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瑜伽师地论》以及唯识诸论开示见道
本节详列弥勒大士与圣无著菩萨对“见道”的开示,以作为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所说“真见道、相见道”之对照。在此先略述圣玄奘菩萨所说的重点:“真见道=亲证真如总相”,“相见道=亲证真如别相=非安立谛三品心+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因为要在相见道的末后位观行安立谛完成后,才能具足观行清净真如、正行真如故。又,“非安立谛三品心=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安立谛十六品心=观行大乘四圣谛”。单这相见道最后的安立谛观行完成证得阿罗汉果,张先生再修十大劫以后也不可得,何况能于几个刹那间完成真见道、相见道而得通达入地,岂非痴人说梦?
①弥勒大士开示见道是顿还是渐?
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58解说“见道究竟”是“非安立谛”以及“安立谛”,二者皆必须成就:
问:升“见道”圣者智行有何相?由几心故“见道”究竟?云何当舍“见所断”惑?“顿”耶?“渐”耶?
答:升见道者所有智行“远离众相”,尔时圣智虽缘于苦,然于苦事不起分别,谓此为苦、取相而转;如于苦谛,于集、灭、道亦复如是。尔时,即于先“世俗智”所观谛中,一切想相皆得解脱,绝戏论智,但于其义缘“真如理”“离相”而转。其于尔时智行如是。
建立“见道”由二道理: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时说名一心。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说有一心,谓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见道究竟;此中亦有奢摩他道,如前应知。[《大正藏》册30,页624,下28-页625,上16。]
疏解论文大意是:
问:升入此大乘“见道位”的圣者其智行有何种相貌?是由几种心的成就而可说“见道位”究竟?为何在此“见道位”要断舍这“见道所应断”的二障诸惑?究竟这见道是“顿”悟的现观呢?还是“渐”修的现观呢?
答:升入见道位的菩萨,他所有的智慧观行远离世间一切众相,这时依于所证的圣智(根本无分别智),虽缘于诸苦的境界相,然于诸苦之事更不起分别,亦即不分别及取著这苦的法相而随之运转;于苦圣谛如是,于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也是如此。这时,即于先前所证二乘菩提的“世俗智”所观圣谛中,一切想相皆得解脱,有绝诸戏论的智慧,于其正义唯缘于“真如理”,故得以“远离世间一切诸戏论相”而运转。他于这时的智慧所行境界如是。
建立“见道”是由于二种道理:一、广布圣教的道理,有戏论分别相的方便建立,即安立谛、世俗谛;二、自内证胜义的道理,离一切戏论建立,即真如胜义谛。依最初建立的“广布圣教道理”之增上力的缘故,说所施设的四圣谛观行中,各别圣谛都有相应的“法智”品故,依四圣谛总计有四种心(亦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四种心),而于“种类智”品而言,总计也有四种心(亦即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随这时合计的八种心运转,即这时有八个观心而皆相应于同一个止心,合共九品心,故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然决定不动摇—奢摩他(止)—所显示的心”,如是依“止、观”总说,合“八心观、一心止”,共有九心,名为“见道究竟”。随这时于所施设的苦圣谛之法相已了别究竟,通达有情之生老病死等诸苦相乃是真如心藉缘变现诸法所施设,即于这时说名为“一心”。(此即大乘四圣谛的观行,是依真如而于诸法戏论分别相作观,方便建立为安立谛、世俗谛,故称“有戏论建立”。)依第二建立的“内证胜义道理”之增上力的缘故说有“一心”,这就是说唯有依于此一证真如智所相应的诸心品类,即是七真如的观行具足圆满,如是为见道究竟;此中亦有“止”—奢摩他道,如前所说应当明了。
弥勒菩萨此处所施设的问题,与世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所说相同,即所问:“入见道”是“‘顿’现观”还是“‘渐’现观”?答案已经很清楚,弥勒菩萨所说的“见道”内涵,显示出须有“‘顿’现观”与“‘渐’现观”二种。
圣弥勒菩萨说“大乘见道”的圆满具足,还要有大乘四圣谛之亲证,并且依于后得无分别智而远离诸法之分别相,不同于二乘“世俗谛”唯对蕴处界法作观行之世俗谛理,大乘须同时依真如胜义谛理,缘于诸相而离于一切诸相观行各种不同境界中的真如。若依安立谛四圣谛之一一圣谛作观,则同于圣玄奘菩萨所说的苦、集、灭、道圣谛之每一圣谛各有四心—“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共计十六心。至于依广布圣教的道理,从止观来说,合并这“忍、智”则唯有“法智、类智”二品之别,合四圣谛来说则共有八心在“观”而同归一“止”,故“止”唯有一心,此即止、观合共九心。这就是圣玄奘菩萨所说“相见道”安立谛十六心、依止观则说有九心的道理。若依自内证胜义道理,真如离一切戏论境界,非安立谛三品心一切咸归此证真如之智慧相应,全部摄归真如心而与真如心平等平等,则说“一心见道究竟”。
因此,法无异说,这相见道还是要依圣玄奘菩萨所说的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之分别随眠,真见道时只得真如总相智,并无法断尽此二障分别随眠。琅琊阁、张志成不知此理,却说“分别二障种子在真见道时已经断除了”,又说“真见道时已断除异生性障”;他的说法都严重违背了世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所说“顿现观、渐现观”的开示正理,即违背了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此处所说“见道”须亲证大乘四圣谛九心的教诲,也违背了圣玄奘菩萨《成唯识论》所说真见道之后的相见道中须断除二障分别随眠的正理。俱皆违背,所说无义,不但误导众生,自身所修亦复不成。
弥勒菩萨说“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见道究竟;此中亦有奢摩他道,如前应知”,此“如前应知”是指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55所说的六现观之第四现观与第五现观。由于这第四现观之前是属于加行位,此第四现观则必然包含了亲证真如心体与法性之真见道(必须亲证真如心体方得般若正观现前故),也包含了真见道之后的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因为这些内涵都是“现观智谛现观”所摄。
②弥勒大士开示见道之第四现观
当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说大乘佛菩提道的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函盖了“见道位”中的“非安立谛”三品心:
云何名为第四现观?谓于加行道中先集资粮极圆满故,又善方便磨莹心故,从世间顺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软品见道所断烦恼麁重;从此无间,第二内遣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中品见道所断烦恼麁重;从此无间,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麁重。
又此现观即是见道,亦名双运道;此中虽有“毘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双运合立三心,以于一刹那中“止、观”俱可得故,当知此诸心唯缘“非安立谛境”。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
又,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证见断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大正藏》册30,页605,下17-页606,上5。]
这意思是:
为何名为第四现观呢?这是说于加行道中,因为先已于资粮道修集资粮极为圆满的缘故,又善于随顺解脱分之方便来磨莹此心的缘故,便能圆满四加行而从世间顺决择分之最后边际善根的心心无间之中,有最初的“内遣缘于‘有情假’的智慧”成就(因于亲证真如心体而心心无间皆无怀疑故,能现观“有情皆是假缘而成之法、乃真如心藉缘所生”而发起般若智慧,复因转依真如之无我无所得为方便而向内遣除这个智慧,归于真如心的“无智亦无得”境界),能除去见道所应断的软品烦恼粗重;之后再从此智慧心心无间,则有第二品的“内遣缘于‘诸法假’的智慧”成就,能除大乘见道所断中品烦恼粗重;又再从此智慧心心无间,有第三品“遍遣缘于‘一切有情诸法假’的智慧”成就,能除见道所应断的一切烦恼粗重。(如是三品心出生,即非安立谛三品心。)
又此三品心的现观即是大乘见道所摄,止观双具也称为“双运道”;这其中虽然有“毘钵舍那(观)”品三心,以及“奢摩他(止)”品三心,然而由于“止、观”双运(止与观共同运行)和合而安立名为“三心”,以于一刹那中“止、观”都可以同时并存的缘故,当知此时止观诸心唯有缘于“非安立谛真如境地”。又,“前二品心”是法智相应,“第三品心”是类智相应。
又,即由此止观三品心势力的缘故,方能于“苦”圣谛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以第四现观的非安立谛三品心为第一现观位,其后缘于大乘安立谛的现观则为第二现观位,此乃第五现观所摄)清净无碍的苦圣谛等智慧出生;当知依此三品心智慧的缘故,这“苦、集、灭、道”大乘四圣谛智乃得以成立。即“前三品心”合并大乘四圣谛安立谛的“止观品”,乃能证得见道所应断证的烦恼寂灭果,能得永灭见道所摄一切烦恼及证得后世所依五蕴永灭的出世间道,以上所说非安立谛总名为“现观智谛现观”。
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为此第四现观所摄,弥勒菩萨清楚宣说这三品心能次第断除“软品、中品、一切”“见道所断(见道所应断)”的烦恼粗重,而且由于这三品心的谛现观是属见道位所摄,故说“此现观即是见道”,此即圣玄奘菩萨《成唯识论》卷9所说的“相见道亲证非安立谛三品心”。
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9说“此(真见道)中二空二障顿证顿断,由意乐力有堪能故”[《大正藏》册31,页50,上10-11。],此“顿证顿断”即是世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所说之“顿现观”;而“非安立谛”三品心的现观,根本论说“此现观即是见道”,即是《成唯识论》所说“相见道”的现观,是渐次完成的现观,而非真见道心心无间的刹那间成就的“顿现观”,即是世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所说之“渐现观”,是须“渐次、久时”修学而得亲证的“现观”,是须历经多劫并有佛菩萨、善知识摄受之下方可完成,绝非张志成说的真见道时几个刹那便可完成的。
又由于亲证真如心及非安立谛三品心的止观势力故,能依所证的真如智而了知这清净无碍的真如心乃是苦集灭道诸法之本际,故能现观真如心在运行四圣谛等诸法时之真实性与如如性,于是后得无分别智转转深广,依此而得有七真如中之四圣谛真如之亲证,即此非安立谛七真如之现观亦含摄在此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中。圣玄奘菩萨演说相见道时,则以非安立谛三品心为重,于此七真如之四圣谛真如则是留待解说相见道之安立谛时方说;然学人本来就应先了别及观行七真如,须先完成相见道所摄非安立谛的现观而取证应有的实相智慧,并依安立谛的观行完成而发起圣性时,方得以发起初分无生法忍故,因此于非安立谛后须再依安立谛十六心、九心的观行来取证解脱果。
而安立谛之观行,就是得依《成唯识论》所说,苦谛之观行先由“观三界苦谛真如”开始,再依真如观下地(欲界地)及上二地(色界地、无色界地)苦谛诸法,次第完成苦法智忍乃至苦类智等四心;其后观“三界集谛真如、三界灭谛真如、三界道谛真如”亦然。这即说明真见道后欲求入地而观安立谛四圣谛前,应先观行非安立谛之四圣谛真如,即必须先成就苦谛真如乃至道谛真如的观行,亦即《解深密经》所说“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解深密经》卷3〈分别瑜伽品第6〉:“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大正藏》册16,页699,下22-25。],此亦是《瑜伽师地论》在此所说的第四现观所摄。
而成就此第四现观之后,方可引发相见道位最后应修学的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之现观,此即六现观中的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所摄。然于此第四现观中,在亲证真如的真见道之后,最迫切需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却是非安立谛三品心的修学,因为想要入地者都必须先具足这三品心的智慧,所知障之见所断的修证才算完成。非安立谛三品心现观的圆满及如实转依,主要是为成就初分无生法忍,建立入地所需的智慧;而安立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观行,主要则在于断见所摄烦恼障分别随眠而发起圣性,故特别从四圣谛之角度来说;因此,依圣玄奘菩萨的证量高度判断,宜等到宣演安立谛的修学内涵时,再来说明“三界苦谛真如”乃至“三界道谛真如”,此即《成唯识论》之立论,以教导学人于进入安立谛之观修前应先完成此四圣谛清净无碍真如之现观,以为发起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修学之根本,即是烦恼障见所断的修学而生起解脱道取证阿罗汉果,灭除大乘所摄异生性;因此《成唯识论》于阐释相见道非安立谛时,便不特别先举说四圣谛真如;然如此处所说,犹然非无。
③弥勒大士开示见道之摄在第五现观的内容
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以及)第五少分。”[《大正藏》册31,页50,上11-12。]即大乘真见道包含在这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中,摄属于第四现观的少分,即证悟明心的真见道是属于第四现观所摄;至于大乘相见道则是包含了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的其他部分—相见道之非安立谛三品心,以及包含了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的少分—相见道之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之现观。至于何谓“现观边智谛现观”?弥勒大士在《瑜伽师地论》卷55说:
云何名为“现观边智谛现观”?谓此现观后所得智,名“现观边智”;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如其次第,于一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如是依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是名“现观边智谛现观”。此中,前智遣假法缘故,是无分别;后智随逐假法缘故,是有分别。又前智于依止中,能断“见断烦恼随眠”;后智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更不复起。又前智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第二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大正藏》册30,页606,上6-18。]
这意思是:
什么是名为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所谓从第四现观后所得的智慧—在后得无分别智之后再发起的智慧,名为“现观边智”。当知这智慧是必须由当初第三心无间,从真见道生起根本无分别智、总相智作为基石,开始作七真如等真如别相的观行,非安立谛三品心才能次第现前,由于真如总相与真如别相三品心的亲证,要经过第四“现观智谛现观”后,此安立谛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方现在前;此乃缘于先世已曾见道的智慧,于曾经所观察的下地(欲界地)、上二地(色界地、无色界地)及二种(下、上二地)增上(指缘于先世智而能增上之,故能作更深广的观察。此即显示十六品心并非一世可以成就)之安立谛境地,发起类似法智、类智,此为世俗谛智慧所含摄,通于世间、出世间,以依于真如作观故,这是缘于真如出世间智后的所得智慧。如四圣谛之次第,于苦、集、灭、道圣谛的一一圣谛都依真如作观而有二种智慧出生,谓“安忍于可欲乐而无所欲乐之智”以及“现观圣谛而心得决定之智”。如是依前所现观起此二种智慧,于下、上二地诸圣谛中各有二种忍二种智的出生—“法智忍与类智忍”以及“法智与类智”,此是名为“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此之中,当知前一智慧(忍可欲乐智,即法智忍与类智忍,此智忍乃是依非安立谛三品心增上而有)是遣除假法缘心故,是“无分别”;后智(现观决定智,即法智与类智,此智乃随逐假法而观行故属于安立谛)则是随逐假法而观行之所缘心故,此则为“有分别”。又前之忍可欲乐智于依止真如中,能断“见道所应断的烦恼随眠”;后现观决定智再行思惟所缘的蕴处界等相的缘故,能令所断三界爱随眠永远不复生起。又前之忍可欲乐智能使菩萨趣向“修道”中的“出世间断道”,第二种的现观决定智则能进趣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断道”。
由此可知,弥勒菩萨所说的“见道”摄属于“现观智谛现观”及部分“现观边智谛现观”,包含了圣玄奘菩萨所说“真见道”及“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安立谛大乘四圣谛之现观;即见道通达位的现观函盖真见道与相见道,须于第四现观之“现观智谛现观”亲证真如总相以及观修真如别相而圆满非安立谛三品心之后,再修第五现观之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的“现观边智谛现观”初分,如是第四、第五现观次第分明。
意谓大乘真见道唯能亲证、胜解真如胜义谛的总相,于总相之外的七真如等真如别相三品心尚未亲证,无力断除三品心相应的所知障分别随眠;此时尚未亲证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初分的大乘四圣谛世俗谛之十六品心等,无可断除见道所应断之烦恼障相应的分别习气种子随眠,不可能发起圣性;自无真见道即能入地之理。(若是未离胎昧之圣位菩萨来此人间,则有无师智,不由他教自能证悟;又若有正教导的圣典在,彼由此熏闻往世曾证的见道完整次第,随文入观,即能发起止观诸功德,一段时日即得回复圣位。然若是尚未具足如是观行之三贤位菩萨,如何自说无须相见道之“缘先世智”的熏习、修行,而可满足“见道究竟”—善达法界,而狂言真见道之一悟即得入地?)
④真见道位不能含摄相见道位之道理
至于窥基菩萨误会“真见道”可函盖“相见道”,乃至琅琊阁以为“真见道有真实的证断,相见道则无”,然这都非圣玄奘菩萨之意:
1.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大正藏》册31,页50,中16-17。]—前面的“真见道”摄持“根本无分别智”的亲证,后来再有的“相见道”则是依于前真见道所得的根本无分别智而生起,故由前真见道的智慧来支持“后得无分别智”;前真见道的智慧所缘狭小,后相见道的智慧所缘广大,有如是先后次第及所缘差别,亦有不同的智慧成就,因此“真见道”位不能含摄“相见道”位。
2.从以总相或别相为所缘可知,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开示“以真见道不别缘故”[《大正藏》册31,页50,上19-20。]—即真见道不缘于别相,只缘于真如的总相;此即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别总建立,名相见道”[《大正藏》册31,页50,上17-18。]—相见道是“别于‘总相’”来作建立。因此,“真见道”既然不能涉及“总相”之外的各种真如别相,又如何圆满见道位而入初地?
3.从第四现观的二种内容之次第可知,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四、现观智谛现观,谓一切种缘非安立(谛)根本、后得无分别智。”[《大正藏》册31,页50,下8-9。]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有真见道所证的根本无分别智,也有相见道三品心所证的后得无分别智。因此,只有“真见道”尚且无法圆满第四现观,何况能证入第五现观之大乘四圣谛十六心、九心?又如何入地?
4.再由第四、第五现观之次第可知,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9开示:“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谛)世、出世智。”[《大正藏》册31,页50,下9-10。]如前所说,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是在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之后,即在真见道之根本无分别智现观后,亦在相见道非安立谛三品心之后得无分别智现观后,因为所缘真如非安立谛皆属于第四现观,然后再缘于安立谛大乘四圣谛于三界所观相见道安立谛十六心、九心,此即第五现观。因此,真见道既然尚未亲证第五现观,甚至连第四现观都尚未具足,即显示真见道无法满足相见道所证而入圣位。
由于真见道位的开悟般若已经非常困难,乃至相见道位之后得智发起圆满而入圣位,古来可说难得其人,是故圣无著菩萨有时也一语带过,如《摄大乘论本》卷中说:“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大正藏》册31,页143,上20-21。]此即“先证入唯识性,再证入唯识相”,即圣玄奘菩萨说“悟入唯识相、性”[《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48,中20。]—“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50,中14-15。],有此二种悟入圆满的缘故,再发起增上意乐,方得进入初地极喜地中;张志成岂能主张单凭真见道的粗浅智慧,亦尚未观修十六品心而无解脱道四果或至少顶品三果的实证,便可入地?何况他尚未具有真见道的智慧。
⑤圣无著菩萨之见道总说与别说
圣无著菩萨于《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5〈决择分中谛品第1之3〉依真如说“见道”:
何等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鉢罗若及彼相应等法,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假所缘法智为相。
若别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如是十六智忍,是见道差别相。
云何苦?谓苦谛。云何苦法?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云何法智?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云何智忍?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是故名为苦法智忍。云何苦法智?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说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是名苦法智。云何苦类智忍?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是故名为苦类智忍。云何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是名苦类智。如是于余谛中随其所应,诸忍诸智尽当知。
于此位中,由“法忍、法智”觉悟“所取”,由“类忍、类智”觉悟“能取”。又此一切“忍、智”位中,说名“安住无相观”者。如是“十六心刹那”,说名“见道”;于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刹那”。[《大正藏》册31,页682,下7-页683,上2。]
疏解论文大意是:
什么法称为“见道”呢?如果“总说”的话,就是从圆满加行位的“世第一法”后继续无间修习,得入无所得三摩地(首楞严三昧—第八识如来藏妙真如心)以及无所得三摩地相应等法,以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作为亲证见道之(总)相,以真如无相为自内证,非假托于外质之法故(此为真见道)。又,再深入观行,遣除各别有情假、诸法假、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的所缘法智(后得智)为见道之(别)相(此为相见道之非安立谛三品心)。
如果“别说”见道的差别相,可说从入地前的世第一法(《楞严经》中称为“世第一地”)无间修学,得证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如是名为十六心智忍,这是见道的差别相(此为相见道之安立谛十六心,依止观说则有九心)。
什么是“苦”?就是苦圣谛。什么是“苦法”?就是于苦圣谛增上所起的教法。什么是“法智”?即于加行道中观察此四圣谛的增上法的智慧。什么是“智忍”?即先前所行观察的增上力的缘故,于各别“苦圣谛”中,生起现证“无漏智慧”,由这“无漏智慧”的缘故,因此得以永远舍离“见道之苦圣谛所应断”的一切烦恼,所以名为“苦法智忍”。什么是“苦法智”?即是依此苦法智忍的心心无间,由于此智慧的缘故,于前所说的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是名“苦法智”。什么是“苦类智忍”?即是由于苦法智无间而有“无漏智慧”生起,对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于自内证,能无障碍的确认说以后乃至其余诸圣法都是此种类,是故名为“苦类智忍”。什么是“苦类智”?即是由此心心无间故有“无漏智慧”生起,审定印可此“苦类智忍”,即名“苦类智”。如是于其余诸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中随其所相应,诸忍、诸智应当如是尽知。
此“别说”位中,由“法智忍、法智”得以觉悟“所取”的六尘境界相皆是空性真如心所变现;由“类智忍、类智”觉悟“能取”的心识亦是真如心所变现的。又此一切“忍、智”位中,说名“安住于无相观”者—即依真如无相说诸法一切无相。如是“十六心刹那”成就,说名为“见道”—属于见道位所应证。为何说是“刹那”?即于所知境、智,生起究竟决定故,名“一刹那”,以渐次修学,最后一刹那心得决定而证得决定心故。
圣无著菩萨与圣玄奘菩萨所开示对于整体见道位要满足的所有内容并无差别,惟圣无著菩萨于“见道”分为“总说”与“别说”,圣玄奘菩萨则依“真如总相”与“真如别相”来分位。即圣无著菩萨是以第四现观与第五现观来作区别,“亲证真如总相”即此所说亲证无所得三摩地—真如心,以现观真如无所得,再契入此真如总相所相应的诸法,如是圆满圣玄奘菩萨所说“真见道”;然后再亲证“非安立谛三品心”,至此一切皆为“见道总说”,即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
再依真如现观大乘四圣谛安立谛证十六心,则是“见道别说”,此在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之中。圣玄奘菩萨则著眼于后末世有人会坚持“大乘见道是一次证悟即可圆满见道位而入圣位”之谬解,便将顿悟亲证“真如总相”得“根本智”定名为“真见道”(此为明心不退,入七住。而十住眼见佛性亦属于真见道,是从如来藏另一面的总相上来见故),再将后来渐次修学的“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假(之)所缘法智”得“后得智”,定名为“相见道”的“非安立谛三心”;再将更后的“四圣谛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等十六品心定名为“相见道”之“安立谛十六品心”,即属于大乘唯识的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中的现观;要由此现观而断除异生性及发起圣性故,方得入地。
又,其中有须说明之处:
一、“世第一法无间”:论中说由加行位之“世第一法”最后刹那的心心无间,能证得“无所得三摩地”—证真如;又说由“世第一法”无间(此“世第一法”当指入地前之四加行的“世第一地”),有四圣谛十六心之修学。若以为这是说相见道之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由见道前的“加行道”可至,则必然违背弥勒大士所说,以这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是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的内容,是次于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之后;因此从加行位之“世第一法”心心无间之后,由真见道而证得者,只是第四现观,唯缘真如总相;因此,圣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断随眠,非实如是,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分别随眠真已断故。[《大正藏》册31,页50,中12-14。]
这意思是:
若有说“诸相见道,是依真见道而假说的”,他们认为是可直接从“世第一法无间”便得出生相见道的智慧、便可断除一切分别随眠,然实际并非如此,当知真见道之后方得有相见道可出生的缘故;且相见道中的非安立谛观行成就之后,才能生起安立谛之观行的缘故;主张“所有的分别随眠在真见道就已经断除”是错误的,因为相见道所断除的分别随眠,必须以真见道已断除的分别随眠作为根本的缘故(亦可质问说:难道真见道已经断除所有的分别随眠?若然,为何相见道尚有须断的分别随眠?)。
圣玄奘菩萨因为虑及有人可能会误解圣无著菩萨所说,即依第四现观与第五现观次第之正理,于此说明:不能即由“世第一法无间”跳过真见道而直接进入相见道。因为必须真见道发起根本智后,才能有相见道位的观行,相见道位的观行智慧要以真见道的智慧作为依凭故;且相见道的亲证别相智、断除分别随眠,都须以真见道的亲证真如总相以及最初所断的分别随眠为根本。
又,圣玄奘菩萨于阐释这相见道十六心时,即于《成唯识论》卷9说是如下这样的次第:第一心“苦法智忍”是“观三界苦谛真如”来断分别随眠,第二心“苦法智”是“观前真如”,验证前面的断烦恼而得解脱之智慧[《大正藏》册31,页50,上22-25。];这即是说依于亲证真如非安立谛之后,才能发起这相见道十六品心的观行。因此,不论圣无著菩萨于此论中略说“世第一法无间”而入“十六心”,乃至说“加行道中”而入此“十六心”,都应会通正确义理而论,应如弥勒大士于根本论《瑜伽师地论》所说,或如圣玄奘菩萨所说,不应妄生别义,以为见道前的加行位中即得成就大乘四圣谛十六心之观行;当知真如尚未亲证、根本智尚未圆满、相见道之非安立谛三品心尚未圆满、于七真如之四圣谛真如尚未亲证,如何修此十六品心而起观各自四圣谛的第一心—“苦谛真如、集谛真如、灭谛真如、道谛真如”?唯能想像有相安立的十六心,则非依于真如非安立谛的大乘四圣谛。
二、“相见道”位修学安立谛十六心、九心,当每一心如实通达时,圣无著菩萨即说此最末“那一刹那”为“究竟”,以于“所知所现观的境界、智慧”生起“最终决定究竟心”,故依此最后一刹那心得决定,因此说为“一刹那”;以四谛共有十六心故,即说为“十六心刹那”。然不解者唯能依文解义,却将“十六心刹那”当作是“十六心是刹那即过”解,全然错误。当知相见道安立谛每一圣谛之观行,是渐次证断“见道苦圣谛所应断、见道集圣谛所应断、见道灭圣谛所应断、见道道圣谛所应断”共一百一十二烦恼障分别习气种子随眠,哪里是张志成所说的瞬间、刹那、眨眼之间就可圆满?(待续)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23)----大风无言作
2022-09-13 浏览:1039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