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佛典故事【共130集】
第032集 四不坏净
2018-07-12
章正钧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谈“四不坏净”。这一段过去所曾经发生的事,是被收录在《大藏经》第二册,No.99《杂阿含经》卷第30之中的第833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毘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善调象师离车,名曰难陀,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离车难陀言:“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何等为四?谓佛不坏净成就,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我见是圣弟子于此命终,生于天上,于天上得十种法。何等为十?得天寿、天色、天名称、天乐、天自在,天色、声、香、味、触。若圣弟子于天上命终,来生人中者,我见彼十事具足。何等为十?人间寿命、人好色、名称、乐、自在、色、声、香、味、触。我说彼多闻圣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说彼有如实正慧知见。”尔时,难陀有从者,白难陀言:“浴时已到,今可去矣!”难陀答言:“我今不须人间澡浴,我今于此胜妙法以自沐浴,所谓于世尊所,得清净信乐。”尔时,离车调象师难陀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杂阿含经》卷30)
  这个人也叫难陀,不过不是悉达多太子的弟弟难陀。经文中描述难陀太子是“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因地时候难陀尊者贪著五欲,还好过去世曾经发了誓愿:“于欲境中深生耽著,强拔令出得趣安隐究竟涅槃。”就是因为如此,世尊示现了很多善巧方便,才能够度他成为阿罗汉。而此处的这一位是离车族中,专门在调御大象的调象师难陀。古印度的象是很尊贵的,因为这是国王打仗之时,所依赖的四兵之一。
  话说,世尊说法是具足种种的善巧方便的,不论是在度哪一位难陀,都是一样的胜妙;但这个部分,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想要学,无奈是还没有办法办到。为什么这么说?这位调象师难陀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之后,并未提出任何问题,即便退坐一面。一般人碰到这个问题会怎么作?也许就会问:“欸!某甲,你这一次是为了什么事而来呢?还是说有什么问题要讨论呢?”通常会这样问,然后才会有后续的应答。可是世尊不需要这样子,当难陀一语不发就坐下来,世尊一念之间就明白要为他开示什么法,或者是说要从何说起;这是因为世尊的智能证量而显示。我们看到世尊的示现,心中真的是赞叹,并且是羡慕得不得了,但就是作不到那个样子。
  “寿命、好色力、乐辩自在”这三者的具足,是一般众生之所好乐的,尤其是学佛了以后,知道可以从佛法中得到这三者,当然就会更加积极努力;难陀是一个调象师,所以世尊就从此处开演,为难陀说法。此时世尊不说施论等等,直接从四不坏净切入,说四种不会破坏、退失清净信根与信力的法;说:“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刚才说过,对于难陀的根性而言,听到“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一定会立即竖起耳朵,然后专心倾听,可能对圣弟子的前提,反而不是那么注意了;也就是说,世尊当然知道难陀的所求,所以就借著他的所求,引导他进入佛法之中。
  然而此处世尊说到圣弟子,这包括声闻初果以上的弟子,所以才会有后面经文中所说到的“于此命终,生于天上”乃至更后面的经文也说到“天上命终,来生人中”,有这么样一个人天往返的状况。这样的圣弟子,世尊说他们生天之后再回到人间,所感得的果报是什么呢?都是得寿、色(身)、名称、乐、自在,色(尘)、声、香、味、触(尘),只是有人与天的境界差别的不同罢了。为什么说这十种法?因为能得到这个十种法,是不是很诱惑人呢?对呀!所以才叫作“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嘛!但这个部分与那一些骗人提供性服务,又不能使众生出生佛菩提智慧,与那样子的外道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世尊了解难陀的心境,想要促使他快速地发起广大心,而进入佛法之中,所以才投其所好而为他说这十种利益。世尊当然明白,若是难陀想要得到这十种利益,一定回过头来思维:“世尊似乎前面已经说过,能够得到这十个法的条件是什么呢?”然后再想到:是“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能不能成为圣弟子且不说,但至少就已经开始会修学四不坏净。
  所以,现在就回头来说四不坏净。首先要说的是:成就不会破坏、退失对佛、法、僧三宝的清净信根与信力,最后再来说对佛所说、所传的圣戒法也能够成就,不会损坏与退失的清净信根与信力;由此看来,学佛人对于佛法僧三宝清净信是有多么重要了。一般人可能会想,佛不就是人们为了某一个威德很大的神祇,然后施设了一个或画、或刻、或铸的形像,然后被安置在佛龛上的那个塑像吗?但那只是世间住持的佛宝,因为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已经示现入涅槃,人们就依于记忆,或者是后代的弟子,依于自己所认知、所喜欢,而留传下来的一个形像。可是这不是真正的佛,乃至由悉达多太子示现成就的应身释迦牟尼佛的形像,诸地菩萨在色究竟天宫所看到的报身佛的形像,也只是示现出来的一个出世间的佛宝;法身佛才是真正的佛,因为应化身、报身佛都由祂而出生。而法身佛是每一个人本然都有的,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只是众生有不知、不信、不证的差别。七住菩萨亲证了,叫作相似即佛;乃至初地以上菩萨称为分证即佛,都还不是究竟即佛,因为烦恼障、所知障应断、所断差别的缘故。
  法就是佛或是在人间,或是在天界所说,后来由当世的菩萨、阿罗汉们所共同结集出来的三藏十二部,这包括有世间的人天善法,出世间的声闻、缘觉二乘的解脱道法,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四念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等;此外,还有另外一类是不共二乘的世出世间大乘佛菩提道法,这主要是从亲证如来藏之后,而开演的六度、十度万行,这样子一共方便分为五类。因为外道之中也有求生欲界天,也有亲证四禅八定的,所以人天善法是共于外道的。因此,真正佛法指的是解脱道、佛菩提道的内涵;而再进一步来说,其实解脱道的法也是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而要能够圆满佛菩提道也不可以忽略人天善法,所以如同世尊在《法华经》中的开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妙法莲华经》卷1)这些或说是三乘,或说是五乘,都是因为众生的根器而为说的法。这些法是佛所开示的,是从何而来呢?是从诸佛的自心如来所流注出来的,所以法是因于佛、依于佛而有。既然是如此,众生本来是佛,为何无法显发种种的法?那是因为被一念无明、无始无明所遮障的缘故。外道不依自心如来而修、而证,因此而被称为心外求法。
  一般所知道的僧,指的是示现剃发著染衣,或只受比丘、比丘尼戒,或兼受菩萨戒的人,这是世间的住持僧宝;然而,僧实际上是亲证佛所说的法,或只是解脱道,或同时亲证佛菩提道的有情。因为佛世中的僧,本来说的至少就是四向五果的沙门,譬如说在《增壹阿含经》卷49之中说到:【所谓僧者,四双八辈,此名如来圣众;可尊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增壹阿含经》卷49)又如《大庄严法门经》卷下之中,文殊师利菩萨说:【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为出家,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大庄严法门经》卷2)而菩萨七住位以上,兼而也断我见,这是断众生三毒染心的初分,所以也是僧;又加上亲证自心如来,所以名为菩萨胜义僧。而初地之前都称为贤位的菩萨,初地之后则是圣位的菩萨胜义僧,如佛世的维摩诘菩萨现在家相,弥勒菩萨示现出家相,文殊菩萨则是于僧团中共住,但不示现剃发著染衣的外相,这一些菩萨都是僧,而且证量是远远超过声闻阿罗汉的僧。
  因此,因为法身佛是每一个人本然都有的,所以每一个人本然也都有法,也都可以示现僧,这就是一般所知道的自性三宝。换句话说,这是每一个人在因地就已经有的法,也就是因为这个样子,每一个人才有可能成佛的。能够这样子信受不疑,才说是有初分的净信,才会使得众生发起“佛道无上誓愿成”等四宏誓愿,未来世才能够断我见而证初果,证佛菩提道而进入七住位,这都是在因地有著清净的三归依作为其本因的缘故。
  然而,第一分的清净三归依只是个起步而已,这就好像说车子的引擎发动了,但是假如没有放掉煞车,没有排到行进档,也没有踩下油门,那毕竟车子只是在原地隆隆作响罢了,一点也没有办法向目的地前进。佛法中的修学亦复如是,已经心得决定发起成佛之愿的时候,就要开始以种种方便来付诸实行,而这种种方便善巧的起步,就从奉行如来所施设的圣戒开始;既然叫作圣戒,一者是说诸圣世尊所施设;二者是说依于之而如法奉行,也是可以使众生得入圣位的,除非说这一些戒法,被假名的善知识所曲解而宣说出来。圣戒的如法奉行为什么会使众生得入圣位、迈向成佛之道?因为圣戒说的就是菩萨戒,只是依于众生当世受持的身分差别,方便区分为在家戒、出家戒;因为菩萨从初住位开始的三大阿僧祇劫之中,一定会经过或者是示现为在家人,或者示现为出家人的差别不同。而菩萨戒又方便分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而这仍然是函盖于在家、出家的二分之中的。也许某甲专心在律仪上奉持,加上正知正见的熏习,他可以很快地断我见,乃至是断我执;对一般人而言,这就是声闻乘中的圣人了。但是他进入佛菩提道的因缘却仍然不成就,这是因为他忽略了菩萨戒中的其他二分,也就是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部分;若是进一步去奉行这二分戒法,那么菩萨得要再去履行布施、忍辱等等的五度,因为菩萨要修的善法,包括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等等,乃至是七觉分、八圣道分;而有情的数量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所发的愿才会是“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么在修学六度万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奉行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初分圆满之后得道种智,就说是进入初地,而是圣位的胜义菩萨僧了。所以诸圣世尊所施设的圣戒,依然是要引导众生迈向佛菩提道的。
  当你可以不倒了知、如实奉行、依法亲证了以后,你自己就可以在自己身上见到的是:原来世尊所说的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自己就已经正在其中了,自己就愿意继续前进,因为自己的身上也有三宝;接下来继续在佛菩提道中,随著善知识修学的过程,其实也离不开自身三宝来听经闻法。所以说,佛法是可以亲证的,亲证了以后,自然会知道为什么世尊说那是:“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因为已经有一分的如实正慧知见了。
  世尊开示之后,难陀的侍者向难陀禀白说:“洗浴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难陀回答说:“我今天不需要人间的澡浴了,因为我已经从世尊所得到胜妙的法,而以之自沐浴,受用清净的信乐了。”借著这一段的经文的说明,希望各位也可以因此受用,而得到清净的信乐。
  今天就说到这里。
  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32集 四不坏净)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