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6、常见外道法--广论(二)【共130集】
第42集 广论所说“对治昏沈之道”的错谬(三)
2018-07-13
正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集节目我们谈到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举出了对治昏沉应修“正知”的二种重要的因:一个是“修念法”,另一个是“缘佛像等”,认为这二种因都能成就三摩地的果。我们已经辨正了其中的“修念法”一因的错谬,接下来要来辨正他说的第二因“缘佛像等”。
  宗喀巴说:余一因者,是正知不共修法,即令心缘佛像等所取之相,或缘能取明了等相。(《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5)
  他说修正知的第二因是让心专注于所看到的佛像等的形相,他认为这是假藏传佛教密宗喇嘛教四大派所专属,是不共显教的修法。宗喀巴主张缘有形相的佛像等的修法,其实就是观想佛像的修法,因为观的目的要在之后不必再看著佛像,仍然能透过想象而在心中呈现佛像的形相;因此,观得仔细无缺,才能想象得栩栩如生。宗喀巴在《广论》中再三提出观想的修法,但是他们喇嘛教密宗是把观想出来的内相分六尘境界当作是真的,观想自己成就佛地的庄严色身时,就说自己成佛了;观想出金山银海时,观想出满山的食物来布施时,就说是真的成就那些境界,真的成就布施的功德,但事实都与布施无关,也与佛法中的实证无关。
  虽然净土宗行者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开示有十六观,其中有观像念佛修行法门,但这与密宗喇嘛教四大派观想佛像的目的截然不同。因为喇嘛教密宗观想佛像,主要是作为修天瑜伽的前行,妄想认为天身观想成功时,就真的获得天身!同时,他也是为了后面修双身法而作准备,因为要修双身法,必须要观想佛父佛母交合的双身像,所以密宗四大派说不能放弃“有相”的观想,否则天瑜伽等就不能成就。但这根本只是妄想,实际上他们这样观想成功以后,并未成就色界天身,因为观想所成就的只是内相分的幻影,所以死后并不会因此就有色界天身存在,也不能往生色界天中。纵使对色界天身有正确的理解而作观想,当他们观想成功时,一样不会在死后出现色界天身供其所用,何况他们对于色界天身,并没有正确的理解,还妄想色界天身有五脏六腑及生殖器官与淫乐。
  而假藏传佛教密宗喇嘛教甚至主张,要以观想报身佛三十二大人相来成就自己的佛身!然而,诸佛的三十二大人相都是累积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福德修集而成的,不是靠观想去观成就。密宗喇嘛教说:“打坐的时候,要观想自己的本尊在头上,三十二大人相是什么法相,就自己一一去观想。”可是观想起来以后有没有作用?没有!因为那只是个自心所现的法尘相分,观想是一个练心的方法,但观想的所得并不是真实成就。观想出来的影像跟定果色是不一样的,定果色是八地以上用他的福德与无生法忍智慧去变现出来,那对众生是有用的;但密宗那个观想出来的影像,只是他们脑袋里面的相分。他们打妄想说,如果要成佛,得要有天身才可以成佛;于是就观想自己有一个广大庄严的天身,说那个天身观想成就时,就是未来成佛时的庄严报身成就了,这叫作以假代真。事实上,观想出三十二大人相不等于就有三十二大人相,因为观想出来的影像并没有福德,得要经由三大阿僧祇劫不断去修集福德,并且还得最后由百劫之中不断地舍身、舍命、舍财,才能成就诸佛的三十二大人相。
  三十二大人相的每一相莫不如此,即使是智慧象征的不见顶相或者白毫相,都仍然是依靠度化众生实证三乘菩提而获得的福德来成就的,不是自己去谋求利益而能够买得到,更不是靠自己去观想而能获得的;也就是说,三十二大人相之所以会成为成佛的必要条件,原因就是显示福德的圆满与否,所以每一相有八十种好,每一好又有无量的随形好。那要怎么成就呢?当然不是用画、用想的,而是靠利益众生的福德累积来成就,《法华经》中就称它是“百福自庄严”。因此,佛陀成佛时不必挂璎珞,不必戴天冠,不必挂宝钏或什么玉佩等等;因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与无量相好,就已经远远胜过这一切了!
  这就是说,成佛的过程之中不但要修学无量智慧,还要修集无量无边的福德,才能够满足三十二大人相。这三十二种大人相以及每一相的无量好,都不是凭空而得的;更不是像喇嘛教密宗用观想的方法说,我这个脸相观想它有多庄严,那就真的能够获得这么样庄严的脸相。不可能!因为他们不管再怎么观想,下一辈子还是没有办法得到诸佛的庄严相。这就好像画饼充饥,拿了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大饼,不论他画得再怎么像,终究无法用来解决肚子的饥饿。所以,福德的庄严是要从利乐众生中去修集,观想是没有丝毫成功可能的。由此可见,密宗喇嘛教是一个妄想的宗教,因为他们所观想出来的止观都是妄想,却把它当作是真的;而这种观想所得的止观,当意识心闷绝或眠熟,或者当他们下座来作其他事情而中断时,也就完全不存在。
  在正统佛教中也作观想,但却是用来培养悲心、慈心。例如慈无量心、悲无量心的慈悲观;或者是用来产生对欲界淫欲的厌恶心,如九想不净观、白骨观等。而净土法门的观想,主要是为了求生极乐世界的人而说的念佛行门,乃是学人听闻 释迦世尊开示极乐净土,乃至 弥陀世尊的种种庄严殊胜的真实境界,以欣乐希愿求生极乐世界而作观想;因为自己还无法亲值 弥陀世尊、亲见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乃在心中想象 释迦如来所演述的境界,目的是藉著忆念阿弥陀佛而增强求生极乐世界的愿力与念力,并藉以求得较高的品位去往生,并不是将所观想的境界就当作是真实的极乐世界,更不是以所观想的佛像作为真正的 阿弥陀佛,而且其中更隐含著第一义谛的深妙法义。因此说净土宗观想佛像的法门,与喇嘛教密宗观想佛像来修天瑜伽,乃至修双身法,名同而实异,只是被宗喀巴借去包装他的男女双身修法而已,实际上全然不同。
  正统佛教的观像念佛,虽然也是从有相开始,但是重点是在念佛,而且终究还是要回归第八识如来藏的第一义谛,才算是真正的念佛。再者,从有相念佛到无相念佛,所谓有相却是无相,所谓无相却也非无相;例如《大宝积经》中说:
  大精进作如是念:“我今云何观此画像与如来等?”复作是念:“如来像者,非觉非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非觉非知。如是像者,但有名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无所有,如来之身其相如是。……如此画像非觉非作,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见非闻、非嗅非尝、非触非知,非出息非入息;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知者。如此画像非欲界摄,非色、无色界摄,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取非舍、……非实非虚、非生死非涅槃,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大宝积经》卷89)
  所以观想佛像,绝非密宗喇嘛教四大派,只观想佛像的表相。不论所观的影像它如何鲜明,画像还是画像,观想出来的内相分仍旧只是内相分,都只是意识所缘的法尘内相分境,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虚妄法,更没有所谓佛身可成就,只能算是艺术品的欣赏及内相分妄想而已。《大宝积经》这段经文所说的观想佛像,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的行者,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如来藏第一义谛的观法。
  我们不妨简略说明一下经文的涵义,经文的意思是说:所画的如来画像本身不能觉、也不能知,只是名字说为如来的像;一切法也像是这样,只是名字。因为一切法本来自性空寂,本来无觉无知、无所有;如来的身相也是如此。又画像本身没有觉知,从来不作意造身口意行;一切法也是如是,如来的身相也是如是。又画像本身不能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知,没有呼吸作用;一切法的本身也是如此,一切有情的身相也是如此。又画像自性空寂,无所有,没有欲界的贪等欲求,也没有色界禅定的功德受用,当然也没有无色界意识及末那识的心行,所以不能够说是三界之法;一切诸法的根本,也就是一切有情的法身如来藏,也是如此。因为,一切诸法与如来藏非一非异、不即不离。因此,像这样观想佛的画像,不取境界、也不舍境界,画像虽然是无常、变异的非真实,但却又是明明在眼前可触摸而非虚幻;又这画像并非有情,因此不会生死,也不取涅槃;如来藏也是这样,如来法身也是如此;观想佛像时,就应该这样如理作意去观。
  那么这样观想之后,还应该要再观想:就在现在有一个有觉有知的有情,正在观想无觉无知的画像;然而另外还有一个无觉无知的非有情、非非有情,祂从来不作观想,但却能了知有情在作观想时的心行。而有觉有知的有情,正是有生有死的众生心,能觉知有画像,觉知一切法有生起、有安住、有变异、有坏灭……;但一切法的本际,就是那个非有情、非非有情的真心如来藏,祂是从来都无生、无住、无变异、无坏灭的;如来的法身也是一样,从来无生、无住、无变异、无坏灭。这样子观想时,所观的佛画像、一切法、众生心,都是名言施设的图像或者名相,都是有生、住、异、灭的;但是一切法的本源、众生的本际,乃至佛的法身,却都是空寂、无所有、无生、无住、无异、无灭。
  这样的观想,就如同《佛藏经》中 世尊的开示:
  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佛藏经》卷1)
  又说:“无想无语乃名念佛;是中乃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佛藏经》卷1)
  所以学佛人对于观想念佛,应该要以这样的认知来观,不可念色取相,落在相中;因为念色取相的人,显然不知道一切的相与名都是虚妄。而实相非相,离一切相,此中妙义以宗喀巴的邪知、邪见、邪思惟,当然不可能体知观想念佛真义于万一,因为第一义谛第八识如来藏实在是太深奥而难以契会!
  更何况宗喀巴又极力否定如来藏,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余一因者,是正知不共修法,即令心缘佛像等所取之相。”(《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5)以为只有他们假藏传佛教密宗才有观想佛像的修行法门,所以才会说是与显教不共的法门,却不知大乘经典中早就已经明说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宗喀巴说观想佛像是密宗喇嘛教不共的修法,倒也没错;因为他的观想佛像是:或缘能取明了等相,次如前说于修念中,观察于余散与未散,任持其心,即修正知极切要处。
  并且引《入行论》云:“数数审观察身心诸分位,总彼彼即是守护正知相。”(《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5)所观察的主要就是指双身交合的假佛像。试问:单单是正统佛教清净佛像的观想,世尊都要告诫说是“念色取相、贪味为识”(《佛藏经》卷1)的凡夫了;那么宗喀巴教导观想的佛像,却是双身交合的假佛像,当然更是 佛陀所斥责的“念色取相、贪味为识”!
  这样的邪法只能成就密宗喇嘛教妄想不实的假天身,其实不过只是行者的内相分,以此成就他喇嘛教密宗双身交抱的抱身佛凡夫妄想境界,更增长无明烦恼和下堕三涂的生因。当然这样的过失与妄想,是不共显教贤圣智慧的,说它是与显教不共修法,虽然也可算对!但实质上,那就根本不是佛法了!
  时间的关系,就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42集 广论所说“对治昏沈之道”的错谬(三))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