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5、相似佛法(二)【121集】
第101集 正觉同修会名相错解:从《百法明门论》看阿赖耶识与真如的区别(上)
2024-06-14
正洁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针对张志成、琅琊阁这个邪见一族,对于正觉讲堂所讲授的如来藏正法所作的一些诽谤,我们要来作一些回应。
  我们先来念一下他们这些谤文的标题与内文。〈正觉同修会的名相错解:从《百法明门论》看阿赖耶识与真如的区别〉:【唯识学对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分类,人所共知,《百法明门论》没有特别赘述,但是窥基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解》点明:“言无为法者,即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简异有为,无造作故(请注意这里的无造作故),名曰无为也。”“言所显示者,此第五无为之法,乃有六种,谓此无为体性甚深,若不约事以明,无由彰显故。借前四断染成净之所显示(请注意这这一点、这一句),前四有为,此即无为,先有后无,所以最后明也。”】那琅琊阁又说:【阿赖耶识是八识之一,属于心法,当然是有为法。真如属于无为法。所谓“四所显示故”,是说第五位的无为法,是在前四位的有为法上转染成净显示出来。】
  我们要针对琅琊阁前面的这个论文,针对它的两点:第一个,这个《百法明门论》当中的真如无为,很清楚的是所谓的无造作故;换句话说,它是没有功能的。第二点,它这一个真如无为,是依于心王、心所有法、色法,还有心不相应行,就是五位百法的前四位而才能够成就的所谓的“四所显示故”。那我们之前曾经引用一个手势,作了一个简单的演示,让菩萨们方便能够理解。我们之前曾经说过,就好像:一切最胜故——心王,与此相应故——心所有法,二所现影故,这一个影像色;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然后才四所显示故。换句话说,有前面的心王、心所有法、色法,还有心不相应行,才有第五位的,可能是指真如无为,四方形的虚空想受灭无为,可能是菱形的或是三角形的不动无为,种种的这一个六种无为法,都是四所显示故。
  那讲到这里,菩萨们就很清楚地知道:这样子的无为法,必须依于前面的所谓的心王、心所,还有这个影像色——色法,还有完全是遍计执相应的这些心不相应行,所谓的时间、空间、数目、次第,文身、名身、句身这些得失之法;要依于五位百法的前四法,第五位的六种无为,包括真如无为,才能依之而显示。很清楚的借由刚刚这样子的手势的演示,还有刚刚这样的解说,为什么 平实导师说这里的真如无为,它纯粹是所显示法?就好像花所显示出来的美丽,刀显示出来的锐利,它是依附于这一个刀体、还有这个花体而才能够出生。那这样子的真如无为——《百法论》的真如无为——很显然是完全不同于有作用的所谓的真如心(有时候是简称真如);那这里的真如心或是真如,其实指的就是如来藏,也就是那一个受熏持种根身器阿赖耶识,那祂跟《百法论》的四所显示故的真如无为,祂是完全两种不可以等同的概念。
  那我们先针对这一个真如无为,跟所谓的禅宗所悟的真如心如来藏,这是有功能、有作用的,我们来作一个经文的引用以及解释。《大般若经》卷569:【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9)很清楚的,这里的真如心,祂有出生万法的功能;而这个真如心,祂是本来不生、永远不灭,祂是诸法之身,是名法身,当然也就是如来藏。这里的《大般若经》的经文,对应于六祖依于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样是二转所谓的般若系的经典),依《金刚经》而开悟之后,他说了他所悟的这个“自性”: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前面四个,我们说祂是无漏无为性,方便其实可以约略等同于这个《大乘百法明门论》这里的所谓的真如无为。可是更重要的是禅宗所悟的这个真如心如来藏,祂还具足“有性”,祂不是只有毕竟空,祂同时也是胜义有,祂具足空性、有性于一心;祂的有性就是最后一句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如同《大般若经》卷569这里所说的:【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六祖依于二转的《金刚般若经》而悟得这个自性,他又说自性含藏万法,名含藏识;那一切诸法都是从这个含藏识,也就是一切种子识——阿赖耶识所出生。
  这一个《楞伽经》前面所谓的东土的五祖,一般来说,都说前面五祖所依是《楞伽经》,到了六祖,因为他不识字,所以五祖为他讲说《金刚经》,至《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而说到了刚刚所谓的“何期自性”那样子的开悟偈。可是依于二转般若系经典而开悟,他所悟的却如同于《楞伽经》里面说的“藏识海常住”,这个如来藏(藏识),这个“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很清楚的,这一个《大般若经》的真如心,就是《楞伽经》的这个如来藏、藏识海,那祂其实也就是阿赖耶识,这只是同样一个心,而依于祂的体性相用,而偏于各个不同的面相,而来重点、来标注祂的名称。那么严格讲,这些名称都没有办法完全来显示这一个真正的圆成实性、真正无为自在心。
  这个无为自在心指的不是真如无为那样子的四所显示故,这里的自在心、无为心,是指祂不是依于任何其他法有造作、有所为,其他法为因为缘而才出生祂,祂是自在、无为之心。而这里的无为,可以引用《瑜伽师地论》有讲到的这一段话来作为勘验,《瑜伽师地论》说:【法有二种:谓有、非有。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所,名为非有。】(《瑜伽师地论》卷45)换句话说,有法(有为、无为)跟非有之法(我、我所),在有法当中,祂其实就是三自性当中的“圆成实性”法,还有这个“依他起性”法。依他起性法当然指的,就是这一个无为自在心(这个有法真实有、永恒有的无为自在心)祂所出生的这一个有为的法性——祂的无漏有为性功德;这个无漏有为性功德,祂出生在生灭现象界当中,祂是所谓的能生万法。而刚刚说到的最后一句“我及我所,名为非有”,这里指的就是三自性当中的“遍计执性”,换句话说,这里的我与我所,就是所谓的法我执、人我执这样子的我与我所。
  好,依《瑜伽师地论》、依于这一个《大般若经》、还有《金刚经》、还有这个《楞伽经》所说,我们就要知道:当我们讲这个无为,指的是那个自在心,那个不依其他的因缘所生之法而来和合造作、而才能够似有显现的那一个如来藏真实心,祂是不可以等同于《大乘百法明门论》必须依于八识心王,包括七转识,还有这些八识相应的心所有法,乃至心王、心所所现的这样的影色法,乃至心不相应行(文身、名身、句身,时间、空间、方位、次第)这样子的完全就是遍计执生灭相的执着而产生的这些法,而才能够显示的真如无为。这个真如无为,既然必须依于前四位法而显现,它就是有依有缘之法,它就是现象界当中意识所缘之法;意识既是生灭心,这个真如无为它所指向的,虽然是那个无为自在心的那一个不生不灭的体性,可是严格讲,它毕竟是这个《百法明门论》当中四所显示故的真如无为,它是意识心这个生灭心所相应。严格来说,它毕竟还是一个生灭的一个法尘、一个境界。
  好,回到我们刚刚已经说到的,除了这一个真如无为跟真如心的差异之外,我们再继续看看琅琊阁他底下的邪见、他的文章内容后面一段又是什么?琅琊阁说:正觉同修会自创的法义体系,经论中前所未见,把阿赖耶识形容为是一种【“心体恒常不变,种子不断变异”的“有为无为结合体”】;可是呢【《成唯识论》界定阿赖耶识是有为法,……阿赖耶识是念念生灭。】(〈正觉同修会的名相错解:从《百法明门论》看阿赖耶识与真如的区别〉,琅琊阁)我们这里要破斥的重点是:琅琊阁他诽谤说“阿赖耶识是念念生灭”的有为法,而正觉讲堂却把祂形容为是一种“心体恒常不变,种子不断变异”、“有为无为的结合体”。然而,依照我们刚刚所说到的,禅宗这个六祖所悟的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本不生灭,还能生万法——前面四个其实是形容,形容虽然是在现象界形容,可是祂真实是离于这个生灭现象界、离于蕴处界的;以阿赖耶识来作对应,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前面的第八识颂这个受熏持种根身器,前面的受熏持种的部分。
  《成唯识论》也有讲到,能够受熏持种的心,绝对不是蕴处界当中任何一个法,因为蕴处界全部都是生灭法、都是有为法。更重要的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现行法,都是现前运作、运行,可以见闻觉知相应的所知境、现象界当中的法。而很清楚的,即使您还没证得如来藏,您也可以很容易地检查得到,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特别以十八界来作一个简择:六根、六尘、六识这些“现行的生灭法”,请记住这个重点——现行的生灭法——既是现前运作、运行,又是生生灭灭的生灭法;这六根、六尘、六识很清楚的没有一法能够受熏、能够持种。如果蕴处界能够受熏持种,那上一世的五蕴跟这一世的五蕴,就应该能够有相连相通,特别是意识就应该要是同一个;可是意识在这一世都有断有灭了,何况是说要隔这个一世、两世?
  然而,佛明明在经论当中都有说过:【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我们之前也举过,从前有一个樵夫上山砍柴,遇到老虎;爬上树的时候,紧急的叫了、呼喊了一声:“南无佛!”结果在这个无量劫后,值遇 释尊出世弘法。一切三明六通大阿罗汉,都没有办法依宿命神通而简择出他过去有出家证法的因缘;等到 佛回来,才依于这样子无量无边的宿命神通,而讲说过去他有这样子的呼唤过一声“南无佛”的因缘。那请问一下,那个樵夫经过百千万劫、无量数劫,这样子的天的五蕴、人的五蕴、狗的五蕴、畜生的五蕴,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很清楚的,生生世世都不从彼生而到此生;除了意根勉强可以说之外,可是意根不能受熏持种,祂恒审思量,这一个生灭心,我们也都知道。那问题来了,这个“南无佛”这一声,这个善业因缘,是如何经过百千万劫、无量数劫,经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一切有为法、生灭法这些现行法的生生灭灭之后,还能够记持到现在这一世(他的这一世、这一劫),而为 释尊所为大众而演说有这样的因缘呢?
  所以很清楚的,当这个琅琊阁谤这一个阿赖耶识是生生灭灭的有为法的时候,他就必须要检点出两个问题:第一个,你说阿赖耶识是生生灭灭、念念生灭的有为法,那有为法依于 佛的施设,绝对不超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那请问一下:阿赖耶识既然是有为法、是生灭法,那请问祂是六根、六尘、六识,哪一根、哪一尘、哪一识?祂是六根之中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吗?祂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中的哪一尘?祂又是眼耳鼻舌身(意)识的哪一识?很清楚的,琅琊阁绝对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那您如果硬要扯说这个十八界讲不通,五蕴当中的识阴可以含藏阿赖耶识,因为论里好像有这么说啦,那我们就预先破斥在这里。《显扬圣教论》或是类似的唯识的论典,它是讲到说阿赖耶识与识阴的关系,祂是诸法于识藏。换句话说,是依于现行熏为种子,种子发为现行,是阿赖耶识能够含藏这六识相应的这一些所熏习的种子,而说祂是方便说是摄于识蕴,是依祂能够含藏六识种子这些业种相应的烦恼种而说;绝对不是说阿赖耶识,这个能出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能够出生诸法的这个真如心、这个如来藏,竟然就是生灭法、是有为法。
  那回到刚刚说的这个念念生灭,我们引用《成唯识论》的一段论文,来证明这一个张志成跟琅琊阁他们是如何的荒谬;对于这样清楚简单的论文,又是如何的不识中文。我们看一下《成唯识论》是如何解说这个阿赖耶识的?《成唯识论》卷3:【“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简单来讲,这里的“恒”,您就可以把它当成就是不生不灭,因为没有一个生灭法能够性坚持种,令这些业种、这些种子,不会这样子过往三世而不丧失;也只有这一个不生灭法,而不是任何一个蕴处界当中的生灭法、有为法、现行法,能作为三界五趣四生施设的根本。
  而这一句,我们要顺便把《楞伽经》当中有的一句,叫作【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大乘入楞伽经》卷5),来作一个简单的对应。“如来藏是善不善因”,简单讲,如来藏能够执持这个善因与不善因,那就跟这里《成唯识论》所说的“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这是完全等同的意义。因为如来藏也不会莫名其妙无中生有就产生出这些善因或不善因,必定祂所出生的“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也就是《成唯识论》所说的“界趣生施设本故”,这两句又是完全等同。如来藏的善不善因,是祂所普遍地兴起造作了这一切的三界六道、五趣四生这些众生的七转识,祂造作了善恶业之后,这些善恶业行熏为业种,而才成为如来藏所谓的“如来藏是善不善因”。
  换句话说,依于《楞伽经》这一句,您也知道如来藏祂是一个有功能的(心),这个功能不只是显现为这一个在现象法当中、所知境当中,这一个生灭法、生灭相揉在一起的这个现象界当中,祂能够所谓的出生万法;祂在这一个不生不灭界,所谓的真如界,祂还能够受熏持种。而受熏持种一切生灭法,一切生灭法不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可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个生灭有为现行法,又没有任何一法能够受熏持种,这是不生不灭的部分,也就是(大)海本体的部分,所谓的“藏识海常住”的部分。
  那依于这样子简单的前面的《成唯识论》的论文、还有《楞伽经》经文的举证,我们就可以知道了,正觉讲堂依于这个《成唯识论》而说:“‘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就是不生不灭、能够受熏持种;“转”,就是祂能够转生这个现行,第八识发为现行。乃至现行第八识纯粹的依他起性当中,因为有六、七二识相应我执、法执,而这些心王、心所现行的时候,你我马上就落入了这遍计执相,所谓的生灭相。所以“转”指的就是这些生灭法、生灭相揉在一起的部分;“恒”指的就是受熏持种、藏识海常住、不生不灭的部分;清清楚楚的恒、转故,它是两个体性、两个解说。而琅琊阁却把“恒、转”,当成好像是摩天轮一直在转、一直在转,纯粹在现象界生灭法、有为法当中,去诽谤阿赖耶识是唯是“念念生灭”、唯是“有为法”。
  然而,不管是《成唯识论》这里的论文,乃至我们刚刚讲的《楞伽经》的经文,来证明如来藏就是真如心,都可以来证实说:这一个阿赖耶识、这个如来藏,祂是双具有性跟空性,祂是真如心;虽然祂可以依意识的所证,而显现出来四所显示故的真如无为,可是绝对不可以把真如无为——这一个《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最后一位的六种无为法当中的真如无为——把它等同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法有二种:谓有、非有”。有法当中,包括依他起的有为法,还有圆成实性。这里要讲心的无为自在心,不可以把这样的无为自在心,是永远有、永恒有,乃至这个有为法、这个生灭法,所谓现行的部分,如来藏功能的部分、依他起性的部分,它虽然在现象界是生生灭灭,可是它毕竟所谓的“离言法性”,是摄属于第八识如来藏的。要依于这样子来说明有与非有。
  那很清楚的,不管是依于《成唯识论》、依于《瑜伽师地论》、依于《楞伽经》,我们都知道,阿赖耶识本来就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就如同《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一样,就叫作如来藏显现出来祂的现行,祂的依他起、还有祂的遍计执,这样子的偏于受熏持种不生灭的部分而去讲这一个如来藏,而说祂是心真如门的部分。可是如来藏祂有空、有不空,祂受熏持种的部分,就是种子第八识的部分;祂如来藏能够为界趣(生本),“能遍兴造一切趣生”的部分,就是阿赖耶识能够出生一切众生的根身器——有根身、五阴世间,还有器世间——正报、依报的部分。可是绝对不能诽谤说,如来藏完全是不生不灭的部分。如来藏本来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本来就是如来藏,这依于《楞伽经》里面所说的“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很清楚的,旁边有七个人,请问您是第几个?如来藏当然就是第八识。
  好,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先演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