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伟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的节目,也就是本会正雄居士的著作《广论之平议》的导读课程。我们将所谓藏传佛教中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根本论点之一《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藉由正雄居士的著作,来为各位作介绍。
正觉同修会透过口头的演讲集,把格鲁派创教祖师宗喀巴的这一本著作,用简单易懂的说法,将其内容演述出来,并且对比 释迦牟尼世尊所说的佛法,让观众朋友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宗喀巴所说的《广论》的内容与 释迦世尊所教授的正统佛法,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相同与差异。
一般的初机学佛大众,在学佛的过程之中,或多或少都会听闻、接触来自于西藏所谓的“藏传佛教”。这几年许多华文世界中的藏人,要求将原来西藏的名称改名为图博,因为他们认为“西藏”这个名词,是以汉族为中心,汉族西边的宝藏之地,所以叫作西藏,这是以汉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的;而藏语中藏人称自己为“bo”,英文中“Tibet”就是由中亚大食称西藏人为“tubo”所传入欧洲的,这一点早在中国唐朝以来,汉人就称藏人为“吐蕃”是完全相同的。许多人会将这个字念为“吐翻”,这是错误的,因为“蕃”这个字在中文里是带着歧视与轻蔑的字眼。以前藏学的老教授总会说:“听你把这个字念成吐翻,就知道这个人根本不懂西藏。”所以基于民族的和谐和文化的互相尊重,我们应该要念为“吐蕃”。在本系列《广论之平议》节目的制作,也是依于民族和谐与真理的追求,把事实的真相还给广大的民众,特别是还给善良的藏汉佛教徒们。
吐蕃的佛教早在第二十八代藏王脱脱日年赞的时代,就已经从印度传入佛教了,一直到三十三代的松赞干布(过去文献把他叫作弃宗弄赞),相当于中国唐朝唐太宗的时候。在印度佛教的衔接上,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国佛教完整的继承了唐朝中叶以前印度的大乘佛教,而藏地则完整的接续了唐朝中叶之后的印度佛教。因此,在今日普世的佛学研究之中,最主要的三支就成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虽然都被认为是佛教的范围,但是在印度的佛教灭亡之后,这三支体系各自独立,各有其特别的内涵。令人感叹的是,时至今日,除了正觉讲堂以外,这三支佛教体系内部,都已经没有教授证悟三乘菩提的实质内容了。
今天我们要看的是书本的第301页,手边没有书本的同修,可以在网上搜寻《正觉电子报》第76与77期,《广论之平议》连载第34与35,也就是离苦得乐与菩萨戒。几乎所有宗教的存在,都是因为想要离苦而得乐,即使是在巴黎恐攻之中的嫌犯,也一样地认为他所造下的恶业,是为了离现时苦而得未来之乐。那是因为众生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苦,什么又是真正的乐。
在 释迦世尊的教授之中,要能够离苦而得乐,那就得先知道什么是苦?苦是如何而来的?如何是苦灭?用什么方法才能够让苦止灭?这就是佛法中最基本的法则,叫作“四圣谛”,可以说三乘佛法的内容,都不离开四圣谛。
在《杂阿含经》中说到:
云何苦如实知?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杂阿含经》卷14)
什么是真正的苦呢?那就是出生之苦、老衰之苦、病坏之苦、死逝之苦、与恩爱者却要分离之苦、与所厌恶者却要共处相会之苦、所欲求者却得不到之苦,然而这一些种种的苦,都是源自于五阴现前而炽盛运作的苦。我们发现了世间是苦、是无常,是不可依靠的、是假有空。可是这一些欺骗我们无量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些东西,不外乎是色识受想行,也就是“五蕴”;因为五蕴覆盖住我们,所以又叫作“五阴”,如果能把五阴丢掉,就不会有这些苦了。那么这些五蕴又是怎么来的呢?
五蕴是色识受想行的蕴集,怎么样蕴集呢?一切的境界都是由六根对六尘然后生六识而来。想想看,从外相分到我们能体察的内相分,有没有哪一个境界不是因为六根对六尘生六识所出生的?好像没有!这个六根、六尘、六识,就叫作“十八界”。别人的五阴与十八界,我们体会不到,但是我的五阴,是由我所经历、我能体会的境界,是发生在我的世界之中的五蕴,所以我的五蕴,就可以叫作“五受阴”;如果是别人的五阴,是不是我的五受阴呢?那就不是了。
《杂阿含经》里面说到:
多闻圣弟子如是苦如实知,苦集、苦灭、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具足正见,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道,得此正法,悟此正法。(《杂阿含经》卷14)
愿意多闻多思的圣弟子,对于如此五阴十八界的苦,能够如实观行而如实知,对于苦蕴集的道理,苦集如何灭坏,苦集灭的方法、轨迹,能够如实知的话,这样子的圣弟子是对于佛法、对于戒,具足了正确的智慧见解。他能够向前直接看到佛法的果证成就,这样子的弟子才是对于佛有了不坏的清净成就,他已进入正道,得到了佛的正法,能够证悟佛的正法。
所以对于五受阴、十八界的现前观行,四圣谛的观行成就,是整个三乘佛法中的骨架,它能引导佛弟子进入三乘见道之门与修道之路。因此正确的佛法,不会和四谛的现观有一丝一毫的违背,这一点要请各位菩萨先思惟与确认,那么后面就容易发现《广论》所说不真的地方了。
一般的佛弟子也正是因为对于五阴十八界的四谛现观有所不足、知见错误,所以才会被大师崇拜的心理所惑,认为说:“啊!既然社会上这么多人都在学习《广论》,这又是所谓的宗大师所说的,那就应该是正确的啊!”然而 世尊要我们去思惟、观行四圣谛,而从来不是去崇拜某一位大师,认为说只要大师说的就是对的。在历史上有许多的大师,然而只有 释迦世尊是圆满的佛陀,更何况真正的圣弟子,都不会承认自己是等同于佛的大师。
要如何去看待这一些五阴十八界呢?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把五蕴十八界当作是真实有,对众生而言,这个世界、这个肉体、这个精神灵魂当然是真实的!除此之外,人生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所以,当然我的一生,就是为了要追求五蕴法,为了让自己的十八界更为殊胜,让日子更好过,这是在我所(我所有的东西)上用心。更进一步者,要在五蕴法的现象中,让自己的精神灵魂得到满足与安息,所以呢要进入五蕴法中的某一个境界,比方说在定中常寂又常照的境界,而且希望能够永远地存在于这个境界之中,认为说这就是最究竟的涅槃。我要在五蕴法之中去寻找我所喜爱的、远离我所讨厌的,而且要永远地住在我喜欢的、永远要离开我讨厌的。众生众生!是不是就是这样子生活着呢?所以对众生来说,我与五蕴十八界,两者是一体的两面,有五蕴就一定有我,有我就一定在五蕴法之中。
众生活在三界,不论是在色界、无色界的天人,还是受尽极苦的地狱众生,都是因为有我——我要这样、我要那样,我喜欢自己、我讨厌自己,每一个众生活下去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要有我,如果没有我就没有了一切。其实众生也知道,所谓的我,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前的意识心,没有了意识心,我就不会知道我的存在;只有当我知道我存在的时候,我才真的存在,这就叫作“意识心”。所谓能思能量的我,主要就是在这个意识心我上面,所以世界上的哲学家有很多派别,但是他们共同的观点就是“我思故我在”,意识我的常在,这一点是谁也不能推翻的。
然而,众生得到了佛法的教导,开始看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去现前观行到了,原来五蕴十八界是虚妄的、是片断的、是停滞的,根本不是真实的、不是连续的,甚至不是前后连贯的。五蕴法不是真实的我,意识心也不是真实的我,所以要离开虚假,不再被骗,不再被五蕴十八界给系缚住,那就只有出离五蕴、出离十八界,不在十八界中现行;也就是不在三界中现行,这样子就不在虚妄之中,才能够不再为世间的热恼所伤害,这也才是止息万法,观察诸法的空相,灭尽这个空相。
只要我们的心中(不论是意识或意根)有一丝丝的认为有我,那就不能解脱入涅槃;如果不能自解自证无我,我见不能真实断,那么对于三界的贪爱与我执,就更无法断除了,这就是二乘法阿罗汉道。然而五蕴十八界,它只是一个相貌,是空性所显现的相,对于造成空相背后的本因(也就是空性),阿罗汉们仍然未曾证得,只有大乘菩萨才能证得空性,只有佛陀才能圆满证得依于空性的四种涅槃,方可名为佛陀。这也就是佛陀具足阿罗汉的果证,而证得阿罗汉果的圣弟子却不能够叫作佛的原因。所以 世尊入灭后,没有任何一位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敢称自己是佛,或者说自己有着跟佛相同的果证。
在佛灭后数百年,不以声闻出家众为核心,而着重在大乘菩萨众的大乘佛教分散在印度各地,特别是在印度的南方。龙树菩萨出世后,走遍了印度去学习各地的大乘教法,后来进入了龙宫得到了完整的经典,经由龙树菩萨与他的弟子提婆菩萨的努力,终于复兴了大乘佛法,提婆菩萨甚至因此舍命,此后无着菩萨上升兜率天,亲从 弥勒菩萨学习《瑜伽师地论》等,他与弟弟 世亲菩萨两个人,继续将大乘佛法中三转法轮的精义,完整地在印度弘扬,后代并将龙树菩萨与 无着菩萨两支称为中观派与瑜伽派。
在唐朝玄奘法师之后的五十年,义净法师来到了印度,他记载当时的大乘佛教,说“大乘只有中观与瑜伽两派而已”。两派因为同样是随着圣教而立说,所以并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自称中观派的后人们又分成两支:佛护(Buddhapilita)跟月称(Candrakirti)这两个人呢他代表的是中观应成派(Madhyamika-Prasangika);另一支呢则是以清辨(Bhavaviveka)为首,那他们叫作中观经量派(Madhyamika-Sautrantika),又叫作中观自续派。最早期将佛法引入西藏的寂护与弟子莲华戒,本来就是学习中观自续派的,但是因为受到唯识的影响,修正为瑜伽行中观派(Yogacara-Madhyamika),可是呢还是没有离开中观自续的范围,只是在印度佛教中并没有出现应成派、自续派的命名,显示出是到了西藏以后彼此的争议才变大的。
“自续”的意思是说,他们使用自立量(svatantra),自立量是指不借用他人的力量而以自力来运作的意思。自续派将空的思想以言语论证的方式来表达,称为自立的论证。他们承认了空性的本身超越了逻辑言说,空性是言说思考所不能及的,胜义谛是言亡虑绝的,但是可以用言说之量来解说空性,虽然言说的内容并不是空性。譬如以桌上的杯子为例,杯子本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所以并没有一个实体的杯子;杯子没有实体性,但是杯子似境的存在是有的,可以藉由对于杯子是空的解说,让人类理解到背后的空。
今天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16集 见五蕴空与中观)
第116集 见五蕴空与中观
2018-07-13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