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难免有痛苦,如何面对痛苦自古以来是人生一大命题,人人都曾有过痛苦的时刻,所以都希望知道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信您随便找一个人问问;你为什么活得痛苦,他可能会说;我没钱,所以感到痛苦;但你有了钱就没有痛苦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企业家算是有钱人吧,可有报导说中国企业家的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十岁;十多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认识一位刘老板,他是北京一家大型别墅区的投资人,一时烦恼想不开吃,第一次被发现抢救及时没死成,但他就是一心一意想死,所以没多久又一次吃,结果这次遂了他的心愿,这事发生在十多年前,他当时的身价已经上亿;还有人会说;我常年卧病在床,所以感到很痛苦;那么健康人就能活的很快乐吗?如今青少年成了社会严重问题,他们不正处在年轻力壮风华正茂的黄金岁月吗?又有人说;我都快四十了还成不了家,感到很是痛苦;这位仁兄,你去问问那些成家立业的人,他们就没有痛苦了吗?再去查查中国社会的离婚率现在是多少?每个人处境不同,追求不同,所以对痛苦的感受也不一样,但这些都是痛苦的表象,不是痛苦的原因。只有找到痛苦的根源,我们才能够加以对治, 那么生命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
《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少病,健康长寿,有的人生下来就疾病不断,甚至夭折?是凭着每个人的运气?还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 由于我们过度的依赖科学与医学, 偏重于技术性和唯物式解决方法,以至于对疾病的根源和致病机理缺乏全面地认识, 所以才会对于太多的疾病而束手无策,令无数患者饱受疾病的折磨。佛家认为,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优秀的基因,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乏少或业力深重,所以有人出生在恶劣甚至战乱的国土,或是遗传基因有缺陷,或是缺衣少穿而多病早夭。前世有什么样的习气种子,今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和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因此导致我们容易患上什么样的疾病,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会被那些各种广告所蒙骗,而能抓到重点,以正确的身口意行为,防止产生患病的因,这样才能真正的预防疾病,改善健康。假使百千劫,所作因不虚,因缘际会时,果报自现前, 你做过的每一件好事坏事,你的如来藏都会一五一十记录下来,然后到了某一个时机或是今生或者来世,内外因缘成熟,收藏的种子流注,于是果报现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三世因果,丝毫不爽,分厘不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你曾经做过了什么,你就静静地等着结果吧,时间一到,一切都会有个交代。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成为夫妇无非两种人,一是报恩,一是报怨。杭州灵隐寺有一副楹联;夫妻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为宿债,有债必还,无债不来。恩爱夫妻是报恩来的,恩尽义绝,下辈子就不会结为夫妻;要是恩情还未了或愈结愈深,下辈子还要结为夫妇,另一种是报怨或是来讨债的,一方耗尽另一方的家业却一点也不觉得可惜。丈夫努力工作赚钱,太太却大笔挥霍;或是太太十分节俭,而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倾家荡产;或者妻子对老公照顾无微不至,却任凭好吃懒做的丈夫辱骂也不敢吭声。过去世曾发生过的如今情景再现,只不过角色已经相互转换,妻子成了丈夫,丈夫变成妻子。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无法去怪罪别人,知道所发生的这一切,无不都是木匠做枷,自作自受,所以菩萨畏因,常人畏果,为什么?因为有因则必有果,世上愚人才会在已经发生的结果面前后悔不迭哭天抹泪埋怨自己,智者明白,只有在因上下功夫,防微杜渐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防止种下产生一切恶果的种子才是正路。其实世上有许多人从自身实践中已经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叫做命运的东西支配着自己的一生,却是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动服从这个因果定律,惟其正信的学佛人除外,因为他们深信因果,按照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善待一切有缘众生,身体力行六度法门,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到底谁是命运的真正主宰?因果报应的规律,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你今世心怀恶毒,杀害生命,就注定自己下一世短寿或多病;你今世具慈悲心,不杀生命,就已经注定自己下一世健康长寿;你今世想尽方法阻碍他人的利益,就注定自己下一世运程多滞;你今世傲慢自高,卑视他人,就注定自己下一世卑贱的命运;你今世心怀悭吝,不肯施济贫病,就已经注定了自己来世贫穷;你今世常出钱出力帮助穷人,就注定了自己来世富贵挣钱容易。。。
这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强加给你,都在自作自受!是谁在受?是因为有了这个我!因为无明,我们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佛教称之为身见,我见,无始以来像绳索一样把我们牢牢不得自在,这个我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生存于世,色、受、想、行、识构成我们的五蕴色身;自从我们一生下来直到长大,所做一切都围绕这个我, 我饿了,我渴了,我的家,我的老师,我的工作,我的朋友,我的梦想,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你可以指挥你的身体,比如你可以让自己的手拿起一杯茶,然后让自己的嘴巴张开喝下它。你也可以让自己吃饭、睡觉、玩电脑,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似乎可以证明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拥有完全的做主权。但同样有很多事实证明你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比如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太胖,无法穿想穿的衣服,你很懒,不能天天准时起床后去锻炼,你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你甚至无法要求自己不生气,尽管你一再告诫自己。你不想得病,结果偏偏患上肝炎,你想永远不死,但不可能做到。这都证明你并非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你受因果的支配,受你自己习气种子的奴役,被无始以来的身见、我见所掌控,要不怎么会有身不由己、不由自主这些成语呢?
想起老爸的一个老友关老,为人正直,受人尊重,可就是多年的烟瘾改不掉,结果得了肺癌,手术前医生警告他说要么彻底戒烟要么最多活一年,他做了最大努力可就是没有成功,果然没多久就去世了,可见意识无法做主,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继续吸烟的必然结果,也下了很大决心,可就是情不自禁老想抽,经常把烟藏起来乘家人不备偷偷抽两口,结果最后习气赢了,人死了。
有人为自已长得高大英俊而自豪,有人为自已长得矮小丑陋感到自卑,有人为身体衰弱而忧伤,有人为身体强健而得意,我们把色身当作自我,认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身体,最关心的也是自已的身体,忙忙碌碌一辈子无非是为它吃,为它穿,满足它的种种:财、色、名、食、睡,在追求满足中度过宝贵的人生,难怪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佛说:身为苦本。由于众生强烈的执身为我,才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
眼睛喜欢看好看的,耳朵喜欢听爱听的,鼻子喜欢闻香味,舌头喜欢吃好吃的,身体喜欢柔软滑嫩, 你看女士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用在打扮上?她们不停地换新衣服、涂脂、抹粉、画眉、隆胸、做双眼皮、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都不得安宁,我们被身体感官的种种感受所欺骗,男女为什么要?因为相触而有感受,所以叫享受,但这个享受既短暂又不真实,不到几秒钟就过去了,只剩下空空如也和浑身虚脱,可是我们没有智慧,被身体的那点触受给骗了,还一个劲地去苦苦追求。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 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所蒙蔽,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我,其实它不过是籍着父母因缘和四大假合而暂存一时,短短几十年就灰飞烟灭,然后再去重新投胎,生出一个新的意识我, 这辈子是张三,下一辈子李四,谁也不认得谁,你可以体认这个意识我眼前的存在,但它不是永远的存在,所以它是有生有灭的缘起之法,因为缘起,所以体性是无常空,佛家称为 缘起性空,只有恒常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 佛陀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生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事实上,你目前所习惯的自己只是一个虚幻的外壳,如来藏才是你本来的面目。因为有了祂,才有我们的过去和将来,否定祂就是否定自己的存在。佛学八万四千法门,离开祂都成了无的放矢的戏说。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是花天酒地的,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 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以成了当今社会现象屡禁不止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思想根源,人人向钱看,得贪就贪,只顾眼前,罔顾后果,您想;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既然生命只有一次,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样的社会思想基础,是能造就道德高尚的公民,还是能打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怎样从痛苦中解脱?
日常生活中人们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方法试图消除痛苦,譬如你刚刚失恋无以自拔,于是求救于心理大夫,他告诉你;学会放弃和淡忘,才是面对痛苦的良策,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要面对现实走出自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业余爱好或干脆请二十天大假去户外旅行…….诸如此类什么替代法,认知法,转移法等等不一而足,有没有用?有用,至少暂时管用,但不彻底,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许会一时忘却,但过后只要一想起来还是会心痛;又比如现在流行算卦测八字,想用去凶避祸来逃避痛苦,真的管用吗?说实话,在下多年前也曾热衷此道,知道它确能预测一些事情的发生,但如果你真依赖与此,那可真就求出无期了,为什么?因为它充其量也只能预测命运而不能改变命运,只能把一些逆缘暂时避开推后,但该发生的早晚还是会发生,因为导致结果的那个因并没有改变。家母七十五岁那年身患癌症去世,在此之前我从八字中测出此事,非常想让她度过此难,一再劝她吃素念佛放生,可是身为公务员又干了一辈子人士组织工作的家母就是当作耳旁风,身为人子也不能强迫她老人家,结果时辰一到自然应验,而我认识的另外一位老居士,曾找人算命只能活到六十六岁,可她不当回事一心一意念佛诵经还经常放生,结果重业轻报,六十六那年大病一场痊愈以后一直活到现在,今年七十八了还身体强健能爬山,这都是身边的事所以感同身受,有没有命运这回事,依我看有,因为所有的种子都在你的如来藏中装着,这辈子条件成熟因缘和合自然兑现,中国一句老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有命运但又不惟命是从,学佛人知道这个理;运由心生,路在脚下,连寿命都能够改变还有什么不能改变?我们正是不甘心命运的摆布,想要改变它因此才学佛,学佛的过程其实就是改变种子去染还净的过程,如来藏中染污种子全部消除干净就成佛了,生命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还必须从建立正确的知见开始。
一般人所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一点问题。比如渴了就要喝水,消除饥饿就要吃东西,去除病苦就要吃药,消除贫困就去赚钱……用种种不同的方法去对治不同的痛苦,但都不能彻底解除痛苦。就像吃喝只能解决饥渴的痛苦,而对痛苦没有办法。吃一顿饭喝一次水,的确可以暂时的消除饥饿之苦,但却不能永久消除饥渴,用不了多久,人们又会象以前那样重新感到饥渴。所以这些方法都是带有局限性权宜之计,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痛苦。就象吃止疼药,暂时起了点作用,可是过了一会儿又依然如故痛起来,还有的人用酗酒甚至吸毒的方法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更有甚者选择,以为这样就可以一了百了永远再也不会有痛苦……
其实这些不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苦,反而会雪上加霜,就像砍树不把树根铲除一样,不久它还会继续长出新枝。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彻底切断,今后还会出现其它痛苦,无论你怎么去努力排除,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滋生。
佛经中将苦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个层次。苦苦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我们马上就能明显感觉到,而且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明显之苦。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小孩子爱吃冰淇淋,吃一个两个很开心,他一口气吃八个,结果吃的浑身发冷牙齿酸麻变成痛苦的事情,有人小时候家穷没钱吃不起肉,现在有钱了,大鱼大肉成天吃个没够,直到躺在病床上,才知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果然是这样。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都是依缘而生的假相,不是清净的,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常常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属于细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我们的生命一刻不停的处于刹那变化之中,既不长久也不牢固,导致了痛苦的不断形成。中国人认为人的面容就是"苦"字形,你看: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合起来,正好是一个"苦"字。
佛陀无限慈悲,不忍看到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受尽无量苦,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宣讲”苦,集,灭,道”四圣谛,告诉人们产生苦的原因和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集谛。”
财,色,名,食,睡,为人间的五欲,各种欲望都在爱欲中,爱与欲相应就随之产生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指对于人体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想要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由此产生的各种渴求、欲望、贪婪、爱著,是生死相续的根本,也是产生痛苦的原因。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 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二乘声闻缘觉学佛人的解脱道,是因为他们观察到蕴处界的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断尽我见与我执从而出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大乘的佛菩提道,是亲证本来自性清净的真心如来藏,了知法界实相,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从而永远解脱八苦的系缚,然后发起菩萨菩提大愿,常住世间自度度人。
若想从痛苦中解脱,首先必须断除“身见”、“我见”。 这是三乘佛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乘菩提道之入门基础,,如果我见还未断,还是一个佛门的门外汉。
若欲断我见,首先要明理,千万不要被那些“大师”和藏密外道“上师,活佛”们所误导,混淆“我见”的真正涵义,连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既搞不清无修无证的是谁?也搞不清有修有证的又是谁?全在意识心上做无用功,在“我执”、“我所”上打转转。而我们这个聪明伶俐的意识心当死后再去投胎时就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是另一个全新意识心的你,既如此,那我们在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上下再大的功夫又有何用?
佛为一大事因缘化现于世,告诉我们生命的秘密;在一切众生的色身中不仅有乖巧伶俐能够思维的妄心,更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以是意故,佛在《楞严经》中一语道明:“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这个常住真心。”《如来藏经》云:“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而我们却被世间幻象所迷惑,且由于种种误导而无法认识找到真心,所以一直习惯于以这个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以为这个就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真心,身在宝山不知宝,“日用而不知”,痛苦无穷尽,何其悲哀。
对于一个没有接受佛法的人而言,的确是很难承认这个“我”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它已经习惯于无始以来当老大,一代又一代,无论是做人做鬼还是当牛作马,统统都是自以为是,自我作主,我是人非,我对人错,自家利益放在头一位,这就是“我见”, 以这种观念或心态出发,自然会衍生出自私、贪婪、虚荣、自卑、妒忌、仇恨以及出人头地、战胜别人、不能让别人小看等等妄念,而这些妄念自然就会带来无穷烦恼和痛苦,身见、我见、疑见如同绳索把自己紧紧捆住,佛家称之为“三缚结”,千秋万代让我们不得解脱。
《杂阿含经》卷43“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这正是意根体性的特点,它处处作主,遍计所执,对可意的就喜欢,不可意的法就厌离,也不管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心理学将此叫做“思维定势”。 所以一般人在接人待物时,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感情色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也应当如此。他们在看待那些不喜欢的人时更是如此,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只会给自己合别人带来内心的痛苦,造成新的“苦因”,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不会有任何益处。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不能如理如法地修证佛法,这个“意识我”是不会否定自己的,它才不管你有没有“八苦”,会不会堕入三恶道,它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存在”。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原来这个霎那变异的身体和意识心并非是真实的我,短短几十年后一切终归坏灭,唯有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永远常在,当我们依此真实心来对照五蕴十八界时,发现它们统统都是依如来藏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没有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大千世界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直接和间接出生的,离开了自在的真实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 当你依如来藏体性现前照见了五蕴皆空时,就因此明白了五蕴皆依如来藏而存在,你就从此不会再以色身为真实我;这时身见和我见就会灭掉,再继续深入通过闻、思、修,连我执也渐渐断除,从而获得人无我、法无我的解脱。永远舍离对三界万法的贪爱,乃至了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一切苦厄,达到究竟涅磐彼岸。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想留都留不住,包括“苦”在内。借用《金刚经》一句常用语;所谓“苦”即非苦,是名为“苦”,一切痛苦都是缘起缘灭,生灭无常,身心如幻,世界如幻,苦受如幻。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把一切痛苦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都当作是真实,不会去回避和排斥痛苦,反而将痛苦看成是轮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平静的接受痛苦,与痛苦和平共处,遇到了痛苦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能够正确地对待它,遇到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做到随遇而安,坦然承受,无怨无悔,如此便能体会少分解脱之乐,将痛苦和烦恼当做学佛的增上动力。因为当我们烦恼升起的时候其实正是体验观察最好的时机,而我们学佛就是要去发现生命本来的面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细心观察身心的痛苦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苦?自己的五蕴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随时随地的仔细观察,久而久之自然会升起智慧,认识到这个狭隘自私的“我”原来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不实和渺小,在冷酷无情的无常面前,“我”是那样的无助,乃至最后发现其实本没有一个可以称为“我”的存在。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唯有真实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不生不灭的“我”,未来能下地狱也能成佛的“我”。而生生世世的“意识我”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在。想想看,我们每一世遇到的痛苦加起来有多少?我们每一次轮回时生离死别的泪水积起来是否比四大洋的海水还要多?我们每一个众生无量世生死的白骨堆起来,是不是比须弥山还要大?这无穷尽的痛苦;无际的泪水和无量的白骨,啥时才有个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终于有缘遇上了义佛法,明白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何其有幸,君当珍惜!祝愿天下有缘人皆能信受三宝,走向正觉,从“八苦”中早日解脱,共行菩萨道。
--------奕通居士
佛经中将苦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个层次。苦苦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我们马上就能明显感觉到,而且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明显之苦。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小孩子爱吃冰淇淋,吃一个两个很开心,他一口气吃八个,结果吃的浑身发冷牙齿酸麻变成痛苦的事情,有人小时候家穷没钱吃不起肉,现在有钱了,大鱼大肉成天吃个没够,直到躺在病床上,才知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果然是这样。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都是依缘而生的假相,不是清净的,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常常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属于细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我们的生命一刻不停的处于刹那变化之中,既不长久也不牢固,导致了痛苦的不断形成。中国人认为人的面容就是"苦"字形,你看: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合起来,正好是一个"苦"字。
佛陀无限慈悲,不忍看到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受尽无量苦,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宣讲”苦,集,灭,道”四圣谛,告诉人们产生苦的原因和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集谛。”
财,色,名,食,睡,为人间的五欲,各种欲望都在爱欲中,爱与欲相应就随之产生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指对于人体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想要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由此产生的各种渴求、欲望、贪婪、爱著,是生死相续的根本,也是产生痛苦的原因。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 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二乘声闻缘觉学佛人的解脱道,是因为他们观察到蕴处界的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断尽我见与我执从而出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大乘的佛菩提道,是亲证本来自性清净的真心如来藏,了知法界实相,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从而永远解脱八苦的系缚,然后发起菩萨菩提大愿,常住世间自度度人。
若想从痛苦中解脱,首先必须断除“身见”、“我见”。 这是三乘佛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乘菩提道之入门基础,,如果我见还未断,还是一个佛门的门外汉。
若欲断我见,首先要明理,千万不要被那些“大师”和藏密外道“上师,活佛”们所误导,混淆“我见”的真正涵义,连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既搞不清无修无证的是谁?也搞不清有修有证的又是谁?全在意识心上做无用功,在“我执”、“我所”上打转转。而我们这个聪明伶俐的意识心当死后再去投胎时就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是另一个全新意识心的你,既如此,那我们在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上下再大的功夫又有何用?
佛为一大事因缘化现于世,告诉我们生命的秘密;在一切众生的色身中不仅有乖巧伶俐能够思维的妄心,更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以是意故,佛在《楞严经》中一语道明:“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这个常住真心。”《如来藏经》云:“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而我们却被世间幻象所迷惑,且由于种种误导而无法认识找到真心,所以一直习惯于以这个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以为这个就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真心,身在宝山不知宝,“日用而不知”,痛苦无穷尽,何其悲哀。
对于一个没有接受佛法的人而言,的确是很难承认这个“我”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它已经习惯于无始以来当老大,一代又一代,无论是做人做鬼还是当牛作马,统统都是自以为是,自我作主,我是人非,我对人错,自家利益放在头一位,这就是“我见”, 以这种观念或心态出发,自然会衍生出自私、贪婪、虚荣、自卑、妒忌、仇恨以及出人头地、战胜别人、不能让别人小看等等妄念,而这些妄念自然就会带来无穷烦恼和痛苦,身见、我见、疑见如同绳索把自己紧紧捆住,佛家称之为“三缚结”,千秋万代让我们不得解脱。
《杂阿含经》卷43“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这正是意根体性的特点,它处处作主,遍计所执,对可意的就喜欢,不可意的法就厌离,也不管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心理学将此叫做“思维定势”。 所以一般人在接人待物时,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感情色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也应当如此。他们在看待那些不喜欢的人时更是如此,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只会给自己合别人带来内心的痛苦,造成新的“苦因”,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不会有任何益处。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不能如理如法地修证佛法,这个“意识我”是不会否定自己的,它才不管你有没有“八苦”,会不会堕入三恶道,它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存在”。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原来这个霎那变异的身体和意识心并非是真实的我,短短几十年后一切终归坏灭,唯有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永远常在,当我们依此真实心来对照五蕴十八界时,发现它们统统都是依如来藏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没有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大千世界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直接和间接出生的,离开了自在的真实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 当你依如来藏体性现前照见了五蕴皆空时,就因此明白了五蕴皆依如来藏而存在,你就从此不会再以色身为真实我;这时身见和我见就会灭掉,再继续深入通过闻、思、修,连我执也渐渐断除,从而获得人无我、法无我的解脱。永远舍离对三界万法的贪爱,乃至了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一切苦厄,达到究竟涅磐彼岸。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想留都留不住,包括“苦”在内。借用《金刚经》一句常用语;所谓“苦”即非苦,是名为“苦”,一切痛苦都是缘起缘灭,生灭无常,身心如幻,世界如幻,苦受如幻。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把一切痛苦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都当作是真实,不会去回避和排斥痛苦,反而将痛苦看成是轮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平静的接受痛苦,与痛苦和平共处,遇到了痛苦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能够正确地对待它,遇到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做到随遇而安,坦然承受,无怨无悔,如此便能体会少分解脱之乐,将痛苦和烦恼当做学佛的增上动力。因为当我们烦恼升起的时候其实正是体验观察最好的时机,而我们学佛就是要去发现生命本来的面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细心观察身心的痛苦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苦?自己的五蕴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随时随地的仔细观察,久而久之自然会升起智慧,认识到这个狭隘自私的“我”原来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不实和渺小,在冷酷无情的无常面前,“我”是那样的无助,乃至最后发现其实本没有一个可以称为“我”的存在。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唯有真实心如来藏才是真实的“我”,不生不灭的“我”,未来能下地狱也能成佛的“我”。而生生世世的“意识我”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在。想想看,我们每一世遇到的痛苦加起来有多少?我们每一次轮回时生离死别的泪水积起来是否比四大洋的海水还要多?我们每一个众生无量世生死的白骨堆起来,是不是比须弥山还要大?这无穷尽的痛苦;无际的泪水和无量的白骨,啥时才有个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终于有缘遇上了义佛法,明白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何其有幸,君当珍惜!祝愿天下有缘人皆能信受三宝,走向正觉,从“八苦”中早日解脱,共行菩萨道。
--------奕通居士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痛苦?怎样从痛苦中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