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期
三乘菩提概说 006 四圣谛之苦圣谛(四)与苦集圣谛
2020-07-09  浏览:1286
余正文老师开示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6/1749-a06_006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来分享的还是苦圣谛——四圣谛里面的苦圣谛。
  我们上一集有讲到苦圣谛是由生、老、病、死苦,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还有五阴炽盛苦;总括而言,这个八种苦就是苦圣谛所说的内涵。生、老、病、死苦,它是属于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是属于心苦;而五阴炽盛是总括身心二苦。这个前面的七种苦是过去所感之果,后面的这一种苦总括来说是就身心诸苦而说。也就是说,现在起心造作,就是未来得苦的因;因跟果是互相牵连而相续不断的,所以痛苦就没有一个止期了。所以,有智慧的人必须要依止著声闻的解脱道,或是说大乘的佛菩提道,才有办法解脱这“八苦”这样子的一个烦恼。
  所以,《中阿含经》1里面,舍梨子尊者才会这样说〔五阴〕: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是苦圣谛,这样子的圣谛,它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想,这个真谛是审察确实的。总合这样子的谛,合于这样子的苦圣谛,这个苦谛是圣者之所有、圣者之所知、圣者之所见、圣者之所了、圣者之所得、圣者所觉悟的,这个是说苦圣谛真正的道理。
  所以,过去时的五盛阴是苦圣谛,未来、现在的五盛阴也是苦圣谛,这真实的道理绝不是虚妄的。这个苦圣谛“不离于如”,什么是“如”呢?这个“如”字表示,苦谛它不离于真实而如如不动的自在真如本心;而解脱道二乘圣人,他灭尽五阴入了无余涅槃以后,祂并不是断灭空。这个“如”就是在指说这个真如本心,祂是真实的,祂是实在的,所以这个苦圣谛它是不离于真实而如如的这个自在的本心。这个苦圣谛也不是颠倒想,因为是依于如,所以它不是颠倒想,而是对于真实正理详细的审察觉思。这个苦圣谛不是臆想思惟来的,而是对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八种苦谛真正的这样子的一个真实正理,详细的审察思惟确实以后得到的。所以,综合这样子的一个思惟、观察、观行,综合如上八苦的真谛(这个八苦的真谛),这个是圣人所有、是圣人所知、是圣人所见、是圣人所了知的、是圣人所证的、是圣人所共同真正觉悟的内容,因为这样子的缘故,所以世尊说这个是苦圣谛。也就是说,是因为圣人如实的了知,是圣人所有、圣人所知、圣人所见,圣人所了知的、所证的、所真正觉悟的内容,才能够说是为苦圣谛;如果不是这样子的情形的话,就不能称为苦圣谛,那个是只有世间苦而已。
  我们今天把苦圣谛讲到这边,已经完全讲完了,紧接著我们要进到苦集圣谛。
  接著我们要跟各位说明的是:四圣谛的第二个圣谛——苦集圣谛。为什么要去探讨苦集圣谛呢?苦集圣谛在四圣谛里面,它是占著怎么样的一个地位呢?因为,苦集圣谛它是前面所说的八种苦的原因;也就是说,苦集圣谛它是在探讨前面八种苦生起的原因。我们前面已经叙述了众生存活在世间有八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总括而言为五阴炽盛苦,这包含起来就有身心二苦。这个苦其实是后果,也就是说这个苦是结果,它并不是原因。那苦的原因是什么呢?苦的原因就是苦集圣谛所说(这是四圣谛当中的第二个圣谛),也就是说,苦集圣谛就是在探讨我们苦会聚集生起的这样子的原因——为什么会招集这样子的苦?为什么众生会招集这些生、老、病、死苦,乃至于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等这八苦呢?
  为什么众生会招集这些苦呢?我们先看一下《增壹阿含经》(卷17)里面,世尊跟诸比丘如何开示的:【彼云何名为苦习谛?所谓习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习谛。】2这个意思就是说,由于爱与欲,所以导致众生心恒染著,是以不断造作诸业,而至于招集未来的苦果。
  众生因为“爱与欲”的缘故,所以导致了众生恒染著于这些爱与欲的诸法里面,是以不断地造作身口意行诸业,所以招集了未来的这样子的苦果。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叫作“爱”呢?在佛法里面我们所说的“爱”是怎么样的一个爱呢?这个爱其实就是十二有支里面的第八支,也就是“受缘爱,爱缘取”;这个十二有支里面的第八支的“受缘爱,爱缘取”,这个贪爱是世间众生最大的敌人。世间众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贪爱这个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就是对于三有的贪爱,对于六根、六尘〔编案:以及六识〕乃至于各种境界的贪爱。但是,众生并不知道这个是我们必须要去断除的,我们必须要断除这个“爱”,你才有办法解脱生死。所以,由于我们不明五阴的虚妄,于六根对六尘的境界中产生了种种的贪著,执著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这个种种境界,以为这种种境界为实有的,因此而造作了身口意三业,积集了未来世得受苦的这样的种子。
  那什么叫作“欲”呢?欲是属于五别境心所有法里面的一个心所法〔编案:六识心所拥有的法〕,也就是欲、胜解、念、定、慧里面的其中一个心所有法。五别境心所有法的欲心所,它是悕求、的意思,也就是悕欲;〔编案:它随著六识心而〕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善法欲能够使众生生起精进向善之心,而恶法欲就会导致众生产生贪著。
  所以,贪、爱还有欲这三个法,它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意义却是可以相通的。又这些各种的都包括在贪爱欲当中,众生的这些都包含在爱欲里面〔编案:此乃对诸法心生爱乐名爱欲,并非狭隘的指称男女爱欲〕,归纳起来有哪几种呢?如果纯就世俗人(世间人)的五欲来讲的话,大概分为财、色、名、食、睡这五种(这五种世间、世俗人的)。那修行人所应该要断除的有哪些呢?有哪些贪爱欲呢?修行人所应该要面对的这五欲,也就是去对治于色、声、香、味、触的贪著,对于色、声、香、味、触的染著这样子的一个爱欲。
  所以,不管是世间人的五欲,或是修行人的五欲,你只要是贪、厌著财色名食睡,或是说贪、厌著色声香味触这样子的五欲,而若是跟爱欲相应就产生了三种爱,也就是欲爱,还有有爱,还有无有爱。欲爱是说对于欲界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命与存在的渴求,无有爱则是贪于脱离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编案:指悕求断灭并且贪爱执取这个想法〕。所以,欲爱其实就是对于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等的一个渴求。有爱,其实就是对于生命存在的一个渴求,不管你是追求欲界的生命,或是色界的生命,乃至于无色界,这个都是对于生命与存有的一个渴求〔编案:这里是对“有爱”作广义的解释,若是依于“欲爱、有爱、无有爱”的分类来说,“有爱”则是偏指“色爱及无色爱”〕。无有爱是贪于脱离生的苦,贪于追求一个虚无飘渺的境界〔编案:以为是无有身心诸苦的境界〕,以为这样子的你就都没有“有”,这样子的虚无飘渺,认为这样子对一切境界都不染著,以为这个就是脱离人生的苦的境界;追求这样子的这个就是一种无有爱。这样子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渴求、、贪婪、爱著,这个就是生起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使得生死相续的最主要的根本。
  这样子的根本是因为爱欲而成的,那爱欲跟苦因它是如何熏习而成的呢?爱欲与苦因是透过怎么样的一个方式,而熏习成众生所贪著的这样子的爱欲,而形成这样子的苦因呢?这个《中阿含经》卷7当中如是开示:
  诸贤!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4
  这个意思就是说:“诸贤啊!如何是爱习、苦习圣谛?如何是苦集谛?是说众生确实有贪爱的内六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在六根当中如果对任何一根或全部六根都有贪爱、都有黏腻、都有爱染,或有执著的话,这个就称为苦的熏习。”也就是说,苦的熏习是众生贪爱于内六处—贪爱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样子的一个贪著;由于这样子的一个贪著,所以对这些法产生了贪爱,产生了黏腻,产生了爱染,产生了执著;因为对这些法产生了执著,就称这个是对于苦的熏习(就称这个是对苦的一个熏发,都因为这样子的苦);因为这样子的一个状况,就成为苦的一个聚集。
  《中阿含经》里面又云:
  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习、苦习圣谛。”如是知之。云何知耶?若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彼知此爱习、苦习圣谛。5
  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位贤者!多闻的圣弟子们知道:‘我像这样子了知这个苦习的法义,像这样子看见苦习、这样子了知苦习、这样子看待苦习、这样子觉悟苦习,这就是爱习、苦习圣谛。’要这样子了知爱习、苦习圣谛。如何才是真的了知爱习、苦习圣谛呢?如果心中有贪爱妻、子,或是奴婢,或是仆人,或是眷属,或是田地、屋宅、店肆,或是说孳息的财物,这个就是心中所作的贪爱熏习的业,而有贪爱、有黏腻、有爱染、有执著的话,这就称为爱染的熏习;未来世的苦果,就因为这样子的熏习而存在了。他们这样子观察以后,现在知道这就是爱习、苦习圣谛。”
  《中阿含经》里面又这样子说:【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6也就是说,“同样的,外处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爱染,也和这样子的道理一样”。又说:【诸贤!众生实有爱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7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在说:“诸贤啊!众生确实有贪爱六界的现象,哪六界呢?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还有识界这六界。在这六界当中,如果有贪爱、有黏腻、有爱染、有执著的话,这个就是贪爱的熏习。”
  接著,《中阿含经》里面又如是开示:
  诸贤!过去时是爱习、苦习圣谛,未来、现在时是爱习、苦习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爱习、苦习圣谛。
  这个意思就是说:“过去时,我们对五阴、对我所的贪爱执著,就是爱习、苦习圣谛,未来、现在时对五阴、对我所的贪爱执著,也是爱习、苦习圣谛;这个道理它是真实不虚的,也不离于如,而且不是断灭,也不是颠倒想,真正的道理详细地审察确实了。综合像这样的真理,正是圣人所有、圣人所知道、圣人所看见、圣人所了知、圣人所证得、圣人所共同正确觉悟的真理。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世尊说爱习、苦习圣谛。”
  我们由上面《中阿含经》尊者舍梨子所开示的道理,可以归纳出苦集的原因:苦集的原因,乃是众生确实对内六处、外我所、外六尘乃至六界产生了贪爱,众生对内六处、外我所、外六尘、六界产生了黏腻,产生爱染,产生执著,这个就是贪爱的熏习,也就是苦的熏习。甚至于对于过去时的五阴、我所的贪爱,以及对于未来、现在时的五阴、我所的贪爱、执著,也都可称之为爱习、苦习圣谛。综合这样子的真理(这样子的道理),这个是圣人所有,圣人所知、所见、所亲证,是圣人们所共同觉悟的正确的真理,因为这样子而称这个是苦集圣谛。所以,苦集圣谛乃是由于众生他在对内六处、外我所、外六尘产生的贪爱,因为这样子产生了贪爱的熏习〔编案:成为苦的聚集〕。因为,贪爱产生苦的熏习〔聚集〕,这就称之为是苦集圣谛,这个就称为是爱习、苦习圣谛,这个就是苦集圣谛真正的道理。
  我们今天就把苦集圣谛讲到这边,也把苦集圣谛跟各位 分享完了。下一集开始,我们将要跟各位分享苦集灭圣谛。
  今天就跟各位分享到这边。
  阿弥陀佛!
  -------------------
  1《中阿含经》卷7〈舍梨子相应品第3〉:“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是苦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苦圣谛。”《大正藏》册1,页468,中23-27。
  2《大正藏》册2,页631,上17-19。
  3《集异门足论》卷4:“复有三爱:一、欲爱,二、有爱,三、无有爱。欲爱云何?答: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欲爱。有爱云何?答:色、无色界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有爱。无有爱云何?答:欣无有者,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有爱。此复如何?如有一类,怖畏所逼,怖畏所恼,忧苦所逼,忧苦所恼,苦受触故;作是念言:云何当令我身死后,断坏无有;永绝众病,岂不乐哉。彼欣无有,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著爱染;是谓无有爱。”《大正藏》册26,页382,下18-28。
  4《大正藏》册1,页468,中27-下1。
  5《中阿含经》卷7,《大正藏》册1,页468,下1-6。
  6《中阿含经》卷7,《大正藏》册1,页468,上16-17。
  7《中阿含经》卷7,《大正藏》册1,页468,下7-9。
  8《中阿含经》卷7,《大正藏》册1,页468,下15-19。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