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谓八苦?
佛家认为人之一生中有八种苦如影随形;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蕴炽盛苦。
(一)为生苦,大意有两种;一种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承受种种痛苦,从一开始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三个月后刚刚对外部环境有了知觉,就不得不忍受种种苦受;一会儿热(妈妈穿多了),一会儿冷(妈妈喜欢吹空调),一会儿饱一会儿饥,一会儿被挤压(妈妈睡眠时翻身),万一再遇到妈妈生病吃药,那就更惨了,住胎十月如同被关在黑暗中的地狱一般备受煎熬。有数不清的凶险在等着你;走路摔跤,交通意外、堕胎,食物中毒,遭受毒打。。。。,哪一个都能要你的小命,好不容易熬到妈妈要生了,还不知道最后等着你的是什么,一个六七斤重的婴儿,必须通过狭窄的产门才能来到人间,逼迫挤压之苦难以形容。脱离母体后冷风扑面,犹如刀割,被陌生人抓来提去,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犹如皮鞭抽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无一例外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天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刚生下的孩子眉开眼笑,她一定会被吓跑。你对这一切都没有选择,只能默默忍受。第二种是说有了生身后,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老、病、死﹑求不得苦又接蹬而至.生苦不仅是说生的自体是苦,由生为因而印生种种身心的苦受,皆名为苦。
(二)为老苦,一是增长的意思;由少至壮,由壮至衰,岁月不饶人,气力渐渐赢弱,发落齿松,肌肉松弛,五官失灵,,步履颟跚,眼看着这个曾经生龙活虎的身体如今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就连一点生活琐事都要仰仗他人,虽说是一百个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人出生之后历经婴孩位、幼童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五根渐渐毁坏,色泽也变的丑陋;昔日少年今何在?唯见长江天际流,不由使人悲从心生。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除了生理的痛苦,更有着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悲伤,分明前不久还是明眉皓齿的窈窕淑女,怎么一转眼就高堂明镜悲白发,一副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模样,实在使人难以接受,可普天之下又有谁又能例外?
二是坏灭的意思;盛去衰来,生命日促,渐至毁坏,黄泉路上无老少,只不过是早与晚;此时不但这个身体承受老的痛苦,觉知心也同时领受老的痛苦,色身和心理全面感受而升起强烈的热恼。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 六十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百分之十,如何树立正确地人生观、老年观,平静坦然而有意义地走完最后一段人生之旅,关系到上亿人的精神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我年轻,有文化,婚姻美满,还能挣钱,所以我感觉不到苦的存在;那么问问自己;我能永远这样吗?能永远不生病吗?能永远没烦恼吗?能永远年轻吗?
(三)为病苦,分为两种;一者身病――我们这个色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种组织而成,如果四大不调就会生病,地大不调,身体感到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遍身蒸热高烧,或全身发冷少温;风大不调,举身气喘颤抖。
二者心病――由于四大变异而产生各种身体上的疾病引起心理苦恼,悲哀沉重;英雄最怕病来磨,我们每个人自从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各种各样的病结下不解之缘。小孩子最常见的如天花麻疹肺炎等,中年积劳成疾,什么胃溃疡关节炎肺结核,老了以后什么高血压心脏病,一年三百六十日,平安自在有几时? 报上说心血管病几乎达成年人的三分之一。由感官触觉而产生苦触,这种苦触与心理感受同俱,于人身之中感觉痛苦称之为病,所谓病苦,是说我们生病时身体触到苦受,由于身体痛苦的缘故导致心也感到苦受,因为身心都在领受苦受,所以身心共同烦躁,这就是所谓病的痛苦。
当今之日人人感觉生存压力增大,再加上环境、空气、水源、食品不能尽如人意,稍一不留神疾病就会找上门来,病来如山倒,或者是有病乱投医,或不知所措怨天尤人;我又没干缺德事,凭什么让我得病?老天不公!《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就有关于挣扎在生死边缘的重症病人的描述: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瘵,眠中叫苦,惨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遗憾的是世人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宁愿关键时刻喊爹喊妈,也不愿静下心来把病因想个明白,然后决定如何去做.
按说生活富裕了,吃的更有营养了,身体应当越来越健康才是,可偏偏不是这样,如今三高成了流行时尚,要想不得还真不容易,就拿广东来说吧(因为比较熟悉的缘故),三十年前广东省的心血管发病率多少?现在的发病率多少?
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还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新药固然层出不穷,而新的疾病和病毒也与日俱新,什么沙斯,禽流感,爱滋病,从前谁听说过?还没等你研究出疫苗,新一轮的病毒又出现了,它永远在人类智慧的前头等着你,这的确很让人不爽,但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美国科学家说随着人类遗传基因的破译,一切疾病最终都能治愈,真的如此吗?如果真是这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岂不等于失效作废?
(四)为死苦,死分两种;一是病死――因为疾病而寿尽命终;二者因为外缘――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如遭受水、火、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汽车、飞机、船舶意外失事,乃至战争中被杀害、、药物中毒等死亡,《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云;云何死?谓由寿量极故便致死,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故,当知亦是时非时死。意思是死有三种;一种是寿命满尽而死,称为时死;另一种是福报尽而死,如缺吃少船没钱治病等;第三种是不能避开死亡的原因而死。死的痛苦,是指众生死的时候,身心同时全面地感觉到了苦受,身与心共同升起大烦恼。
人一断气,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头脑中的今世记忆将瞬间移至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导致业境现前,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一格一格迅速闪过脑海,一瞬间就全部播放完,接着息脉渐渐停止。这时自己所做每一件或是善业或是恶业意识心都能清楚知道,开始进入真正死亡,此时第八识如来藏渐渐离开身体移至中阴身,然后去寻找有缘父母而重新投胎。中阴身有小五通,你看不见他,他(她)却能看到你,看见痛哭流涕的送别亲友,确认自己真的死了,顿时心如刀割,却也无可奈何,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心中充满说不出的痛苦; 《地藏菩萨本愿经》做了详尽的描述;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此时一切人间吊丧或追悼仪式全没用,唯一应当做的事就是为亡者念诵佛经令其明白所因为何,所至何处,上焉往生西天净土,持五戒十善者升入天界,中品至少保住来世能够脱生人身,作奸犯科者堕三恶道. 一失人身再想回来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如愿,所以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历来有七日度亡的习俗, 常言说;生有所养,死有所归,是人一生的大造化,善导大师说:世之大事,莫过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生,一念若错,便堕轮回. 死生大事,不可不查. 可中国人偏偏不习惯谈论’死亡这个话题,一说就说你是乌鸦嘴,这种大众化的集体无意识在自我的同时,会让我们慢慢成为鸵鸟,满足于自己营造出的世界,醉生梦死,无视根本。天天看着电视上那些青春靓丽的面孔,假装忘记还有死亡这回事,自己骗自己,昏昏庸庸的活着,直到有一天大限将至方才如梦初醒,悔之已晚,看着眼前温存贤淑的妻子和一双疼爱的儿女,还有那一辈子辛辛苦苦挣下的万贯家产,无限留恋人生,眼看就要离开这一切而心如刀割,怎不让人痛苦万分?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佛经说的真是一点没错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种被完整保存在一切有情生命皆有的如来藏中,将来依缘而显现。我们依本自具有的真心如来藏,而有无量的过去生,也会有无量的未来世,没有终止的时候。所以 佛曾说:若以生生世世所留下的白骨,堆起来比一座须弥山还高。如来藏会依着我们今生今世所造的善业、恶业而有未来世的业果,于是轮回就这样不断的产生。
几千年来,人类在所有未知领域中,最想知道的莫过于人类自身之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处?人死如灯灭,还是有来生后世?这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决定每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是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正如《中国哲学发展史》所说: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么人生前的行为对死后有什么影响?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其实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奠基石,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更为现实和重要。
(五)为怨憎会苦,一者从事相上说;俗话说;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头,怨恨仇家、憎恶之人、丑陋之人、无缘之人、无赖借贷者。。。。你越是不喜欢的人就越是让你偏偏遇上,遇上不说还要让你相处几十年,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前世如果伤害了谁,这辈子人家就自然会来讨还,茫茫人海中让你们不期而遇,然后让你生出种种烦恼,想躲都躲不掉。心中希望远离,但因缘所致,正巧遇上,让你引起心理上种种苦受;二者从理上说;众生不可爱的内六处,不可爱的眼、耳、鼻、舌、身、意根,这些不可爱的六根在一个身体中和合相聚为一体,便会使众生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成就怨憎会的痛苦,乃至有情生命对于身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一样道理。
著名歌手韦唯曾几何时成了幸福家庭的同义词,有如她的音乐一样被国内外人们津津乐道。她的瑞典丈夫迈克尔还把跟韦唯的感情经历写成《我的中国妻子———韦唯》一书,对韦唯大加赞誉并自豪宣称,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四个男人深爱着韦唯,那就是他和他的三个儿子。结果没过多久就双双走上离婚法庭,不仅如此 而且在离婚过程中韦唯的生命多次受到威胁, 最惊险的一次是她的汽车被做了手脚,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就会车毁人亡。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甚至连家门都进不去,因为里面住着她前夫的保镖,手持长枪,虎视眈眈。尽管那些天有生命危险,但韦唯又不能出逃,否则法律会判她弃子。前夫甚至要求韦唯在抚养3个孩子的同时赡养他。理由是他到了退休年龄,没有收入。坚强挺过来的韦唯,从此对婚姻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这些是韦唯在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栏目中亲口说的.
(六)为爱别离苦,也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从事相上――又分为生离与死别两种。生离的意思是自己亲爱的人希望能长相守,但却因为谋生、战乱、灾害、冤狱等原因天各一方而引起心理上的种种苦受。儿时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好不容易做大的企业在金融危机到来轰然垮台;眼巴巴的看着相爱多年的女友投入别人的怀抱,还要假装开开心心地提着贺礼去参加人家婚礼,那心里是什么滋味?死别则是指临死之时,不得不离开自己的色身,离开子女家人,离开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升起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撒手人寰之际,相亲相爱几十年的亲朋好友最后一起来到床前话永别,有谁还能笑得出来?
《红楼梦》中把骨肉离别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二者是从理上说――是指众生由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和合而成,而一旦这六界成为互不相干,不能在聚合为一体,四大分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相应而互相分离,不能再象从前一样和合运作,乃至对于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对这一切的别离,身体领衲到强烈的苦受,心中也专注而强烈地领受别离的痛苦。这就是所谓的爱别离苦。
(七)为所求不得苦;分为事与理两方面来说;一是事相上所求不得,包括人、事、物三类,人;求子女、求配偶、求长寿等;事;求官求职求名,求官司胜诉,求冤狱平反等;物;求钱财、求住宅、求文物珠宝等;人皆有求,求而不得,自然为苦,人的无穷,不可能一一实现,因此而升起诸多痛苦,所谓欲壑难填说的就是这个理。二者是从理上说;众生都不能离开出生这个法,想让这个我不要出生,是不可能的,同理,想要不老不死,同样是做不到的,心中想要做的事却无法实现,心想而事不成,这就是 佛说所求不得的道理。
人的痛苦其实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是“欲求”的太多,宝贵的一生就在一刻不停地追求欲望满足中度过; 佛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房子、票子、乌纱帽、车子、事业、功名、婚姻、子女、健康。。。样样都要绞尽脑汁拼命去求,能求得来吗?求来又如何?能保永久吗?能带到来世继续享用吗?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得知,大凡世人皆有所好;贪财的是财迷,贪色的是色迷,爱听歌的是歌迷,贪官的是官迷,爱钓鱼的是钓鱼迷,在池塘边整整坐了一天也没见到一条鱼,心里是啥滋味?爱看足球赛的是球迷,中国男足一场惨败,就能让全国的千百万球迷郁闷好多天. 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却感受不到一份真实的快乐,为实现心中的梦想拼死拼活半辈子,该有的全有了,唯独没有幸福,我们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眼睛里只看到自己房子不如别人大,乌纱帽比别人小,太太没有人家靓,票子还比别人少……,既看不到我们已经拥有并且弥足珍贵的何在,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缺少的是什么? 一位名叫梭罗的西方哲学家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意选择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单纯的生活有助于消除生命本质与物质世界之间的隔阂”.--------我们也许应当在夜静人深之时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想求什么?
(八)为五阴炽盛苦;五阴又称为五蕴,阴是遮盖之意,真心被色、受、想、行、识所遮盖,所以称为五阴,蕴是聚集,积聚后有的种子,称为蕴,五蕴就是众生的身心,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色"在此处指人的肉体,包括地、水、火、风"四大"。皮肉筋骨属地大、精血口沫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四大和合,组成人的肉身。受、想、行、识是精神,众苦聚集,"受",指感官受外物的刺激所生起的苦、乐、喜、忧等感觉。"想",是指人类的理性思维活动。"行",专指人的意志活动;"识",是指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
简而言之,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衲分别,使得痛苦变本加厉愈加分明。想阴炽盛,想象追求而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惑造业,又种下未来苦果之因。识阴炽盛,流转生死,永无出离。
五蕴与"取"联结在一起,就会产生万般贪欲,由此产生一切痛苦。由于有五蕴炽盛而有生、老、病、死的变化。这种生长、衰老、到病痛以至于死亡的变化过程,对众生来说是难以回避的痛苦。
综合而言,以上所说八苦,生老病死属于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属心苦,前七种苦乃过去所感之果,后一种五阴炽盛则总括身心诸苦而说,乃现在起心造作,为未来受苦之因,因果互连,相续不断,生命无涯,痛苦亦无涯,一切智者当思之。
2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痛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难免有痛苦,如何面对痛苦自古以来是人生一大命题,人人都曾有过痛苦的时刻,所以都希望知道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信您随便找一个人问问;你为什么活得痛苦,他可能会说;我没钱,所以感到痛苦;但你有了钱就没有痛苦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企业家算是有钱人吧,可有报导说中国企业家的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十岁;十多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认识一位刘老板,他是北京一家大型别墅区玫瑰园的投资人,一时烦恼想不开吃安眠药自杀,第一次被发现抢救及时没死成,但他就是一心一意想死,所以没多久又一次吃安眠药,结果这次遂了他的心愿,这事发生在十多年前,他当时的身价已经上亿;还有人会说;我常年卧病在床,所以感到很痛苦;那么健康人就能活的很快乐吗?如今青少年自杀成了社会严重问题,他们不正处在年轻力壮风华正茂的黄金岁月吗?又有人说;我都快四十了还成不了家,感到很是痛苦;这位仁兄,你去问问那些成家立业的人,他们就没有痛苦了吗?再去查查中国社会的离婚率现在是多少?每个人处境不同,追求不同,所以对痛苦的感受也不一样,但这些都是痛苦的表象,不是痛苦的原因。只有找到痛苦的根源,我们才能够加以对治, 那么生命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
《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少病,健康长寿,有的人生下来就疾病不断,甚至夭折?是凭着每个人的运气?还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 由于我们过度的依赖科学与医学, 偏重于技术性和唯物式解决方法,以至于对疾病的根源和致病机理缺乏全面地认识, 所以才会对于太多的疾病而束手无策,令无数患者饱受疾病的折磨。佛家认为,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优秀的基因,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乏少或业力深重,所以有人出生在恶劣甚至战乱的国土,或是遗传基因有缺陷,或是缺衣少穿而多病早夭。前世有什么样的习气种子,今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和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因此导致我们容易患上什么样的疾病,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会被那些各种广告所蒙骗,而能抓到重点,以正确的身口意行为,防止产生患病的”因”,这样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改善健康。“假使百千劫,所作因不虚,因缘际会时,果报自现前”, 你做过的每一件好事坏事,你的如来藏都会一五一十记录下来,然后到了某一个时机或是今生或者来世,内外因缘成熟,收藏的种子流注,于是果报现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三世因果,丝毫不爽,分厘不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你曾经做过了什么,你就静静地等着结果吧,时间一到,一切都会有个交代。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成为夫妇无非两种人,一是报恩,一是报怨。杭州灵隐寺有一副楹联;夫妻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为宿债,有债必还,无债不来。恩爱夫妻是报恩来的,恩尽义绝,下辈子就不会结为夫妻;要是恩情还未了或愈结愈深,下辈子还要结为夫妇,另一种是报怨或是来讨债的,一方耗尽另一方的家业却一点也不觉得可惜。丈夫努力工作赚钱,太太却大笔挥霍;或是太太十分节俭,而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赌博倾家荡产;或者妻子对老公照顾无微不至,却任凭好吃懒做的丈夫辱骂虐待也不敢吭声。过去世曾发生过的如今情景再现,只不过角色已经相互转换,妻子成了丈夫,丈夫变成妻子。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无法去怪罪别人,知道所发生的这一切,无不都是“木匠做枷,自作自受”,所以菩萨畏因,常人畏果,为什么?因为有因则必有果,世上愚人才会在已经发生的结果面前后悔不迭哭天抹泪埋怨自己,智者明白,只有在“因”上下功夫,防微杜渐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防止种下产生一切恶果的种子才是正路。其实世上有许多人从自身实践中已经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叫做命运的东西支配着自己的一生,却是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动服从这个因果定律,惟其正信的学佛人除外,因为他们深信因果,按照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善待一切有缘众生,身体力行六度法门,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到底谁是命运的真正主宰?“因果报应”的规律,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你今世心怀恶毒,杀害生命,就注定自己下一世短寿或多病;你今世具慈悲心,不杀生命,就已经注定自己下一世健康长寿;你今世想尽方法阻碍他人的利益,就注定自己下一世运程多滞;你今世傲慢自高,卑视他人,就注定自己下一世卑贱的命运;你今世心怀悭吝,不肯施济贫病,就已经注定了自己来世贫穷;你今世常出钱出力帮助穷人,就注定了自己来世富贵挣钱容易。。。
这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强加给你,都在自作自受!是谁在受?是因为有了这个“我”!因为无明,我们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佛教称之为”身见”,”我见”,无始以来像绳索一样把我们牢牢捆绑不得自在,这个“我”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生存于世,色、受、想、行、识构成我们的五蕴色身;自从我们一生下来直到长大成人,所做一切都围绕这个“我”, “我饿了,我渴了,我的家,我的老师,我的工作,我的朋友,我的梦想”,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指挥你的身体,比如你可以让自己的手拿起一杯茶,然后让自己的嘴巴张开喝下它。你也可以让自己吃饭、睡觉、玩电脑,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似乎可以证明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拥有完全的做主权。但同样有很多事实证明你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比如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太胖,无法穿想穿的衣服,你很懒,不能天天准时起床后去锻炼,你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你甚至无法要求自己不生气,尽管你一再告诫自己。你不想得病,结果偏偏患上肝炎,你想永远不死,但不可能做到。这都证明你并非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你受因果的支配,受你自己习气种子的奴役,被无始以来的“身见”、“我见”所掌控,要不怎么会有“身不由己”、“不由自主”这些成语呢?
想起老爸的一个老友关老,为人正直,受人尊重,可就是多年的烟瘾改不掉,结果得了肺癌,手术前医生警告他说要么彻底戒烟要么最多活一年,他做了最大努力可就是没有成功,果然没多久就去世了,可见意识无法做主,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继续吸烟的必然结果,也下了很大决心,可就是“情不自禁”老想抽,经常把烟藏起来乘家人不备偷偷抽两口,结果最后习气赢了,人死了。
有人为自已长得高大英俊而自豪,有人为自已长得矮小丑陋感到自卑,有人为身体衰弱而忧伤,有人为身体强健而得意,我们把色身当作”自我”,认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身体,最关心的也是自已的身体,忙忙碌碌一辈子无非是为它吃,为它穿,满足它的种种欲望:财、色、名、食、睡,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宝贵的人生,难怪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佛说:“身为苦本”。由于众生强烈的执身为我,才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
眼睛喜欢看好看的,耳朵喜欢听爱听的,鼻子喜欢闻香味,舌头喜欢吃好吃的,身体喜欢柔软滑嫩, 你看女士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用在打扮上?她们不停地换新衣服、涂脂、抹粉、画眉、隆胸、做双眼皮、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都不得安宁,我们被身体感官的种种感受所欺骗,男女为什么要做爱?因为相触而有感受,所以叫享受,但这个享受既短暂又不真实,不到几秒钟就过去了,只剩下空空如也和浑身虚脱,可是我们没有智慧,被身体的那点触受给骗了,还一个劲地去苦苦追求。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 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所蒙蔽,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我”,其实它不过是籍着父母因缘和四大假合而暂存一时,短短几十年就灰飞烟灭,然后再去重新投胎,生出一个新的”意识我”, 这辈子是张三,下一辈子李四,谁也不认得谁,你可以体认这个”意识我”眼前的存在,但它不是永远的存在,所以它是有生有灭的缘起之法,因为缘起,所以体性是无常空,佛家称为” 缘起性空”,只有恒常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 佛陀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生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事实上,你目前所习惯的自己只是一个虚幻的外壳,如来藏才是你本来的面目。因为有了祂,才有我们的过去和将来,否定祂就是否定自己的存在。佛学八万四千法门,离开“祂”都成了无的放矢的戏说。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弟子,是花天酒地的贪官,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 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以成了当今社会贪官现象屡禁不止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思想根源,人人向钱看,得贪就贪,只顾眼前,罔顾后果,您想;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既然生命只有一次,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样的社会思想基础,是能造就道德高尚的公民,还是能打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3,怎样从痛苦中解脱?
日常生活中人们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方法试图消除痛苦,譬如你刚刚失恋无以自拔,于是求救于心理大夫,他告诉你;学会放弃和淡忘,才是面对痛苦的良策,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要面对现实走出自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业余爱好或干脆请二十天大假去户外旅行…….诸如此类什么替代法,认知法,转移法等等不一而足,有没有用?有用,至少暂时管用,但不彻底,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许会一时忘却,但过后只要一想起来还是会心痛;又比如现在流行算卦测八字,想用去凶避祸来逃避痛苦,真的管用吗?说实话,在下多年前也曾热衷此道,知道它确能预测一些事情的发生,但如果你真依赖与此,那可真就求出无期了,为什么?因为它充其量也只能预测命运而不能改变命运,只能把一些逆缘暂时避开推后,但该发生的早晚还是会发生,因为导致结果的那个“因”并没有改变。家母七十五岁那年身患癌症去世,在此之前我从八字中测出此事,非常想让她度过此难,一再劝她吃素念佛放生,可是身为公务员又干了一辈子人士组织工作的家母就是当作耳旁风,身为人子也不能强迫她老人家,结果时辰一到自然应验,而我认识的另外一位老居士,曾找人算命只能活到六十六岁,可她不当回事一心一意念佛诵经还经常放生,结果重业轻报,六十六那年大病一场痊愈以后一直活到现在,今年七十八了还身体强健能爬山,这都是身边的事所以感同身受,有没有命运这回事,依我看有,因为所有的种子都在你的如来藏中装着,这辈子条件成熟因缘和合自然兑现,中国一句老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有命运但又不惟命是从,学佛人知道这个理;运由心生,路在脚下,连寿命都能够改变还有什么不能改变?我们正是不甘心命运的摆布,想要改变它因此才学佛,学佛的过程其实就是改变种子去染还净的过程,如来藏中染污种子全部消除干净就成佛了,生命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还必须从建立正确的知见开始。
一般人所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一点问题。比如渴了就要喝水,消除饥饿就要吃东西,去除病苦就要吃药,消除贫困就去赚钱……用种种不同的方法去对治不同的痛苦,但都不能彻底解除痛苦。就像吃喝只能解决饥渴的痛苦,而对其它痛苦没有办法。吃一顿饭喝一次水,的确可以暂时的消除饥饿之苦,但却不能永久消除饥渴,用不了多久,人们又会象以前那样重新感到饥渴。所以这些方法都是带有局限性权宜之计,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痛苦。就象吃止疼药,暂时起了点作用,可是过了一会儿又依然如故痛起来,还有的人用酗酒甚至吸毒的方法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更有甚者选择自杀,以为这样就可以一了百了永远再也不会有痛苦……
其实这些不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苦,反而会雪上加霜,就像砍树不把树根铲除一样,不久它还会继续长出新枝。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彻底切断,今后还会出现其它痛苦,无论你怎么去努力排除,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滋生。
佛经中将苦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个层次。苦苦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我们马上就能明显感觉到,而且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明显之苦。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小孩子爱吃冰淇淋,吃一个两个很开心,他一口气吃八个,结果吃的浑身发冷牙齿酸麻变成痛苦的事情,有人小时候家穷没钱吃不起肉,现在有钱了,大鱼大肉成天吃个没够,直到躺在病床上,才知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果然是这样。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都是依缘而生的假相,不是清净的,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常常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属于细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我们的生命一刻不停的处于刹那变化之中,既不长久也不牢固,导致了痛苦的不断形成。中国人认为人的面容就是"苦"字形,你看: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合起来,正好是一个"苦"字。
佛陀无限慈悲,不忍看到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受尽无量苦,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宣讲”苦,集,灭,道”四圣谛,告诉人们产生苦的原因和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集谛。”
财,色,名,食,睡,为人间的五欲,各种欲望都在爱欲中,爱与欲相应就随之产生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指对于人体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想要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由此产生的各种渴求、欲望、贪婪、爱著,是生死相续的根本,也是产生痛苦的原因。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 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二乘声闻缘觉学佛人的解脱道,是因为他们观察到蕴处界的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断尽我见与我执从而出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大乘的佛菩提道,是亲证本来自性清净的真心如来藏,了知法界实相,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从而永远解脱八苦的系缚,然后发起菩萨菩提大愿,常住世间自度度人。
若想从痛苦中解脱,首先必须断除“身见”、“我见”。 这是三乘佛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乘菩提道之入门基础,,如果我见还未断,还是一个佛门的门外汉。
若欲断我见,首先要明理,千万不要被那些“大师”和藏密外道“上师,活佛”们所误导,混淆“我见”的真正涵义,连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既搞不清无修无证的是谁?也搞不清有修有证的又是谁?全在意识心上做无用功,在“我执”、“我所”上打转转。而我们这个聪明伶俐的意识心当死后再去投胎时就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是另一个全新意识心的你,既如此,那我们在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上下再大的功夫又有何用?
佛为一大事因缘化现于世,告诉我们生命的秘密;在一切众生的色身中不仅有乖巧伶俐能够思维的妄心,更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以是意故,佛在《楞严经》中一语道明:“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这个常住真心。”《如来藏经》云:“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而我们却被世间幻象所迷惑,且由于种种误导而无法认识找到真心,所以一直习惯于以这个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以为这个就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真心,身在宝山不知宝,“日用而不知”,痛苦无穷尽,何其悲哀。
对于一个没有接受佛法的人而言,的确是很难承认这个“我”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它已经习惯于无始以来当老大,一代又一代,无论是做人做鬼还是当牛作马,统统都是自以为是,自我作主,我是人非,我对人错,自家利益放在头一位,这就是“我见”, 以这种观念或心态出发,自然会衍生出自私、贪婪、虚荣、自卑、妒忌、仇恨以及出人头地、战胜别人、不能让别人小看等等妄念,而这些妄念自然就会带来无穷烦恼和痛苦,身见、我见、疑见如同绳索把自己紧紧捆住,佛家称之为“三缚结”,千秋万代让我们不得解脱。
《杂阿含经》卷43“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这正是意根体性的特点,它处处作主,遍计所执,对可意的就喜欢,不可意的法就厌离,也不管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心理学将此叫做“思维定势”。 所以一般人在接人待物时,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感情色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也应当如此。他们在看待那些不喜欢的人时更是如此,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只会给自己合别人带来内心的痛苦,造成新的“苦因”,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不会有任何益处。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不能如理如法地修证佛法,这个“意识我”是不会否定自己的,它才不管你有没有“八苦”,会不会堕入三恶道,它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存在”。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原来这个霎那变异的身体和意识心并非是真实的我,短短几十年后一切终归坏灭,唯有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永远常在,当我们依此真实心来对照五蕴十八界时,发现它们统统都是依如来藏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没有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大千世界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直接和间接出生的,离开了自在的真实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 当你依如来藏体性现前照见了五蕴皆空时,就因此明白了五蕴皆依如来藏而存在,你就从此不会再以色身为真实我;这时身见和我见就会灭掉,再继续深入通过闻、思、修,连我执也渐渐断除,从而获得人无我、法无我的解脱。永远舍离对三界万法的贪爱,乃至了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一切苦厄,达到究竟涅磐彼岸。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想留都留不住,包括“苦”在内。借用《金刚经》一句常用语;所谓“苦”即非苦,是名为“苦”,一切痛苦都是缘起缘灭,生灭无常,身心如幻,世界如幻,苦受如幻。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把一切痛苦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都当作是真实,不会去回避和排斥痛苦,反而将痛苦看成是轮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平静的接受痛苦,与痛苦和平共处,遇到了痛苦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能够正确地对待它,遇到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做到随遇而安,坦然承受,无怨无悔,如此便能体会少分解脱之乐,将痛苦和烦恼当做学佛的增上动力。因为当我们烦恼升起的时候其实正是体验观察最好的时机,而我们学佛就是要去发现生命本来的面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细心观察身心的痛苦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苦?自己的五蕴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随时随地的仔细观察,久而久之自然会升起智慧,认识到这个狭隘自私的“我”原来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不实和渺小,在冷酷无情的无常面前,“我”是那样的无助,乃至最后发现其实本没有一个可以称为“我”的存在。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唯有真实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不生不灭的“我”,未来能下地狱也能成佛的“我”。而生生世世的“意识我”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在。想想看,我们每一世遇到的痛苦加起来有多少?我们每一次轮回时生离死别的泪水积起来是否比四大洋的海水还要多?我们每一个众生无量世生死的白骨堆起来,是不是比须弥山还要大?这无穷尽的痛苦;无际的泪水和无量的白骨,啥时才有个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终于有缘遇上了义佛法,明白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何其有幸,君当珍惜!祝愿天下有缘人皆能信受三宝,走向正觉,从“八苦”中早日解脱,共行菩萨道。
-----奕通居士
(原标题:人生八苦)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得知,大凡世人皆有所好;贪财的是财迷,贪色的是色迷,爱听歌的是歌迷,贪官的是官迷,爱钓鱼的是钓鱼迷,在池塘边整整坐了一天也没见到一条鱼,心里是啥滋味?爱看足球赛的是球迷,中国男足一场惨败,就能让全国的千百万球迷郁闷好多天. 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却感受不到一份真实的快乐,为实现心中的梦想拼死拼活半辈子,该有的全有了,唯独没有幸福,我们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眼睛里只看到自己房子不如别人大,乌纱帽比别人小,太太没有人家靓,票子还比别人少……,既看不到我们已经拥有并且弥足珍贵的何在,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缺少的是什么? 一位名叫梭罗的西方哲学家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意选择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单纯的生活有助于消除生命本质与物质世界之间的隔阂”.--------我们也许应当在夜静人深之时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想求什么?
(八)为五阴炽盛苦;五阴又称为五蕴,阴是遮盖之意,真心被色、受、想、行、识所遮盖,所以称为五阴,蕴是聚集,积聚后有的种子,称为蕴,五蕴就是众生的身心,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色"在此处指人的肉体,包括地、水、火、风"四大"。皮肉筋骨属地大、精血口沫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四大和合,组成人的肉身。受、想、行、识是精神,众苦聚集,"受",指感官受外物的刺激所生起的苦、乐、喜、忧等感觉。"想",是指人类的理性思维活动。"行",专指人的意志活动;"识",是指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
简而言之,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衲分别,使得痛苦变本加厉愈加分明。想阴炽盛,想象追求而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惑造业,又种下未来苦果之因。识阴炽盛,流转生死,永无出离。
五蕴与"取"联结在一起,就会产生万般贪欲,由此产生一切痛苦。由于有五蕴炽盛而有生、老、病、死的变化。这种生长、衰老、到病痛以至于死亡的变化过程,对众生来说是难以回避的痛苦。
综合而言,以上所说八苦,生老病死属于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属心苦,前七种苦乃过去所感之果,后一种五阴炽盛则总括身心诸苦而说,乃现在起心造作,为未来受苦之因,因果互连,相续不断,生命无涯,痛苦亦无涯,一切智者当思之。
2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痛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难免有痛苦,如何面对痛苦自古以来是人生一大命题,人人都曾有过痛苦的时刻,所以都希望知道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信您随便找一个人问问;你为什么活得痛苦,他可能会说;我没钱,所以感到痛苦;但你有了钱就没有痛苦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企业家算是有钱人吧,可有报导说中国企业家的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十岁;十多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认识一位刘老板,他是北京一家大型别墅区玫瑰园的投资人,一时烦恼想不开吃安眠药自杀,第一次被发现抢救及时没死成,但他就是一心一意想死,所以没多久又一次吃安眠药,结果这次遂了他的心愿,这事发生在十多年前,他当时的身价已经上亿;还有人会说;我常年卧病在床,所以感到很痛苦;那么健康人就能活的很快乐吗?如今青少年自杀成了社会严重问题,他们不正处在年轻力壮风华正茂的黄金岁月吗?又有人说;我都快四十了还成不了家,感到很是痛苦;这位仁兄,你去问问那些成家立业的人,他们就没有痛苦了吗?再去查查中国社会的离婚率现在是多少?每个人处境不同,追求不同,所以对痛苦的感受也不一样,但这些都是痛苦的表象,不是痛苦的原因。只有找到痛苦的根源,我们才能够加以对治, 那么生命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
《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少病,健康长寿,有的人生下来就疾病不断,甚至夭折?是凭着每个人的运气?还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 由于我们过度的依赖科学与医学, 偏重于技术性和唯物式解决方法,以至于对疾病的根源和致病机理缺乏全面地认识, 所以才会对于太多的疾病而束手无策,令无数患者饱受疾病的折磨。佛家认为,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优秀的基因,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乏少或业力深重,所以有人出生在恶劣甚至战乱的国土,或是遗传基因有缺陷,或是缺衣少穿而多病早夭。前世有什么样的习气种子,今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和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因此导致我们容易患上什么样的疾病,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会被那些各种广告所蒙骗,而能抓到重点,以正确的身口意行为,防止产生患病的”因”,这样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改善健康。“假使百千劫,所作因不虚,因缘际会时,果报自现前”, 你做过的每一件好事坏事,你的如来藏都会一五一十记录下来,然后到了某一个时机或是今生或者来世,内外因缘成熟,收藏的种子流注,于是果报现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三世因果,丝毫不爽,分厘不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你曾经做过了什么,你就静静地等着结果吧,时间一到,一切都会有个交代。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成为夫妇无非两种人,一是报恩,一是报怨。杭州灵隐寺有一副楹联;夫妻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为宿债,有债必还,无债不来。恩爱夫妻是报恩来的,恩尽义绝,下辈子就不会结为夫妻;要是恩情还未了或愈结愈深,下辈子还要结为夫妇,另一种是报怨或是来讨债的,一方耗尽另一方的家业却一点也不觉得可惜。丈夫努力工作赚钱,太太却大笔挥霍;或是太太十分节俭,而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赌博倾家荡产;或者妻子对老公照顾无微不至,却任凭好吃懒做的丈夫辱骂虐待也不敢吭声。过去世曾发生过的如今情景再现,只不过角色已经相互转换,妻子成了丈夫,丈夫变成妻子。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无法去怪罪别人,知道所发生的这一切,无不都是“木匠做枷,自作自受”,所以菩萨畏因,常人畏果,为什么?因为有因则必有果,世上愚人才会在已经发生的结果面前后悔不迭哭天抹泪埋怨自己,智者明白,只有在“因”上下功夫,防微杜渐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防止种下产生一切恶果的种子才是正路。其实世上有许多人从自身实践中已经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叫做命运的东西支配着自己的一生,却是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动服从这个因果定律,惟其正信的学佛人除外,因为他们深信因果,按照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善待一切有缘众生,身体力行六度法门,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到底谁是命运的真正主宰?“因果报应”的规律,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你今世心怀恶毒,杀害生命,就注定自己下一世短寿或多病;你今世具慈悲心,不杀生命,就已经注定自己下一世健康长寿;你今世想尽方法阻碍他人的利益,就注定自己下一世运程多滞;你今世傲慢自高,卑视他人,就注定自己下一世卑贱的命运;你今世心怀悭吝,不肯施济贫病,就已经注定了自己来世贫穷;你今世常出钱出力帮助穷人,就注定了自己来世富贵挣钱容易。。。
这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强加给你,都在自作自受!是谁在受?是因为有了这个“我”!因为无明,我们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佛教称之为”身见”,”我见”,无始以来像绳索一样把我们牢牢捆绑不得自在,这个“我”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生存于世,色、受、想、行、识构成我们的五蕴色身;自从我们一生下来直到长大成人,所做一切都围绕这个“我”, “我饿了,我渴了,我的家,我的老师,我的工作,我的朋友,我的梦想”,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指挥你的身体,比如你可以让自己的手拿起一杯茶,然后让自己的嘴巴张开喝下它。你也可以让自己吃饭、睡觉、玩电脑,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似乎可以证明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拥有完全的做主权。但同样有很多事实证明你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比如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太胖,无法穿想穿的衣服,你很懒,不能天天准时起床后去锻炼,你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你甚至无法要求自己不生气,尽管你一再告诫自己。你不想得病,结果偏偏患上肝炎,你想永远不死,但不可能做到。这都证明你并非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你受因果的支配,受你自己习气种子的奴役,被无始以来的“身见”、“我见”所掌控,要不怎么会有“身不由己”、“不由自主”这些成语呢?
想起老爸的一个老友关老,为人正直,受人尊重,可就是多年的烟瘾改不掉,结果得了肺癌,手术前医生警告他说要么彻底戒烟要么最多活一年,他做了最大努力可就是没有成功,果然没多久就去世了,可见意识无法做主,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继续吸烟的必然结果,也下了很大决心,可就是“情不自禁”老想抽,经常把烟藏起来乘家人不备偷偷抽两口,结果最后习气赢了,人死了。
有人为自已长得高大英俊而自豪,有人为自已长得矮小丑陋感到自卑,有人为身体衰弱而忧伤,有人为身体强健而得意,我们把色身当作”自我”,认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身体,最关心的也是自已的身体,忙忙碌碌一辈子无非是为它吃,为它穿,满足它的种种欲望:财、色、名、食、睡,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宝贵的人生,难怪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佛说:“身为苦本”。由于众生强烈的执身为我,才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
眼睛喜欢看好看的,耳朵喜欢听爱听的,鼻子喜欢闻香味,舌头喜欢吃好吃的,身体喜欢柔软滑嫩, 你看女士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用在打扮上?她们不停地换新衣服、涂脂、抹粉、画眉、隆胸、做双眼皮、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都不得安宁,我们被身体感官的种种感受所欺骗,男女为什么要做爱?因为相触而有感受,所以叫享受,但这个享受既短暂又不真实,不到几秒钟就过去了,只剩下空空如也和浑身虚脱,可是我们没有智慧,被身体的那点触受给骗了,还一个劲地去苦苦追求。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 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所蒙蔽,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我”,其实它不过是籍着父母因缘和四大假合而暂存一时,短短几十年就灰飞烟灭,然后再去重新投胎,生出一个新的”意识我”, 这辈子是张三,下一辈子李四,谁也不认得谁,你可以体认这个”意识我”眼前的存在,但它不是永远的存在,所以它是有生有灭的缘起之法,因为缘起,所以体性是无常空,佛家称为” 缘起性空”,只有恒常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 佛陀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生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事实上,你目前所习惯的自己只是一个虚幻的外壳,如来藏才是你本来的面目。因为有了祂,才有我们的过去和将来,否定祂就是否定自己的存在。佛学八万四千法门,离开“祂”都成了无的放矢的戏说。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弟子,是花天酒地的贪官,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 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以成了当今社会贪官现象屡禁不止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思想根源,人人向钱看,得贪就贪,只顾眼前,罔顾后果,您想;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既然生命只有一次,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样的社会思想基础,是能造就道德高尚的公民,还是能打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3,怎样从痛苦中解脱?
日常生活中人们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方法试图消除痛苦,譬如你刚刚失恋无以自拔,于是求救于心理大夫,他告诉你;学会放弃和淡忘,才是面对痛苦的良策,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要面对现实走出自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业余爱好或干脆请二十天大假去户外旅行…….诸如此类什么替代法,认知法,转移法等等不一而足,有没有用?有用,至少暂时管用,但不彻底,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许会一时忘却,但过后只要一想起来还是会心痛;又比如现在流行算卦测八字,想用去凶避祸来逃避痛苦,真的管用吗?说实话,在下多年前也曾热衷此道,知道它确能预测一些事情的发生,但如果你真依赖与此,那可真就求出无期了,为什么?因为它充其量也只能预测命运而不能改变命运,只能把一些逆缘暂时避开推后,但该发生的早晚还是会发生,因为导致结果的那个“因”并没有改变。家母七十五岁那年身患癌症去世,在此之前我从八字中测出此事,非常想让她度过此难,一再劝她吃素念佛放生,可是身为公务员又干了一辈子人士组织工作的家母就是当作耳旁风,身为人子也不能强迫她老人家,结果时辰一到自然应验,而我认识的另外一位老居士,曾找人算命只能活到六十六岁,可她不当回事一心一意念佛诵经还经常放生,结果重业轻报,六十六那年大病一场痊愈以后一直活到现在,今年七十八了还身体强健能爬山,这都是身边的事所以感同身受,有没有命运这回事,依我看有,因为所有的种子都在你的如来藏中装着,这辈子条件成熟因缘和合自然兑现,中国一句老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有命运但又不惟命是从,学佛人知道这个理;运由心生,路在脚下,连寿命都能够改变还有什么不能改变?我们正是不甘心命运的摆布,想要改变它因此才学佛,学佛的过程其实就是改变种子去染还净的过程,如来藏中染污种子全部消除干净就成佛了,生命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还必须从建立正确的知见开始。
一般人所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一点问题。比如渴了就要喝水,消除饥饿就要吃东西,去除病苦就要吃药,消除贫困就去赚钱……用种种不同的方法去对治不同的痛苦,但都不能彻底解除痛苦。就像吃喝只能解决饥渴的痛苦,而对其它痛苦没有办法。吃一顿饭喝一次水,的确可以暂时的消除饥饿之苦,但却不能永久消除饥渴,用不了多久,人们又会象以前那样重新感到饥渴。所以这些方法都是带有局限性权宜之计,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痛苦。就象吃止疼药,暂时起了点作用,可是过了一会儿又依然如故痛起来,还有的人用酗酒甚至吸毒的方法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更有甚者选择自杀,以为这样就可以一了百了永远再也不会有痛苦……
其实这些不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苦,反而会雪上加霜,就像砍树不把树根铲除一样,不久它还会继续长出新枝。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彻底切断,今后还会出现其它痛苦,无论你怎么去努力排除,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滋生。
佛经中将苦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个层次。苦苦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我们马上就能明显感觉到,而且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明显之苦。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小孩子爱吃冰淇淋,吃一个两个很开心,他一口气吃八个,结果吃的浑身发冷牙齿酸麻变成痛苦的事情,有人小时候家穷没钱吃不起肉,现在有钱了,大鱼大肉成天吃个没够,直到躺在病床上,才知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果然是这样。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都是依缘而生的假相,不是清净的,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常常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属于细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我们的生命一刻不停的处于刹那变化之中,既不长久也不牢固,导致了痛苦的不断形成。中国人认为人的面容就是"苦"字形,你看: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合起来,正好是一个"苦"字。
佛陀无限慈悲,不忍看到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受尽无量苦,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宣讲”苦,集,灭,道”四圣谛,告诉人们产生苦的原因和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集谛。”
财,色,名,食,睡,为人间的五欲,各种欲望都在爱欲中,爱与欲相应就随之产生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指对于人体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想要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由此产生的各种渴求、欲望、贪婪、爱著,是生死相续的根本,也是产生痛苦的原因。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 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二乘声闻缘觉学佛人的解脱道,是因为他们观察到蕴处界的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断尽我见与我执从而出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大乘的佛菩提道,是亲证本来自性清净的真心如来藏,了知法界实相,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从而永远解脱八苦的系缚,然后发起菩萨菩提大愿,常住世间自度度人。
若想从痛苦中解脱,首先必须断除“身见”、“我见”。 这是三乘佛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乘菩提道之入门基础,,如果我见还未断,还是一个佛门的门外汉。
若欲断我见,首先要明理,千万不要被那些“大师”和藏密外道“上师,活佛”们所误导,混淆“我见”的真正涵义,连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既搞不清无修无证的是谁?也搞不清有修有证的又是谁?全在意识心上做无用功,在“我执”、“我所”上打转转。而我们这个聪明伶俐的意识心当死后再去投胎时就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是另一个全新意识心的你,既如此,那我们在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上下再大的功夫又有何用?
佛为一大事因缘化现于世,告诉我们生命的秘密;在一切众生的色身中不仅有乖巧伶俐能够思维的妄心,更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以是意故,佛在《楞严经》中一语道明:“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这个常住真心。”《如来藏经》云:“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而我们却被世间幻象所迷惑,且由于种种误导而无法认识找到真心,所以一直习惯于以这个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以为这个就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真心,身在宝山不知宝,“日用而不知”,痛苦无穷尽,何其悲哀。
对于一个没有接受佛法的人而言,的确是很难承认这个“我”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它已经习惯于无始以来当老大,一代又一代,无论是做人做鬼还是当牛作马,统统都是自以为是,自我作主,我是人非,我对人错,自家利益放在头一位,这就是“我见”, 以这种观念或心态出发,自然会衍生出自私、贪婪、虚荣、自卑、妒忌、仇恨以及出人头地、战胜别人、不能让别人小看等等妄念,而这些妄念自然就会带来无穷烦恼和痛苦,身见、我见、疑见如同绳索把自己紧紧捆住,佛家称之为“三缚结”,千秋万代让我们不得解脱。
《杂阿含经》卷43“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这正是意根体性的特点,它处处作主,遍计所执,对可意的就喜欢,不可意的法就厌离,也不管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心理学将此叫做“思维定势”。 所以一般人在接人待物时,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感情色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也应当如此。他们在看待那些不喜欢的人时更是如此,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只会给自己合别人带来内心的痛苦,造成新的“苦因”,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不会有任何益处。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不能如理如法地修证佛法,这个“意识我”是不会否定自己的,它才不管你有没有“八苦”,会不会堕入三恶道,它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存在”。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原来这个霎那变异的身体和意识心并非是真实的我,短短几十年后一切终归坏灭,唯有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永远常在,当我们依此真实心来对照五蕴十八界时,发现它们统统都是依如来藏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没有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大千世界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直接和间接出生的,离开了自在的真实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 当你依如来藏体性现前照见了五蕴皆空时,就因此明白了五蕴皆依如来藏而存在,你就从此不会再以色身为真实我;这时身见和我见就会灭掉,再继续深入通过闻、思、修,连我执也渐渐断除,从而获得人无我、法无我的解脱。永远舍离对三界万法的贪爱,乃至了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一切苦厄,达到究竟涅磐彼岸。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想留都留不住,包括“苦”在内。借用《金刚经》一句常用语;所谓“苦”即非苦,是名为“苦”,一切痛苦都是缘起缘灭,生灭无常,身心如幻,世界如幻,苦受如幻。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把一切痛苦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都当作是真实,不会去回避和排斥痛苦,反而将痛苦看成是轮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平静的接受痛苦,与痛苦和平共处,遇到了痛苦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能够正确地对待它,遇到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做到随遇而安,坦然承受,无怨无悔,如此便能体会少分解脱之乐,将痛苦和烦恼当做学佛的增上动力。因为当我们烦恼升起的时候其实正是体验观察最好的时机,而我们学佛就是要去发现生命本来的面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细心观察身心的痛苦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苦?自己的五蕴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随时随地的仔细观察,久而久之自然会升起智慧,认识到这个狭隘自私的“我”原来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不实和渺小,在冷酷无情的无常面前,“我”是那样的无助,乃至最后发现其实本没有一个可以称为“我”的存在。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唯有真实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不生不灭的“我”,未来能下地狱也能成佛的“我”。而生生世世的“意识我”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在。想想看,我们每一世遇到的痛苦加起来有多少?我们每一次轮回时生离死别的泪水积起来是否比四大洋的海水还要多?我们每一个众生无量世生死的白骨堆起来,是不是比须弥山还要大?这无穷尽的痛苦;无际的泪水和无量的白骨,啥时才有个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终于有缘遇上了义佛法,明白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何其有幸,君当珍惜!祝愿天下有缘人皆能信受三宝,走向正觉,从“八苦”中早日解脱,共行菩萨道。
-----奕通居士
(原标题:人生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