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5、相似佛法(二)【121集】
第065集 我见与边执见(三)
2024-06-14
正雯老师

  各位观众菩萨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系列节目,我们想和大家再来谈谈“我见与边执见”的主题,总共分五集来谈。
  为什么会想再谈到这个主题?是因为琅琊阁等人在网路〔网络〕上诽谤 平实导师的教导无法使人断我见,只有断边执见中的常见;而有关于琅琊阁等人这样的错误指控,在“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第121集与122集,我们已经作了说明以及回应,显示学人在 平实导师法义正确无误的教导下,不仅可以断我见,也可以断常见,更能够断掉断见,所以 平实导师才是真正可以让学人双断我见与边执见的大善知识。但是,可能有些人对于“我见与边执见”的定义是什么,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还是不太清楚,所以某些观念上可能还是会被琅琊阁等人所混淆,乃至被误导退失,甚至谤法就太可惜了!所以我们今天第三集就继续来谈这个主题。
  在第二集我们的重点是:真正断我见必定也断边执见;又为大家说明如果没有真正断尽边执见而只断部分边执见的结果,必定还是会落于断或者常两边的其中一边,只是有时落于断见,有时落于常见,还是不离边执见的范围。但若是真正断尽边执见,不落常断、有无的结果,则必定也同时确定了五阴无我而断我见。换句话说,是否断我见与断边执见,这两者必须互相检验,绝对不可分割;一个真正断尽边执见的人,也必定同时断了我见。所以,真的有智慧的行者,不是只在经论文字上研究思惟,而能透过观行,现观五阴虚妄不真,五阴不是真实我而是虚假我,所以五阴不是我,因此说五阴无我。而在信受或认知有一个无我性的第八识不生不灭实相心,出生五阴我以及一切法的前提下,就不会再把五阴或局部执取为实我和我所,即为断我见;同时也就不会再去增益执著有我是常、是断,所以离于两边,即为断除边执见。所以断我见必定也能断尽边执见,而真正断尽边执见必定也能断我见。
  接下来在今天第三集,我们要和大家说明的重点是:平实导师所说的断“我见”只是断除“常见”吗?琅琊阁平凡世界,又名南伽他主张:【对比《瑜伽师地论》的定义,显然萧居士是将“常见——认定意识心常住不坏”等同于“我见”(注意:我见是计度五取蕴为我、我所,边执见是计度这个我性为断、为常)。所以萧居士这样断除的,只是断除了对于意识心的边执见之常见。】(〈南伽他:我为什么判定正觉同修会萧平实居士属于未断我见的凡夫?〉,琅琊阁。)南伽他显然偏颇地误解了 平实导师对于断我见的真义,这是因为他本来就误会了佛法中无我的意涵。我们先举圣教中对于人无我的开示,再来看 平实导师的开示,然后来加以辨正南伽他的错误。
  《宝云经》卷2说:【云何名菩萨知人无我?观五阴不坚、无牢固、虚妄、无真实,乃至灭谢亦不见有去。菩萨作是念:“此五阴,无我、无众生、无寿命、无养育、无人。”凡夫愚人谓实有我故妄取我想,犹如鬼魅妖异所著。众生妄计亦复如是,或阴即是我、我即是阴,或阴是我所、我所是阴。著虚妄我,不见真实,于生死中如旋火轮,虚妄无实。菩萨如实能知,是名菩萨知人无我具足。】这段圣教中说明能证知人无我的菩萨,会正确地观察五阴,并确认五阴非常住不坏,所以虚妄不实;乃至因为正确观察五阴虚妄不实,所以即使此世五阴灭谢后,也不见有我或无我离去。也就是说,证知人无我的菩萨,会认为这个五阴其实无人、我、众生、寿命等相。相反的,凡夫愚人则把五阴或五阴的局部,妄想成可以实在主宰的我、我所,以为五阴我真实常在,但其实众生是在虚妄的五阴我中错误地计著;也就是被这个假我所遮覆,就像被鬼魅附著一样,而根本看不见真实法,不知道五阴在每一期的生死中就像是旋火轮一样,看起来好像真的有,但却是因缘假合而有、虚妄不实。
  我们再来看 平实导师对于无我与断我见、得解脱是如何开示。在《我与无我》第53页:【我们人以为真实不坏的“我”,其实是假我,是由藏识因及种种缘而假合形成。虚妄唯识门就是告诉我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假合而成的“我”是虚妄的,不是真实不坏的,所以虚妄唯识门宣说一切法无我——当然包括众缘所假合而成的离念灵知心——都是不具有真实不坏性的假我,不是常住不坏的真我。】(《我与无我》,佛教正觉同修会,页53。)《观行断三缚结》第60页:【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由如是正理之宣示,即可经由如理作意地详细思惟及观察而了知之;了知已,即知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皆是虚妄不实之法;详细思惟、了知之后,即应于六尘、十八界等境界相中实际观察之;如是实际观察而确认之后,即可一一现观十八界法之一一根、一一处、一一界都属因缘所生法,则能亲证五蕴无我之现观,则可确实断除我见而无遗余。】(《观行断三缚结》,正觉教育基金会,页60。)《邪见与佛法》第14页:【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们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所以他断了我见,断了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著修除掉,然后他成为阿罗汉;】(《邪见与佛法》,佛教正觉同修会,页14。)
  从上述《宝云经》的圣教以及 平实导师的开示便可以知道,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断我见、证人无我与圣教一致,同样是要正确观察五阴非常住不坏(也就是圣教所说的不坚、无牢固),是因缘假合所生的法,是变异无常的法;并可因此确认这个五阴我为虚妄不真实的存在,但依于无我性的第八识(或称为藏识)本来不生不灭,所以也不会落于断灭,就像圣教所说“乃至灭谢亦不见有去”。这五阴背后真实的道理,正如《楞严经》卷2所说:【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也就是说,菩萨所证得的人无我,必定是依于真实常住的第八识如来藏来现观五阴非常非我。而 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断我见,函盖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同样是要断除众生以五阴为常住不坏的真我的虚妄见解;而且 平实导师教导断我见的范围,不仅仅只是在说意识或识阴无常非我,而是蕴、处、界、入等法皆是要去观行断结的范围。
  这里也顺带要辨正的是:如果不必有无我常住的真实法为前提,而只要心里不认五阴为我,当此世五阴灭谢后也可以“不见有去”吗?这在情解思惟方面或许可以假定,但却无实在的解脱功德。一个人或许可以设想反正都没有我可说,当此世五阴灭谢,也没有一个我有离去可说。然而,《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我见不只有因邪教导“分别”而起,更有每一世一出生就跟著有的“俱生”我见。既然断我见不仅要断分别起,还得断俱生的我见,而这俱生的我见显然无始以来,我们就把五阴紧紧地执取为我;如果没有佛法正确的教导,也就没有机会起心去观察五阴,也无法真正体会五阴的虚妄不实。
  一个人如果只是设想没有所谓的我,而不能透过实际正确观行来正观五阴的每一阴以及五阴全部皆是生灭不住、皆是虚假,因为未能实证五阴虚妄,只是自以为建立了“无我”的概念,所以当有善知识说五阴为虚假我,不是真实我,他反而认为善知识是在执取有个我,因为他的心中认为反正只要否定有“我”的概念即可;也就是因为缺乏对五阴实际的正确的观行,所以才会认为不必要有一真实常住法也可以断我见。因为当真的观察五阴虚妄时,一定会相信 佛所说涅槃并非断灭,而且还有寂静、清凉、真实的涅槃本际可证,否则学佛即成戏论。因为既然可以现观五阴皆是虚假不实、假合而有,五阴的每一法都是生灭不住故无自性,也不能由五阴自己出生五阴的缘故,如果没有一常住的真实法,那此世寿尽后就会变成空无所有而成断灭的边执见;但 佛说“非断灭,有涅槃本际”,而且观察其他人的五阴也一样是生灭无常,那么其他人死后为何还会有下一世轮转生死?难道不应该是死即断灭吗?显然五阴生灭的背后,一定还有一个不生灭的真实法,才能成就佛法的解脱功德与三界生灭的诸法。因此琅琊阁等人主张不必有第八识如来藏就可以断我见,其实就如《宝云经》所说“著虚妄我,不见真实”(《宝云经》卷2)。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琅琊阁等人是自己错解,平实导师并不是把常见等同于全部的我见,虽然常见一定是与我见有关。其实关于断我见的教导中,本来就应该含摄断除常见或断见的部分,就如《杂阿含经》卷10第262经说:【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无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时,阿难语阐陀言:“汝今得大善利,于甚深佛法中,得圣慧眼。”】
  上述这一段圣教的因缘是阐陀比丘在见道前,虽早已听闻“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的道理,但却心中狐疑。阐陀比丘的疑问是:“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学佛的这个我又是谁?如果没有我,又是谁可以知法见法?如果有我,那如何说寂灭与涅槃解脱?”显见阐陀比丘一开始是落在有我与无我两边,如果心中承认现在的五阴我是无常,那不就落于断灭见?可是明明圣教说五阴一切无常,难道自己是落于常见?所以阐陀比丘心中无法坦然接受,因而希望阿难尊者能为其开导释疑。
  这段经文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所说就是琅琊阁等人主张“五阴无我”,不必有第八识如来藏就可以断我见。因为现在五阴存在就是“有”,将来舍寿生灭的五阴必灭就是“无”。所以南伽他和琅琊阁等人虽然口中说“五阴无我”,但不是嘴说“无我”就是真的“无我”,因为否定有第八识如来藏,就让自己“五阴无我”的主张落入无与有、断与常的二边。南伽他和琅琊阁等人执著“五阴无我”的字句而不敢详细阐述,就是“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的典型案例,因为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后必堕有、无二边。
  平实导师能以无量言语、譬喻、方便阐述断我见以及断除断、常二见,必依第八识如来藏的义理,才能不堕有、无二边而行于中道。同样的道理,“正观集灭,则不落有、无二边”,因为如果十二因缘的背后无第八识如来藏,那么十二因缘流转则是“有”,还灭则是“无”,同样堕于有、无二边。因此只有正观有第八识如来藏在十二因缘背后,令流转与还灭同时成立,才不会堕于有与无二边。因此,“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即是说明在因缘法中能够不堕于断常、有无二边的中道观行;一定是要依于第八识如来藏的常住不坏,才能令断常、有无等边执见不能成立,所以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才是中道观行的所依。
  从此圣教中我们可以发现,整段经文表面上虽不是直接从断我见切入,而是从离两边的教理来让阐陀比丘见法、知法,依然可以让学人证法眼净——断我见,因为其核心本质还是在讲断我见;而能断我见的基础,显然是因为有真实法成就中道故不落有无与断常,才使得阐陀比丘能于甚深佛法中自己能心得决定,才能说“不复见我,唯见正法”。显见阐陀比丘已经是断了我见,所以才不复见我;当然也同样断了边执见,而可以于五阴十八界的假我法灭谢时心无恐怖。因为知道有涅槃本际真实常住,所以不落断边,而涅槃不生不灭本是中道;由于能现观五阴无常,所以当然也不落常边。
  经由这些教证我们可以得知:第一,断我见证法眼净而心中能无所畏,同样也是要依于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实法为前提才能成就。第二,断我见的法与断边执见的法可以并行,即便是先以断边执见的角度切入,在正确的观察下,不仅无损于断我见的功德,反而使两者相得益彰。
  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说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身心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