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期
中观金鉴——详述应成派中观的起源与其破法本质
2020-07-08
孙正德老师
  (连载二十一)
  四、应成派中观又以一切法自性空之空性假名为阿赖耶识。
  应成派中观有时又改以一切法自性空之断灭空,指称为世尊在般若诸经中所说的空性(以缘起性空而归于空无之断灭空的自性)假名为阿赖耶识,不许实有阿赖耶识受持业种、无明种等,谤阿赖耶识如来藏心为假名施设法,伪称并无此心可证。
  事实上,一切有为法不离生住异灭之有为相,一切有为法皆是有生必灭之无常性,皆无有得以自己存在之体性,因为一切法不自生、不无因生。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以如来藏为因,藉诸法为缘而出生),生起现行后以其差别作用而显示各自不同之自性;例如五蕴法中之色蕴,能变异及质碍相是色之自性,又眼根乃至身根、色尘乃至触尘皆是色之自性;亦由眼根能摄取色尘之作用,不同于耳根摄取声尘之作用,显示眼根有不同于耳根之自性,如是鼻根、舌根、身根、香尘、味尘、触尘各有不同之自性。色蕴之自性不是真实常住不坏之法,色蕴之自性无有自在性,有生有灭、无常变异、刹那不住;例如眼根遭遇病变或者外力而毁坏,则眼根即失去摄取色尘之作用,眼根之自性即不复存在;色尘若遭遇风尘沙暴或者水火之毁坏乃至暗色之遮蔽,则色尘能被眼根所摄取之自性亦不复存在,故说色蕴之自性空。亦如内色尘之自性即是显境,但若眼之扶尘根、胜义根毁坏时,眼识不得生起,内色尘之自性即不存在,已不能显境故。
  色蕴乃是缘起法之果法,色蕴无有真实不坏之自性;色蕴等法之缘起性空体性,即是从色蕴等法生住异灭之法相所显现,乃是依附于色蕴等有为法之现行而比量推征其未来之无常必空者;假如此等比量推征所得之法相是一切法之根源,也就是说缘起性空是一切法生起之根源,那么缘起性空显然是根据有为法而有者,那么一切有为法更应该是一切法生起之根源,若如是,则有为法不应有生灭法相及无常法相,有如是过;亦成为自己出生自己,则欲界一切有情都可以不必藉父母为缘而出生,都应能由自己出生自己;则意识亦可以不必如佛所说由意根及法尘为缘而出生,可以由意识自己出生自己;然此逻辑于现象界中却不可得,于一切法界及般若正理中亦都不可得,有如是等过。这是严重违背世间法之运行法则,遑论出世间法及世出世间之上上法?又,若缘起性空是一切有为法之本源,而缘起性空是依一切有为法未来必坏之比量推征而有,那么一切有为法即应皆从缘起性空而生,而缘起性空又从一切有为法而生,即成为一切法互生之过,犹如世间法中愚人倡说母生子、子生母之互生过失,理不得成。
  倘若依附于有为法而有之缘起性空就是究竟佛法,则缘起性空之体性应该就是无余涅槃之本际,应该就是佛法中三乘菩提之究竟归依处,那么二乘圣者应当于初果就已证得此本际;因为二乘人缘于蕴处界所观之身受心法等任何一法,皆可思惟而得此缘起性空法相。然而世尊于阿含中未曾说初果人已证无余涅槃本际,亦未曾说四果人阿罗汉已证无余涅槃本际,世尊仅说有“法、涅槃”是寂灭、清凉、清净、真实、常住不变,此“法”绝非指向缘起性空,何以故?于前举《佛说十地经》中世尊已说十二有支皆是依一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而安立,如来藏阿赖耶识就是灭尽蕴处界流转、十二有支还灭后之涅槃本际,就是《阿含经》宣说十因缘法时,世尊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本识、入胎识、住胎识。
  倘若缘起性空就是涅槃本际,则涅槃即是断灭之法,一切蕴处界有为法灭尽以后,依之而有之缘起性空法亦不复存在故;然而佛在初转阿含期时曾经说过,比丘自知自证涅槃时,是“寂灭、清凉、真实、寂静”,显然涅槃不是缘起性空,是常住而且不变异、真实的境界。由此证明应成派中观将依附于有为法而显示的缘起性空建立为常住法,妄指为阿赖耶识,纯属自意妄想的颠倒见。
  佛法不同于外道之常见断见法,因此,从缘生法蕴处界来说无自性之自性空,仅是显示因缘法及缘生法之空相体性;若否定十二有支及十因缘法建立时所依之涅槃本际心体如来藏阿赖耶识,则十二因缘法及十因缘法都将成为断灭论、无因论,凡有所说皆成戏论。而应成派中观月称、宗喀巴等,却于否定有阿赖耶识真实心之后,不能排除他人提出经中世尊处处说有阿赖耶识圣教之质疑,干脆曲解佛意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有为法自性空之“空”的体性假名而说,此假名说阿赖耶识所指之“空”性才是佛之真实密意。今举示彼等所说之谬论为证:
  问:若无阿赖耶识,亦能安立业果关系者,则楞伽经,及解深密经,阿赖达摩大乘经等,说有阿赖耶识,为一切有为能差别之所依,名一切种,如海起波浪,作内外一切诸法生起之因,岂彼建立一切非有耶?
  答曰:不尔,对须说有阿赖耶识而调伏者,即应说有阿赖耶故。此说为调伏众生故,说有阿赖耶识。故自宗说彼是密意教,其密意之所依,当知唯说自性空之空性,名阿赖耶识。说彼名阿赖耶识之理由,谓由彼空性随一切法转故。(注1)
  注1 宗喀巴著,《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7,第13 页。
  古来已有他人质疑应成派中观,如同现在吾等正信佛子检验应成派中观之理论是否如法一般;如同世尊在四阿含诸经中,曾申论阿赖耶识为入胎识、名色习、名色因、名色本,亦曾说此识为诸法本母;世尊亦于大乘经中说有阿赖耶识能出生名色,为一切种子识、一切诸法生起之因、一切有为能差别之所依、十二有支依之而安立之心、涅槃之本际;当来成佛的弥勒菩萨及其受法者无著、世亲、玄奘等菩萨论中,皆同样弘扬此识为真实不虚之法,如何可说阿赖耶识是由一比量推征假名安立,而扭曲为依有为法而存在之缘起性空之“空”无之性?应成派中观如此说法,只能蒙骗未曾阅读或读而不解之大小乘经典的初学人,不能蒙骗已读已解大小乘经典的久学人。
  这在以前西藏地区文盲普遍的年代可以欺瞒一般人,但在其他地区及现代的西藏,已经行不通了,迟早会被有智慧的新一代西藏学法者拆穿谎言;而且在现代仍有不少人在正觉同修会中实证了阿赖耶识,证明祂确实存在,并证明祂确实是出生名色之真实法,证明祂确实是常住而不可坏的金刚心。
  一切有为法自性空所说者,乃是泛指一切因缘所生之有为法空相法性,所说所指皆非常住心体;若非是常住不坏的本住心,即不可能出生有情的名色,应成派中观自不可建立断灭空为能生名色、能生有情者。应成派中观传承古时从声闻上座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佛教演变所成之六识论邪见,一味否定有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不承认佛陀在《阿含经》中所说“诸法本母”、能出生名色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彼等借用大乘经中世尊所说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之空性等般若名相,以蕴处界之缘起性空妄想取代世尊所说般若实相心之第一义空之主体如来藏心,反而颠倒将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否定,故吾等应该予以检验:应成派中观所主张的“阿赖耶识仅为一切法自性空所称名而说”,符合世尊之圣教吗?应成派中观所说是佛法吗?
  若阿赖耶识仅是五蕴等一切缘生法自性空之称名,那么阿赖耶识即不应有“识”之名,识乃是了别之义故,能了别故名为识,当知是心而非唯名无实之法;倘若阿赖耶识不能了别所执藏之善恶业种,则阿赖耶识不应是种子识;种子识倘若不能了别所执藏之一切善恶业种及异熟法种,果报即无有酬偿之时,亦无有报尽之时,即无有因果律可成。倘若阿赖耶识不种子识,则阿赖耶识无有功德力得以被世尊称为入胎、住胎出生名色之识;入胎出生名色而成为名色习、名色因、名色本之识,必定是种子识,必定是本住而不曾有生的心,方能出生名色,方得贯穿三世、贯穿一切世间出世间法而因果不乱故。既是名色之因、名色之本,又是持种而能了别识种之识,当然是实有心,则应成派中观谤阿赖耶识为假名施设之名相,谤为五蕴缘起性空之别名,即成谤法之重罪;而且是谤法最重罪者,三乘菩提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可能成立及存在故,声闻涅槃即成断灭空故。
  倘若阿赖耶识仅是一切缘起法自性空之称名,则阿赖耶识即不应是“心”;世尊说“心”具有积聚之义,只有心方得积集、滋长一切善恶法种及无漏有为法种故。倘若一切法种不是由一常住之心体所执持,则后世名色无由出生,善业种子无由熏习增长,烦恼业种无由转变清净,解脱道亦将无由可证,更何况三大阿僧祇劫修道方成之佛道?应成派中观以缘生性空而假名为阿赖耶识、取代阿赖耶识,则有种种不定之过失;如是不定之过失,即成就了无因有果、有因无果之因果错乱现象。然世尊确实说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识、是心,举示经文证明:
  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注2)
  注2《解深密经》卷1,大正藏第16 册,第692 页中。
  略释此段《解深密经》经文如下:
  “于天、人、修罗、傍生、饿鬼及地狱六道中轮回生死之各类有情众生中,或在卵中生、或在胎中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随彼各类不同之身分如是各各生起;于各身分生起的过程中,最初是由一切种子心识由于业感成熟了,所以辗转和合四大种子而渐次增长广大、具足名色;这是由一切种子心识依两种执受而成熟诸根,并先出生五色根而辗转和合增长广大以后,才有六尘及六识的出生;五色根增长广大而出生了六尘与六识之后,名色圆满具足时就出生于人间了,这时一切种子心识就有了两种执受作为依止而在人间运作:其中一种执受是一切种子心识所变生且执持之眼等诸有色根及根所依四大种等,另外一种执受就是所执藏七转识所熏习之六尘境界相分种子、取相了别并产生种种分别及言说戏论之习气种子。欲界及色界等有色界中有情之身分生起后,他们的一切种子心识皆具足此二种执受,而无色界中有情的一切种子心识都不具足此二种执受。广慧!此一切种子心识又称为阿陀那识,为什么呢?由于一切种子心识随于其所变现之身分诸根而执持之,使祂所执持的名色不会遗失或毁坏,故又称为阿陀那识。此一切种子心识又称为阿赖耶识,为什么呢?由于此一切种子心识乃是摄藏有情蕴处界诸法种子,亦摄藏分段生死见思惑种子及所造业种的心识,故能具足世世出生有情后有之因,有情因见、思惑烦恼及我所烦恼等无明种子执藏于此识中,与此一切种子心识同安危,故此一切种子心识又称为阿赖耶识。此一切种子心识又称为心,为什么呢?由于一切种子心识是不生不灭之常住心体,能受熏积集滋长一切色声香味触等相分种及分别言说戏论等习气法种,常恒不断的集藏著,故又称为心。”
  此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称为识、一切种子心识、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心。世尊说六道有情身分生起之最初,皆由一切种子识所成就;乃至诸根之成熟、增长广大,皆不离此一切种子识之成就,此一切种子识就是世尊于阿含中所说之入胎识、住胎识、识。由此于一切种子识变现有情异熟果报之名色而执持之,称名阿陀那识;由此识执持一念无明种子及诸善恶业种而使有情不断受生,得以酬偿业报实现因果,称名阿赖耶识;此识集藏有情名色种子及一切无漏有为法种子故,称名为心。凡此等等,都只是从不同的面向来立名,故有种种名称,所指者皆是同一不生不灭之常住心体第八识。也就是说一切种子识是心体,阿赖耶识亦是心体,阿陀那识亦是心体;有时说为心,有时说为空性,也是心体,皆是同一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意谓阿赖耶识是入胎识、住胎识、出生名色的识,是一切种子识,所以一切种子识就是心,心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就是如来藏心体。阿赖耶识既然是心体,就不是应成派中观月称、宗喀巴所曲解之一切法自性空所假名而说之缘起性空、一切法空自性空,不是他们所说的无有实体而唯有名相之法。
  阿赖耶识心体是真实可证之法,因为此阿赖耶识心体摄受藏隐于各各有情之蕴处界身中,随逐于各各有情之异熟果报而执持其一期报身,使之不会遗失或毁坏,凡是具足菩萨种性者,值遇真善知识摄受者,一世即可亲证。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者,即能识得真悟禅师所说之无位真人、露地白牛、石上无根树、吹毛剑、无弦琴、本地风光、自性弥陀……等,亦能现前观察阿赖耶识心体之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断非常,因此常住于中道实相智慧境界中而能时时现观之,即是实证中道之大乘贤圣,名为真实中观。
  有生灭者是一期蕴处界果报身,阿赖耶识心体常住而能出生世世之五蕴,实无生灭,故不生不灭。有来去者是有生灭性之蕴处界诸法,阿赖耶识心体实无来去,故不来不去。有垢净者是与六尘相应之七转识,阿赖耶识心体不与六尘相应故不垢,执藏七识所熏之染污种子故不净,故名不垢不净。有增减者是与七转识相应之三界烦恼习气,阿赖耶识心体恒不与三界烦恼相应故无有增减,故名不增不减。现法中阿赖耶识心体成就前际业报之果,又是后有业报之因,常执各类种子恒不间断而能出生无量世之五蕴,故阿赖耶识心体非断;阿赖耶识心体所执藏之分段生死种子及变易生死种子皆有变异性,于成佛之前皆有变易,故阿赖耶识心体所含内容非常,故非断非常。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菩萨如是现观而引生实相中道智慧,如是观察所得之智慧即是般若中观智;故说中道的实证与现观,要由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的实证而作观察,方能获得。一切否定阿赖耶识心体实有之应成派中观诸传承者,以观一切有为法自性空作为中观,实乃堕于有生有灭蕴处界有为法中者,堕于常见外道见中;正当应成派中观师主张蕴处界等一切法空的缘起性空即是阿赖耶识时,其实质又是断灭见者,因为有为法蕴处界都是会断灭、可断灭的法。应成派中观否定蕴处界法生起之因,否定般若中观所依的实相心阿赖耶识,仅存缘生法之生灭现象,已堕于断灭法之一边,又有何法真实可称为中观?故应成派之理论无有中观可言,故说应成派之中观见,理不应成。
  阿赖耶识是心体,不是依一切有为法自性空所假说者,应成派中观所信受与推崇之《宝性论》亦如是说:
  见实者说言:凡夫、圣人、佛,众生如来藏,真如无差别;有不净杂净,及以善净等,如是次第说,众生、菩萨、佛。如空遍一切,而空无分别,自性无垢心,亦遍无分别;如虚空遍至,体细尘不染,佛性遍众生,诸烦恼不染。(注3)
  注3《究竟一乘宝性论》卷1,大正藏第31 册,第814 页上。
  为免受到应成派中观师之曲解,略释此段论文如下:
  “亲证般若实相心而看见真实法的人都如是说:凡夫、圣人以及诸佛,及所有众生都各自本有的如来藏,这个本自具足而与七转识俱之如来藏心,祂真实不虚的体性,以及由于不与三界六尘、烦恼相应所以永远如如不动之体性,这种真如法性于凡夫、圣人与诸佛的境界中皆无差别;由于各人的如来藏中所含藏纯与三界我法相应之不净种子、或者所含藏为已断部分三界分段生死种子及变易生死种子之杂净种子,或者如来藏所含藏为已断尽分段生死种子及变易生死种子之纯善净种子,是因为经过修断次第而使如来藏所含藏种子之不同状态而分别施设说明,才将有情次第施设为众生、菩萨与诸佛之差别。这个实相心犹如虚空遍于一切处,犹如虚空对一切法都不分别一般;自性清净无垢之如来藏心自身,亦遍于一切众生、菩萨与诸佛之十二处中,而各人之如来藏心亦不分别凡夫众生或圣人,不分别菩萨与佛,亦不分别此为众生之眼识界耳识界、眼处耳处、善恶染净等等;凡有分别都是如来藏心所出生之七转识的事,与如来藏心自己无关。这个实相心如来藏犹如虚空而能遍至十方一切处所,各各有情的如来藏心体的识性是极微细的,任何一点点的微细六尘都不可能染污祂;因此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虽然是遍在各自所变生之有情蕴处界中,也一直都遍于众生之蕴处界中运行不断,但都是永远秉持著一味真如清净性而不受六尘中的一切善恶诸法所染污,不受蕴处界相应之烦恼所染污。”
  《宝性论》的偈中分明说如来藏是心,是自性清净无垢之心,具足成佛之体性;此自性无垢之如来藏心体遍在蕴处界诸法中,此心体不受六尘所染污。如来藏心体运行于蕴处界中,而时时显示其能使人修行成佛之法性─亦简称为佛性─亦不受烦恼所染污,乃亲证此如来藏心之实义菩萨方得如是以般若实相智现前观察领受。如来藏心体遍于众生之蕴处界,如来藏心之法性─真如之体性─亦遍于一切众生之蕴处界而示现;因此如来藏心体能够执持众生蕴处界诸法,随于蕴处界诸法而运行不断;菩萨于六地住地心以前,由于留惑润生;或如六地满心及七地心之刻意起惑润生,故此如来藏心体仍皆称为阿赖耶识,尚有故意保留或故意生起之分段生死种子未断尽故。
  阿赖耶识随于其所变生、所遍到执持之蕴处界诸法而共同运行,然蕴处界诸法是阿赖耶识所生之法,是生灭变异无常之法,无有丝毫是坚固不坏者,无有丝毫是常住不坏法;是故蕴处界诸法是缘生法,无有自在之体性,故是无常空,故其自性是缘起性空;而此蕴处界之缘起性空、无常空,乃是依附于蕴处界而有,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灭尽后有,无有蕴处界再出生,则依附于蕴处界之无常空、缘起性空即不复存在,同于断灭。倘若依应成派中观所说,蕴处界诸法无常空之自性就是世尊于三转所说诸经中之密意,则佛法即堕于外道之断灭论中,无有任何菩萨或二乘圣人及具正见的佛弟子,愿意信受此一等同于外道断灭论之法。
  倘若阿赖耶识不是“识”、不是心,无有任何“识”之功德行相与心行,仅是此等蕴处界自性空而假名所说,则一切菩萨皆将无法亲证阿赖耶识而现前领受;然而现观古来许多菩萨,都如中国禅宗祖师一般实证阿赖耶识心体而现观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方能说出如是睿智深妙而使二乘圣人闻而不懂的开示。返观应成派中观所说之蕴处界诸法自性空,如同无常一般仅是依现象界观察所得之心不相应行法(无常等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只是依眼识乃至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心王,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及四不定心所法,以及色法等三个分位差别所有的诸法而假名施设建立,八识心王并不能运作它们),离八识心王及色法、心所法的诸行以外,无有真实体而别可得故,只是世俗谛而不能成就第一义谛。
  经中世尊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身中如来之藏真如佛性常住不变,阿赖耶识心体即是如来藏(注4)。阿赖耶识心体才是世尊于般若诸经所说内空、外空、毕竟空、第一义空等空所依之密意,内空、外空、第一义空等空性皆是阿赖耶识心体之本来自性,而不是如应成派中观颠倒所说阿赖耶识为有为法自性空之空性假名而说者。
  例如般若经中世尊如是说:
  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是心,不应念,不应高;无等等心,不应念,不应高;大心,不应念,不应高。何以故?是心非心,心相常净故。(注5)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注6)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内空?”佛言:“内法名眼耳鼻舌身意,眼、眼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耳、耳空,鼻、鼻空,舌、舌空,身、身空,意、意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空。……何等为第一义空?第一义名涅槃,涅槃、涅槃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第一义空。”(注7)
  注4《楞伽经》中说:“此阿梨耶识名如来藏,与无明、七识共俱,如海浪生。”
  注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大正藏第8 册,第233 页下。
  注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第8 册,第219 页下。
  注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藏第8 册,第250 页中。
  略释以上般若经之经文如下:
  “就是这样,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观行于般若波罗蜜中,证得实相心以后观察此一所观之心,不应对此心念念不忘而执著祂,不应由于已证此心而生起高心慢待他人;亲证这个无等等心以后,证得这个大心以后,不应对此心念念不忘而执著祂,不应因为已证此心而生起高慢之心;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所证得的这个实相心,并非众生所知的心,从来都没有众生所知的六识心的法相,并非六识心之心,是无我性的非心之心,因为这个心的自性是本自常住、本来清净、永远清净而无六识心行法相的缘故。”
  “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若想要真的安住于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种种空中,应当依止正确的法义而修学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向佛请问说:‘什么样的法是内空呢?’佛说:‘内法者乃是指如来藏心所变现、所执持之眼耳鼻舌身意,如来藏心运行于眼根、眼处而不被眼根眼处所熏习之色尘所染污,亦不因眼根眼处之散坏而散坏;如来藏心所变现与执持之眼根、眼处乃是种子变异业果之呈现故非常,而如来藏心能变现眼根、眼处之种子功能不随著业果之报尽散坏而灭失故非灭,乃因此而说眼、眼空,非常非灭,是什么原因这样说呢?如来藏心有其本来之自性性及本来之清净性故。同样的,耳鼻舌身意亦因如来藏心而说耳空、鼻空、舌空、身空、意空,非常非灭;为什么呢?如来藏心有其本来之自性性及本来之清净性故。……什么样的法是第一义空?第一义就是涅槃,色受想行识有生死、有来去、有增减、有垢净,出生色受想行识之如来藏心却没有生死,故是涅槃;没有来去,故是涅槃;没有增减,故是涅槃;没有垢净,故是涅槃,涅槃不著于生死、来去、增减、垢净故空;因有涅槃心如来藏常住不灭,故有色受想行识之生死、来去、增减、垢净,灭尽色受想行识之生死来去增减垢净,即是涅槃心独存而不再现行于三界中,无有生死、来去、增减、垢净之名可显,故涅槃之名非常,为什么呢?如来藏心有其本来不可说之涅槃自性,涅槃是依如来藏心的不生不灭而施设的名相,所以涅槃亦空;但是涅槃却是不生不灭,因为如来藏的自性是自己本来就已经是如此的(不是由于修行以后才变成如此自性的),这就是第一义空。’”
  以上所举般若经中说,菩萨行于般若波罗蜜的境界中所观者乃是“心”,不是六识心之全部或意识心;此心即是如来藏心阿赖耶识,佛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心体故。菩萨由于亲证如来藏心的缘故,能够依止之而观行修学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修学般若波罗蜜所依止者是“心”,是亲证及依止此第八识心及其真实、如如法性,名为证真如、转依真如,而不是观察蕴处界等有为法缘生而无自性之自性空;由于能够观行领受如来藏心遍至于其所变生之色受想行识中运行时所显之真如性,故于修学、熏习、实证之后,能行于般若波罗蜜中而能够安住于内空、外空……第一义空等如来藏心之般若空性智慧中。
  由于如来藏心体遍至于所变生、所执持之蕴处界诸法中运行,故如来藏心体阿赖耶识才是世尊对一心只求解脱生死之二乘人所隐覆而说之密意,故世尊于《阿含经》中或者说真实、或者说法、或者说实际、或者说清凉、或者说常住不变。这个如来藏心的密意是从来都不对不回心的声闻圣人与凡夫明说、细说的,而所生法蕴处界诸法之无常空、缘起性空、无自性空,则都是世尊对二乘声闻圣凡大众明说细说之法;阿含四大部诸经尚在,今犹可稽,故知此说无可否认。应成派中观月称、宗喀巴等人,却是一向回避四大部阿含诸经中所说色阴、识阴虚妄的圣教,执意主张观想出来的天身常住,又处处想方设法主张意识常住,藉此使其落入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中的双身法享受淫乐境界合法化;又企图以颠倒说,蒙骗不具正知见之初机佛弟子,处处否定阿赖耶识为真实有,即可避免未悟言悟之讥。为达成此一目的,进而妄说阿赖耶识仅是一切法自性空之空性假名而说。如是将三乘菩提主体之第八识否定,而颠倒将第八识所生蕴处界之缘起性空之所显法──心不相应行法,推崇为中观所说之般若而完全违背佛意,无异舍本逐末、欲煮沙成饭者,属于非因计因者。彼等如是曲解佛意以后,欲使人信受彼等故,不惜攀缘附会菩萨之论著而大量引用之,再加以扭曲以合其意,例如宗喀巴这么说:摄大乘论,为成立阿赖耶识所引之阿毗达摩经,于宝性论释中,则引证一切有情皆有法性种性。如云:“虽诸有情皆有如来界藏,然彼有情自不能知。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与月称论师说阿赖耶识意趣,是依空性而说,极相符合。(注8)
  注8 宗喀巴著,《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7,第14 页。
  但《摄大乘论》乃是无著菩萨为证实真有阿赖耶识而造之论,诸多申论及引证,处处皆是向正信之佛弟子证明阿赖耶识真实有;如今月称、宗喀巴以一切法自性空假名而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极力否定阿赖耶识的实有,与无著菩萨论中所申论引证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识、是涅槃证得之所依等完全相反;其本质是破斥《摄大乘论》,却攀引无著菩萨《摄大乘论》来证成自己的歪论,颠倒事实而妄说《摄大乘论》之意趣与其相符合;此乃信口雌黄、指鹿为马之极为不善恶行,大众应予以摒弃。兹举宗喀巴所引之《摄大乘论》中无著菩萨所申论相关之论文,以揭穿应成派中观之谎言: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即于此中复说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如是且引阿笈摩证。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注9)
  注9《摄大乘论本》卷1,大正藏第31 册,第133 页中。
  为消除应成派中观曲解论文之影响,略释上举《摄大乘论》论文如下:“(有十相殊胜及殊胜语是世尊于大乘中所说)其中最初所说就是指出能与一切染净所知诸法作为依止者就是阿赖耶识。世尊于何处宣说阿赖耶识?又为何称为阿赖耶识?世尊于解说大乘法性相之大乘经的颂中这么说:‘无始以来之法界(或称如来藏界或涅槃界),为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平等所依止,由于此一切法等依如来藏界为因的缘故而有六道诸趣之生死轮回,以及厌恶生死轮回者断除三界生死之烦恼业因;也由于此一切法等依之如来藏界,而证得不受后有生死之涅槃界而不堕于断灭空。’世尊于此等大乘经中又以颂这么宣说:‘由于此如来藏界摄受所变生之蕴处界诸法、孕藏诸能,是能受熏、积集诸法种子而出生诸法之心识,故此心识称为阿赖耶;只有对于心量、智慧都殊胜于二乘人之诸菩萨众,才开示此阿赖耶识法体之内涵。’像这样并且引用《阿含经》证明世尊确实宣说阿赖耶识是种子识、是能积集一切法种之心、是能出生一切法者。由于什么缘故而说此一切种子识称为阿赖耶识?因为三界有情之出生以及一切与我见、我执相应之杂染品法,都于阿赖耶识心体中摄藏,并由此识给与造业有情异熟果报之体性,又因为此阿赖耶识驻于所变生之异熟果五蕴中,能持种受熏而成为有情出生后有异熟果之因,由于这些体性而称此一切种子识为阿赖耶识;或者因为三界一切有情皆内执此识所生之功能体性为自内我,导致执藏诸多与我见我执相应之杂染法种,因此而称此心为阿赖耶识。”
  无著菩萨于论中引证世尊之圣教,申论指出阿赖耶识是三界有情出生之因;既是出生有情等一切法之因,也是能给与后有果报之识,亦即阿赖耶识是能贯穿三世之入胎识,是出生后有名色之识;并申论阿赖耶识是心,是一切种子识,是涅槃界,是涅槃之本际,是蕴处界及宇宙世界山河大地等一切法所依。而宗喀巴却故意扭曲无著菩萨之论意,欺骗世人说是与月称相同,说无著菩萨这些论文所说的道理,是与月称同样依一切法自性空之空无之性而假说阿赖耶识。此等极度扭曲事实又牵强附会之作法,乃是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古今祖师之一贯手法;未具择法眼、未证知无著菩萨论文中所示真实义之读者,若只阅读宗喀巴等人之著作而不曾比对经论时,往往被他们欺瞒。所有学佛的读者,对以上所举藏传佛教诸师扭曲教义之事实皆应有所警惕,以免不慎随之步入毁谤菩萨藏、毁谤正法之最大恶业中而不自知。
  推究应成派中观佛护、月称、寂天、阿底峡、莲花戒、宗喀巴以来诸传承者,之所以推崇缘起性空、一切法自性空为究竟为般若,曲解实存之第八识如来藏为诸法自性空之空无;又处处主张意识是不可摧破之本住法,说意识是能入胎、住胎而结生相续之识,扭曲《阿含经》中的圣教而改说意识细分出来之细意识才是我见之所缘,再以意识之一分明了分为细意识而假说阿赖耶识,又以一切法自性空假说为阿赖耶识,实乃以颠倒妄想而认定意识是世尊于般若经中所说之非心心、无心相心,亦是颠倒妄想而将世尊所说缘生缘灭之无常生灭法意识认为是常住法。又欺骗佛教界初机学人,说诸多大乘方广唯识经中所说之阿赖耶识、阿陀那识,都是同于彼等否定阿赖耶识真实有而以意识之种种变相假名而说者。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诸传承者与修学者否定阿赖耶识心体实有以后,彼等所能安住者唯有意识觉知心自我,悉皆堕于五蕴虚妄我见中;却将意识众生我譬喻成经论中所说有情摄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之阿赖耶识,故彼等强烈主张我见之所缘乃是意识之细意识分,而不是五蕴法(但细意识仍然是五蕴中之识蕴所摄,彼等所辩已成为无义之说)。因此,应成派中观否定了彼等所不能实证的阿赖耶识心体以后,必须主张意识能入胎结生相续,坚称意识是一切种子识,否则彼等必定堕于断灭论及因果失乱之大过失中;此皆是堕于五蕴我见者所无法免除之落处,应成派中观见者都不能自外于其中。而早在佛护时代之前,无著菩萨就已经破斥过:意识入胎结生相续的说法不能与真实道理相应。应成派中观月称、宗喀巴一方面攀缘附会无著菩萨之理论为其二大车轴之一,一方面却处处扭曲、违背无著菩萨所说,其心确实不直与不善。
  举示无著菩萨于《摄大乘论》中破斥意识结生相续之论文如下:
  云何为生杂染不成?结相续时不相应故。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本识阿赖耶识)、羯罗蓝更相和合。若即意识与彼(羯罗蓝—受精卵)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有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又即与彼和合之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五色根尚未生起或圆满,故尚不能有六尘存在,故意识所缘之六尘仍不可得)。设和合识即是意识,为此和合意识即是一切种子识?为依止此识所生余意识是一切种子识?若此和合识是一切种子识,即是阿赖耶识,汝以异名立为意识。若能依止识是一切种子识,是则所依因识非一切种子识,能依果识是一切种子识,不应道理。是故,成就此和合识非是意识,但是异熟识,是一切种子识。(注10)
  注10《摄大乘论本》卷1,第135 页下。
  无著菩萨此段论文已经于本章第一节中举示并予解释,此处重新再引用,是要强调应成派中观扭曲经论之事实,证明应成派中观攀缘附会无著菩萨大论,欺瞒佛教界说“与彼等见解相同”,这是举证应成派中观师心地不直的事实真相。另一方面也要披露彼等以意识为一切种子识、为入胎住胎结生相续之识,此一错误之理论早已被佛护(注11)时代以前之无著菩萨所破斥;彼等不能了知一切有情皆有之法性、种性,乃是一切众生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拥有之功德法性,不顾经论中佛与菩萨宣说之真实义,一味的以其私心否定阿赖耶识,一味的推崇、宝爱五蕴中识蕴所含摄之意识,一味的扭曲经论真义,却欺骗佛教界说“其理论与经论完全相同”,正是世尊于般若经中所说不能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不能住于内空、外空、第一义空等般若空法者。因此,应成派中观师月称、宗喀巴等六识论凡夫,欲以一切法自性空假名为阿赖耶识,否定阿赖耶识心体真实有,乃是凡夫虚妄我见的附佛法外道行止,一切正信之佛弟子皆应于此明察并详细检验。
  注11: 佛护是应成派中观创始者,宗本于声闻部派佛教中的凡夫六识论,创立意识常住不坏
  的应成派中观见。
  (待续)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