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墩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系列佛法讲座。今天要继续为大家解说《胜鬘经讲记》的最后一章〈胜鬘章〉的内容。
有关〈胜鬘章〉中 如来开示这部经不同的经名,接下来是说明第十二个经名,《说颠倒真实经》。佛法修行有一个非常重要且根本核心的态度与观念,那就是对真实法与虚妄法的认识与分别。这部《胜鬘经》中说明了众生是如何的颠倒,但是众生正在颠倒之中,却又有个真实法同时存在着,可以让众生在缘熟时可以亲自取证;亲证真实的常住法之后便对真实与虚妄法能够认清,于是不再有真假不分的颠倒,离开了四倒,进入真实法中;所以这部经又名《说颠倒真实经》,所有的佛弟子应当如是受持。
在佛法之中的真实道理,大家可以联想到的就是所谓的四圣谛。其中,不思议的法是灭谛,但这个真实法灭谛究竟是如何来说它是不思议?因为它是超过一切众生心的分别的所缘,不但众生的分别能力无法缘于大乘不可思议的灭谛,乃至这个大乘灭谛也不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所知的境界,所以说是不可思议。但并不表示它是想像出来的不存在的法,只因为超出了一般人的经验境界。譬如有人出生时就眼盲,不能看见种种色尘相;又譬如有些人是如同出生才七天的婴儿,把他抱到太阳底下,他只能见到一片的光亮,仍然看不见太阳。大乘苦灭圣谛的道理也是像这样子,并不是一切的凡夫觉知心所能加以识别及攀缘的,也不是二乘圣人所能臆测的智慧境界。凡夫所能识别的智慧,都是落于两种心行颠倒的见解中,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则是清净的智慧。边见的意思是说,凡夫在色受想行识这五受阴上面去领受,认为自我是真实存在的,以种种的虚妄想来执著自己;或是误以为五受阴坏灭以后就是断灭空,而这种执著都是因为对五受阴错误的认知所导致的,因此就出生了两种的见解,各落一边,这叫作边见;边见的意思是说落到两边:一边是常见,而另一边则是断见。
假使有人不知常住法,当他对五阴的每一阴作了详细观察之后,看见五阴有种种行,并且在身口意行中看见每一阴都是无常,都不可能延续到后世去,因此认定这便是法界的全貌,这就是法界的真相,这样的认知就是断见,不是正见。有的人虽然认为涅槃是常住不变的,却误以为五阴中的识阴或意识就是涅槃心、是真实、是常,那这就是常见,这也不是正见。由于都是妄想所见的缘故,而作出了断见或常见的说法与见解。可是为什么会产生断见与常见呢?是因为对于色身五根作了分别与思惟,现前看见的色身会毁坏,也看见了色身中有受想行识,而老死以后全部都会毁坏消失,所以就生起了断见。反过来说,有人由于不如理作意而产生虚妄见解的缘故,对于有一个真实心一直相续不断地存在,但因为他愚痴无智而不能理解这个事实;又由于不知道每一剎那都在不断变化的意识境界,误以为意识心及意识所住境界是常恒不坏的,对于意识所住的境界全都是剎那变异的事实不能够理解,因此误认为意识是常,所以就生起了常见。由于都是虚妄想所见的缘故,这一些由虚妄想产生的见解,是因为对于实相心如来藏非断非常的正理,有着超过的甚解,或是有着愚昧性而无法理解实相心的正理,因此就作出了种种不同的了解以及错误的分别,所以就有了或者断见、或者常见的出现。
颠倒想的众生们对于五受阴等生灭无常法,总是误认为常住不坏法,对于五受阴有苦的种种法却当作是快乐的法;对于没有真实我性的蕴处界或者山河大地等身外之法,又往往当作是真实常住的我或者我所;对于不清净的蕴处界则误认而生起了清净的想法,执著为清净法。一切阿罗汉及辟支佛虽然都有清净智,不至于把无常之法错认为常,不会把苦、无我、不净错认为乐、真实我、清净法。他们虽然有这样的清净智慧,但是他们修解脱道而证得的一切智境界,以及对如来法身常乐我净等清净法所闻知的智慧,都不是他们自己所能了知的;都要依靠亲自观行之前随从佛菩萨多闻熏习,或者在无佛之世虽然有清净智,却无法证得如来法身的清净、真我、常住与寂灭乐的境界。有时也有众生因为相信 佛陀圣教开示的缘故,所以他们虽然知道诸法是生住异灭、其性本空,但也知道另外还有常乐我净四法;而这四法所说的其实就是万法本体的自心如来,所以他们不是颠倒见,是因为信受 佛的圣言量开示,使他们所知的常乐我净知见成为正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来法身是常而到彼岸,是乐而到彼岸,是真实我到彼岸,也是清净法到彼岸;对于诸佛的法身有这样见解的人,就称为正见。有这样正见的人就是真正的佛子,他是从佛口化生,从正法中出生,即是从佛法中化生的人,不但能知道如来法身是常乐我净,并且还能够从总相智去渐次修行获得别相智以及道种智,乃至终究成佛,得到佛所有的其他法财。
所谓的清净的智慧,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到彼岸;这种清净智慧虽然称为净智,但是如果要说真正的灭谛,其实他们还是不了解的——真正的灭谛不是他们所能够如实了知的,更何况是四依之智?所谓四依之智,讲的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的智慧。这四种智慧并不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所能了知,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三乘法中即将进入见道位的人所修的初学之业,都不可以愚痴于法相,并且还要进一步对于诸法背后的真实法的法性也不可以愚痴,否则那个初业的修学就是错误的,就是愚于正法。如果三乘学者修学佛法时,于初业中已能不愚于法,那么三乘菩提的真实义理,他们必定在未来不久就可以觉悟、可以证得。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 世尊为佛门四众说要遵守四依的原则。这四依说的虽然是世间法——是意识相应的准则,但已不是二乘人所能够了解的。所谓“一依”,就是一切法的依止处;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上上的第一义依,所以是无上依,这个一依是灭谛。我们所有的佛弟子应当以这样的道理来依止受持。
接下来《胜鬘经》的第十三个经名,是《说自性清净心隐覆经》。因为这部经中特别说明有这个如来藏心是自性清净的,在修行之前就已经是本来清净的,修行之后祂还是一样清净。可是这个自性清净心的行相——运作时对万法的了知相——极微细,所以很难找到祂;祂就如同躲藏起来一样,因此自古以来有许多的学佛人穷尽毕生的精力找寻祂,却始终找不到,能找到这个自性清净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必须要等到证悟之后,才会反过来说:“这个心从来都不曾躲过我,一直都很清楚地在显示给自己看,只因为愚痴无明,没有找到祂。”可是对一般人来说,自性清净心真的很幽隐难寻。自性清净心隐覆,应当以这个道理受持。
生与死这两件事是依如来藏而有,没有如来藏就没有生与死可说,并且都因为这个如来藏的缘故,而说涅槃的本际不可知、生死的本际不可知。有如来藏的缘故而说有生死,这样的说法就是善于说法的人。生的死——出生以后有死。由于出生而有死,死了以后,诸受根也就消失了。那么,诸受根消失了以后,有次第地出生了一些现象:先变成不能够领受诸法的五受根,接着使未来下一世不受的五色根生起了——这意思是说明有情在初入胎而仍然不能领受的五色根次第生起,这时就叫作“生”已经死了。死与生这两个法其实都是如来藏,但是因为世间言说的缘故,才说有死也有生,实际上却没有死与生。死的意思是说五色根已经坏了,所以六根的受不存在了;生的意思是说五色根又具足生起了,然后六受根就存在了,是依五根身的生起与坏灭而说有生死,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本身是离开有为相的,如来藏是常住不灭的,由于这个缘故而说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所依,一切的万法是由如来藏来执持,一切万法也都是依如来藏而建立;如来藏不曾离开、不曾断绝、不曾脱离不可思议佛法,也不异于不可思议的佛法。如来藏虽然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于不可思议的佛法,但如来藏的自性却是断绝、脱离于从如来藏出生却是如来藏本身以外的有为法,如来藏本身的自性绝异于蕴处界等有为法;但蕴处界等有为法的出生、依持与建立,全都是如来藏。所以如来藏是自性清净心,我们应当要这样来受持。
接下来,是《胜鬘经》的第十四个经名,《说如来真子经》。亲证如来藏以后才能说你是真正的佛子。二乘圣人不是 佛的真正儿子,只能称为弟子,因为二乘圣人不肯、不乐、也不能够承担 如来的家业。如来的家业如是广大、如是尊贵,可是二乘圣人无法承担,他们各个舍报时都想要入涅槃。舍报之前,他们只能为人宣说解脱道,不能为众生宣说佛菩提,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来荷担 如来家业,所以他们还不能算是 如来的真子。可是菩萨一旦亲证了如来藏,即使还没有通达——还没有到初地——就敢承担,也有能力承担,能把 佛的家业一肩挑起来。所以证得如来藏的人就是 如来的真子。如来看重这样的人,远胜看重不回心的二乘圣人;而这部经中也解说了这个道理,所以这部经又名《说如来真子经》,应当如是受持。
真佛子是能够随于信而增上,从信根中生起了信力。依于确实明白的正信,随顺于法智而能够究竟了知第一义谛。由于增上的明信而能够获得见道的功德,这样的随顺法智的人,能够究竟了知第一义谛,便有五种善巧方便的现观成就:他能够观察蕴处界种种相,了知众生我的虚妄,也能够观察业报,还能够观察阿罗汉慧眼能了知的法,能够观察菩萨所证真实心的自在性而有了真心常住的喜乐,并且依于般若正理的静虑而深入于法义中获得禅思静虑之乐,进而能够观察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三地以上——特别是八地菩萨的圣自在通。在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的未来世中,如来弟子们随着实证而引生的信增上力,能够依于正确而无愚痴遮障的信力,就能够随顺于法智。由于随顺法智的缘故,所证的自性清净心,虽然还有烦恼种子的染污,而能够确实的了知自己已经完成所有的见道功德;当大乘见道的功德圆满,就是进入大乘法中修学诸地成佛之道的正因;信受有如来常住法的人,相信如来所说常住不变法的人,有这样的大利益,因此不会毁谤甚深极甚深的成佛法道所依的如来藏妙义。
有三种善男子、善女人,对于非常深的义理,离开了对自己的毁伤,而出生了大功德,进入了大乘道。一,能够成就甚深的法智;二,能够成就随顺于法智;三,对于大乘法的种种甚深法,虽然不能够自己了知,但能向上仰望说:“只有世尊才能有这样的智慧,这如来藏不是我所知的境界,只有佛才能够知道。”这三种便是代表不同阶段的真子,我们应当要以这样的道理来受持。
第十五个经名,《说胜鬘夫人师子吼经》。这部经,胜鬘夫人贬斥了二乘法多少次,又贬斥到多么深入,这就是师子吼。阿罗汉所断的见惑与思惑,佛在二大无量数劫前早已断尽;而佛所断的烦恼障习气种子,以及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尘沙惑——都不是阿罗汉之所能知,更何况能断?因此佛可以是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可以是佛;因为阿罗汉智慧粗浅。胜鬘夫人把这个道理讲了出来,正是师子吼,“于甚深法方便守护,降伏非法,……。”(《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针对声闻法中的增上慢人主张说阿罗汉就是佛。而这样的人都是凡夫,“于诸甚深法,坚著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的愚昧众生。阿罗汉绝对不会这样子说,因为所有声闻法中的初果到四果圣者都知道阿罗汉不可能与佛相提并论,可是二乘法中的凡夫却说阿罗汉就是佛。胜鬘夫人出来师子吼,因为过去已亲近百千亿佛,才有这能力说此深义。因此这部经又名《说胜鬘夫人师子吼经》,应当如是受持。
《胜鬘经讲记》的解说到此圆满。阿弥陀佛!
第130集 胜鬘师子吼(五)
2021-04-21 浏览:1243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