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期
般若中观(连载42)----游正光老师
2020-07-09  浏览:936
所谓“现识”,是说意根末那识为一切境界相现起的动力,也就是说,末那是促使第八识显现六尘境界相的识。譬如在睡著无梦时,意识已不现行,意根仍然不断地接触法尘、缘于法尘的变动;如果法尘有重大变动,譬如在地震发生的前一刹那平静,后一刹那不平静,境界相起了很大变化,意根警觉到法尘有重大的变动,所以唤醒意识来作分别,经意识分别后知道是地震的缘故,使得房子上下、前后或左右摇动,因而惊醒过来而去作种种因应。又譬如因为天热中暑而昏厥过去无意识了,但末那识仍然不断地在接触法尘相分,若是色身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末那的作意就能促使阿赖耶识流注现行意识种子而苏醒过来;末那识的见分恒时在了别法尘相分,而在色身恢复功能前,意根促使阿赖耶识现行的意识无法正常运作,意根只能选择放弃而使阿赖耶识停止流注意识种子,于是继续处在昏迷状态中。同样的,在无想定、灭尽定中,末那识也仍然不断地在接触法尘相分、了别法尘相分是否符合所预设出定的境界相,当出定的条件现前时,祂的作意就促使第八识流注意识种子而起现行,因而出了无想定、灭尽定。由于意根末那识是能够促使第八识现起一切境界相的动力,所以又名现识。
  所谓“智识”,是指意根及意识同时现起时,意根对于六尘染净差别的了别性就极为伶俐,所以称为智识,况且意识必须依于意根之作意而有。也就是说,意根只要有意识同在,透过意识的分别与领受,意根就变得很伶俐,乃至于意识分别完成的当下,就能依据熏习所成就的惯性作主而直接反应出来,而不需要再透过意识的思惟分析。譬如很多小婴儿会玩屎尿,且玩得很高兴,因为他此世还没有熏习“脏”的观念,等到他被教导“脏脏”、“臭臭”、“不可以玩”,甚至施予处罚之后,意根厌离屎尿等不净物的惯性成就了,当他下次见到屎尿的当下,意根马上就知道这要远离不可以摸,就不需要再透过意识去分析,意根当下就能依惯性直接作出反应。又譬如,当听闻过“密宗喇嘛教是六识论的邪淫外道不是佛教”的正知见后,意识能如理思惟而如实信受,尔后当有人提到密教的说法,意根马上会决定那是错的而不会被诳惑,不必再藉意识的思索分析就能作出正确的决断而远离邪法。像这样透过意识对六尘的分别与领受,乃至经过思惟分析而心得决定,而使意根的作意熏习成就,意根就会对意识所分别之染净诸法直接反应出来,这就是意根在意识俱行时所具有的直觉的智慧,故意根又名之为智识。
  所谓“相续识”,是指意根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就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运转相续不断,于未来世亦复如是相续不断,唯除二乘人入无余涅槃时,意根才会断灭而不再相续。在有情的八个识当中,除了第八识如来藏常住不灭外,仅有意根能伴随如来藏而相续不断,所以才说意根可以带领著第八识一起去投胎。而意识等前六识于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情况下,都会断灭不现行,而且识阴六识仅能存在一世而已,无法去至未来世,因此说意根名为相续识。就是因为意根无始来相续不断又处处作主,所以很多烦恼习气的现行都是于境界相现前的当下,意根就已经依据习性作主而直接反应出来,其反应之快速常常会让人措手不及。譬如多数人要发脾气时,意识也知道不应该发脾气,所以大多会理性地想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发起,可是却经常在某些情境下,意根经过意识对境界相的分别以后,就依照今世及过去无量世熏染所成的习性,而直接作主就发起脾气来;这就是意根透过意识的分别后,仍然依照往昔的习性所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当脾气发过后,意识才察觉怎么又发脾气了,然后思惟检讨:为什么会有无法控制脾气这样的情形发生呢?检讨之后,具有佛法正知见的学人就会确信:在意识背后确实还有一个作主的心存在,那就是意根末那识,因为意根的习性使得意识虽然理性的知道不应该发脾气,却仍然非理性地发起脾气来,这就证明了意识不是能作主的“自己”。又譬如拿著东西在手上把玩,不小心掉了下来,意识在这一刹那间已经知道东西掉下来了,下一刹那意识还来不及思惟反应,意根就已根据以往的惯性而直接迅速地作出反应,而将掉下的东西迅速地抓住。从这些现象就可以显示出有一个与意识不同的心法存在,只是很少人具有佛法的正确知见,所以不能观察或注意到而已。
  这第一个法是意识,而且显然地今世的意识是一个全新的意识,不是过去世的意识来到今世。如果是过去世的意识来到今世,则人出生时即当知前世诸事,譬如语言、文字及日常生活等事务,至少也该知道被别人叫了一辈子的姓名为何!然而现见事实并非如此,而几乎所有人对自己的过去世都全无所知,乃至爬、坐、走等等生活琐事都得重新学习才会。由此可以证明:过去世的意识无法来到今世,今世的意识是一个全新的意识,所以会有胎昧的现象存在;同样的道理,今世的意识也无法去到未来世,所以下一世也同样会有胎昧的现象。第二个法就是贯通三世的意根末那识,祂与往昔所熏染之习性的现行有关,科学家称这些能力为本能1。同理可知,今世的末那等七识心所熏习成就的习性,也会被如来藏执藏而带到未来世去,导致未来世遇到类似情形时,自然而然就会有相应的行为出现。由此可以证明:过去世的末那识,其实就是今世的末那识;今世的末那识,也是未来世的末那识,所以去来今三世的末那识是同一个心,只是这三世的末那随应当时所遇诸缘的不同,就导致所现行清净及染污的习气或多或少有所差异而已。
  譬如有人过去世已得明心见性为真实义菩萨,于年老舍寿后,因为还没有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等诸法之实证,故尚未发起意生身,所以今世入胎后仍有隔阴之迷;对于过去世的种种修证虽不复记忆,然而今世有因缘得以追随真善知识修学正法时,就会再次明心见性,乃至被邪师误导而仍然能够自参自悟,因为只要如实修行,便能渐渐地唤起过去世所修所证诸法种子的流注现行。菩萨就是依于往昔修证的基础才使得今世的修行更胜妙于过去世,这都是因为意根能任运持取过去所修的善净业令不失坏,所以一切的修行绝对功不唐捐。
  又,说意根任运执取过去所造业行的记录,譬如有人曾经遭遇过重大且刻骨铭心的经历,它不仅是深埋在个人记忆里,并且有些人于事件发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重大而刻骨铭心的记忆仍然会不断地被重复唤起。这样的事件时有所闻,而在医学上被称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2的病症则是属于较为严重的案例。这里有两个例子,是笔者在报纸上所看到的真实案例,正好可以借来为大家说明。第一个案例是:在发生921大地震后,政府派遣年轻士兵帮忙救灾;这些年轻的救灾士兵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可怕的灾难,譬如面对尸体支离破碎、面对众多死尸及恶臭等灾难景象,这对他们而言乃是重大而刻骨铭心的痛苦经验,因而很多人产生有食欲不振、恶心、作恶梦、失眠等等症状的出现。虽然这些年轻士兵知道这样的经历很痛苦,意识也不想再去记忆、再去执取,也都很想舍掉它,可是却都舍不掉。为什么?因为这些记忆都是由意根所执取,而这些重大且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都收存在阿赖耶识里,未来意根又会去接触执取这些过去所经历的记忆种子,于是阿赖耶识配合意根作意流注现行这些境界相,而让这些年轻士兵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这些痛苦回忆,久久不能释怀。轻者,产生食欲不振、恶心等等症状;严重者,还要接受心理谘商治疗、药物治疗等等,才能渐渐将之淡忘。这就告诉大众:意根有普遍执取一切诸法的体性,因此虽然意识不想重蹈痛苦经历的印象,可是由于意根执取的体性,使得所造业行的记忆一再地现行重演,而让自己不断地受苦。第二个案例是:某位棒球选手,于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因为自己要命的失误,使得球队被打败了。虽然这位球员很努力想把这件不愉快的事忘掉,可是都无法释怀,于某一天晚上又被恶梦惊醒,他很自责地叙述说:“午夜还是被噩梦惊醒,脑子里浮现的全是9局上的场景,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是躺在床上,比赛早已经结束了。”这个案例也如同第一个案例一样,虽然意识很想将痛苦的经历忘记,可是意根还是会执取,还是不断地使这个痛苦的记忆现行,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体验,而不断地受痛苦,一直要到意根能够不再去执取这些痛苦经历,它才不会一再数数出现。
  此外,笔者再用两个自己亲身体验的例子,来说明意根的体性。第一个例子,笔者年轻时读研究所,有一天在学校的佛学社团读经典时,有一位笔者从来没有见过的女众走入社团,当笔者抬头看见她时,心中莫名其妙地兴起了一个念头:“我讨厌你!”笔者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深入修学佛法并得真善知识的教导才知道:这就是因为在过去世,笔者曾与这位女众结下过恶缘,而这些恶缘的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今世有因缘相遇时,意根遂执取往昔的恶缘种子而令现行,使得笔者今世毫无缘故就讨厌对方。虽然笔者与这位女众,于今世都已换了一个全新的五阴身,与往世的五阴身完全不同,而且笔者今世的意识也不知道自己与这位女众往昔的因缘,可是意根却透过眼识及意识在一见面时,直接就相应阿赖耶识里过去世所结的恶缘种子,而作主促使阿赖耶识将这些种子现行,因而使得笔者在与她初次见面时,没来由地就对她产生厌恶的感觉。像这样的经验,其实有许多人都曾经碰过,不一定是学佛人才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报导,譬如有人对于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于一见面时就产生好感,或者是产生不好的厌恶感;又或者二人初见面就“一见钟情”而迸出爱的火花;或者有人初次见面却如同见到仇人一样,毫无理由地砍杀对方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意根末那识,于此世初次看见对方时,就直接相应阿赖耶识往昔所含藏善缘或恶缘的种子,而促使阿赖耶识将种子现行所产生的结果。
  第二个例子,是笔者与喇嘛教无缘的真实例子。笔者在读研究所的时候,佛学社团有一位佛友曾经带笔者到一位喇嘛教女上师修行的地方,当这位女上师与笔者见面后,就说笔者是准提佛母座下的四位弟子之一;笔者回家后曾思惟此问题,认为那是言过其实的说法,所以没有再继续往来,这是笔者第一次与喇嘛教无缘的接触。后来又曾与一些佛友去到新店五峰山某一喇嘛教道场,就在这个道场隐密的地方,看见许多男女交合的“双身佛”像,接著在法会开始后,当喇嘛教上师念起咒语时,让笔者感到非常不舒服,心脏好像被人捏著一样,非常的难受,于是赶快念起弥陀圣号;念了一会儿,就感觉舒服多了,那时心中兴起一念:“与喇嘛教无缘!”从此再也没有接触喇嘛教。后来笔者于平实导师的教导下有所实证,再读过平实导师著作的《狂密与真密》后,思惟自己过去接触喇嘛教时的亲身经历,确实证明自己真的是与它无缘,因为喇嘛教的本质是邪淫外道法,根本不是佛法,而过去世自己所学的就是世尊教授的正法,这些与正法相应的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于今世接触到喇嘛教邪法时,正法种子流注出来,怎么可能会与邪淫的喇嘛教相应呢?这都是自己过去世对喇嘛教邪淫法打从心里不接受,自然不会与之相应,乃至排斥它。纵使有隔阴之迷,今世的意识是一个全新的意识,不记得过去世的意识所熏习之正知见,然而于今世遇到邪淫外道法时,意根透过意识接触到邪法的那一刹那,就已经以过去世熏习正法所形成的惯性而直接作出反应,也就是因为意根直接相应含藏于阿赖耶识中往世排斥喇嘛教邪法的种子,促使这些种子现行,因而兴起与它无缘的念头。如果不是意根具有执取阿赖耶识所含藏业种的能力,说不定笔者早已经沦为那位女上师的勇父3,也就不可能在这里为利益众生而写正法书籍来弘扬正法、来评论邪淫的喇嘛教了。
  从上面的种种分析可知:第七识,在四阿含诸经中称之为意根,也称为意,在大乘法中又名为末那识,祂恒时处处作主,恒审思量,具有深细我见、我慢等烦恼。第七识除了上面所说三种名称外,在《大乘起信论》中还提到祂有五种不同的名称,简略来说包括:业识,就是说祂是下决定造作善、恶、无记等业的识,也是促使业报现行的识;转识,乃是指祂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刹那刹那不断运转的识,从无始劫以来没有停止过,未来也是一样会不停地运转,除非入无余涅槃,而且祂是能够运转真心如来藏的识;现识,因为祂是促使第八识映现一切境界相的识;智识,乃是说意根只要透过意识的分别与领受,就能藉由意识之记忆而直接了别诸法的染净,并依照熏习所成之惯性直接运作;相续识,乃是说祂无始来恒不间断,能任运持取过去善恶等业行种子而不失坏,而且祂能令第八识如来藏不断现行蕴处界诸法故。这个第七识,无始来都将阿赖耶识的功能据为自己所有,将意识的功能也当作是自己的;众生因此执著五蕴为真实我,不能了知法界的实相,不知蕴处界虚妄而造作种种后有的业行,这就是众生不断轮回三界生死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第七识,乃是一切有情处处作主的心,祂无始劫以来就恒与阿赖耶识同在一起,从来没有消失过。这个第七识相应的见、爱、痴、慢等四根本烦恼的现行,乃是二乘无学所断尽的我执烦恼,这个识亦是二乘无学入无余涅槃时所灭尽的。当菩萨亲证阿赖耶识后,意识、意根如实了知且确实接受自己不是真实我,阿赖耶识才是成就众生轮回生死的主体识,开始转依阿赖耶识清净无为的体性,使得第七识意根有了一分清净,因而发起一分的下品平等性智。深入证解这个第七识的心行及体性,对禅门行者要亲证牢关是很重要的关键;而这个第七识默容一切世出世间诸法4的体性与内涵,乃是地上菩萨所要深入观察体验的内容,而地上菩萨所要断除的习气种子随眠也与这个末那识密切相关。如是种种,都是与意根有关的正知见,总而言之:第七识意根末那识因无明及业力而不觉心动,乃是凡夫轮回生死最主要的原因,祂是二乘人入无余涅槃时所要灭尽的识,更是大乘行者所要亲证及深入了知的识,在三乘佛法的修证中,祂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能忽视祂的存在;大乘行者若忽视祂的重要性而不详加深入观行,在佛法的亲证及了知上就会有所缺失而无法顺利转进,也会因此而延迟自己成佛的时程。
  第九节 将意识修行清净变真心?
  佛门内外总有人主张“灵知心就是真心”,譬如证严法师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佛光山星云法师主张:“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5或者有人主张“有念灵知心就是真心”,譬如中台山惟觉法师主张:“什么是中道?什么是实相?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亦不攀缘内外境界,亦不被其染著,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6或者有人主张“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譬如古时彻悟禅师主张:“坚实心者,即坚固真实之性,乃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7又譬如净空法师主张:“佛者,觉悟之义。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性也。”8或者有人主张“断际灵知心就是真心”,譬如元音老人主张:“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我们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9喇嘛教的索甲仁波切主张:“在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死时,中间是否有当下的意识,清新的、原始的、即使是毫发般的概念也改变不了的,一种光明而纯真的觉察?是的,那就是本觉。”10或者有人主张“当下即是”11;或者有人主张“能观的心就是真心”,譬如高丽国普照禅师主张:“能知饥渴、寒热、或瞋或喜的心,就是佛性。”12或者有人主张“在男女交合当中所产生快乐的觉受,观之无形无相,就是证得报身佛境界”,如达赖喇嘛主张:“大乐的经验过程如下:当觉悟心或体内的被融化时,就会经验到中脉的身体觉受,产生非常强烈的大乐经验,进而产生微细的心乐。行者一旦忆起空性的认识,心乐的经验就可以与之结合。那就是乐与空结合。”13或者有人主张“一念不生就是真心”,譬如印顺法师主张:“六根有见闻觉知,实在是自性——真如的用。所以只要‘不住’(住就是系缚),只要‘于一切境上不染’,那就是‘无念’,‘解脱自在’。”14或者有人主张“放下一切攀缘执著的心就是真心”,譬如慧广法师主张:“禅宗祖师有说到‘无心’,但‘无心’不是否认真心的存在,而是要无妄想执著的心,真正的心才能显露。”15又譬如圣严法师主张:“禅的最高境界,即是无心。无心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先学习放下自我执著,那才能经验到无心无相的禅法及佛道;相反地,当你已经体会到什么是无心,那就不需要修道,也无道可修了。”16诸如是等,都是想要将染污的意识心修行清净或离开妄念来变成佛所说的真心第八识。至于他们的说法到底正不正确,将是本节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以下略分四点来说明:
  第一点、从意识出生的因缘来说明意识是生灭法。佛在《杂阿含经》卷9开示: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17
  佛开示:眼识藉著眼根与色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耳识藉著耳根与声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鼻识藉著鼻根与香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舌识藉著舌根与味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身识藉著身根与触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意识藉著意根与法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有的意识,不论是粗意识或者是细意识,都是藉著意根与法尘相接触的因缘而出生的缘故。因为这样的缘故,说眼识乃至意识都是因缘所生法。
  佛已经清楚开示:一者、凡是藉著因缘而生的法,必定会随著因缘具足而生,也会随著因缘散坏而灭,都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二者、意识是藉意根与法尘相接触的缘而由根本因第八识出生的法,不论是在欲界中能够了知男女两根交合之快乐觉受的极粗重意识,或者是在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中已不反观自己存在之最微细意识,都是意根与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是被生的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又譬如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7开示:【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18玄奘菩萨开示:有情的意识心藉著意根与法尘相接触,能够经常不断地现行而生起,除了生到无想天,以及入于无想定、灭尽定,或是在眠熟位、闷绝位时,意识才会断灭而不现行。
  为什么意识在这些位中是不现行呢?譬如在睡著无梦时,已经进入眠熟位,意识已经断灭不在了,所以有情无法觉知自己正在睡觉,如此才能成就世间所谓“睡眠”这个法;须待天亮或法尘有重大变动时,五俱意识才会再度现行,或者在作梦时,独头意识才会现行,可以证明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又譬如中暑等因素导致身体不适而昏迷,或者被人打昏,乃至受到重大刺激而闷绝等,这些情形也就是世俗人统称的“昏迷状态”,意识已经断灭不现行,所以无法觉知自己正在昏迷中,直到身体功能稍微恢复,意识才会再度藉缘而出生。又譬如生到无想天,无想天的天人知道意识虚妄,所以将意识灭尽,可是不具正知见故,怕落入断灭而放不下这个色界天身,想继续保有这个色身不灭,所以在无想天的天人仍然有色身存在并没有消失;如果有四禅的证量及神通而能够看到无想天的境界者,他将会看见无想天中有很多宫殿,每一个宫殿里都有一位天人在打坐,他们的意识都已经断灭了,入于暗无觉知的状态中。又,无想天的寿命最多五百大劫,其中多有不足五百大劫而中夭者,待无想天寿命将尽时,因为一念无明的缘故,致使意识心现起,便堕于下界或人间,乃至下堕三途;这可以证明:无想天的意识已经断灭了,当然不会是常住法。又譬如在无想定或者在灭尽定中,意识都是断灭而不现行,要待出定才又现起,也可以证明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此外,在正死位,意识一定会断灭,或者在重度麻醉下,处于暗无觉知的状态中,同样可以证明意识是可断之法,不是常住法。由上面分析可知:意识在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生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重度麻醉等境界必定都是断灭而不现行的;如是在在证明:意识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第二点、从种子流注来说明。前已说明,意识是藉著意根与法尘相接触而从阿赖耶识出生的法,但是祂是怎么出生的?祂出生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祂又是如何灭的?这些都必须要加以说明。
  阿赖耶识如实依外境而映现内相分六尘,由于意根有了别六尘的作意,所以当意根触法尘时就会作意促使阿赖耶识流注出六识种子,而且流注的速度非常快,有如瀑流水一般,让人难以察觉。当六识出现时,必定有五遍行心所有法(触、作意、受、想、思)配合运作,而且还有五别境心所有法(欲、胜解、念、定、慧)或一、或二乃至具足配合运作,因此才有大众所了知的诸法出现。由此可知:种子的流注速度非常快,有情无法察觉识种的流注,正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开示:【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19
  佛开示:有情一念当中,有九十个刹那,每一个刹那有九百次生灭。由此可知:有情一念当中,即经历了八万一千次的生灭,表示种子流注速度非常快,使得有情无法察觉自己能知的心及所面对的境,都只是种子的流注及流注相的生住异灭所显现出来的现象而已,而令有情误以为意识是不生不灭的相续心,能真实接触到外境而执以为实。又,意识出生的时候,必然先有第一个种子生起现行,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流注生(种子流注出生意识的现行);种子流注现行后,经过熏习成就的过程,是为“生住异灭”中的住持(住于当时的境界)及变异(种子经过熏习产生变异,其内涵与刚生起时已经有所不同),这个种子接著会落谢回到阿赖耶识里,也就是所谓的灭(熏习后的种子落谢)。在前一个识种落谢之同时,必引生下一个意识种子出现在同一个法位,中间无法再插入另一个种子,名为等无间缘;种子就在等无间缘当中,不断地流注而“生、住、异、灭”,而且速度是非常快的,意识以及意识的五遍行及五别境心所法就在这过程中相互配合运作,所以才能成就有情了知诸法内容的现象。意识既如是,前五识与第七识(意根)也是一样的道理,各自有自己的种子流注现行、有心所有法一起配合运作;如是真心第八识与妄心七转识一起配合运作,但众生却误以为妄心真实,也误以为“自己”真实接触到外境。
  由此可知:种子流注非常快,一念之间就有八万一千次的生灭,所以有情无法察觉它的存在,即使是有很深厚的定力,也无法眼见种子的流注,唯有开悟后转依不退的菩萨,才有可能于因缘成熟时,现前少分观见种子流注的内容,而识种流注的具足了知及验证则是要到佛地时方能圆满。笔者有一次在经行中,于脚底触地板时,亲见身识种子流注的现象。这个道理就好像播放胶卷电影片一样,其底片是由一连串的定格画面所组成,每一格的画面都与前一格画面内容有一些差异,但这样的微细差异不容易被发现,可是透过以每一秒钟24格画面的速度连续播放(动画片则是以每一秒钟25格画面的速度播放),将每一格少分差异的画面连续一一映现,有情就无法察觉到所看见的动态影像,其实是由一连串的定格画面所组成,而会以为影片的动态画面是连续而不是个别间断所组成的;同时透过连续播放而发现画面差异的存在,了知它有一些不同的内涵出现,可以让有情了知前后画面之间的差异,如是藉前后画面差异连续不断地播放,因而成就电影中的说话、表情等动作现象出现,让欣赏电影的人能透过意识分别而了知这一连串播放的内容为何。种子流注的现象也是这样的道理,因前种子与后种子流注出来的法相有些微差异,透过一连串种子流注所产生的法相差异,显示出前后种子确实有种种差异存在,而能显现法相差异为大众所接触、所了知。由此可知:种子的流注速度非常快,所以有情无法察觉它的存在。既然意识种子的流注有生住异灭现象出现,可以证明: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第三点、从意识的了别性来说明。前一节已说明,在睡著无梦等七种无心的状态中,前六识已不现行,但是在醒时六识就会现行,其中前五识了别色等五尘粗相,意识就在五尘所显现的法尘上作详细的分别。也就是说,透过意识种子的流注、五遍行以及五别境心所有法种子的流注,意识就能对法尘相分加以分别,因而成就了能观与所观:能观的心就是意识心自己,而所观的对象就是法尘相分;意识见分不仅能了知前五识对五尘的粗相分别,而且也能了知前五识所不能作的细相分别。譬如,眼识的功能差别就是分别色尘的青黄赤白等显色,至于同一类颜色的种种不同的细相差别(例如黄有鹅黄、米黄、土黄等等),眼识则无法分别,此外还有因于显色而有的长短方圆等形色,乃至屈伸俯仰等表色,以及气色、气质等等无表色,这些细相则属于法尘所含摄的范围,乃眼识所无法分别的,必须是由意识来作详细的分别。又譬如耳识仅能分别声尘的声音粗相而已,至于声音的内涵、种类、方位、清浊等等细相,则属于法尘所含摄的范围,耳识无法分别,必须由意识来分别。又譬如鼻识,仅能分别香尘的香臭粗相而已,至于香尘的种类、浓淡差别等等细相,则属于法尘所含摄的范围,鼻识无法分别,必须由意识来分别。又譬如舌识,仅能分别味尘酸甜苦辣等等的粗相而已,至于酸甜苦辣的各种类别以及强弱差异等等细相,则属法尘所含摄的范围,舌识无法分别,必须由意识来分别。又譬如身识仅能知道冷暖、粗细等等触尘的粗相而已,至于冷暖、粗细、软硬等等差别之细相,则属于法尘所含摄的范围,身识无法分别,必须由意识来分别。意识能够分别法尘,而法尘是包括在五尘上所显现的微细相,所以意识不仅能了知前五识的粗相分别,而且还可以作前五识所不能作的细相分别,乃至梦中的独头意识能对梦境之色、声、香、味、触等作粗相及细相的分别,而且意识还可以作种种思惟、归纳、分析、整理等等;由于意识见分对法尘相分能够很详细分别,所以才有众生所了知世出世间的三界一切法可说。凡夫众生虽然透过六识的分别而了知诸法,可是却不知道自己所面对的诸法,都只是由真心阿赖耶识如实映现出来的相分,以致前六识作出种种的虚妄分别,然后由意根作主造作诸行,导致众生妄造种种善恶业,在三界中轮回不已。由于二乘人不证本识,所以误认为自己所面对的种种境界真实存在,而不知道种种境界其实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深怕被这些境界所拘缚,因此畏惧生死,想要赶快断尽我见、我执、我所执,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现身意。菩萨则透过意识的见闻觉知性,去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于因缘具足时,以一念相应慧找到第八识,而能双照第八识本来无生及第八识所生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包括意识、意根─都是虚妄的,因而发起般若智慧,知道生生死死本来就都在涅槃中,生死与涅槃不一不异,何必要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呢?因此菩萨誓愿永不入无余涅槃,反而发起受生愿,世世努力去度化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道。
  由上面分析可知:一者、从意识种子有时流注现行、有时不流注现行的现象可知,意识本身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为什么?因为意识种子流注现行的时候,表示意识在因缘中出生运作了,当意识现起的因缘不具足,意识种子不流注现行时,即表示意识已经断了;如是在在证明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二者、意识与意根不仅是有情轮回生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修学三乘菩提得以成就的重要关键。为什么?因为凡夫众生意识、意根有杂染相应,因而妄造善恶诸业,导致在三界中不断地轮回。二乘人藉著修行渐次断尽了我见、我执、我所执,将意识、意根的现行与作意转变清净,而能入无余涅槃。菩萨则藉著意识的见闻觉知性,去找到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待找到第八识而转依成功时,意识及意根就各有一分下品妙观察智及下品平等性智,然后再悟后起修,藉著意识去说服末那,使得意识及意根渐渐清净,渐次去圆满下、中、上品的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最后福慧具足圆满而得以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果。(待续)
  -------------------
  1“本能是指一个生物体趋向于某一特定行为的内在倾向。其固定的行为模式非学习得来,也不是继承而来……例如繁殖行为。海龟会自己朝海的方向前进。蜜蜂通过舞蹈来交流信息。其他的例子还有:动物之间的战斗、求偶行为、逃生、筑巢。”参见百科通俗版网址:http://m.zwbk.org/lemma/226411,撷取日期:2016/5/20。
  因为科学家不知道佛法中“如来藏执藏七识心熏习所成一切诸法种子”的道理,才会说“本能是自然、非学习得来,也不是继承而来”;事实上,所谓的本能就是在特定的因缘条件下,七识心相应的某些种子生起现行及运作而呈现出来的现象。
  2“不论是亲身经历或目睹极大创伤,特别是威胁到生命或极重大伤害时,会产生极度害怕、恐惧或无助感受,如果持续有此情绪反应超过一个月者,称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参见马偕医院危机处理与创伤症候群的关怀网址:http://www.mmh.org.tw/MackayInfo2/article/B303/457.htm,撷取日期:2016/5/20。
  3勇父,乃是邪淫外道喇嘛教所施设的名相,意思就是与女上师合修男女双身邪淫法的男众。因为男性在两性和合当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而且必须要非常勇猛才能让女上师成就“第四喜”的缘故,故名为勇父。
  4《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大正藏》册19,页123,上2-5。
  5http://book853.com/wap.aspx?nid=195p=8cid=6sp=6
  6参见中台山网址:http://www.ctworld.org.tw/turn/writings/chungtai/001.htm撷取日期:2012/9/14。
  7《彻悟禅师语录》卷上,《万续藏》册109,页764,上1-2。
  8参见华藏净宗弘化网址:http://edu.hwadzan.com/play/01/6/1/17549撷取日期:2012/9/14。
  9参见悉昙资讯网址:http://www.siddham.org/yuan4/teachings3_5.html,撷取日期:2012/9/14。此即断际灵知心,是指前一念已过,后一念还没有生起,在这二个念当中,也就是一念中断处要了了分明。
  10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西藏生死书》,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7/10初版193刷,页210。
  11“有的人想要学禅,万里迢迢的到处寻师访道;其实,真正有慧根的人,当下即是。”满义法师,《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5/8/20初版1刷,页356。
  12《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问:若言佛性现在此身,既在身中,不离凡夫,因何我今不见佛性?更为消释悉令开悟。答:在汝身中,汝自不见,汝于十二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瞋或喜,竟是何物?且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佛性。”《大正藏》册48,页1006,上9-15。
  13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讲述,郑振煌中译,《西藏佛教的修行道》,财团法人台北市慧炬出版社(台北市),2001/3初版1刷,页84-85。另外,喇嘛教所谓的大乐,就是指男女于遍全身受乐触时,观察此乐无形无相,称为乐空双运、乐空不二,喇嘛教认为如此即是已证得空性,已成就了他们所谓的“即身成佛”。
  14释印顺著,《中国禅宗史》,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4/7八版,页263。
  15慧广法师著,《从假我到真我》,解脱道出版社(南投县),2013/9初版1刷,页157。
  16圣严法师著,《默照》,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9/3初版4刷,页34。
  17《大正藏》册2,页57,下17-22。
  18《大正藏》册31,页37,上15-16。
  19《大正藏》册8,页835,下15-16。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