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呢?通常学佛的人会告诉你说:是为了要了脱生死、消除烦恼。那为什么要了脱生死、消除烦恼呢?无非是因为死亡的恐惧;无非是因为这个恐惧所带来的内心的苦痛;为什么会有死亡的恐惧呢?因为死之后要离开自己的家人、离开自己努力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家产,而死亡之后到底是什么?会到哪里去?死亡之后还有我的存在吗?这一些对于死亡之后的那个不可知、不可预测的未来,都会让人产生恐惧,所以想要学佛。
学佛也为了要消除烦恼。因为种种贪、嗔、痴的烦恼会带来种种的苦。好比说,有了贪就会有求不得苦:比如说钱财求不得;比如说身体的健康求不得;比如说眷属求不得;比如说事业的顺遂、家庭的和乐求不得......因而有苦!
其实可以这样说,死亡的恐惧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知而来,种种烦恼的苦是因为对于我所的认知而来――所谓我所,是我所有的财富、身体,还有我所有的眷属、事业等等。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也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来源于认知。这就要问,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佛法中对于生死、对于烦恼又是怎样看的呢?
大家都很熟悉摩诃般若波罗蜜!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呢?简单的讲, 就是大智慧到彼岸。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智慧,那波罗蜜呢?就是到彼岸——就是渡过生死大海到达解脱的彼岸。那么佛法对于生死以及烦恼的看法,说要摩诃般若波罗蜜,意思就是说要依着大智慧去改变认知,然后来了生死、来除烦恼。因为你有了大智慧,你的认知会转变,认知改变了,对于生死的恐惧、烦恼的苦也就自然懂得如何安处了。
那么什么是大智慧呢?我们再举一个譬喻来加以说明。人每天都在使用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实在的。但是动物学家拿猴子来作实验,当猴子看到镜子中自己的影像时,它会张牙舞爪,好像要跟它的影像打架似的。拿着香蕉的猴子看到镜子中那一只猴子手上拿着香蕉,它竟然把自己的香蕉丢掉,要抢镜子中那只猴子的香蕉。这就表示说,猴子它并不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不是真实的。但是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说,透过观察这个镜子上面的影像是生生灭灭、起起落落的,知道说镜子上面的影像不可能永远存在,是会有生灭的,有生灭就不真实啊,所以说他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是生灭不实的,但是他没有看到那面镜子。其实这个情形不难理解,假设有一面很大很大的镜子,大到我们都看不见它的边缘,那这个时候,镜子里面的影像常常就会被人误以为是真实的影像。那么这第二种的情形就像这样子:他看到了镜子里面的影像,但他没有看到镜子,他知道影像是生灭的,但是他不知道镜子在哪个地方。那么还有第三种情形,就是他看到了影像也看到了镜子,他知道这个影像其实是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现实中相应的三种人,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 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的都不晓得;第二种人他知道镜子里面的影像是不真实的, 在佛法当中说他有解脱的智慧,他不会执著镜子里面的影像,但是他没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没有去找到那面镜子,他不知道镜子的所在,这是第二种人。那第三种人呢?就是说他不只知道镜子里面的影像是生灭不实的,他实际上还找到了那面镜子,知道镜子在什么地方,也知道镜子上面的影像其实是镜子所显现出来的。当然这第三种人,就不只有解脱的智慧,而且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找到了那面镜子。
佛陀说: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这句用那个镜子和影像的譬喻加以说明,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生生死死的是我们的这个五阴身心,也就是我们这个肉体的色身,还有我们见闻觉知的这个心,这个五阴身就好像镜子上面的影像一样,起起落落、生生灭灭,永远无法恒常不动的存在。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他自己的那面镜子,自己的五阴都是那面镜子所显现的影像,佛法中,这面镜子就称作摩尼宝珠 ,一切众生都有一颗摩尼宝珠,由这摩尼宝珠来显现你的色身,你的见闻觉知心,你的色身、你的见闻觉知心就这样生生世世在这个摩尼宝珠 的表面显现了又消失,然后又再显现又再消失,所以说有生有死。同样的,我们所执著的我所,就是说我的身体、我的财富、我的眷属、我的事业,乃至于说我所享受的一切,也无非都是在摩尼宝珠上面生起又灭谢,都是生灭的。那么这样子去认知生命的实相,知道说我们的五阴身,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还有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的财富、一切的眷属,无非都是在那个恒不生灭的摩尼宝珠表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这个五阴身有生灭,你的财富、你的健康、你的眷属有起落,可是摩尼宝珠祂恒常存在,恒是那么清净、那么洁亮, 如金刚一般永不断灭。这样子去认知之后,不就能够很自然的了生死、除烦恼了吗? 因为你没有必要再去为那个本来就是会生灭的镜子上面的影像,那个宝珠上面的影像,而去烦恼,去恐惧它何时将灭嘛!所以学佛的目的,首先就是找到你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有实相的智慧。
学佛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 中这样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这意思就是说, 释迦牟尼佛祂降生人间,是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更进一步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 佛一样没有差别,那当然就是要众生都能成佛,也就是要证得众生各个本具的生命实相、真如佛性, 而且要证知祂本自具足的无量无数的功德。因为依着佛所说的法去修学,渐次的亲证了法界实相、般若智慧、 一切种智,这样经过了菩萨的五十二阶位的修习过程,最后必定会成佛,这样子修学才是真正的学佛人。
概略说来,佛教的内涵其实是函盖了佛、声闻、缘觉这三乘菩提,也函盖了神道教的神祇,以及一神教的教主所在的那个欲界天的凡夫境界。而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为了实证三乘菩提,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不像其他的宗教信仰只是求来生的平安、快乐、健康、富足,乃至于只求今生的平安、快乐、 健康、富足。如果认为佛教只是种种宗教信仰当中的一种,跟其他宗教信仰没有差别,这其实是把佛教浅化,把佛教世俗化了。
我们要特别的说明,修学佛法如果只是求今生或者来生的平安、快乐、健康、富足,这样的人虽然也说在修学佛法, 可那就像是《法华经》当中所说的那个从小因为离开了自己富裕的父母在外面奔波,贫困、心量狭小而只知道求衣食温饱,不知更求珍奇宝物的那个穷子一般,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