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则 无惭心所
什么是“无惭”呢?“无惭”就是自己做了恶事却没有感到羞耻。《成唯识论》卷6云:“云何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谓于自法无所顾者,轻拒贤善,不耻过恶,障惭生长诸恶行故。”[《大正藏》册31,页33,下19-22。] 意思是说,对于自己所造作的恶不善业行不感到羞耻,轻视排拒一切贤善有德者,这就是“无惭”心所的体性;能够障碍“惭”的善法生起,会引生及增长种种恶劣的身口意行,这就是“无惭”心所的业用。也就是说,与“无惭”烦恼相应的人,他对于造作恶不善法无所顾忌、对于所造过恶缺乏反省,会轻毁及抗拒贤善者之法教,对于自己所犯的一切过错及罪恶不感到羞耻,因为“无惭”会障碍“惭”的善法生起而引生及增长各种恶行的缘故。
如果用浅白的话来说,“无惭”就是做了坏事却不肯主动认错,乃至被人纠举了也不愿承认,做了不正当的事非但不觉得羞耻,甚至还找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的罪过辩解,这就是“无惭”。无惭之人对自己的恶行无羞耻之心,对诸功德不崇敬,对有德之师长亦不恭敬信受。譬如有人诽谤正法、诽谤贤圣,被人举证辨正确实是成就了谤三宝的恶业,但他知道后仍然对于自己所造作的恶事不予承认,而且还坚持以自己的邪思邪见继续误导无知的随学者,这就是无惭无愧之人。如果犯了罪过以后能诚恳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有“惭”;但是有“惭”还要有“愧”,也就是承认了过失以后,还要愿意改正,公开声明以后不会再做,这才叫做有“愧”。犯了错不肯认错是“无惭”,知道有错却不肯改正则是“无愧”;“惭”与“愧”是善法,“无惭”、“无愧”则是恶法;实义菩萨一定是有惭有愧者,无惭无愧的佛弟子则是假名菩萨。
《佛所行赞》卷5〈大般涅槃品 第26〉云:“毒蛇藏于宅,善呪能令出;黑虺居其心,明觉善呪除;无术而长眠,是则无惭人。惭愧为严服,惭为制象钩;惭愧令心定,无惭丧善根;惭愧世称贤,无惭禽兽伦。”[《大正藏》册4,页48,中21-26。]
此段偈颂的意思是说,各种烦恼心所就像家中藏著毒蛇一样,唯有善于以咒术驱除毒蛇的人能将它们赶出家中;烦恼就像有剧毒的黑虺蛇居止在众生的心中,明白觉察这些烦恼的存在而且善于使用解脱的智慧义理就能灭除它们;一个没有驱除烦恼毒蛇能力的人,就如同长眠不醒的人一样无法警觉自己的过失,这样的人就是没有惭耻心的人。“惭”与“愧”这二个善心所,就如同庄严修行人的法服一般;“惭”又像能制伏醉象的铁钩,能防止人去造作恶业。有“惭”有“愧”可以使人心得安定,“无惭”则会使人丧失善根;有惭有愧世间称之为贤德,无惭无愧则是和禽兽同类啊!
《增壹阿含经》卷9〈惭愧品 第18〉亦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大正藏》册2,页587,中7-14。]
由此可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类有“惭”与“愧”两种善心所法;而禽兽之所以为禽兽者,则在于其无惭也无愧。因此“惭”与“愧”这两个善法可以拥护世间,使人间伦常得以展现,一切人皆当修学熏习有惭有愧之善法,有惭有愧者方得以安心办道,乃至成就佛果。
“无惭”心所其性恶不善,为“欲界系”(系属于欲界之烦恼),与一切不善心所同时现起,通为见道及修道所断,《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 第2之2〉:“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唯遍不善心,无惭及无愧。’”[《大正藏》册29,页20,上6-9。] 意思是说“无惭”与“无愧”恒与不善心俱,所以将此二随烦恼心所归类为“大不善地法”。
第二则 无愧心所
何谓“无愧”呢?“无愧”就是自己做了恶事但面对别人时却不以为羞耻。《成唯识论》卷6云:“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谓于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不耻过罪,障愧生长诸恶行故。”[《大正藏》册31,页33,下22-26。] 意思是说,不顾忌世间的规范,尊崇看重残暴凶恶之事,这就是“无愧”心所的体性;能够障碍“愧”的善法生起,会引生及增长种种恶劣的身口意行,这就是“无愧”心所的业用。也就是说,对于世间的及礼法无所顾忌,崇重于凶暴,对于自己的过失及罪恶不感到羞耻,因为“无愧”会障碍“愧”的善法生起而引生及增长各种恶行的缘故。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4云:“何者是无愧?由彼贪欲因缘,于父母等前违背、很〔狠〕戾及生恼害,于余师尊之所亦无耻忸,自现有德,是为无愧。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恶趣中。”[《大正藏》册14,页712,下17-21。]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大正藏》册12,页1111,中5-9。]
《大般涅槃经》卷19〈梵行品 第8之5〉:“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大正藏》册12,页477,中25-下1。]
综合以上经文之开示,就可以知道“无愧”是由于贪欲的因缘,导致一个人在父母等尊长面前表现出违背、狠戾甚至恼害的种种不善行,面对自己的师尊时也没有惭耻之心,同时还诈现为有德行的样子,这样就是“无愧”。有愧的人就有善法,无愧的人则如同飞禽走兽一般,不配称之为人,不具足身而为人应有的品格故,命终之后将会堕入恶趣之中。
换句话说,“无愧”就是为了自己的不惜造作违背世间伦理道德、善良风俗之恶事,不畏惧世间的指谪,即使面对他人的批评也不会感到羞耻,恼害了他人也不觉得歉疚,完全没有羞耻之心。无愧之人常不顾世间礼法而恣意暴恶,对于恶业因缘会导致的不可爱果报,或是不知或是不信,因而不生畏惧。“无愧”与“无惭”同样是性恶不善,为“欲界系”(系属于欲界之烦恼),与一切不善心所同时现起,亦通为见道及修道所断,同摄于“大地不善法”中。
《阿毘昙毘婆沙论》卷19〈杂揵度无惭愧品 第5〉云:
问曰:“无惭、无愧有何差别?何故复作此论?”答曰:“以此二法相似故,虽说其体相,而故须说差别。不避他是无惭,不见恶事可畏怖是无愧。复次,不尊重是无惭,不见恶事可畏怖是无愧。复次,不恶贱烦恼是无惭,不恶贱恶行是无愧。复次,自于身作恶是无惭,于他身作恶是无愧。复次,若于一人前作恶不羞是无惭,于多人前作恶不羞是无愧。复次,造智者所呵责因时不羞是无惭,造智者所呵责果时不羞是无愧。是名差别。”[《大正藏》册28,页136,上23-中3。]
此段论文则是将“无惭”与“无愧”的体相作进一步的比较,可以使行者对这两个中随烦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基本上,“无惭”偏重对自己而言,不能观察检讨自己的过失;“无愧”则是侧重对他人而言,不能观察损恼他人的罪过。总之,“无惭”与“无愧”这两个烦恼心所,应该用“惭”与“愧”二善心所法来对治,才能止息一切恶行之造作,方得以免除未来无量世之苦报!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神通品 第13之1〉云:
云何惭愧?所谓常愧于他,亦惭自身住于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惭愧。住惭愧已,远离一切无惭无愧,除灭不善,思惟善事,荷负重担,体性清净,终无毁犯,他不能谤。而是菩萨常能具足无毁身业,亦能具足无毁口业,亦能具足无毁意业;具足斯已,然后乃能住是三昧;住三昧已,常不远离见一切诸佛,常不远离听闻诸佛所说妙法,常不远离恭敬供养一切圣僧;具足如斯已,然后乃能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藏》册13,页861,中2-11。]
此段经文大意是说,一个修行之人,若能常怀惭愧之心,自我省思反照,则能远离无惭与无愧,使得身口意三业渐转清净;一个常怀惭愧之人,即是常不远离佛法僧三宝之人,如是则能疾成无上正等正觉之佛果。由此可知,有惭有愧对修行者而言是何等重要!当知欲成佛道,应从“自反、自觉”开始,常以惭愧心律己,以慈悲心待人,于一切时中恒不放逸,勇猛精进,则道不远矣!(待续)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43)——张正圜老师
2024-06-03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