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期
尊师重道(连载5)----沐中原
2022-09-13
十二、 遵从四依四不依之菩萨,于佛法取法分、不取财分
  从以上十一个项目所申论的内容来看,吕某不懂“依法不依人”的真实义,对于胜义谛的真义却停留在“依语不依义”的层次中,才会认同凡夫研究禅法所写出来的“文字禅”也是禅,全然违背他自己所提倡的“实证佛教”主张;而且又于般若理体及事相上面理事不分,把他自己的如来藏当作是菩萨,而他的五蕴却不是菩萨,也等于把如来法身当作是阴界入所摄者,堕入邪思惟所得的境界中,此等即是依识不依智之人[1];吕某不能胜解大乘经与菩萨戒的精神,依止于声闻律而强行解释大乘律中的“破羯磨转僧”逆罪,这正是依不了义不依了义的作为[2]。必须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的菩萨善知识,方得以建立佛之正法、实证佛之正法、护持佛之正法,而吕某违背了四依四不依的菩萨精神,凡有所作为都堕于四不依之中,又有何能力遵循“四依三量”增上慧学呢[3]?
  而说到三量,吕某也是从2007年《正觉学报》创刊号所立的宗旨中,盗取了“实证佛教”之名词[4],不能遵从四依者是不可能有三量的增上慧学证量的,必定远离“实证佛教”的本质。因为现量、比量、正教量三者,乃是已经在佛法中欣乐受持圣所爱戒、有大乘止观与大乘真实谛现观等内明证量者,能够于善说法律中,为诸有情宣说正法、研究抉择、教授教诫,教导有情转依而能随顺解脱与觉悟真实智;这些内容的论述运用到宗、因、喻以及现量、比量、正教量等,称为菩萨的因明处。因明就是善于观察诸法真实义,必须以四依为首要,如果是堕在四不依中,则所论将会堕在负处而不能自救,犹如今时吕某于此文中被披露的诸多处境一般。
  能够遵从“四依三量”的菩萨善知识,必定在佛法中有顺解脱分、解脱分乃至真实解脱的证量,这样的菩萨必于佛法中取法分而不会于佛法中取财分[5]。然而,吕某却往往想于佛法中取财分,除了想要写“文字禅”的书卖钱、想要以在家身接受供养以外,他还有一则曾经想于佛法中取财分的例子,那就是关于《中国佛教史》与《印度佛教史》的撰写问题。
  吕某在《禅宗的开悟与传承》序文中提到:
  2008年,正觉同修会规划“中国佛教史”和“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课题……萧老师在亲教师会议询问,没有人承接任务,于是便让我找其他学者共同来做这件事,并且指示执事们讨论经费如何拨发。2009年初,孙淑贞给我写电邮,她认为学术书籍跟一般书籍没有什么差别,说有人愿意以业余的方式来写,不需要花同修会半毛钱,问我意见。我发现双方的认知相差太远,即使勉强接下,也不会有好下场,立刻声明放弃。
  根据吕某当时对于撰写经费所提出的报价,两部佛教史各五十万字,由含他在内的五个人撰写,其中有三位是正觉学员,除了书籍纸张以外,主要费用是薪资,《中国佛教史》要价五十万元人民币,《印度佛教史》还要比五十万元高一些,两本书总计超过人民币一百万,以当时的汇价换算成新台币,约五百万左右。这样的报价内容所说的薪资,是函盖他自己与其他两位正觉学员在内,他在序文中特地提起此事时,却只字未提他索要“薪资”的事。而正觉同修会所有撰写各种书籍的学员,包括 平实导师在内,除了稿费以外(结缘书以外,由正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撰写者通常领取稿费的同时就直接护持讲堂),就算购买多少书籍研究或者参考,都不会再申报其他额外的经费,因为一切所作都是为了护持正法,没有谁会生起丝毫想要从正法中取得财分的念头。当时发大愿承担起撰写《印度佛教史》任务的菩萨,在这十三年中,个人私下到中国乃至南洋等地购买参考书籍,皆以欢喜心、护持正法的心支出各种费用,花费时间进行整理与撰写,这正是经中所说的于佛法取法分而不取财分之菩萨,因为于佛法中获得解脱分的功德受用故。
  反观吕某的作为,在在处处想要在佛法中取财分,很明显的透露出他没有解脱分,连顺解脱分都没有,因为不能于清净的解脱法中身自作证,由此也证明他不仅是浅悟者,也不是能真正转依成功的七住不退菩萨,仍停留在第六住位中,对彼而言“四依三量”仅是名词而无有实质可言。(全文完)
  附录一
  【禅宗的开悟与传承】简体版序:实证佛教学派的建立
  这本书原来是委托文津出版社于2006年11月出版,当时的授权范围包括简体版,虽然文津并未出简体字版,笔者也不能自行出版。直到2021年3月,真观才和文津合意,终止了版权。笔者当时只是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名气,文津却愿意出版这本书,虽然讲好无偿解约,我还是包了一个红包给出版社,表达我的感激之意。目前,文津还有余书没卖完,我想只要原版还买得到,我就不用再出正体版,希望文津可以多赚一点钱。毕竟,出版社的经营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本书是笔者的硕士论文,不得不迁就学术界的尺度,但当时已经鲜明地提出一个主张,佛教的核心是实证而不是哲学或信仰。〈绪论〉说到:
  目前学术界研究禅宗,大多把禅宗当做一种思想……如果是思想,就会有流变的问题,年代越远,流变的情形就会越严重……
  如果是事实真相,就没有流变的问题,只有如实不如实的问题。以物理学为例,它是研究自然律的科学,从古到今的物理学发展史,只是人类不断发现自然律的过程,已经证实的自然律,不会被后人所扬弃。在科学的领域中,没有思想领域中流变的问题—这是二者很大的不同。
  从各种佛教典籍很频繁地使用“如实正观”“正观不颠倒”“依法不依人”“证解”“亲证”“现观”“触证”“印证”等等与客观事实的发现有关的词汇,我们有理由相信:佛教的核心宗旨是客观的事实真相,而不是主观的思想哲理。
  封底折页的内容简介则说:
  禅宗的开悟,就是证解阿赖耶识。证解阿赖耶识是一种客观事实的发现,由于这一种客观事实的发现,使得一个人可以解脱生死。阿赖耶识的具体内容,一向列为绝对机密,它是参禅者所必须破解的疑情。由于证悟的内容是一种客观事实,因此开悟也是有客观标准的。上一代的禅师便依此客观标准印证他的弟子,并将所悟的内容一代一代的传授下去,形成禅宗的传承。
  真观之所以懂得禅宗,不得不归功于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的萧平实老师。1999年,我读萧老师的书,同年冬至破参,2000年到正觉同修会参加共修,2003年通过禅三的勘验。2003年同修会发生第三次法难,有多位亲教师、执事和开悟弟子,受到学术界错误的研究成果影响而退出同修会。同修会决定做学术研究,因而成立编译组,由笔者担任首任组长。随后真观自费攻读硕士和博士,都是为了支援同修会的学术研究。
  萧平实老师是集佛魔于一身的特殊人物[6],一方面全面复兴佛教的义学与修证,包括禅宗、唯识、中观、阿含,范围之大,思辨之严密,元朝以下,无出其右者。一方面,他却纵容执事在道场当中争夺权位。若干重要执事,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憷目惊心的地步。真观不只是耳闻,更多次受到。这些执事卑劣的品行,让人怀疑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最终因为琅琊阁大量的爆料,很多学员离开正觉同修会,包括许多被印证为开悟的增上班学员,还有亲教师、助教等执事。有些人虽然畏惧报复,暂时没有离开,却完全不理会正觉同修会的规定,持续将同修会的内幕公开在互联网上。
  面对琅琊阁等人的质疑和挑战,正觉同修会只针对法义做出回应,却无法对执事的卑劣行径提出辩解。如果只有零星的案例,还可以按“依法不依人”的原则来处理,然而同修会执事的卑劣却是普遍现象,甚至越是掌握权力的执事,其人品就越卑劣。所谓的修行,无非就是修正身口意行,如果同修会的法义那么胜妙,为什么这些执事人品如此不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正觉同修会最大的问题,是胜义谛与世俗谛的部分没教好。萧老师经常讲“大乘法是胜义谛,二乘法是世俗谛”,因此他大部分的弟子都以为“自己既然学大乘法,一定也懂得胜义谛”,悟前并未在胜义谛上面用心,悟后也不知道怎么转依,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六住,无法继续向上突破。实际上,大乘与小乘都有胜义谛与世俗谛,只要落入相、名、分别就是世俗谛,离开相、名、分别才是胜义谛。正觉同修会并没有教人离开相、名、分别,反而有许多作法加深了徒众的相、名、分别。
  同修会建立了严格而层次分明的等级制度,强调“上位菩萨”的权威性。这种状态的延伸,就是团体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同修会是全球唯一的正法团体,自己则是正法学员,身分远高于其他人。
  有一位道友相信正觉同修会的宣传,很欢喜地告诉我:“萧老师是地上菩萨,依照《菩萨璎珞本业经》‘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我所得的是上品菩萨戒。”真观问:“你是以什么为菩萨?”他说:“就是萧老师啊!”“你是指五蕴吧?”“……。”他还算乖觉,立刻警觉到不妙!因为《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个行邪道的人,怎么可能得真实上品戒?[7]
  同修会一位学员去世,好几百个道友去参加丧礼,绕棺送行,包括四位亲教师。事后,这四位亲教师被要求在班上跟自己的学员忏悔,理由是他们“伤害了亲教师尊贵的形象”。正觉同修会还将毁谤亲教师曲解为“破羯摩转僧”,将不愿告密的人扣上“波罗夷”。正觉一向自称“正法道场”,却这样曲解戒律,把戒律当成斗争和控制徒众的工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正觉同修会的第二个问题,是擅自减少见道的要件,还不能住于胜义谛,便印证为见道。经过萧老师印证过的人,号称是七住大乘见道,绝大多数只有六住的开悟(知道阿赖耶识的具体作用)。这些六住菩萨不懂得胜义谛,甚至连声闻见道都没有!经过三次法难和琅琊阁事件,退转的比率估计有两成以上。《菩萨璎珞本业经》讲,七住以上不会退转,可见这些退转的人并不是七住,最多只是六住而已。这么多人退转,说明萧老师的勘验标准不符合经教。
  正觉同修会的第三个问题,是擅自增加见道的要件,妄称声闻和大乘见道都必须有未到地定。[8]要知道,见道只断见所断烦恼,不断修所断烦恼,因此只要验证六见处达到不疑,入三解脱门,便可以在一次对话当中证得,如《阿含经》就有很多凡夫当下证初果的记载。未到地定则是要修的,已证未到地定的人可以薄贪嗔,要是见道必有未到地定,应该至少证二果,而不是只有初果。禅宗的见道,也可以在一个机锋当中成就,并不需要定力。见道需要的“定”是“心得决定”,而不是未到地定。
  正觉同修会的第四个问题,是擅自规定在家居士不得接受供养。事实上,在家菩萨接受供养并不违反戒律,甚至《菩萨戒本》还将“不受重宝”列为轻戒,也就是说,不接受别人的供养才是犯戒。就像《西游记》讲的那样:“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他们施设这种错误的禁戒,必导致在家菩萨弘法的困难。真观以在家菩萨的身分弘法,接受供养,他们便诬谤为“破和合僧”。这么做是“非律言律,律言非律”,是篡改戒律的行为,比个人破戒严重百千万亿倍!
  哪些人可以受供养,并不是依身分而定。《佛藏经》说:“我听行者、得者受他供养,不听余人。”这是说,佛陀允许正在修解脱法和已证解脱法的人接受供养,而不是其他人。《佛藏经》:“舍利弗!乃至于法少许得者,皆与佛诤……如是见人,我则不听出家受戒。舍利弗!如是见人,我则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则是说,有邪见的人,佛不允许他接受供养,甚至也不允许他出家。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发普贤行愿的人“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这是因为他发了菩提心,跟是否出家没有关系。《法华经》说:“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这是因为他有正见,信受大乘佛法,跟是否出家没有关系。《大般涅槃经》说:“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一阐提得千倍报,施持戒者百千倍报,若施外道断烦恼者得无量报,奉施四向及以四果至辟支佛得无量报,施不退菩萨及最后身诸大菩萨、如来世尊,所得福报无量无边不可称计不可思议。”这表示一切有情皆可受施,只要是布施皆有功德。“供养”是带著恭敬心的布施,供养的对象是修习解脱法或证得解脱法的人。实证佛教学派的老师,或者已经分证解脱,或者正在修习解脱法,并且都发普贤行愿,可以让施主获得无量报,正是佛经讲的“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真观原本只想做一个单纯的学者,但事与愿违,在正觉同修会持续之下,最终建立了“实证佛教学派”。2008年,正觉同修会规划“中国佛教史”和“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课题。这是极困难的任务,尤其是《印度佛教史》,英国的渥德尔和日本的平川彰各写一本,号称名著,却饱受垢病,但几十年来也没有更好的著作出版。萧老师在亲教师会议询问,没有人承接任务,于是便让我找其他学者共同来做这件事,并且指示执事们讨论经费如何拨发。2009年初,孙淑贞给我写电邮,她认为学术书籍跟一般书籍没有什么差别,说有人愿意以业余的方式来写,不需要花同修会半毛钱,问我意见。我发现双方的认知相差太远,即使勉强接下,也不会有好下场,立刻声明放弃。当时我已找到两位学者,三个人都认为两个课题应该不计代价继续做下去,所以我们仍然在2009年3月21日成立“实证佛教研究中心”。
  2010年7月出版《实证佛教导论》以现代学术证明佛教的核心义理是不可推翻的客观事实,探讨的范围包括原始佛教、般若中观、法相唯识和教外别传的禅宗,内容函盖佛教史、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是实证佛教学派奠基之作。2018年1月出版《文艺佛心》提出实证佛教学派的宗旨:“一切有为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若离业力与妄想,它们什么都不是。”2018年5月出版《实证佛教修行方法》有系统地讲解修证的知见和方法,并建立实证佛教学派的修学纲领:“勇发普贤行愿总摄戒行,安住真如三昧深入禅定,遵循四依三量增上慧学。”虽然不离唯一实相,但解说方式与修证方法与其它宗派不同,认同的人逐渐汇聚在一起,终于形成实证佛教学派。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实证佛教’后面加上‘学派’两个字?感觉上气势变小了。”我说,“实证佛教”就是佛教,加上“实证”二字,只是提醒大家佛教以实证为核心。“实证佛教学派”是在全体佛教当中,选取部分的法义做为学习的重点,应机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理性态度的法行人,而不是崇拜大师的信行人,修证的位阶大约是初住到十住的习种性菩萨,而不是所有的佛教徒。我们格局比较小,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又特别关注学术研究,加上“学派”二字还是比较相称的。我们会持续以三乘见道的证量,发表符合三量的学术论文,荷担如来末法事业,直到正法住世因缘灭尽为止。
  《禅宗的开悟与传承》写于实证佛教学派成立之前,但与后来的著作一脉相承,现在出简体字版也没有太大的变更,因此把它列为实证佛教学派的重要著作。这本书有两个比较重大的错误,请读者留意。
  第一,笔者当时仍分不清开悟与见道,将二者统称为“悟道”,后来才知道:开悟是知道密意,但没有转依,相当于六住;能够转依,入三解脱门,才是七住真见道。禅门史传记载的大部分是开悟的公案,像“好雪片片,不落何处”这种转依的公案比较少。禅门所谓的“得法弟子”,只要求开悟,并不要求转依。
  第二,据2019年湖南大学郑翔高博士论文《张九成的儒佛会通思想历程》的考证,张九成的开悟,应该是在遇到大慧宗杲之后,而不是先前的闻蛙鸣。
  《禅宗的开悟与传承》字数比较少,因此再补上十二篇文稿,作为本书的附录《朝圣者的旅程》。前者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后者则是虔诚的修证报告,集结为单行本,记录真观创立实证佛教学派的历程。对住位菩萨来说,这应该是很重要的参考书。
  吕真观
  2021年6月12日
  序于桃园市诚信爱心家园
  跋
  即将出版时,有几位朋友知道我点评正觉同修会和萧平实老师,纷纷表达忧虑之意。其中一位说:“我们还是有为尊长讳的传统吧!建议还是以某道场某导师某老师某学员来称呼,这样接受度高一点。”真观答:“不好意思,要违逆您的善意。正觉诬谤真观‘破和合僧’,是正觉走向末法[9]的标志事件,此事在网路上早已公开。为了保存佛教史的材料,身为当事人,必须将此事直白地写出来。我已经等待正觉好几年,如果他们收回这个诬谤,就不会有这篇简体版序文。佛法贵在见行合一,就算有千千万万的人恭敬供养,却无法直道而行[10],还不如不弘法。”
  有一位朋友说:“‘萧老师是集佛魔于一身的特殊人物’,这句话不要写吧!我觉得,不要激化矛盾。”我答:“不用担心‘激化’的问题,正觉诬谤真观‘破和合僧’时,早就不计一切后果了。”事实上,真观并不觉得这句话是当然的贬损[11],甚至我也不认为自己曾受委曲,“一切诸法本来无生”,三界当中何尝有一法真实!我只是做该做的事,不然萧老师这样不避腥羶的演出,没有得到真观的如法回应,效果不免大打折扣,恐怕他心里还非常郁闷呢!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连战皆捷,即将“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之际,硬生生地被召回下狱,以谋反的罪嫌拷打至死,而以“赐死”结案,后来朝廷虽为他恢复名誉,但南宋从此元气大伤,再无恢复国土的可能。袁崇焕是明末唯一能战胜女真人的将领,却被诬以谋反,凌迟处死,割下来的肉卖给围观的北京市民食用。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峰造极的权术,同时也是明朝丧失政权不可逆转的拐点,军队不肯再为皇帝卖命,甚至集体叛降,最终全面瓦解。真观被诬以逆罪,无知的正觉徒众竞相毁谤真观,正是正觉同修会转入末法佛教的标志事件,将来必定写入佛教史。除此之外,将来有人成佛,必定会讲述这段往事,现在以“护法”“破邪显正”等藉口破坏佛法和戒律的正觉执事,以及无知盲从的正觉徒众,没有一个能逃得过究竟佛口述历史的检点及因果报应的惩罚。
  正法和像法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期,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正法最终必定会灭亡。虽然如此,要是大多数佛弟子能够奉行四依三量,便能延长正法住世的时间,要是不能,则会加速佛法灭亡。真观曾经看好正觉同修会,以为是末法时期仅存的佛教正法。然而,目前的形势让人乐观不起来。萧平实老师和诸大执事,一直在提倡盲目崇拜和依人不依法,将正觉同修会推向像法与末法[12]。大部分的正觉徒众则随波逐流,成为宗教师和控制的受害者,也一起参与破坏佛法和戒律的恶行。
  《金刚经》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观依于菩提愿,得自本师经教的授权,创立“实证佛教学派”,弘扬三乘见道位的佛法,荷担如来末法事业,续佛慧命以俟当来。这是末法时期极为殊胜的法缘,因此借本书出版因缘,依《菩萨戒本》轻戒第十三条[13]之意旨,清雪自己所受的不实诬谤,唯愿诸佛菩萨天龙八部暨此界四众护法大德鉴察!
  真观菩萨法师
  2021年7月22日
  于诚信爱心家园
  [1]《大般涅槃经》卷6〈如来性品 第4之3〉:“依智不依识者;所言智者即是如来。若有声闻不能善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应依止。若见如来方便之身,言是阴界诸入所摄,食所长养,亦不应依;是故知识不可依止。若复有人作是说者,及其经书,亦不应依。”《大正藏》册12,页402,上1-6。
  [2]《大般涅槃经》卷6〈如来性品 第4之3〉:“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大正藏》册12,页402,上6-10。
  [3]吕某于序文中说:【建立实证佛教学派的修学纲领:“勇发普贤行愿总摄戒行,安住真如三昧深入禅定,遵循四依三量增上慧学。”】
  [4]《正觉学报》创刊号,〈学报宗旨〉:“正觉学报的宗旨,在于弘扬释迦牟尼佛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而成就佛道的佛法义学,秉持学术界客观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合乎三量—至教量、现量、比量—的辩证方法,公平客观的引证态度,以及真修实证的立场,引导佛学界回归以实证为目标的佛法义学。”
  [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劝学品 第8〉:“尔时,慧命舍利弗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汝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见法生,从法化生,取法分不取财分。’”《大正藏》册8,页234,上8-11。
  [6]《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2:“从现量中得者气力粗,从比量中得者气力弱。气力粗者能入佛,又能入魔。气力弱者入得佛境界,往往于魔境界打退鼓。”萧老师要是看到真观评价他“集佛魔于一身”,心里肯定乐得很。[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7]七住以上菩萨能够以慧眼见到法身如来,住于平等,所得才是真实上品菩萨戒。这跟谁来传戒无关,主要还是受戒者具有永不退转的功德,因此假名为上品戒。事实上,真正的了义法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认为众生与佛有异,已是不了义法,何况是区分菩萨的位阶和菩萨戒的品位![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8]萧老师对禅宗破参的标准是有过修正的,早期书中曾说过破参不需要定力,见性才需要定力。[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9]正法能够让很多人证果,像法只有少数人能证果,末法是指没有人能证果的法门。目前是末法时代,末法居于主流,但仍有正法住世,直到正法完全灭亡,才是末法时代的结束。末法时代结束之后,人间仍有像法、末法,但不计入正法存世的时间。[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10]《楞严经》说:“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屈相。”很多小菩萨之所以做出心口不一的行为,就是因为没有直心,对自己的心行不做如实的审查,站在自己的愿行上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我慢膨胀而不自知,其实变化是我们生命的常态,就如开车,需要时时调整方向盘,菩提路上的菩萨也需要时时审查调整自己。[编案:原书当页注脚2]
  [11]《维摩诘经》说:“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更有许多例示,包括示行五逆罪、贪瞋痴、破戒、谄伪、憍慢、烦恼、入魔等等。又说:“十方无量阿僧只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12]真观《实证佛教修行方法》第一章第四节〈正法、像法、末法〉,其中像法佛教与末法佛教的特征,有些是正觉同修会的事例,只是没有指名,但熟悉内情的人一看便知。另参考琅琊阁等人在网上的爆料。琅琊阁等人的法义主张不正确,但所述事实基本可靠。[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13]《菩萨戒本》:“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编案:原书当页注脚1]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