不知道如来藏的体性中自然有水大,却又是真实底空性;”如来藏真实空性中本有水性,也就是众生的如来藏空性中自然已有水大的大种性自性;“这个空性中的水性虽然不是具体的水,是依附于如来藏的种子而有的,因此叫作空性之水。”(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无我空性
无我空性即是一切法界之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也是禅宗所悟标的,但是,如来藏无形无色,复离见闻觉知,又不作主、不著六尘,故名无我空性。祂有自体性,祂的自体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祂恒常而不断灭。这个空性本体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自从无始劫以来,祂连短到一刹那的间断都不曾有过;从无始劫以来,祂就一直这样延续下来,不曾有一刹那的间断,所以祂叫做空性。虽然叫做空性,并不是像虚空那样的“无”,祂有真实的体性。禅宗所悟之空绝非是“无”,“空性”非是空无故,空性实有可证者故,空性即是如来藏—真相识故。如来藏虽无形色、显色、表色,亦无“无表色”,故名“空性”;然此诸色皆从如来藏而生,乃是一切法之根源,离如来藏则不可能有此诸色;既能生此等诸色,则如来藏亦名“有性”,应名“空有性”,不应单名“空性”。然无始劫来众生著有,为对治众生之著有故, 佛乃名此第八识为“空性”,而不名为“有性、空有性”,众生易误解“有”之真义故。(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及《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及《宗门正义》公案拈提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二刷,《心经密意》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5月二版十三刷)
缘生性空不是空性
缘生性空是说终究坏灭,无常故空,是说无常空而不是说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15。)
归结于空性如来藏心
空相是祂所生万法的归类,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空,通常是讲十八空;但不论再细分为二十几空、一百多空,全都一样,万法的空相最后都得归结于空性如来藏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57。)
原标题:空性(法相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