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5、相似佛法(二)【121集】
第044集 “六经注我”的平实导师(四)
2024-06-14
正祺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单元,这一集我们要来讨论琅琊阁对 平实导师提出批判的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正觉名相错解: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七地菩萨的“现观”?〉
  这篇文章的标题直接质疑正觉同修会认为“玄奘菩萨是五地满心菩萨”,并且质疑“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等等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七地菩萨的‘现观’”。文章当中贬低了 玄奘大师的证量,主张“玄奘是生兜率陀天才闻法悟解”。以上三点,我们将来讨论跟辨正,目的在不希望有人被琅琊阁错误的论述所误导。首先,“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吗?正觉同修会从来没有说过“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而是琅琊阁自己误解或者是刻意误导他人的结果。在《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七集中,张正圜老师说:【玄奘大师由于谦逊己德的缘故,不曾明说这其中的许多现观,其实是他自己所实际观察到的,但是弟子窥基记载大师的开示说,这些现观不是在最初明心时就可以知道。比如你要知道前八种现观,至少必须五地满心位才能了解。从这里我们就知道玄奘大师的证量是如何地不可思议了。】(《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七集,YouTube。)琅琊阁在文章中就以这段话,直接栽赃同修会说“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
  这一段话其实是与窥基《述记》当中的说明有关,这一段话分成三句,第一句表示:许多的现观,是 玄奘大师自己实际观察到的,而窥基在《述记》中记载这些现观不是在最初明心时就可以知道的。第二句表示:比如要知道前面八种现观,至少必须五地满心位才能够了解,也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初地到五地共有八种现观,五地满心时可以了解这八种现观。第三句表示:从这里可以知道 玄奘大师的证量是如何地不可思议。这一段话三个句子组成,这三句话的逻辑怎么可能推论出“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
  这第一句话的后半部分以及第二句话,其实来自《成唯识论述记》卷9:【述曰:先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阳炎八喻等也。非初见位一时双见,第五地后及佛能尔,至下当知。】《述记》中窥基说:必须先证真如,也就是必须先证阿赖耶识的真如性,发起真见道位的根本无分别智以后,随后再进修相见道的种种观行以后,才能够发起后得无分别智;由这后得无分别智的渐次发起,然后才能够了达依他起性犹如幻事、阳焰等等八种的现观。也就是说,要到第五地心满足才能有八种的现观,八种是指三贤位以及五地总共有八种:十住位是如幻观成就、十行位是阳焰观成就、十回向位是如梦观成就、初地是犹如镜像、二地是犹如光影、三地是犹如谷响、四地是如水中月、五地是变化所成;这八种的现观跟次第与三贤五地之证境完全相符合。因此窥基说,要到第五地满心位之后才能具足变化所成等现观,佛地方能完全满足十地等觉地所有现观。
  张正圜老师在《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七集中所说的那一段话,即是窥基在《述记》中这一段话的说明。张正圜老师一段话的三个句子,琅琊阁怎么会得到“玄奘是五地满心”的结论?琅琊阁的逻辑真的是有问题。若是当时《述记》中窥基所举的如幻事、阳焰等等的现观是九喻,也就是第六地满心菩萨的九种现观跟次第,与三贤六地之证境完全相符时,是否琅琊阁又要说正觉同修会说“玄奘是六地满心菩萨”?
  窥基在《述记》当中这一段的说明,同时也回答琅琊阁在文章标题当中提出的第二个质疑:“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等等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七地菩萨的‘现观’?”确实,窥基在《述记》当中已经表明要到第五地满心才能够有八种的现观,八种是指三贤位以及五地总共有八种。这八种就是三贤位的如幻观、阳焰观、如梦观,以及初地至五地的犹如镜像、犹如光影、犹如谷响、如水中月以及变化所成。现观是在佛法上正确的进修以后,在行门完成的最后所获得的境界相,是结果而不是行门;因此说这一个现观的境界,不是行门法门,而是各阶位满心的时候所获得的结果。因为是各阶位满心时所获得的结果,因此各各经典就不特别解释这些现观,等到修行到某一个阶位满心的时候,这些现观自然就会出现,自然知道经典当中的意思。这就是广钦老和尚所说:“若智慧开,则看经书会觉得很熟。”这也可以说是“六经注我”,因为善知识所实证、所现观,就是如幻观、阳焰观、如梦观、犹如镜像等等的现观;善知识依著所实证的现观,将如幻观、阳焰观、如梦观、犹如镜像等等的现观说明清楚的时候,就是“我注六经”。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一位善知识与经典之间有著“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
  琅琊阁文中又说:【《成唯识论》根本没有什么“如幻观”,更没有“十住”位,……。】(〈《正觉名相错解》: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七地菩萨的“现观”?〉 ,琅琊阁。)琅琊阁否定十住位菩萨有如幻观的现观,可是《成唯识论》卷8说:【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
  《成唯识论》上说:圆成实性是阿赖耶识所显示的心真如性与心生灭性,由于触证阿赖耶识以后,就可以现观阿赖耶识具足世间法一切的种子,也具足出世间法一切的种子;具足遍计执性有漏法种子,也具足依他起性当中有漏有为法以及无漏有为法的种子,而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则具足真如性,因此若是能够亲证阿赖耶识心体的时候,就可以现观真如的存在。由于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从来一向是真如性,而又具有含藏意根遍计执性的种子,因此能够引发现世轮转有漏法之种子,也具有依他起性的六识心等等有漏、无漏有为法的种子,所以阿赖耶识具足世间与出世间万法的种子;因为这样子,所以说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以及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合为整体而说的时候,就是圆成实性,所以说,圆成实性函盖遍计执性以及依他起性。阿赖耶识既然有这个圆成实性,亲证阿赖耶识之人,若是真实有亲自参究的过程,他的慧力就能够如此的现观;因此亲证阿赖耶识之后,就可以从阿赖耶识自体而去现观意根的遍计执性,也可以现观意识等六识的依他起性。
  在真见道位当中所获得的根本无分别智,再转入相见道位当中,然后作次第的进修跟观行,才能够发起后得的无分别智。虽然一切凡夫异生无始以来,他们的心、心所已经能够缘各自的相分与见分等,然而由于我执跟法执恒时跟心俱行的缘故,不能够如实地了知依他众缘所引生的六识自心以及心所,是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
  所谓幻事,就是十住位菩萨现观依他起性的身心世界诸法犹如幻化,能够在十住位当中眼见佛性分明的人,就能够在眼见佛性当时的刹那之间,证得世界身心如幻的现观。能够现观:世界身心完全虚幻,唯有佛性与第八识心体真实不虚,一切根身器界悉皆如幻;这就是如幻观成就。然而如幻观的成就,并不是因修习如幻观而得成就,而是修各种的慧力、定力、福德以后,在参究佛性名义而能够破参的时候,眼见的当下便得以成就,不必再作任何的观行,不是如幻观作为观行的法门。因此说,这如幻观是十住满心时的一个现观境界,并不是修行的方法,不可以错会而作世界身心如幻观的一个观行,否则最后将会堕于想象思惟的如幻观当中,都将成为相似如幻观的境界,而不是真实现观亲证的人。相同的,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等等的现观,也都是各阶位满心时所获得的结果。
  《成论》当中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似有非有等等的现观,窥基在《述记》卷9当中解释说:【论:无分别智至如幻事等。述曰:先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阳炎八喻等也。非初见位一时双见,第五地后及佛能尔,至下当知。】《述记》当中这一段话前面已经解释过,不再详细地说明。但是从《成唯识论》当中所说“犹如幻事、阳焰、梦境”等等,而《述记》中窥基的解释如幻事、阳焰、梦境等八种的譬喻,是第五地满心位菩萨以及佛才能够完成的现观;如此清楚的解释,怎么可以说《成唯识论》当中根本没有什么“如幻观”,更没有“十住”位等等?事实证明是琅琊阁自己读不懂《成唯识论》。
  琅琊阁又举《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0记述说:道宣律师能够感应神人,道宣律师与神人请问自古以来几位传法僧的德位高下,当时问神人 玄奘大师的相关证量等等问题。神人回答说:【自古诸师解行互有短长而不一准,且如奘师一人,九生已来备修福慧两业,生生之中多闻博洽,聪慧辩才,于赡部洲脂那国常为第一,福德亦然。其所翻译,文质相兼,无违梵本。由善业力,今见生覩史多天慈氏内众,闻法悟解,更不来人间,既从弥勒问法悟解得圣。】神人说:玄奘大师生生见闻广博,在南瞻部洲的中国,聪明智慧辩才常常是第一,福德也是一样。由于善业力,现在往生兜率陀天弥勒内院,听闻 弥勒菩萨说法后开悟胜解,不再来人间,从 弥勒菩萨问法以后证悟胜解而得圣果。
  琅琊阁依这一段《慈恩法师传》的说明认为:【玄奘菩萨是生到兜率天请教弥勒菩萨才入地——“从弥勒问法悟解得圣”,不是未往生前就已经成为五地菩萨!】(〈《正觉名相错解》: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七地菩萨的“现观”?〉 ,琅琊阁。)本文前面已经辨正过,正觉同修会从未说过 玄奘菩萨往生前已经成为五地菩萨,这是琅琊阁误解或是故意栽赃的说法。而 玄奘菩萨是否是往生兜率内院听闻 弥勒菩萨说法以后才入地,也就是 玄奘菩萨往生前是否已经入地,只要真正懂得《成唯识论》的人,就可以知道一切的地下菩萨绝不可能写出《成唯识论》这种胜妙无比的论著,不但三贤位菩萨写不出《成唯识论》的深妙内涵,乃至初地、二地满心的菩萨也写不出这种妙论述来。
  玄奘菩萨的证量,还是回归到窥基《述记》这一段说明:【无分别智至如幻事等。述曰:先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阳炎八喻等也。非初见位一时双见,第五地后及佛能尔,至下当知。】经典中都没有明确地说明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等等的现观,为什么窥基《述记》中会提到幻事、阳焰等八种的譬喻,是三贤位至第五地满心位菩萨以后以及佛才能够现观?因为这些现观许多的部分,是 玄奘菩萨亲自实证的现观,所以 玄奘菩萨才能够叙述出来,而由窥基给记录下来。
  从《成唯识论》的深妙内涵以及《述记》当中会提起如幻事、阳焰等八种的现观,玄奘菩萨往生前还会没有入地吗?由于 玄奘菩萨的证量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思议,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去断定“玄奘是五地满心菩萨”这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绝对可以确定的是 玄奘菩萨往生前是已经入地的菩萨了。
  今天这一集就跟各位说明到这边。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