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祺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这个单元,我们继续来谈谈“掷筊”问佛是迷信吗?那什么是清净信?
这一集我们接着举一个 玄奘菩萨在印度时的案例来作参考说明。玄奘在印度的时候,在听闻戒贤论师宣讲《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等的论著以后,曾经到处参访寺院,在其中一个精舍有一尊檀香木雕刻的 观自在菩萨圣像,玄奘菩萨曾向菩萨的圣像来求愿。《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当中记载说:【从此复往伊烂拏钵伐多国,在路至迦布德伽蓝。……最中精舍有刻檀观自在菩萨像,威神特尊,常有数十人,或七日、二七日绝粒断浆,请祈诸愿,心殷至者,即见菩萨具相庄严,威光朗曜,从檀像中出,慰喻其人,与其所愿。如是感见数数有人,以故归者逾众。其供养人恐诸来者坌污尊仪,去像四面各七步许竖木构栏,人来礼拜,皆于栏外,不得近像;所奉香花,亦并遥散。其得花住菩萨手及挂臂者,以为吉祥、以为得愿。法师欲往求请,乃买种种花,穿之为鬘,将到像所,至诚礼赞讫,向菩萨跪发三愿:“一者,于此学已还归本国,得平安无难者,愿花住尊手;二者,所修福慧,愿生覩史多宫事慈氏菩萨,若如意者,愿花贯挂尊两臂;三者,圣教称众生界中有一分无佛性者,玄奘今自疑不知有不,若有佛性,修行可成佛者,愿花贯挂尊颈项。”语讫,以花遥散,咸得如言。既满所求,欢喜无量。其傍同礼及守精舍人见已,弹指鸣足,言:“未曾有也。当来若成道者,愿忆今日因缘先相度耳。”】
《慈恩法师传》当中说,精舍中有尊檀香木雕刻的 观自在菩萨圣像,威神特别的庄严,常常有数十人,或一七日或二七日断食表示恭敬,向菩萨祈愿,内心至为殷勤的人,可以看见菩萨非常庄严,威光朗曜,从檀像当中走出来安慰告知这个人,并且满他的所愿。常常有人这样子得到了感应,因此再次回来感谢或是再祈愿的人非常的多。精舍当中供养圣像的人,怕圣像被污损,因此离开圣像四边各七步的地方围起了栅栏,所有来礼拜的人必须在围栏外面,不能靠近圣像。若是要以香花供奉圣像,只能远远地散花;如果花能够停留在菩萨圣像的手上,或是挂在手臂之上,这样子就是吉祥的征兆,就这样子表示愿望能够成就。
玄奘菩萨想要前往求请,于是买了种种花,并将花穿成花鬘,到了圣像前至诚地顶礼赞叹 观自在菩萨以后,向 观自在菩萨跪下发了三个愿:第一个愿是,若是这次天竺取经学法,能够平安回到大唐,无有灾难,愿花鬘停住在菩萨的手上;第二个愿是,这辈子所修的福德,希望能够往生兜率内院奉侍 弥勒菩萨,如果能如所愿,愿花鬘贯挂菩萨两臂之上;第三个愿是,圣教当中称众生界之中有一分众生是无佛性的(玄奘菩萨现在仍然还是有怀疑,不知道是否如此),若是众生皆有佛性,最后修行皆可以成佛的话,愿花鬘贯挂菩萨脖子上。这一点是说有一分的众生,因为重复不断地诽谤三宝,变成一阐提人,断尽一切的善根;这种一阐提人,还是有佛性,最后再经过非常非常久远劫以后,还是可能成佛。
玄奘菩萨说完,将花鬘远远地散向 观自在菩萨圣像,结果花鬘不只停住在菩萨手上、贯挂菩萨两臂上,也贯挂菩萨脖子上。玄奘菩萨三个愿都得到了满足,因此欢喜无量。在旁边一同礼拜圣像以及守护圣像的人都非常欢喜赞叹手舞足蹈,然后说:“这是未曾发生过的瑞相,若是您将来成佛的时候,希望您记得今天的因缘,能够先来度我们。”玄奘菩萨在 观自在菩萨圣像前发了三个愿,然后借由散花的方便来请示 观自在菩萨。琅琊阁们是不是应该要批评 玄奘菩萨迷信呢?因为散花请示 观自在菩萨,跟正觉同修会以掷筊的方便来请示诸佛菩萨,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玄奘菩萨可以,而正觉同修会就是鼓吹迷信呢?
台北龙山寺香火鼎盛,每天都有信众大排长龙地供养 观世音菩萨以后,以“掷筊”的方式请示 观世音菩萨,请菩萨排解各种的疑惑。那么琅琊阁们应该也是认为这些信众是迷信才对!为何龙山寺会香火鼎盛?因为龙山寺的 观世音菩萨非常灵验,也因为信众相信 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木轮相法能够灵验,也是因为 地藏菩萨的威德神力,同时也是修木轮相法的人有清净信。
“信”是十一个善心所法之一。《大智度论》当中 龙树菩萨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大智度论》卷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4当中,圣教记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是修学佛法第一个道路,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信”能长养一切的善法,能够断除各种疑惑,能够出离贪爱的惑溺;“信”能够显示出趣向涅槃的无上道。
一个人有信的行相,会是怎么样呢?以下借着网路〔网络〕上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是说有一个小镇很久很久没有下雨了,让当地的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面开一个祈雨祷告会。众人当中有一个小女生,因为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是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就在这个时候,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于是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过去。牧师接着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当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着雨伞。”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而且她还穿着红色的小雨鞋;这小女孩对上帝有足够的信心,我们对诸佛菩萨是不是一样有这样的信心?
琅琊阁们对这小女孩的行为,可能一样嘲笑为迷信。这个故事虽然可能是虚构的,但是提出这个故事是要说明:当我们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所展现出来的行为会是与“信”的内涵相应的。小女孩相信上帝,既然参加祈雨祷告会,就展现出对上帝的信心;这个信心,就像是一个小婴儿对父母绝对的信任一般。一个对三宝有清净信的人,他对三宝的行为就会像是婴儿对父母的信任一般。平实导师对佛菩萨的清净信,就像是那个带着雨伞的小女孩对上帝的信心一般真诚。因此,平实导师认为只要是诚心诚意来请示佛菩萨,佛菩萨一定会慈悲护念而有所回应的。
“信”这个法,当名词用的时候是诚实不欺,当动词用的时候是听从、不疑、敬仰以及崇奉的意思。修学佛法必须以“信”作为第一步,可是学术研究者为了所谓的立场公正,常常认为信是迷信,是神教思想才需要信。像是释印顺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书卷5当中说:【“信”(?raddhā),在“佛法”——根本佛法中,是没有重要性的。因为传统的,神的教说,才要求人对他的信仰。释尊从自觉而得解脱,应机说法,是诱发、引导,使听者也能有所觉悟,得到解脱,这是证知而不是信仰。所以佛说修持的圣道,如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念住,四神足,四正断,都没有信的地位;一向是以“戒、定、慧”为道体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89年10月六版,页302。)释印顺认为 佛陀在世的时候的根本佛教,“信”这个法根本不重要,神教的教说才需要信仰。他说解脱道的修行,是“证知而不是信仰”,因此他说“所以佛说修持的圣道,如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念住,四神足,四正断,都没有信的地位”。
印顺与琅琊阁们对佛法没有“信”,因此在佛法当中没有诚实的心性,也不敬仰三宝;这样的心性,就会断章取义、张冠李戴。明明《阿含经》当中许多的地方都在讲三十七道品,要修行解脱道不能离开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以及八正道。印顺说“佛说修持的圣道”时,故意不提三十七道品,故意落掉五根、五力,然后说“信”这个法根本不重要;因为,他根本不信三宝。而五根、五力里面就有信根跟信力,有信根才能产生信力。
在《杂阿含经》卷7当中 佛说:【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信力。断何等无常故,当修信力?谓断色无常故,当修信力,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当修信力。】佛说头发或是衣服烧起来,还可以暂时忘记,无常炽盛这把火却是要把它给断尽;为了断无常火的缘故,应当修信力。断哪些无常呢?也就是想要断五阴无常,应当修信力。可见“信”这个法,是从进入佛法大海之中就是必须具备的。喜欢学术研究的释印顺与琅琊阁们,自认为公正、公平的研究佛法文献,可知道这就是对三宝缺乏信心的一个心行表现吗?
菩萨五十二个阶位,想要进入十住、十行以及十回向这三贤位之中,也是必须先修十信位。十信位当中学习十善业道,还有对三宝的清净信,修习的时间从一大劫到一万大劫不等。十信位满足,对三宝有清净信的人,就能够懂得具足清净信的行相,就不会怀疑佛菩萨的功德力;而对以“掷筊”方式来请示诸佛菩萨的方便作法,也不敢随意批评为迷信。像是释印顺以及琅琊阁们,因为信位不满足、心中充满着疑惑,因此怀疑三宝,也敢于窜改经文、搬弄是非;不相信真的有佛菩萨存在,更是怀疑三乘菩提的根本如来藏,也不相信真的有实证的人。因为这些种种的怀疑不信,只能说他们是尚未进入佛门当中的人。
最后在此,希望听闻这一集视频的菩萨们,能够对三宝常生清净信,舍离邪见,心地清净。
阿弥陀佛!
第075集 “掷筊”问佛是迷信吗?什么是清净信?(下)
2022-09-12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