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具般若慧之菩萨能渐次通达二乘菩提
亲证般若总相智的菩萨,不久就会渐渐了解二乘法的内容;在大乘总相智通达后,不用多久就会通达二乘解脱道。而二乘行者在断了我见之后,就只是在断除烦恼障上面用心,不涉及般若的修证,因为没有亲证第八识真如的缘故,没有般若实相的智慧;所以二乘人的智慧最多只有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谈到般若则完全没有开口的余地。
二乘人即使成为无学位的阿罗汉,也不知道七住位菩萨明心所证的般若究竟是什么境界,那是因为他们无法像胜义菩萨一样现观实相心,所以无法了知般若的内涵。由于胜义菩萨已证知真如心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证知这个涅槃的实际,因此虽然还没有取证无余涅槃,也还没有进入有余涅槃位,但是却已经知道解脱道的灭谛内涵是什么,知道无余涅槃的境界是什么。而二乘无学乃至已经成为阿罗汉了,也都还不知道涅槃的本际究竟是什么境界;而当二乘无学入了涅槃以后也无法知道涅槃的境界,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的“觉知心”已经消失不现了。所以说菩萨亲证大乘人无我后,渐渐的就会通达二乘法,可是证得二乘人无我的有学、上至阿罗汉、辟支佛等无学圣者,若没有回小向大亲证自心真如,并于悟后次第进修,就无法通达大乘法。
为什么说已证有余及无余涅槃的二乘圣者,却不能了知涅槃之本际呢?因为涅槃之本际就是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无余涅槃就是第八识如来住的境界;当定性阿罗汉舍寿、十八界法都灭尽后,只剩下十八界法出生之根源—第八识如来存,而这个如来藏犹如虚空无形无色从来离见闻觉知,也从来不具证自证分,所以说无余涅槃是完全寂静、绝对寂静的非三界境界。而阿罗汉在世时,并未证得此涅槃本际第八识如来藏,而在他舍寿后,他这个十八界我又已全都灭尽不现了,只剩下没有见闻觉知、离一切思量性的第八识如来自存在;既然阿罗汉能知能觉的蕴我都不存在了,那么无余涅槃之中,哪还有能知道涅槃本际的人呢?
因为这个缘故,已经亲证有余及无余涅槃的二乘阿罗汉,终究无法了知涅槃本际的境界;彼等由于没有亲证实相故,不能了知涅槃之本际,而不了知涅槃本际者,也就不能了知生死之本际。一切众生之所以有出生与死亡,都是因为有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这个根本因;若无第八识如来藏,蕴处界等法连出生之因也无,何况能藉缘而出生;蕴处界等法若不能依因藉缘而生,又岂有依因藉缘而灭之现象?一切众生五阴世间的出生,乃至三界一切法的存在,莫不是第八识如来藏藉种种缘而生显;一切众生一期生命的结束,乃至三界一切法的灭失,莫不是第八识如来藏随顺种种缘的散坏而呈现;此即佛所开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的道理,是故说众生之生死本际,即是第八识这个自心如来。而定性声闻阿罗汉,生前既未曾证得第八识自心如来,死后十八界我又全部灭尽消失了,哪里还有阿罗汉能知自心如来?既不知自心如来者,又怎能知道生死之本际?因此一切二乘圣者,都是不知涅槃本际、不知生死本际之愚人,何况能知“生死涅槃无二”的道理!
而大乘菩萨在亲证法界实相而明心不退、进入第七住位时,即已能现观此第八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体性,初分发起般若中道的智慧,因此能知无余涅槃之本际—第八识独存的寂静极寂静之境界,此非已证解脱道究竟果的阿罗汉所能知;因此说具般若慧之菩萨能渐次通达二乘菩提。
第五篇 函盖一切法概说
第一章《百法明门论》总摄一切法
三界中之一切有漏有为法以及一切无漏有为法,皆因八识心王的和合运作而有;乃至一切无漏无为法,亦因八识心王的和合运作而显。不论是世间法或者出世间法,一切法皆因八识心王而生而显,若离八识心王,则无有一法可得,故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有漏法及无漏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而显,而十方三世一切因缘果报能够建立,乃是以第八识为因及其所含藏之功德法种、业缘等为依处,因而使第八识藉缘变现有情的各类五蕴身以及世界之山河大地,故说“三界唯心”—三界万法唯依实相心第八识而有,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依第八识藉种种缘而变现,世出世间一切法皆以第八识为根本。
天亲菩萨所造、玄奘菩萨所译之《大乘百法明门论》中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1
此论将一切法分为五位,即: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及无为法。偈中“一切最胜故”,是指心法—八识心王,八识心王中又以第八识如来藏为根本;“与此相应故”是指五十一心所法,“二所现影故”是指色法十一,“三位差别故”是指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四所显示故”则是指六种无为法。此五位百法摄尽世出世间一切法,因此说《百法明门论》总摄一切法。以下根据平实导师所著《宗通与说通》中,对《百法明门论》这首偈的阐释,略作整理说明,期使学人建立正确知见;若能明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修学三乘佛法,就可以不堕入我见边见之中。
“一切最胜故”:是说八识心王乃是三界一切法之根本,若无八识心王,就无十方三世之三界万法。譬如欲界有情,以人间为例,必须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及第七识意根入胎,再藉母亲之血液供给地水火风四大,方能渐渐变现出胎儿的五色根;随于五色根之渐渐圆满,能令意根触法尘,生起意识;意识起已,则五识或俱起、或渐起,具足八识。若不具足八识心王,就无法具足领受人间六尘,则成为残障者。
又如色界天有情,必须有第八识藉缘所变现之色界天身,平常或住于等至、或住于等持,而若是安住于等至位定境中时,必须有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及第六识意识;若是住于有种种身口意行的等持位中,则要有眼、耳、身、意、末那、赖耶等六识(色界天人无鼻识及舌识)现行运为;也就是说,若无眼、耳、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六识,则不能具足色界天的一切境界。
再如无色界天有情,必须有意识安住于各天相应的定境中,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虽然意识于此无色界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其中非想非非想天的意识名为极细心,然而再微细的意识心皆不能离于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而现起及存在。若无第七识意根,则意识不得现起;因为意识以意根为所依根故,即使是三界中最微细的意识心—非想非非想天的意识,也要依意根触非非想定境法尘方能现起;然而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诸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因此无色界天不能离于第六、七、八识而有;要依六、七、八识之现行运为,方能有无色界天有情及境界故。
如上所述,即知若无八识心王,就不能成立五趣有情(阿修罗遍处于其余五道),善道有情如是,傍生及饿鬼等恶道有情莫不如是,所以说眼等八识乃三界万法之王,三界万法以八识心故展转而起,故名八识为心王,故名“一切最胜故”。有漏法如是,无漏法亦如是。譬如四圣法界之佛界,最后身菩萨于人间成佛时,其身口意行已皆纯无漏,而是有为法;此无漏有为法,亦须八识具足现行运为,方能于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说法,故说八识心王“一切最胜”。又如无学菩萨或俱解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六尘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而佛说灭尽定中“识不离身”,此即是第七识末那与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说灭尽定中仍不能离八识心王之二识。乃至有漏之无想定、无想天亦复如是,如人间有一分证入四禅之凡夫外道,虽然断除了以意识心为真实我的邪见,但是不具三乘菩提正知见故不能断除身见,误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以为入无余涅槃,实是入于无想定;然此非涅槃故,若干时日后仍将因忽生一念,欲觉知色身坏或不坏,而复起意识等六心,又堕人间六尘境界;生于无想天者亦如是,恐堕断灭故不舍色身,以断灭“觉知心”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息脉俱断,无见闻觉知,状若死亡;而佛说此无想定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之识在。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三界一切“身”、一切“觉”之境界,皆不得离于八识心王而有;若离八识心王,尚不能有六根,何况有命根?何况有万法?故说八识心王乃是一切法中之最胜者,为一切法之所依故。
“与此相应故”:意指五十一种“心所有法”,此五十一种法恒依此八识心王而现起,与此八识心王或多分、或少分相应,系属于八识心王,因此称为“心王所有之法”,简称为“心所”、“心所法”等。这五十一种心所法又区分为六类:一、遍行法,有五—触、作意、受、想、思;二、别境法,有五—欲、胜解、念、定、慧;三、善法,有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四、根本烦恼,有六—贪、瞋、痴、慢、疑、恶见;五、随烦恼,有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昏沈、掉举;六、不定法,有四—悔(恶作)、眠、寻、伺。
如是五十一法中,遍行五法者,遍行于三界六道,遍行于四圣六凡,遍行于八识心王之一一识,遍行于一切时而未曾间断,遍行于一切善法、染法、无记法中,故名为遍行法。唯有出世定(灭尽定)中灭第七识意根之受、想二心所法,其余一切定中俱有第七、第八二识具足五遍行法。此五法乃是八识心王之体性,由八识心王生,非离八识心王容有此五法单独现行运为,故说五遍行法与此(八识心王)相应。
别境五法不与阿赖耶识相应,所以不名“遍行”,因为这五法不遍八识的缘故[编案:指因地时。佛地之无垢识则与五遍行、五别境及善十一等二十一个心所相应];复于眠熟、闷绝、二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等五位中,断而不现故,不遍一切时现行运为,因此不名遍行。此别境五法,遍三界九地,与前七识或多分或少分或全部相应,所以说别境五法与此(七识心王)相应。此别境五法乃是七识心之体性,七识心生已,必具此五法之多分少分,非离七识心王而有别境五法的现行。
善十一法,唯遍行三界九地,不遍行于三性,不遍行于一切时,不遍行于八识(唯除究竟佛地),故非遍行法。阿赖耶识离见闻觉知故,离别境五法故,不与此善十一法相应。而第七识意根,不与欲、胜解、念、定心所相应故,虽触法尘而与慧心所法相应,然其了别慧极为昧劣故,因此也不与善十一法相应。前五识为无记性,依意识而通善恶,时善时恶,非一切时与善十一法相应。唯意识与此善十一法相应,然非一切时相应;虽遍三界九地,要须三乘有学之证定者方得有于欲界,于诸凡夫则不能遍也。然此善十一法,须依意识以及与意识所俱五识乃至一识方有,而非离于心王得有善十一法现行,故说善十一法与此心王相应。
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四不定法,也全都是依于八识心王而有,与心王或多分或少分相应,非能离于心王而有,故说与此心王相应。
“二所现影故”:这是说色法十一,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此十一种色法,乃八识心王及其相应之五十一心所法共同运作而生显;因为犹如影像幻有幻灭,所以名之为“影”。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尘根与胜义根。扶尘根即是吾人可以看见、可以面对之五色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五胜义根则是不可见而可对,能以意识觉知其性用之存在故。此五根由阿赖耶识藉意根、无明及父母四大等缘而变生,阿赖耶识依之缘外五尘,变现内相分五尘,意根触五尘上之法尘,为欲觉知故,乃促使意识及眼等五识现行,此六识现行已,便有色等六尘相出现于有情觉知心中;乃至法处所摄色亦得现起,如是具足十一种色法。
这十一种色法,要依八识心王及五十一个心所法和合运作方得现起;若离此二类法,即无十一种色法可以现前。而此十一种色法,于三界中现前,非可谓无,然皆是因缘所生之法而无有不坏之自性,念念变异,终归坏灭;如影似有,而无实质,故说是“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所法之所现影”,若离八识心王及心所此二类法,则尚无一色法可得,何况十一?故云“万法唯识”。
“三位差别故”:是指“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法—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此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乃因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十一种色法这三分位而假名建立,此中或有依于一位显现者,或有二位、三位合显者,故总名“三位差别”法。此二十四法悉堕行阴中,若无行阴即无此二十四法,故名“行法”。
“四所显示故”:是指六种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这六种无为法皆由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等四类法和合运作而显,必须由这四分位诸法或多或少和合运作,方能显示出这六种无为法,故名“四所显示”。
譬如虚空无为,指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双具有性与空性。此谓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本来自在,非从他因他缘而生,亦非自然生,乃是无生之本住法,名为本来性;祂具有能出生三界万法之有性,亦具犹如虚空无形无相之空性,名为自性性;众生无量劫来随无明及业种而轮转生死,其自心藏识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际,藏识不贪不厌三界万法,故名清净性;有情于无量劫之生死轮转中,世世之五阴身现有生死,而藏识自心始终住于如性—不生不死、不断不常、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故名涅槃性。此自心藏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名虚空无为—性如虚空,恒住无为性中,而能生显三界一切有为诸法。而此虚空无为,若离八识心王之和合运作,则不能显示;
譬如入无余涅槃位,尚且不能现见第八识,何况能见其无为性?又此虚空无为,若离五十一心相应法,亦不能显示;以人间而言,要须八识与五十一心相应法,或多或少现行运作之中,方能显示。此虚空无为,若离色法之五根五尘及法处所摄色,亦不能显示;又此虚空无为,若离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亦不能显示。又如三乘无学入灭尽定,则能显示出想受灭无为,而想受灭无为,仍需依现行之七八二识、五十一心所法之五遍行,以及色法五根和法处所摄色,再加上心不相应行法之“得、命根、众同分、灭尽定、住”等,方能显示。
因此,六种无为法悉是由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十一色法、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等四位所显,故名“四所显示”;而心不相应行法是由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十一色法等三位所显,故名“三位差别”;色法则由心王及心所有法等二位所现,名之为“二所现影”;心所有法从属于八识心王,由八识心王所有,是八识心王之功能性,故名“与此相应”;由八识心王及展转所生诸法,能显示虚空无为等五位百法,故名为“一切最胜”。五位百法之生起,有如是展转因果关系,故说“如是次第”。
五位百法如是次第展转生已,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于是生显,佛菩提道及解脱道,皆悉含摄其中。由此五位百法之次第,归结于八识心王,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是故世出世间万法,皆唯八识心王所生所显,以是说“万法唯识”。然若归结八识心王,则为一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七转识皆由第八识而现行,七转识之种子皆由第八识所持故,三界万法皆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显故,以是说“三界唯心”—唯实相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之所显现。是故,佛菩提道及解脱道,俱依八识心王而显、而修、而证;二乘解脱道须在信受涅槃本际真实的前提下,现观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方能断尽我见我执而取证解脱道极果;佛菩提道更要一一亲证五位百法,具足圆满一切种智,方能成就究竟佛果;因此说唯一佛乘所函盖之三乘菩提—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皆应依亲证八识心王一一自性而入、而圆成之,悉皆不离八识心王所生一切法;而此一切法摄归八识心王后,最后归结于八识之根本—第八识阿赖耶识,因此说第八阿赖耶识是万法之本源、是法界之实相、是一切有情最初也是最终的归依处。
第二章 《百法明门论》总说
第一节 《百法明门论》论文内容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世亲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2
第二节 《百法明门论》论主—世亲菩萨简介
《百法明门论》的论主是世亲菩萨(又译为“天亲菩萨”),于佛灭度后九百年(约西元四、五世纪)出生于北印度健驮罗国富娄沙富罗城;父亲是婆罗门,姓憍尸迦,是一位国师。世亲菩萨有兄弟各一人,兄名阿僧佉(即无著菩萨),弟名比邻持跋婆;兄弟三人皆出家修行。世亲菩萨最初是在小乘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小乘三藏,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之义,四年后归国为大众讲解《大毘婆沙论》,一天作一首偈,共作六百首偈,集成《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俱舍论偈》),随后又作长行注解而成为《阿毗达磨俱舍论》,此论在印度又被誉为《聪明论》。
世亲菩萨起初广造小乘论著,大事宣扬小乘教义,并主张“大乘非佛说”,不信大乘。世亲菩萨的胞兄无著菩萨见弟弟识解深广、神才朗俊,恐怕他会造论破坏大乘佛法,于是有一天,他派遣人去告诉他弟弟说:“您的兄长病得很严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希望您赶快去见他一面。”于是世亲菩萨就连忙赶到兄长住处探病。无著菩萨对世亲菩萨说:“我的病是心病,而这个病是因你而起。由于你不信大乘,而且常常毁谤大乘,以此恶业必定永远沉沦在恶道中受苦,我正是为了你而感到愁忧苦恼不已!”
世亲菩萨听了之后,内心十分惶恐和害怕,马上敦请无著菩萨为他解说大乘佛法,如《华严经十地品》等大乘经典。由于世亲菩萨一向聪颖睿智,一听立刻领悟到大乘教理确实超越小乘,因此转而信奉大乘,从此便在无著菩萨座下,遍学大乘法,凡为解说,无不通达。这才知道自己从前谬赞小乘、毁谤大乘,误人误己实在罪业深重!于是便在无著菩萨面前发露忏悔说:“我从前因为这片舌头的缘故,而妄毁谤大乘佛法,现在应当割断舌头以赎前愆!”无著菩萨说:“这就不对了!即使你将舌头割下,也不能消灭毁谤大乘之罪。你若想要灭罪,另有善巧的方法。”世亲菩萨即请无著菩萨为其解说灭罪补救之方法。无著菩萨说:“你以舌头毁谤大乘,若要灭此罪业,也应当以舌头转而弘扬、赞叹大乘的殊胜妙义。”
从此以后世亲菩萨就专心宣扬大乘,广造诸论,阐扬大乘佛法,除了对大乘经典如《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等都有注释,并有详论瑜伽宗的许多论著,主要有《摄大乘论释》、《辨中边论》、《十地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五百部大乘论著,合以前所著之小乘论五百部,共为一千部,因此时人尊称他为“千部论主”。而《大乘百法明门论》则是世亲菩萨依据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而造的。凡是世亲菩萨所造之经论,文义皆极为精妙,若有见闻之人,普皆为之信仰叹服!当时北印度及其邻国,不论是小乘或大乘学者,无不以世亲菩萨之著作为学习的根本;乃至小乘其他宗派的学者及外道论师,一听到世亲菩萨之名号,同样都深感敬畏和信服!乃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受到世亲菩萨的德泽所被,得以修学唯识妙义,使世尊的如来藏妙法得以继续普照娑婆世界,广度有缘之佛子。
第三节 《百法明门论》译者—玄奘菩萨简介
玄奘菩萨被尊为中国唯识宗之初祖,俗姓陈,名褘,“玄奘”是他出家后之德号。他生于隋文帝元寿二年(西元602年),祖先是汉太丘仲弓的后裔,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世家;他的家乡即今河南省偃师,距离著名的少林寺不远。
玄奘菩萨之二兄陈素,早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也就是后来有名的长捷法师;长捷法师法相庄严,仪表瑰秀,博通经教。玄奘菩萨五岁时失去母亲,父亲又衰老多病,长捷法师为了照顾方便,乃将玄奘菩萨带在身边,同住在寺内学习佛经,玄奘菩萨十一岁时就熟悉《法华》、《维摩》等经,十三岁时获破格度僧。
出家后的玄奘菩萨随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法师听《涅槃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隋唐之际天下大乱,玄奘菩萨和其兄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宿老,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学习《毗昙》、《摄论》、《成实》、《俱舍》、《发智》等论。玄奘菩萨二十八岁时,佛教大小乘的教理都已通达,且享有盛誉,但当时中国佛教之经论尚不完备,又所译之佛典颇多隐诲难明之处,而且各宗其说,莫知所从,玄奘菩萨遂发下宏愿,决心要去印度(古名天竺,佛教的发源地)追源溯本考证梵文原典,以解疑惑。
贞观二年(西元628年,玄奘菩萨29岁),玄奘菩萨趁北方霜灾,唐统治者准允道俗四出寻食的机会,前往敦煌,取道现今的甘肃、新疆,历经西域十六国,行程五万余里,遭受了各种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才到了北印度,又经过十余国才到达那烂陀寺。玄奘菩萨依止戒贤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又学《显扬圣教论》、《大毘婆沙论》、《顺正理论》、《中论》、《百论》、因明、声明、集量等论,深入法海,钻研诸部,并被推为通三藏佛典的十德之一。
玄奘菩萨在那烂陀寺一住五年,承戒贤论师之教,精通大小乘佛法;其后游历五印,遍礼佛教圣迹。根据玄奘菩萨口述、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所载,玄奘菩萨西行求法至回归东土凡十七载,亲自游历及所闻共计一百三十八个国家3。玄奘菩萨在印度留学的十七年间,不但精通内典,而且也通达婆罗门教“吠陀”经典,以及因明(逻辑)、声明(音韵)、医学、工艺等,成为五印所景仰的大师;其游历见闻均详载于玄奘菩萨所著之《大唐西域记》。又玄奘菩萨在天竺时曾以梵文著作《会宗论》、《三身论》、《破恶见论》等,其中《破恶见论》是为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论》,而《会宗论》则是融会《中论》、《百论》和《瑜伽师地论》的代表作4;会通中观和瑜伽二宗是玄奘菩萨毕生的心愿,也是玄奘菩萨的卓著贡献。
贞观十七年(西元643年),玄奘菩萨归国前,戒日王于曲女城为玄奘菩萨举行无遮辩论大会,当时五印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到场参加。玄奘菩萨受请为论主,提出《真唯识量》,破斥外道小乘,并登座说法,宣示大众:“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5并请人将《真唯识量》颂文抄录,挂在会场门口,一连挂了十八天,终无一人敢来指摘论破。一时声威如日中天,名震五印,戒日王礼之为师,大乘众称其为“摩诃耶那提婆”,亦即是“大乘天”的意思;小乘众则尊称他为“木叉提婆”,汉译为“解脱天”。
贞观十九年(西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菩萨携带来自印度的佛经梵文原典返抵长安,唐太宗下令沿途护送,宰相房玄龄等文武百官,及僧侣道俗数万人,迎于长安城郊外,备受欢迎和礼敬。玄奘菩萨归国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帝深爱其才,虽赐号“三藏法师”,却又力劝其返俗辅政,玄奘菩萨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婉言谢绝,其志行唯在译经弘教。玄奘菩萨自印度所携回的佛经、圣像、舍利等共计数百件,其中除舍利一五○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五二○夹,共六百五十七部。
关于汉译佛典,根据翻译的时期以及译语的差异,而有旧译与新译的区别,新旧两译一般是以玄奘菩萨为分界,玄奘菩萨以前是旧译,旧译家中以鸠摩罗什大师为翘楚;玄奘菩萨以后为新译,新译家中,即以玄奘菩萨为司南。新旧二译有何不同呢?鸠摩罗什大师等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偏重意译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译,乃至有时为了避免译文艰涩难读,便只译出大意及增删文辞,故旧译经典或有与梵文原典不尽相合之处。玄奘大师则偏重直译,也就是照著梵文格式逐字逐句翻译,精确而完整的译出梵文原典的内容。
玄奘菩萨于贞观十九年回国之后,太宗即勅住长安弘福寺,专事佛经之翻译。其译场组织以玄奘菩萨为译主,其下有证义、缀文、证梵语梵文、笔受、书手等诸职,皆妙选才彦,数将近百。译经顺序大致是:先由玄奘菩萨宣读梵本以及依照梵文口译,由笔受记录,再由证梵本之沙门检核所翻译的语句是否契合梵语原意,确认无讹之后方交给证义沙门审查译文所诠释之义理有无错误,再请缀文回缀字句以符合中文之句义等。如此伟大的译经场面,从贞观十九年五月,至高宗麟德元年(西元664年)一月,十九年间,计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共数千万言,其译经之弘富,实为我国译经史上第一人!
贞观二十一年(西元647年)玄奘菩萨奉唐太宗之诏命,将《老子》五千言译为梵文,以利西域人;这是中国文学典籍第一次译成外国文字。而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梵文本已经佚失,又赖玄奘菩萨译为梵文,流布印度,为中印文化史上之一件盛事。又玄奘菩萨所著之《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十八万字,记录了将近一百四十个国家的山川文物、风俗制度,更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的史地文化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的价值,至今亦为国际学术界所肯定的一部钜著。
玄奘菩萨于唐麟德元年(西元664年)二月五日于长安玉华寺内,在众多弟子的环侍下,安详示寂,世寿六十三岁。唐高宗得悉后,哀痛逾恒,为之罢朝三日,叹曰:“朕失国宝矣!”追諡为“大遍觉”,并下诏以国葬之礼葬之,四月十五日葬于长安东郊白鹿原。当时举国哀痛,京城和各州县的官民前来送葬的有百万人之多,留守墓前守灵的亦有三万多人,可谓备极哀荣。
综观玄奘菩萨一生之所学所行,其求真求实的精神、坚苦卓绝的志节、冒险犯难的坚忍毅力,堪为后学者之表率。玄奘菩萨一生发大心为弘扬佛法而不遗余力,尤其是对于唯识学的翻译和弘扬,对后世佛弟子道业之进修和成就,影响至为深远,他的精神和榜样,留给千秋万世的佛子们无比的崇仰!(待续)
-------------------
1《大乘百法明门论》,《大藏经》册31,页855,中12-17。
2《大乘百法明门论》,《大藏经》册31,页855,中12-下22。
3《大唐西域记》卷1:“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大藏经》册51,页867,下19-20。
4《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4:“时大德师子光先为众讲《中》、
《百论》,述其旨破《瑜伽》义。法师妙闲《中》、《百》,又善《瑜伽》,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法师为和会二宗言不相违背,乃著《会宗论》三千颂。”《大正藏》册50,页244,中28-下9。
5《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5,《大正藏》册50,页247,下14-15。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21)----张正圜老师
2022-09-12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