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培植福德及广结善缘者,首先莫如归命三宝、供养三宝。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又分为三种:
一、住持三宝:
(一)泥塑木雕,种种庄严之佛像,名为佛宝。
(二)黄卷赤轴,三藏十二部经,名为法宝。
(三)剃发染衣,住于寺院自修度他之出家人,名为僧宝。
二、出世三宝:
(一)报化应身,随类应现,名为佛宝。
(二)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名为法宝。
(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名为僧宝。
有首偈云: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菩萨僧以在家者居多,遍及法界六道之中。在人间亦多示现在家相,不住于寺庙,不近佛而住。声闻僧多示现出家相,为近佛故,住于寺院。
三、自性三宝:
(一)真如之理,自性开解,名为佛宝。
(二)自性正真,德用轨则,名为法宝。
(三)自性清净,动无违诤,名为僧宝。
一切三宝皆由自性三宝所含摄,所以归命自性三宝,不仅是归命自己的自性三宝而已,同时也归命宇宙一切自性三宝。
第二、培植福德广结善缘所应做之事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行三种布施。
不能孝养父母者,如对父母苛求或瞒骗欺诈父母所有财物,而想求解脱者,学佛必不相应。对于师长不能奉事者,则学法不得力;因信心不足,不能奉事而有慢心,师长虽有传授,不能如法修学。
慈心不杀是为断后有之种子。真如佛性是菩萨所修所证,菩萨从大悲中生,故菩萨见道后,生生世世在此世间乃至十方一切世间自度度他,免不了有五阴在世间活动。既然有五阴在世间活动,而今生多行杀业,将来五阴难免受果报。而且不能做到慈心不杀者,其慈悲心不够,即无法修学禅法,欲证得真如佛性,则非常困难,故应慈心不杀。
菩萨既然证得真如佛性,将来生生世世不畏生死,在世间与诸同修共度众生,在世间与有情众生在一起,才能究竟佛道。惟其必须有许多助缘,故应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即十恶业之相反。十恶业为:
身三业:杀、盗、邪淫(在家是指邪淫,出家是指行淫)。
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
意三业:贪、瞋、无明(愚痴)。
若于此十恶业不犯,反而积极护生,修正自己各种行为而利益众生者,即为修十善业。
行三种布施为:
一、财物布施:斟酌自己的财力,随分、随缘、随力做一些财物布施。
二、无畏布施:随因缘力量施予某些众生无畏、无有恐惧。遇到有缘众生须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三、佛法布施:自己虽尚未悟,仍应将已知之佛法随缘接引有情众生中之有缘者。
以上述方式广结善缘,能遇真善知识而增益知见,以此作为修禅之助缘。但不可执着福德,避免被福德耽误而不能获得解脱。
六祖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所以福德因缘既然已经具备,应暂时放下修福之行而专修禅之慧业。
普贤十大愿王有偈云: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行,以普贤行悟菩提。意即三世一切如来最殊胜的各种菩提行愿,普贤菩萨皆全部供养,并修行而成就,以此供养成就之菩提行而得证悟菩提。
所以广结善缘培植福德非常重要。因此菩萨应常摄取十善业道并全部回向道种智及一切智。当我们福德因缘足够,善缘也充分时,即可获得真善知识,而帮助我们走向禅法修行之正确道路,今生必定可以克期取证,不虚此行。
(原标题:培植福德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