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5、阿含正义(一)【共130集】
第124集 佛法中的智慧
2018-07-13
正才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
  前面几位老师已经为各位分别解说了三法印,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各个法印的详细内涵,那么接下来的主题是要为各位说明,三法印不得外于第八识如来藏的道理。也就是说,三法印必须要依于如来藏才能成就,离开如来藏是不可能有三法印的。然而,在说明三法印与如来藏的关系之前,我们在这里要先说明一切种智,因为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成佛的依凭,如果没有一切种智,那就不可能成就佛果,所以一切种智正是成佛与否的关键。这意思就是说,外于一切种智的修证,绝对不得成佛,那么成佛之要,简单来说,必须具足两种智慧,就是解脱智以及一切种智。解脱智是二乘圣人所证,诸佛及诸菩萨也一样亲证,这是三乘共法;但一切种智,则是唯有菩萨随佛修学佛菩提道才能分证,成佛时具足证得,这是不共二乘圣人的,因为二乘人不修佛菩提道,只修解脱道。
  也就是说,佛法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所谓解脱道,就是关于如何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与行门;佛菩提道则是关于如何成就佛道的义理与行门,也就是生命实相、法界根源,全部内涵的证知。然而解脱道其实是含摄在佛菩提道里面的,也就是说,成佛时是具足佛菩提道与解脱道的;解脱道只是 世尊为了摄受畏惧轮回而只想要解脱生死的二乘人,而从佛菩提道中抽出来宣讲的法,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可以先亲证解脱,也让其他弟子们相信,解脱生死是可以实证的;这就是 佛陀在初转法轮时所教授的二乘菩提阿含解脱道的义理与行门。可是解脱道之法,虽然能使人解脱生死轮回,但却不能使人成佛;能使人成佛的是佛菩提道,也就是大乘佛法的修学之道,这大乘菩提,正是佛陀在第二、第三转法轮为菩萨们所教授的成佛之法。既然佛法分为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两个部分,那么佛法中的智慧,除了人天善法的世间智慧之外,主要的也就可以概括为两大类:第一、是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智慧,第二、是大乘佛菩提道的真如与佛性的世出世间智慧。
  人天乘的智慧属于次法,主要在讲应当孝顺父母、敬顺师长、善待众生,乃至布施、持戒等等的道理。譬如常做善事,那么未来便会有好的果报,可是如果常造恶业,未来就必须承受三恶道的业报苦果。世间的教育乃至有些宗教,他们也教导世人一部分这些道理,但是不够全面,也无法深入,更不能说出背后造成这些因果业报的道理。此外,有些修行人修学禅定之法,舍报后可以超脱欲界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这也是属于人天乘的法。佛法则不但告诉众生,为善作恶所得善恶业报之间的因、缘、果的道理,不但函盖了三界六道,更函盖了十方世界,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且还能告诉众生造成这些因、缘、果,背后的根源与道理。
  话说回来,这些人天乘的法,终究是不能使人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因为如果没有持续为善修定,善果或者定福享受完了,所剩下的非福业将会导致众生下堕受苦,难以幸免。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出离这生死轮回的苦呢?要出离生死轮回,需要的是解脱道的智慧,这也是世间所有教育,乃至宗教所没有的,只有佛法中才有。解脱道的智慧,说的就是可以证得有余依、无余依涅槃的智慧。解脱道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在四大部《阿含经》中,佛说这些五蕴等等的法都是虚妄生灭不实、都是藉缘生起,而不是永恒不坏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所以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是空有表相而无实质,所以称为空相、无常、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只有一生就坏了。这些法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都是虚妄幻灭的法,只有一生;然而这个意根也不是自然而有,祂是由众生各自的第八识所出生的,入涅槃时也是必须灭掉的法。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如来藏,佛说这是涅槃的本际、实际,修学解脱道的人如果能够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等法的幻有不实,能够实证蕴处界无常、苦、空、无我,是没有真实不坏的自体性,是念念变异而不能常住。那么经由这样的现观所得的智慧,就可以断我见乃至我执。我见断的意思,就是不再错认五蕴十八界等法为真实不坏的我,不再错认觉知心性——也就是意识,以及祂的离念灵知性为真实不坏,也不再错认作主思量的意根末那识为真实不坏。我见断了之后,继续在历缘对境中,渐渐修除对于自我的执著,我执断尽便成为阿罗汉,舍寿后就不再受生于三界中受报,称之为入无余涅槃;但是在还没有舍寿之前,阿罗汉仍然要随缘去度众生,仍然要受寒、热、饥、痛等等的苦,可是对他而言,这些都不是大苦,所以叫作微苦所依,就因为还有这种轻微的苦,作为在人间的所依,所以叫作有余依涅槃。
  二乘的修行人是要靠解脱智慧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二乘人出了三界的生死轮回,却仍然不晓得佛菩提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蕴处界等法的缘起生灭,不知道这些缘起生灭法背后的真实因,也就是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的佛菩提智慧是什么。可是菩萨不但一样可以证得解脱道的智慧而出三界,还实证了法界实相——生命根源,而有了佛菩提的智慧;只是因为悲心,为了救护众生而继续留在三界中,自度度他直到成佛。
  接著我们就来说明佛菩提的智慧。佛菩提的智慧称为般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总相智、别相智及一切种智。因为般若跟世间以及二乘解脱道的智慧不同,因此有时不翻译作智慧,而将它直接音译为般若,般若讲的就是法界实相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亲自触证第八识如来藏,并且能够体验领受祂的自性而引生的智慧。第一个层次的总相智,就是禅宗开悟明心时所发起的智慧;明心的意思,就是明白了自己的真心,找到了自己的真如心如来藏;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可以亲自接触到祂,也能够领纳祂的真实、如如的体性,真实是因为这个如来藏心确实存在,从无始劫以来就在乃至无始劫以后也是永远都在,祂不是从其他的法出生的,祂是不生也不灭的,所以又叫作本住法。此外祂对于六尘万法无觉无知,因此无贪、无瞋也无痴,对六尘完全如如而住、不动其心,因为明心时能够领纳这样的真实如如体性,所以开悟明心又叫作证真如。破参明心时,不但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如心,也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到他的真如;因为已经知道真如是什么、以及祂的体性,也可以现前领受、观察祂,但是这时候也只是知道一个总体的概略情形而已,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又称为大乘真见道。
  因为这个见道是真实的,不是妄想来的,也不是凡夫及外道所能想象或思议的;此外,之所以称为真见道,也是为了要和后面的相见道来作区隔,因为这个真心,还有许许多多的功能、体性,是刚悟的菩萨所不知道的,也还没有证验到的,需要善知识的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去体验祂,而这个就是第二个层次,别相智的修证内涵。譬如说,对于一个只看过整台电脑外观的人来说,他知道这就是电脑,对电脑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就是譬喻总相智。但是他如果没有看过电脑拆开后的内部,他就不能知道里面的细节;能够知道里面的主板、处理器、硬盘等等装置,也是属于电脑的一部分,乃至知道它们的功能,这就是譬喻别相智。也就是说,真见道之后,再从三界九地各个不同层面来看这个真如心,从自己、别人、猫、狗乃至其他众生来思惟、观察这个真如心的种种面向,这就是别相智;是悟后菩萨所应作的思惟修,叫作相见道。
  像这样从真如的各种法相上面去加以如实现观所引生的智慧,就是第二层次的般若智慧——别相智。总相智虽然粗浅,只是总相,但却是别相智的所依。这意思是说,别相智虽然较为深妙,却必须依止粗浅的总相智才能生起;而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智慧,都是悟后对第八识——真实心如来藏的如实现观。而引生的智慧,这般若的总相智和别相智,就是二转法轮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智慧,是在总相与别相上来说般若空,是讲真心空性,不是讲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空相的。
  无常空与缘起性空,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显然是不懂三乘菩提,不懂般若经的说法,也表示这个人没有开悟。初转法轮讲的是无常空及缘起性空,如果二转法轮的般若也是无常空、缘起性空,那初转法轮应该就是般若了。然而初转法轮为什么不叫般若,二转法轮才叫般若?显然大乘佛菩提智慧,不是二乘人所修证的,是只有大乘才有不共二乘,所以称为别教。有了总相智、别相智以后,才能够进一步修学,般若别相智再细分下来的第三个层次的一切种智。就譬如一个人不但知道了电脑的内部细节,也能够进一步知道,如何维修、设计、制造等等。也就是菩萨已经证得前两个般若智慧之后,佛再为他开示,这个真如心之中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证知这些种子的智慧,就叫作种智,种子又称为“界”;因为诸法功能差别不同,因此就产生了界限,譬如眼识能看色尘,但不能听声音、不能闻香臭,所以眼识的功能差别叫作眼识界,只能在色尘上作用,因此界也叫作功能差别。菩萨所证的真如心里面,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这一切的种子—一切的功能差别—都能够具足了知,就是一切种的智慧,也就是一切种智;离开如来藏,就没有种子可证,否定如来藏,就不可能有如来藏的亲证,以及祂所含藏一切种子的证知,当然也就绝无可能成就佛道的。这一切种智只有诸佛才有,初地到十地的菩萨也分证这种智慧,但是只有知道部分种子,还不能具足圆满,所以称为道种智。换句话说,一切种智包含了道种智,但都称为种智,也就是如来藏中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这也是般若。
  《解深密经》、《楞伽经》等等,许多第三转法轮唯识诸经所讲的内涵,统统属于种智的唯识学,这就是一切种智。也就是说,般若智慧的具足圆满,就是一切种智;而一切种智函盖了佛地的四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及成所作智,四智圆满时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究竟佛地。而般若的总相智,则是这一切般若智慧的根本,又叫作法界体性智,因为般若所证的如来藏体性,就是法界本心的体性。然而,西藏密宗假佛教由于没有正确知见,对于佛法名相常常依自己的想象而胡乱解释;譬如他们说,显教的佛只证得四种智慧,密教的佛还证得法界的体性智,意思是说,比显教还多了一种智慧。但是他们却不懂什么是法界体性,法界体性是说诸法的根源如来藏,祂既是涅槃,也就是空性;而又具足轮回性,也就是有性,所以能生七转识等万法,所以才有有情能轮转世间。祂具足空性与有性,这两种体性的本来具足,就是法界的体性;了解法界体性,有这种智慧,依据这个法界体性智慧,才能继续修学别相智及种智。像这样能够对如来藏体性智慧的了解,才是法界的体性智,不是把佛地的四智加起来,叫作法界体性智;也不是密宗的佛,比显宗的佛多了法界体性智,而是必须先证得法界体性智,才能渐渐修学到达佛地而具足四种智慧。
  所以密宗的说法是全凭臆想,是创造出来头上安头的说法,根本就不是佛法。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为各位说明的佛法中的智慧,主要是依 平实导师书中的开示内容来为各位说明,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24集 佛法中的智慧)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