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5、相似佛法(二)【121集】
第025集 谈琅琊阁的般若中观(下)
2024-06-14
正才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
  我们这一集继续讨论有关般若中观的义理。这是因为琅琊阁、张志成先生等人,主张大乘般若中观就是以蕴处界的内容去作观,是站在阿含的基础上去谈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认为这样就是八不中道。在上一集里,我们已经举经论证明,龙树菩萨的《中论》所说的内涵都是围绕第八识如来藏以及祂所出生的法来说的,绝对不可外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蕴处界诸法的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否则就会落入 佛所诃责的断灭见中。而且一定要实证如来藏,才能发起中道实相的般若智慧,才有中道的观行。
  这一集我们先来说明,即使二乘圣人也没有中道实相的般若智慧,因为二乘人不证如来藏。在《大宝积经》中记载,胜鬘夫人向 佛禀白说:【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证。】(《大宝积经》卷119)是说对于如来藏、空性之智,只有菩萨能见能得,而 佛具足证得。在《佛说不增不减经》中,世尊告诉舍利弗说:【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也说:【三世一切声闻缘觉,有如来藏而眼不见,……。】(《央掘魔罗经》卷2)在《大般若经》中 佛则直接说:【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微妙,异生、二乘所不能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7)可见如来藏这个法的有证无证,正是大乘菩萨与二乘人的差别,也是有无般若智慧的关键;二乘人因为不证如来藏,因此没有般若实相智慧。而琅琊阁却说:般若中观跟阿含观行的目标跟原理都是相同的,内容是一致的,就是蕴处界等法,差别只在态度。这样的说法显然违背经中所说!
  虽然二乘人只要依于 佛所开示蕴处界等法的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并现观实证后,便可证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而出离三界轮回生死,不需要证第八识如来藏;虽然他们不证第八识,但却是知道入了涅槃之后还有这个“识”在,因此不会堕入一切法空的断灭空。譬如《杂阿含经》中记载有位焰摩迦比丘,他一开始也是持一切法空的见解,说阿罗汉身坏命终之后是空无所有,并认为 佛就是这么说的。后来舍利弗与他对谈并开导他,然后跟他说:【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汝云何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杂阿含经》卷5)他才确信有这样一个真实、如、住无所得的法,也才能因此而断三缚结得法眼净。也就是说,阿罗汉舍报入无余涅槃后,仍有第八识如来存,是真实、如、住无所得的,并非空无所有。
  再譬如《杂阿含经》中,世尊开示说阿罗汉:【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然后说:【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杂阿含经》卷2)说阿罗汉证得涅槃后,只看见涅槃之法,想要入涅槃,而这个境界是寂灭、清凉、清净,是真实而非断灭空。所以声闻人是知道有这样一个法存在,也知道蕴处界灭后并不是一切法空的空无境界,只是不需要去证得祂。声闻法如此,缘觉法也是一样。缘起性空的道理,仍然是依第八识而建立,就是《阿含经》中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或“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入胎识;若无此识,缘起法也无法成立,也是会堕入无因唯缘的断灭空。譬如《华严经》说:【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7)是说缘起法的十二有支,都是依于“一心”而建立,这个心当然就是指能出生一切法的第八识如来藏。
  再譬如 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本》曾说:“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在《摄大乘论释》解释这段论文说,要先能够善于了知诸法的因,才能了知缘起法而得善巧,然后直接说:“彼因者,即是阿赖耶识。”显然若无第八阿赖耶识,对缘起法便无法了知,也不可能得善巧。之后又解释说,因为已经于这个阿赖耶识“诸法的因”能得善巧的缘故,所以就能远离增益及损减的两边,不会失坏了中道。换句话说,如果能依于这个万法生起的根本因第八识如来藏的话,才能正确理解缘起法,才能于缘起得善巧,也才能行于中道。
  由刚刚所举的经论,可知即使是二乘法,都要依于如来藏而说;而阿罗汉、辟支佛入涅槃灭了蕴处界后,也仍然还有第八识心体独存。所以二乘法仍然是依此识而开演,只是 世尊在二乘法中大多是隐说而不显说,因为二乘人不须证此识也可以解脱生死。然而,在大乘经论中有时佛菩萨也说一切法空,但千万不可错会,若是依文解义离于第八识而说一切法空,就会落入断灭空,就如同《楞严经》中所说的善星比丘。在《楞严经》卷8,阿难说:“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可见妄说一切法空的过失非常严重,不可不慎。其实在《楞严经》一开头 世尊就曾告诉阿难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而善星比丘的过失便是不知不证常住真心如来藏,仅依蕴处界等现象界的法来主张一切法空,因此便会堕入无因论、断灭空的过失中。
  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注解这段经文时说:【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故知若未入宗镜,先悟实相真心,假饶大辩神通,长劫禅诵,终不免斯咎。】(《宗镜录》卷42)这意思很清楚,若没有先悟得如来藏实相真心,若离开第八识如来藏而说一切法空,那就是妄说一切法空。这个过失极大,因为 世尊曾于《楞伽经》中开示:“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大乘入楞伽经》卷4)有我见、常见的人,他只是认知错误,但还是认为有一个常住不坏的法,将来遇到善知识而改正之后,便有可能入门;但是执著于断见、空见的人,要改就很难了。更何况自认有所证又以这样的错误知见来误导学人,过失当然很大;而很不幸的,琅琊阁等人便是如此,所以他们的主张过失极大。
  也就是说,在经论中若读到一切法空,要知道一定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不会是只依于蕴处界法来说的;因此经中有时候在一切法空名相之后,紧接著会说无生无灭等等实相心的体性,来表示所说的一切法空其实是依第八识实相心而说的。譬如《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6,胜天王向 佛禀白:【诸佛世尊如是秘密甚深微妙,常说一切法空、无生无灭、寂静,不破所修善恶果报,远离断常。】既然是秘密甚深微妙的法,又说是无生无灭、远离断常,还说不破善恶果报,当然是指含藏业种而能成就善恶果报的种子识如来藏,绝不会是单说蕴处界等法。
  另外,在《楞伽经》中,大慧菩萨向 佛请求开示,也是说:【唯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可见这一切法空都是依于后面的无生无灭或无生无二的如来藏而说的。一切法无自性或自性空,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蕴处界等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若离开如来藏,连蕴处界本身都不可能存在,哪还有什么附属于这些法上的自性可说?还有什么空不空、生或灭可说?也就是说,像这样经文中所说的一切法空或一切法无自性,一定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而说的,绝对不是仅依现象界的五阴十八界诸法而说的。若是单依蕴处界而说一切法空或一切法无自性,必然会堕入断灭空;而不幸的,琅琊阁的说法正是如此。
  可见三乘菩提所说之法皆是依第八识而建立、而说的,因此不可执言取义或依文解义就说没有第八识。在初转阿含部经典里,佛都是隐说,并不显说这个心,因为对二乘人来说,只要能解脱生死、能入涅槃就好;若不行菩萨道、不成佛,就不需要实证此心,但不表示就没有此心或没说此心。二转则是直接依第八识宣说般若实相中道之法,三转仍是依此第八识而进一步开示更深细的一切种智妙法。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心经》,也有同样的说法:【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里说诸法空相的意思,跟前面经文所说一切法空的意思一样,这些空相的法,都没有真实的自性,都是依如来藏而有,由如来藏所出生,所有的体性都是如来藏所赋予的;若离开如来藏就没有自性可说了,所以后面紧接著便说不生不灭等如来藏的体性。而在《楞严经》中也说:五蕴六入等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楞伽经》也说:诸法无自性,但唯心所现。可见法同一味,无二无别。
  然而,一切法空“无生无灭”或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还有另一层面的意涵。既然这一切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所含摄,当然摄属于如来藏的一部分;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这些法也就同样不生不灭了,可是这得要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才能现观。因此,《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就不再是诸法空相的空,而是将蕴处界诸法摄归于空性如来藏了。所以说色蕴不异于空性如来藏,空性如来藏也不异于色蕴;因为色蕴是由空性如来藏所出生、所含摄,摄归于如来藏。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他四蕴,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这个如来藏的空性,就是这一集开头《大宝积经》的经文所说:“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因此,悟得如来藏就有了般若实相的空性之智,此时将一切法摄归无生的如来藏,一切法也就无生了。所以《悲华经》才说:【若解诸法,本无生性,今则无灭,是名般若波罗蜜。】(《悲华经》卷6)而这也是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紧接著八不中道的偈之后所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中论》卷1)意思是说:一切诸法不是由自己出生,也不由他法出生,也不是由各种外缘来共生,更不是没有根本因就能出生;而是必须要有本来无生的空性如来藏作为根本因,才能生起诸法。然而如来藏本来无生,是故将诸法摄归如来藏时,诸法也就无生了。
  也就是说,空有两个层面:空相与空性。窥基菩萨在《说无垢称经疏》曾依护法菩萨解释“善修空”时说:空有两种:第一种,“空者,无也”,这是在说不能自在的空相法;第二种,“此云空性,空之性故,体即真如,性是有也”(《说无垢称经》卷2),正是说第八识真如心体的空性。第八识不是三界中法,没有三界“有”的体性,所以说为“空”,是空而有真实自性,也就是我们上一集引用《大般若经》中所说的“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9)的意思。第八识有真实自性,能生万法,因此如来藏的空性是含摄祂所出生的空相法的。当然,如果从空性如来藏的自住境界来看,也就是从实际理地来看,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生、无生,空、不空,有自性、无自性等等可说;因为在祂的自住境界里迥无一法,就这样无住而住,所以《心经》才会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一切法。这当然也是要实证中道实相心的菩萨才能现观、才能有的般若智慧。
  我们这两集依于经论大略谈了有关般若中观的义理,由此可知琅琊阁所说的般若中观,仅依蕴处界等法而说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完全离开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这样的说法完全违背经论所说,不但不能成就中观,没有般若智慧,甚至还会堕入过失极大的断见论中!只能期望琅琊阁等人能够早日迷途知返,丢弃邪见,别再自误误他,否则后果严重。
  我们这一集就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