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此《成唯识论释》原名《成唯识论略释》,写作到一半之后,鉴于会中仍有多位聪明伶俐之人,自认能读懂《成唯识论》真义,而其实是误会论意,却自以为是而以论文及《述记》之文,举来质疑平实所弘佛法正理;为救彼等诸人及顾虑后世亦仍将有如是学人,平实不得不将原为《成唯识论略释》之内容,增补而改名为《成唯识论释》,并于讲后公开梓行,以释群疑而杜彼等诸人舍寿后下堕之因缘;至于论中原以略释之方式所作的注解文字,则仍留存不易,或已加以增补为《成唯识论释》,合先作此说明以释或疑。亦因已经增补之后,尚未证悟之人亦得以阅读而了解论文中之真实义,所余者即是实修各种福慧资粮及四加行;日后若有因缘入于正觉同修会中,自身亦无实证上之业障者,便得证悟真如而能现观唯识性与唯识相之正理,如实进入唯识位,得阶胜义菩萨数中。
唯识学本为菩萨证悟大乘菩提的真见道之后,所应修学之慧学,实为入地后所应进修之增上慧学;入地前仅得非安立谛三品心,以及安立谛十六品、九品心,属于相见道位所得后得无分别智,未到通达位的初地心;于此诸品心实证而具足三种现观之后,必俟心心无间而成就无间道,并能现观所证非安立谛三品心之智慧与真如平等平等方得转入初地,名为证得初地真如;此时再依十大无尽愿等增上意乐已得清净而真得入地,位在初地入地心,始名见道之通达位。故说唯有亲证真如而如实转依成功者,方能进修如是唯识增上慧学。
地前证悟菩萨于此唯识增上慧学多属随分修学,有助于相见道位中非安立谛及安立谛之实修,而非即能具足实证,是故此《释》寓含之深义,并非真见道而有根本无分别智之初悟者所能臆想,当知绝非真妄不分之似悟者或错悟者所能现观而得了知;更非专作学术研究、文字训诂者所能臆测—尤其是六识论之中观学者等凡夫,皆属学术研究专作文字训诂之依文解义而错解者,由未真见道、未除大乘小乘二种真正见道所断异生性,系未证人无我及法无我者,亦未广修相应之福德智慧资粮与定力故;彼等皆未如实胜解唯识正义,所作对于《成唯识论》之注解内容极多错谬。更有凡夫法师居士错误连篇之唯识学著作,而其中所说皆属相似佛法,混淆正法而严重误导佛法学人者其过甚大,不免严重后世果报;读者于此切宜慎防,以免误信其言而宣称入地,招得未来世无量劫之惨痛异熟重报。
又,现代佛教虽然已有诸多注解《成唯识论》[以下或者简称《成论》。]的著作传世,但因诸家之注解言不及义以及严重谬解;间有较正确者,仍不免言不及义及部分错解者,而皆不能详述。乃至窥基之《成唯识论述记》[以下或者简称《述记》。]中,虽宣称为“述记”,然而亲闻玄奘之演述而于其夜或次日加以记录时,仍不免有所谬说,以其未能对玄奘之演绎全部生起胜解故,是对《成论》中的法义并未全部具足念心所有以致之。而其《述记》缘于玄奘译经事业繁忙,窥基及其助造《述记》之弟子亦因自信太过,未曾一一请求玄奘修正,或因窥基晚年体衰未察,是故不免偶尔谬说之过,违背《成论》之意旨,自不得全部引为最正确之佐证,仍当依止《成论》原本为主,此亦合先叙明于此。至于《成论》中之多门分别、广说佛法之义,详后依于论文次第明解,本序文中即不重赘。
又此《成唯识论释》[以下有时简称为《释》或“本《释》”。]之写作,重在真悟佛子之悟后进修,特别重在见道前应有之大乘佛法正理,以及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等义理之解说,改正窥基法师对见道与初地通达位前所作加行之谬解[真见道前之四加行,大异于入地前安立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之加行,不应混为一谈而将《楞严经》中所示入地前应有之安立谛加行移入第七住真见道位前,谓安立谛十六品心等是真见道前所摄,其实应于相见道位之末位方所应修,绝非真见道位前之所修。],救护真悟佛弟子免于重蹈本会中极少数人似悟之后旁生岐见之覆辙,继续误信窥基在此部分之误注而自以为入地、成就大妄语业。以此前提著眼,特重于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正义之解释,并举会中似悟者所经历之质疑、异议等事为证,以明真义而引入真悟之地,庶免失于大乘见道通达位等三位完整内涵之宗旨,冀得帮助真悟之佛子们快速进修早得入地。
预估阅读本《释》者,约为二种人:其一、已经真见道者,读此《释》时应先阅读《成论》本文后再阅读“语译”之文,然后再阅“释义”而思惟之;如是读完一遍之后,再重读时只需阅读论文及“语译”即可;唯除阅读“语译”之时尚有未能理解之处,才需再读该部分之“释义”,至少前后应读二遍。
其二、一般修学唯识学而尚未证真如者,于每次阅读本《释》之时,皆需随于此《释》中所说,逐字逐句逐段随顺书中次序而阅读及思惟,不可专读“语译”即作为已知已解,因为尚未实证真如之前,皆不可能真实胜解书中所说;然后一面阅读之时,即应一面寻求教外别传之法而求证真如,直到实证真如之后再来阅读,方能确实对论中所说生起胜解而得证果,如是应知。
为达成此目的,每一段“论文”都先作“语译”,方便真悟之佛弟子易于直接契入论中所说法教,免去寻枝摘叶之繁,速得论中正义。若有证悟者于“语译”中不能快速证解或不能深入理解者,亦可随后于“释义”中再作深入理解,而后回归“语译”中整合之法义再细读一遍,即得如实理解“语译”之内涵;是故本《释》中双俱“语译”及分段“释义”,以助真悟之佛弟子四众。至若《述记》中广引经、论中之资料,本书“释义”中或有援引、或予舍略,另作其他经教之援引,皆依《成唯识论》的内容而作抉择,若有意深入求证者可以依《述记》文中所引自行查证之。
兹以此一《成唯识论释》开笔在即,此后将以法务以外之零碎时间陆续撰写;爰陈述诸端如上,用以为序,时在二○一五年四月解三之后。
佛子 平实 敬识于 竹桂山居
补序:关于此套《成唯识论释》之著作,原为《成唯识论略释》;鉴于本会亲教师团中之一员曾经执著《述记》中对于大乘三种见道位阶之谬说而提出质疑,随后由平实加以说明[详见《涅槃》书中之释义。],已解其疑,并于亲教师会议中自行要求公开忏悔灭罪,回归《成唯识论》原有的大乘见道三个位阶的正理,已经圆满一场佛事。但因仍有助教老师张志成等人共同化名琅琊阁者,继续于网上公开提出质疑并作人身攻击,平实乃将该大乘见道等辨正内容纳入《涅槃》书中,冀其于出版后阅读而可理解其同一主张之谬误。
不意《涅槃》出版后,该助教老师等人阅之仍不解其意,继续以同一网名或本名及他名,而在网络中提出其真见道即是初地之谬误主张,并且提出更多谬误主张而贴网广传其谬,对外声称平实所说不符《成论》,观其所说则全部违背《成论》原意。此行为显示彼助教老师等人于自身所悟已经失去其念心所,故对禅宗所悟内涵自作别异之主张,否定禅宗所悟即是第八识如来藏之事实,更误会论中所说“心心无间”之“无间道”真义,主张真见道时一悟即入初地;并认为真见道时心心无间即是具足证得三无性而入初地,成就大妄语业。此是平实爱才而急于重用故,将其证悟之因缘早计成熟,提前帮其快速悟入之过失,咎在平实。
观其所提出法义,显示对《成唯识论》产生极多严重误会与谬解,可以言为完全不懂《成唯识论》;以其撰文流通后贻误众生之广大或深远,令人不能不侧目,以是缘故,平实不得不将此《成唯识论略释》改为《成唯识论释》,后于其中加入更多引证及理证上之解释,以求后世不再有类似彼助教等人出头妄说误导未悟凡夫之愚痴行为。今作如是补记,说明为何将《成唯识论略释》内容增补而成为《成唯识论释》,同时更易书名之再一次因由,记于原序文之后。今观本《释》内容,总有唯识性、唯识相、唯识位等三篇,共为二十一章、一○一节、四六一目,可谓翔实,以奉有缘人,盼皆得力。
时在公元二○二一年 立夏
佛子 平实 记于 松柏山居
《成唯识论释》封底文——平实导师
2023-09-01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