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2、念佛法门【共82集】
第36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三) 观像念佛(一) 正文老师主讲
2018-07-12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上一集讲到说,于这个一行三昧的时候,能够透过一行三昧,能够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那过去佛已经成佛,现在佛在十方世界说法,能够见这个过去还有现在诸佛的应身、或是化身、或是报身的佛像,这个是能够理解的;乃至于能够见到这个雕塑的或是纸画的这个佛像,这个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何能够见到这个未来诸佛呢?
  我们说 佛在成佛的时候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什么叫做如来智慧德相呢?如来智慧德相就是真如相,这个真如相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真如相祂是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这个就是般若之母,是般若的理体,也就是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个理体,这个才是般若之母,出生般若智慧的根源。所以般若之母,正是让众生成佛之母,所以又叫做佛母,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母。佛母的意思,就是能够出生众生所有的智慧,能够透过这样的智慧、透过修行,能够成就佛道。所以般若的理体、真如理体、真如本性如来藏,才是出生般若之母,才是众生修学佛法乃至于究竟佛地的最主要根源,所以称为佛母。但是有些人已经误会了佛母这样的意思,他们用了印度坦特拉佛教的修行方法--印度坦特拉佛教就是用了男女双身修法,说女上师叫作佛母,男上师叫作勇父,叫作勇父明妃--这样子修双身法就是佛母,那这个是完全误解了般若之母、这个佛母的真正的意涵。而且不但误解这样的意涵以后,更造就了无量无边的恶业,因为修学佛法本是要清净的,怎么可能透过男女淫欲的修行,来达成修学佛法的目的呢?
  所以见一切众生的智慧德相,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相,这个如来相就是智慧德相,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就是见到了未来佛。也就是说,当你明心见性的人,看见一切众生的真如佛性,这个佛性能够出生众生的一切万法,让众生受用,能够现前观察得到众生的这个佛性,那这个叫作见现在诸佛,见未来诸佛。“明心见性者,能现前观察到众生的真如佛性,即是见现在诸佛,见未来诸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未来即将成就佛道的众生,所以未来的佛是这个真如体性,过去的佛也是这个真如体性,现在十方正在说法度众生的佛也是这个真如体性。当念佛的功德,一行三昧进到这样一个境界以后,念佛的功德无量无边。这样子的念佛功德无量无边,与无量诸佛的功德没有任何的差别;与无量诸佛念佛的功德,这个不思议的佛法,没有任何的差别。那这个没有差别,都是乘着这一个真如,乘着这样同一个真如。所以《大宝积经》里面就说:
  【念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大宝积经》卷116
  所以透过这样子念佛的功德,能够见到这个佛法的平等没有差别,都是乘着这个真如相来成最正觉、来成成佛的佛道。那因为这个样子,所以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那这个无量无边的功德有解脱的自受用功德,也有因为明心见性而度众的他受用功德,那也具足了无量辩才,具足了无量辩才就能够于真如理体、于“空有”而没有疑惑。有人说“性空相有”,那我们就说“相空性有”,为什么呢?“性空相有”是指着如来藏的本体祂本身是空性的,但是祂能够出生三界六尘万法,但是如来藏祂又是不会去执着三界六尘万法,所以说祂是空性。那如果能够具足了无量的辩才,这样子才能够入到一行三昧,完全的知道恒河沙所有的,如恒河沙诸佛的法界没有任何的差别法相,那这个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一真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指:四圣六凡都是同依于同样这个真如。不管是地狱的众生也好,不管是鬼道的众生也好,不管是畜生道的众生也好,乃至于天人,乃至于我们人道众生,或是说声闻法界,乃至于菩萨法界,乃至于佛法界,都是同依于这个真如。所以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这个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因为这样子念佛的功德,所以能够入到一行三昧的功德,所以持名念佛是有深有浅,所以持名念佛它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所以念佛的人,我们不要轻视持名念佛法门,不要妄自菲薄,念佛人不要妄自菲薄。只认为念佛只是一个持名念佛,乃至于只是停留在随缘的持名念佛,乃至于只是停留在嘴巴的念佛,不知道有所转折,不知道提升念佛层次,或甚至于诽谤了体究念佛,那这样子的话,那就贻失了念佛的大利益。那参禅的人也不要轻视持名念佛,有的人直下参禅,不是透过念佛法门直接参禅的人,那这些人也不要轻视持名念佛,因为持名念佛虽然是钝根也可以修,下根也可以修,但是它是上根人也可以修,利根人也可以修。所以透过持名念佛的随缘念佛,心念心听、心念心忆,可以进到一行三昧,可以透过有相的这个念佛三昧,进到实相的念佛三昧,或是无相的念佛三昧,那进到一行三昧里面。所以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这个最主要的就是在指持名念佛它的殊胜的地方。
  那我们今天已经把持名念佛完全都已经讲完了,接着要跟各位分享的就是观像念佛,也就是说我们第二个阶段,要来说明什么叫作观像念佛。观像念佛其实也是跟持名念佛一样,必须要有定力,必须要深解第一义谛,观像念佛不是只是看着佛像发起了一种思慕、仰慕之情啊。那什么叫作“观像念佛”?就是面对着庄严的佛的画像、或是佛的塑像,去观察思惟的一种念佛法门。那如何去观察思惟来完成观像念佛的法门呢?这个在后面我们会慢慢跟各位说明。
  那我们先说明一下刚刚所说的:观像念佛不单单的是指,对着佛像而发起仰慕之情。观像念佛跟前面所说的一行三昧,持名念佛的一行三昧一样,是必须要具足了修习念佛的定力,也就是说必须先修习念佛的定力,再来必须深入的了解思惟第一义谛,必须要了解第一义谛的真正的道理。那修习念佛的定力也就是必须要透过忆佛念佛的功夫。所以持名念佛的这个心念心听、心念心忆,其实是修学一切念佛法门的一个很好的一个方便,所以心念心听、心念心忆其实不是说不好,只是说心念心听跟心念心忆,其实它是修学念佛法门很好的方便,而且透过这样子的一个方便能够转折到、转进到更深一个层次的念佛法门。所以这个观像念佛同样的必须要具足修习定力,也就是忆佛念佛的定力。
  第二点,必须要深入的了解思惟第一义,也就是必须要知道法身是一种空性,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般若空性。虽然是空性,但是祂是真实存在的。祂不是像顽空一样,不是像虚空一样一无所有的,祂是实际的一个理体,祂是实际的一个理体存在的。祂不是像虚妄想的东西,自己所虚构出来的东西,不是意识心去虚妄想,把祂虚构出来的东西。那具足了定力还有深入了了解第一圣义谛以后,才能观像念佛,才能对着庄严的佛像--庄严的佛的画像或是佛的塑像--去思惟,然后进入体究念佛。在体究念佛的过程里面,才有办法亲见真如实相,也就是亲见自性弥陀,这样子进入了甚深的三昧。所以观像念佛的目的,其实就是要透过观像念佛的一个方便,来进入到体究念佛,那透过体究念佛的参究,来亲见自性真如,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这里面《大宝积经》说的很清楚,我们后面会引《大宝积经》的内容来做详细的说明。
  所以 佛说,一切念佛法门不外乎是要让众生:第一个作为求生净土的方便,第二让众生亲见自心本性。念佛法门其实不是只是在求平安、不是只是在求保佑,念佛法门其实就是要让众生有一个依靠,能够求生诸佛净土、能够有求生诸佛净土的方便。那念佛法门更重要的是,要让众生能够透过念佛法门来亲见自心如来。也就是说,靠着正确的念佛定力功夫的锻炼,再加上深入了解般若,深入了解第一义佛法,进而亲见自心如来。所以,一切的念佛法门无非都是要让我们求生净土,或是亲见自心如来。那观像念佛也是这样,观像念佛不但能够透过观像念佛定力的修持求生净土,也能够透过观像念佛进入体究念佛的参究,来亲见自心如来,亲见自性弥陀。
  我们来看一下《大宝积经》里面如何的说明观像念佛的过程。《大宝积经》里有一段是大精进菩萨修学观像念佛的一个过程。大精进菩萨是 世尊,也就是  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是如何的修学这个观像念佛的呢?我们看《大宝积经》里面说:有一个比丘他用白叠画像,也就是说用了非常干净的一块白布把佛像画在上面--“众彩庄严,悉皆具足”,就是把所有最美妙的这个彩绘,画到这个佛像上面去了,所以众彩庄严,具足了佛相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都完全具足画在纸上。把画像就拿到 大精进菩萨的那个地方去,送到 大精进菩萨--也就是 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送到 大精进菩萨所住的地方,送给 大精进菩萨。大精进菩萨看到这个佛像“心大欢喜”,非常的胜妙!非常的殊胜!看到佛像的时候“作如是言”,就这么说:“如来形象妙好乃尔,况复如来正遍知身,愿我来世得成如是妙色之身。”(《大宝积经》卷89)。也就是说:如来的形像竟然形像微妙相好殊胜到这一种地步啊,更何况是如来的正遍知身!
  什么是如来的正遍知身呢?如来的正遍知身就是如来的真实法身、报身。如来的正遍知身,就是如来的真如法身。唯有法身祂才是正遍知,唯有如来的法身所出生的这个报身才能够正遍知。那一般的众生,有没有正遍知身呢?一般的众生,我们说四圣六凡,都同具这个真如本体,所以叫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所有的众生一样有正遍知身,那正遍知身就是所有众生的法身。但是所有众生的报身,有没有正遍知身呢?所有众生的报身,就没有正遍知身,因为没有如来的无垢识,没有如来大圆镜智的功德。所以一般的众生的这个报身,一般众生没有正遍知身,只有法身有正遍知身。所以正遍知身就是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这个身,也是指佛与众生有差别的这个身,就是这个报身。
   释迦牟尼佛也就是 大精进菩萨,到这边的时候祂说“况复如来正遍知身”,何况是如来的正遍知身呢?到这边一直地赞叹说“愿我来世得成如是妙色之身。”在这边就发愿了,愿我未来世也能够得到成就如此的妙色的身体。所以就请求出家学道,就为了这样子就向父母亲请求出家学道。因为 大精进菩萨的父母亲非常的年老了,所以就没有答应祂出家,他说如果你出家的话,“吾等当死”,也就是说:你如果硬要出家,你如果坚持要出家,我们两个老的一定会死掉的。所以 大精进菩萨就用了很多的方便,要让祂的父母亲能够活下来,而祂自己也能够出家。
  那用了那些方便呢?祂就“不食诸味,不升牀座,不食酥油,不饮浆水。若善、若恶,口不言说,乃至得出家。”(《大宝积经》卷89)所以祂在这个时候就不吃任何的美妙的饮食,也不上床睡觉,就只是打坐,坐中观像,坐中念佛。也“不食酥油”:酥油在印度是非常营养的东西,所以也不吃任何的酥油;也“不饮浆水”,就是不喝水,也不喝任何的果汁;所有善事、恶事“口不言说”:都不去谈论任何的善事、恶事,只为了要求能够出家。那这五天当中“百味美食劝之令食”,在这个五天当中,祂父母亲为了要劝阻祂出家,所以准备了所有一切美食让祂吃,劝祂能够吃这些东西;而且发动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来帮忙劝食,劝阻祂不要出家;也用了诸多的宝藏;用八万四千美女。但是 大精进菩萨在这个时候都不理不睬,也不饮食,不睡觉,不喝、不睡,一直到第六天的时候断诸忆想。
  经典里面说:“于第六日断诸忆想,不起食,念如来应正遍知。”(《大宝积经》卷89)所以在这个时候,大精进菩萨在第六天的时候,断除了所有的忆想,而且不食任何的食物,只是念着如来的应正遍知,也就是念着如来的正遍知身,还是念着如来的正遍知身,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达到忆佛的念佛三昧。就是在第六天的时候断除了所有的忆想,也不吃任何的食物,在这个时候只念着如来的应正遍知身,能够得到忆佛三昧、念佛三昧。那在这个时候,祂的舍宅里面,他们宅所里面(因为大精进菩萨的家里是一个非常殊胜富足的富豪,所以非常庄严),那这个宅神就显现了神通,而且诵了赞偈来赞叹 大精进菩萨;并且用这个偈来呵责 大精进菩萨的父母;还有呵责 大精进菩萨的父母所找来的这些所谓的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要劝 大精进菩萨不要出家);也呵责 大精进菩萨的父母所找来的美女(这些美女就是要来引诱大精进菩萨不要出家)。那这些人看到了这些偈以后,看到这个宅神诵了这个偈以后就悔过,而且能够同意 大精进菩萨能够出家。
  后面还有 大精进菩萨往后修行观像念佛的这样一个次第,那我们下一集再跟各位作说明。
  今天时间已经到了,祝福各位同修: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36集 持名念佛一行三昧(三) 观像念佛(一) 正文老师主讲)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