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心不同
发心也就是学人信佛学佛的初衷。尽管二乘人也具有一定的悲心,他们舍报取无余涅槃之前也会随缘为人说二乘法,或者为有缘之人示现神通以引其入道,但是他们修学解脱道的根本发心是为了自己出离生死轮回。大乘菩萨具有很大的慈悲心,菩萨不仅发心自己成佛,还要尽未来际度化众生解脱生死,成阿罗汉、辟支佛、佛,这就是大乘佛法所说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大乘学人发菩提心远较二乘发出离心殊胜,《称赞大乘功德经》载,佛言菩萨哀愍一切有情于生死中轮转无救,初发无上菩提心时,一切天、人、阿素洛等皆应供养,已能映夺一切声闻、独觉极果。
二、见道不同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皆有见道、修道、成道之过程。声闻、缘觉所修解脱道的见道是断我见,二乘人见道已,复经修道断除我执,即能成道。菩萨所修佛菩提道的见道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也即禅宗所说的开悟——明心见性,菩萨见道已,复经修道断除我执、法执,即能成道。
三、修证方法不同
二乘解脱道的基本修行方法,如安般、四念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都是基于观察现象界的苦、空、无常、无我,以断除我见、我执为目的。大乘佛菩提道的基本修行方法则是实修六度,累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以求证诸法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种智为目的。大乘佛菩提道的见道、修道、成道,皆需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若缺少资粮便无法进修。二乘无须积累很多的福德资粮即可成道,是以有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之说。
相对佛菩提道来说,解脱道易修易证。只要有善知识指导,每一个人都可以藉意识深入思维五蕴、十八界、十二有支的虚妄,不会再误认蕴处界诸法为我。大乘法除了讲蕴处界空相以外,还讲到空性,空性是指一切众生都有的第八识如来藏。大乘佛法难修难证,就在于第八识的触证非常困难,如果不能开悟明心,大乘经典就读不懂,就无法进修一切种智。是以,大乘初机学人听说学佛先要开悟,往往就有畏难情绪了。末法时期大乘佛法的弘扬始终无法往纵深方向发展,少有人悟是一个主要原因。
四、戒不同
声闻戒包括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菩萨戒包括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梵网经》)等。声闻戒以出离心为基础,菩萨戒以菩提心为基础,故声闻戒与菩萨戒有所不同,譬如《菩萨善戒经》(九卷本)卷一载,佛言:
优波离!汝应宣说——声闻戒急,菩萨戒缓;声闻戒塞,菩萨戒开;声闻戒中应说因缘,菩萨戒中则不应说。优波离!菩萨之人随众生心,非声闻也,是故菩萨于戒小缓,声闻护急。优波离!菩萨若于晨朝犯戒,犹故应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知罪过,昼夜三时皆应如是,是名菩萨戒。优波离!菩萨若时时犯不名破戒,声闻若时时犯,是名破戒,是名失戒,是名不得沙门道果。何以故?声闻之人为坏烦恼勤行精进不应毁犯。优波离!菩萨若于恒河沙等劫受五欲乐,亦不失于菩萨禁戒,不名破戒,不名失戒,不名不得菩提之果。优波离!菩萨不能于一世中尽诸烦恼,当以方便渐渐令尽。
声闻戒菩萨戒之不同,略归纳如下。一者,声闻戒待缘而制——先有犯戒之事实,然后逐一制戒;菩萨戒不待缘而制,是佛于某一时某一地对菩萨的开示。二者,声闻戒的受戒有的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不是有情都能受的,比如黄门不能受具足戒;菩萨戒受戒条件则要宽泛得多,菩萨戒除了地狱有情以外,天人、人、阿修罗、饿鬼,乃至畜生都可以受。三者,声闻戒是别戒,七众各别而受,所受的戒律也有所不同;菩萨戒是通戒,菩萨所受的菩萨戒都是一致的。四者,声闻戒的获得有的要从出家僧宝领受,如八关斋戒;菩萨戒则有三种受戒方式——从佛受、从师受、自誓受。五者,声闻戒是此生经受戒之后才有的,而且是尽形寿(这一生)受持的,若命终、断善根、对解语之人宣布舍戒、犯重戒等,即失去所受之戒;若非犯重戒,或者舍弃曾发的菩提心,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是尽未来际受持的,直至成佛。即使来世不记得往世曾经受过菩萨戒,但其戒体仍在,遇缘可以增受戒。菩萨虽持一戒,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六者,声闻戒所制重点为身语二业;菩萨戒所制为身语意三业,重点是防护于起心动念间。七者,声闻戒是摄律仪戒,偏重于防非止恶;菩萨戒除了摄律仪戒之外,还有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故声闻戒以去恶为主,修善为辅,菩萨戒去恶修善并重。
菩萨戒可概括为三聚净戒: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摄律仪戒),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摄善法戒),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饶益有情戒)。故菩萨戒函盖而又超胜于声闻戒。大乘出家学人虽兼持声闻戒,然应以菩萨戒为最终依止。《大唐西域记》卷四载,德光论师面见弥勒菩萨,自恃是出家比丘,坚执声闻戒,不肯礼拜现在家相的弥勒菩萨,由此失去了闻法证果的机会,学人不可不察。
五、定不同
定即是三昧。二乘行者所证之三昧有限,包括四禅八定、灭尽定、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昧)等。大乘所证之三昧,不仅函盖了二乘的三昧,更有无量的三昧是二乘人所不知、所无力修证的,譬如般舟三昧、楞严三昧、法华三昧等。
六、智慧不同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载,佛言:
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故三乘学人——声闻、缘觉、菩萨觉悟所得的智慧不同。
(一)声闻乘的无常空智慧
声闻人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是苦、空、无常、无我,十八界中没有一个常不坏的我存在,以此无我慧断我见、我执而证解脱。
(二)缘觉乘的缘起性空智慧
缘觉人现观十二支因缘的流转,实证到所谓的我实是因缘所生法,也必随诸缘的消散而坏灭,诸缘之中并无常不坏的我 存在,以此无我慧断无明而证解脱。
声闻、缘觉是小乘佛法,他们所修的是解脱道,都是实证无我,并知有涅槃本际(入胎识)的存在而得解脱。
(三)大乘的般若智慧
般若是指大乘行者一念相应,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体验领受祂的自性而发起的智慧。般若有三种层次——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种智。
1、总相智
总相智就是参禅破初参,找到自心真如——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能现前观察祂的存在,然只了知第八识的大概,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譬如有人第一次见到荔枝时,知道了荔枝的外形。
2、别相智
学人获得总相智以后,继续观察所悟的第八识,就会发现本心第八识自性清净却又含藏着染净法的种子,能生世间、出世间法,具有中道性,等等。如此体证以后,就是证得般若别相智。譬如,有人不仅见过荔枝的人,而且也触摸过、吃过荔枝,知道其滋味了。
3、一切种智(道种智)
自心第八识含藏着一切法的种子,完全证知第八识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功能作用,就是佛地的一切种智;地上菩萨一切种智还没有具足的时候,称为道种智。譬如,有人不仅见过、吃过荔枝,还了知荔枝的营养成分、生长状况等所有知识。
总相智又名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和一切种智又名后得无分别智。总相智是进修后得无分别智的基础,故称根本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在有的经典里面又称本觉智,如《华严经》卷六(四十卷本),佛言:
诸佛菩萨自证悟(阿赖耶识)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
大乘的般若智慧与解脱道的无常空、缘起性空的智慧不同,为避免误会,故名般若。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此人还不懂般若。佛在《华严经》(四十卷本)卷九云:
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阿赖耶识行相)。
因此,由于小乘的声闻、缘觉不证第八识,所以没有般若智慧,他们只能从现象上现观蕴处界诸法空相,体证到世俗谛的无我,而不能证得胜义谛的无我(空性)。
佛教的三种智慧,又可以归纳为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声闻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是经由现前观察蕴处界之无我而产生的智慧。缘觉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是由现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而产生的智慧。大乘七住菩萨所证的人无我智是经由证知法界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现观第八识与所出生的蕴处界同时同处运行而无我,由此现观所生出的无我智慧,名大乘人无我智。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声闻人在人无我智基础上,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中,无有不坏之我存在。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证知流转之诸法中,无有恒常自在之我存在。大乘法无我智是佛及诸地菩萨所证之种智,下自初地所证道种智,上至诸佛所证之一切种智,悉名大乘法无我智(大乘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参见《楞伽经》四卷本之卷一)。
二乘人所证的法无我智者,不离人无我智之范畴,唯在蕴处界中印证诸法无我,不能实证八识心王之诸法无我,故二乘所证并非的法无我。
七、断障不同
世尊在《圆觉经》中说有两个障碍——事障与理障,使人不能成佛。事障就是一念无明所含之四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住地烦恼。理障即是无始无明,是指不能实证法界的实相第八识,或者亲证了,但是不究竟,还有诸多不明白的地方。无始无明,只障碍成佛,不障碍众生出离三界。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虽断一念无明,却仍未与无始无明相应。无始劫以来,众生在探究灭苦之道时常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免受生死之苦,很少想过法界的实相是什么,等到众生起疑,想要探究万法的实相时,才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故《胜鬘经》称之为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六住菩萨能断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烦恼,七住菩萨开悟明心始破无始无明,七地进断一念无明之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烦恼。故菩萨不需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破无始无明,至于无始无明,要到佛地才能断尽。
一念无明又称为烦恼障,无始无明又称为智障、所知障。或谓学人佛学理论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就是所知障,这是望文生义者的误会。
大乘佛法能断事障、理障,故能理事圆融。理事圆融是指在一切事相上都能现观其所显示的空性正理,对于空有融通无碍。空性正理即第一义谛——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二乘法不能实证第八识,不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在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上来现观无我,故二乘法有事无理,不能称为理事圆融。
八、断执不同
执,也即执著,含有对某种行为坚持不懈、坚认某种观点的意思。执(执著)基于虚妄分别,以为人我及三界万法实有自性。有情众生的执著以我执和法执为主。关于法执,《成唯识论》卷二,玄奘菩萨言: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法执),二者分别(法执)。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俱生法执)复二种:一(者)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者)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俱生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分别法执)亦二种:一(者)缘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者)缘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二法执(分别法执)粗故易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如是所说一切法执自心外法或有或无,自心内法一切皆有,是故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
简单来说,法执是指有情因所知障而没有实证唯识种智,无法现观蕴处界诸法皆自心藏识所生所显,便以为外法实有,或者认为实有外法能被觉知心意识、思量心末那识所触受,是名法执。
人我执,即是事障,破一念无明即是破人我执。法我执,即是理障,破无始无明即是破法执。阿罗汉、辟支佛断尽我执,然不能破法执。菩萨于初地能断分别法执,于七地断我执,俱生法执要到佛地证得一切种智时才能断除。
有法执故有变易生死。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已断我执,故其分段生死已断,由不断法执,故其所取之无余涅槃——异熟识仍有识种流注变易现象,名为变易生死未断。诸佛已断第八识所含藏之烦恼种子,复已断烦恼习气种子,已断所知障之一切随眠,其第八识种子不仅完全清净,而且识种流注变易现象也灭除了,名为断尽变易生死。诸佛如是已断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住于无住处涅槃,依无尽愿度化有情永无休止。
有学人以为执著佛法就是法执,并以《金刚经》一句经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证。这是对“法执”一词望文生义而导致的误解。执著佛法并非法执,学人严格按照经典中——佛陀的教导去做,这是精进,并非执著佛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说佛法是学人渡越生死大海的舟楫,如已到达涅槃彼岸,自然会舍弃舟楫,若还处于生死大海就不能舍弃,否则即无法到达彼岸。
九、神通功用不同
世间有情所修五神通,其境界高低,随于禅定高下而有差别。依欲界定修得五通,不知依初禅所得五通的境界,而依初禅修得五通者,能知欲界五通;乃至依四禅修得五通,能知三禅以下所得五通。故上地有情能知下地有情神通境界,而下地不知上地。
外道所修有一通、二通,乃至五种神通,其神通能力极为有限。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多有证得三明六通者,然其神通也有限度,与诸佛菩萨无法相提并论,诸佛所证之神通无有限量。譬如,于神足通,鬼神唯能于地行于神足,天人能往来天上人间,然不离娑婆世界;佛菩萨可以来往十方诸佛世界,此神足通不共外道。于天眼通,得通之阿罗汉能见一千世界乃至见三千大千世界,过是以往不能复见,而诸佛能见无量世界。证悟之菩萨若修天眼,可见未来世受生度众因缘,此天眼通不共外道。于天耳通,菩萨能闻十方诸佛说法,此不共外道。于他心通,得通的阿罗汉知无色界有情心所住境,辟支佛知阿罗汉心所住境,菩萨知辟支佛心所住境,佛知诸菩萨心所住境。于宿命通,鬼神或知一二三世的往事,天人或知五六十世,或知五六百世,得通之阿罗汉至多能知八万劫,菩萨所知远超阿罗汉,而诸佛能知无量劫往事。
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神通,可参阅《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佛菩萨虽然神通广大,然亦非万能,如诸佛亦有三不能:不能度无缘众生,不能度尽众生,不能灭众生定业。
故二乘所证神通有不共外道者,佛菩萨所证神通亦有不共二乘者。
十、表象不同
二乘人唯恐被世间诸法所污染,往往离群索居,远离七情六欲,故多出家修道。二乘人唯证四种涅槃之有余、无余涅槃。二乘定性无学舍寿前随缘度众,所度的众生数量有限且其只能证二乘菩提。定性的阿罗汉、辟支佛因为无法实证“万法唯识”,不断法执,以为生死轮回实有,故出离心极强,舍报后必取无余涅槃,不再来人间受生,仅仅“留下”无形无相的异熟识存在,谓之灰身灭智。大乘菩萨大慈大悲生生世世和众生在一起,复因在家更易修积布施、忍辱等资粮,若离世俗烦恼不能发起种智,亦不能断除烦恼习气种子,故菩萨(尤其是地上菩萨)多现在家相,如古印度的 文殊菩萨、 观世音菩萨、维摩诘大士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的菩萨绝大多数也是在家人。菩萨若于大乘见道已,即便是在家亦称胜义僧,而身披僧服之三乘比丘、比丘尼,若尚未见道,具名凡夫僧。在家菩萨“在欲除欲”,心无所著。譬如面对淫欲,未来之时心不憧憬,当需要履行夫妻义务时,便坦然而为,不生烦恼,于履行义务之后,亦不留恋。大乘菩萨世世自度度他,至成佛时,所度众生其数无量。菩萨成佛以后,法身、报身、化身具足,有为法、无为法圆满,圆证四种涅槃,唯住于大般涅槃之境利乐众生无有终期。诸佛菩萨能成就净土,诸佛更具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等等,这些都是二乘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二乘解脱道与大乘佛菩提道有种种不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二乘解脱道所修所证都不圆满;是以定性的阿罗汉、辟支佛都不名菩萨,更不能称为十号具足的佛,故解脱道只是“化城”,成佛才是佛法的终极目标。
(原标题: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有种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