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
广论之平议(连载81)----正雄居士
2020-07-09  浏览:1040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之平议
  第八目 抉择法无我
  《广论》522 页说:“补特伽罗假施设事,谓五蕴地等六界眼等六处,是名为法,彼自性空名法无我。”宗喀巴这是错会小乘义理的讲法。小乘固然也说法无我,然而所现观的“法”都只在五阴十八界人我的范围内,并未涉及实相法界,也就是只观察现象界的蕴处界诸法缘起性空,空故无我,因此其本质上其实还是属人无我的范围。而宗喀巴说的:“补特伽罗假施设事,谓五蕴地等六界眼等六处。”宗喀巴只是学著说这就是法无我,事实上还是脱离不了蕴处界的缘起性空,还是不出人我空的范围;而且宗喀巴等六识论者所说,还是否定第八识根本因如来藏之无因论的缘起性空,所以比之小乘法,宗喀巴的说法只是断灭见的外道观点,根本一文不值。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能够现观一切诸法莫不由八识心王的和合运作,而直接、间接、辗转从如来藏中生起,这是大乘见道位应修证的内涵,广义来说是属于实证法无我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而这些都是七住位菩萨见道后所要次第进修的法;以小乘来说并没有真正的法无我可证,只能证人无我;若以宗喀巴来说,则他是连人无我都无能证,何况能证法无我。
  法无我之“法”者,不是如宗喀巴所说的:色等五蕴、地等六界、眼等六处这么简单。所谓“法”者,乃是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可浓缩分类为万法、千法,或圣 弥勒菩萨所开示的《瑜伽师地论》简说的六百六十法,乃至略说为 天亲菩萨所归纳的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依天亲菩萨所造《大乘百法明门论》中说: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1
  一切法中最殊胜的就是八识心王,在八识心王的和合运作之下,有情乃能造业、能六道轮回、能般涅槃、能修道成佛,故说心法为一切最胜。与心王相应的就是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为心所有与心相应,此中包括:五遍行、五别境、十一种善法、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及四种不定法。由心王和心所法和合运作所显现出来的影像,共有十一种色法,当色法现起之后,就生灭不住如同影子一般幻有幻灭,故说为二所现影。再由心王、心所与色法等三个法的分位差别,而假名建立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唯依有实体相的前三位之差别而显。最后由心王、心所、色法及心不相应行等四位诸法的和合运作显示出六种无为法。所以,三界万法皆不外于此五位百法的范畴(也包括解脱道及佛菩提道诸法),全都如是次第显现无有例外者。
  五位百法中,前四位的九十四法,都属于有为法,其中心王的阿赖耶识,虽说是有为有作,但是依于阿赖耶识本体来说,本来就具足无漏有为法与无漏无为法,法尔如是。九十四种有为法中,以八识心王最为殊胜,而心王之中又以第八识—真如—阿赖耶识为诸心王之王,因为是祂生出其余七识心,再与七识心和合运作而生一切万法。既然一切万法都由阿赖耶识所生,所以说法无我的“法”函盖面也是无量无边广大,蕴处界等三界世间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无量的出世间及世出世间法,含藏于阿赖耶识心体中,其量更是过于恒河沙数的恒河沙数之恒河沙数无量无边的深细法。如是四位九十四种有为法,显示出六种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及真如无为;此六种无为法,其实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无漏无为与无漏有为的无漏体性,所以一法生万法,万法回归一法。阿赖耶识本体无作无为,简单地说就是祂具有: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祂从无始以来就已经存在,从来没有出生过,未来也不会消灭,故说为本来性;祂是金刚不坏的体性,还有五法、三自性等等无量无边的胜义无自性自性,故说之为有自性性;祂与六尘六入不相应,清净无漏,说为清净性;祂是真正的无我、无我所,一切法皆不可得,是永远的涅槃性。因此,诸法汇归于阿赖耶识的无我性,则诸法亦说为无我。
  由是可知,大乘法说的诸法无我,是已经证得真实的七住位不退以上的菩萨所修所证。宗喀巴抄袭佛法而编造的《广论》,只会在世间法缘起性空的现象上说之为法无我,终究还是离不开五蕴我的范围。而他所举证的例子,又多是错误的解释,或是他断章取义乃至断句取义而曲解经论的说法。譬如《广论》第522 页,他说:入中论中以破四生决择诸法皆无自性,释论说彼为法无我,故于此中当略宣说。如初品云:“非自非从他,非共非无因,诸法任于何,其生终非有。”谓内外诸法,任于何所其从自生终非所有。
  然而,龙树菩萨所造《中论》的原文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2 宗喀巴依《入中论》的解释,把圣 龙树菩萨的《中论》所开示之正理“不四生是故知无生”的四偈颂,解释为拨无因果的诸法无自性,而妄说之为法无我,如是无因论的说法,前文已破之,不再重复。不过,从宗喀巴的解释也可知道,他的意思是:“无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法无我。”但是,佛菩萨经论中说无生的法是常住法,无自性的法是生灭法,两者是不同的两极;而他却把生灭无常的世间法说为无生,若这些会坏灭的世间法从来都没有生过,那么现今所见而终将坏灭的世间法又是从哪里来?如果没有这些生住异灭的世间法存在,又哪来人无我可证得?何况是法无我!
  接著宗喀巴又举苗芽为例来解释无生,如《广论》522页说:若诸苗芽从芽体生,生应无义,生是为得所生体故,苗芽自体已得讫故,譬如已显苗芽。其生又当无穷,已生种子若更生者,即彼种子当数数生。若尔唯有种子续生,其苗芽等不得生位,故成过失。
  这也是错误的解释无生。以苗芽等世间法解释无生,毫无意义,苗芽都是生灭法的缘故。苗芽不能无缘无故自体得迄,必定是种子的芽体自性相续而生,所以是有因生,不是无自性无因生;也不是无生,如果是无生,则苗永远是苗,芽体永远是芽体,永不会变异。所以以苗芽来解释诸法无自性、无生、法无我,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没有意义。如是《广论》523 页、524 页,所举的“非他生”、“非共生”也是同样的道理,而说诸法“非他生”、“非共生”,就说诸法是无自性、无生、法无我,也一样是没有意义。
  《广论》525 页说:如是由见四生违害,即能成立四边无生,于此能立皆无性生,如前遮止余边时说。故于诸法皆无自性,亦由依此而生定解。
  《中论》所说的无生,是阿赖耶识从无始以来即无生,阿赖耶识不是由四生生。而宗喀巴说的无生,是无自性生;前说无自性是法的体性,体性是“法体”所显之性,非实体的“法”,当然不能出生任何一法;譬如花香不能生花一样,宗喀巴如是把无生解释为无自性生,不但是依文解义,而且又错解文义,把两极化的两者说为一,如何能够定解无生与无自性的义理呢?
  所以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假借种种因缘才得生起,是缘起法、无自性、皆非自在,都要依于阿赖耶识自性,才能有作用。因此,没有阿赖耶识为因的缘起法,而说能自在、有作用,或说非自在、无作用,就全部都是无因论的断见或常见外道论。
  故由诸佛菩萨的开示即可知晓,有自在自性的法只有阿赖耶识,蕴处界诸法都是无自在自性的,都是会坏灭的;所以《般若心经》才说“观自在菩萨”!这“观自在菩萨”的意思就是:能现观阿赖耶识自在体性的菩萨。这样的菩萨,才能以般若智慧于佛菩提道内门广修深波罗蜜多行,作为成佛的资粮;不能现观此自在真心的凡夫、愚人,就只能以世俗谛的智慧于外门修集浅波罗蜜多,但浅波罗蜜多只是作为后世人天善趣,以及未来进入佛菩提道内门修学的资粮而已,还不能算是菩萨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智慧。
  第九章 《广论》入金刚乘的平议
  第一节 修学《广论》不能断障证果
  第一目 断烦恼障
  《广论》528 页说:如是若见我及我所无少自性如微尘许,由修彼义便能灭除我我所执萨迦耶见。彼见若灭,则欲取等广如前说四取皆灭。此取若灭,则无取缘所生之爱,故以爱缘结蕴相续其生亦尽,便得解脱。
  宗喀巴说修无自性的我、我所,就能断除我、我所执的萨迦耶见;萨迦耶见灭,则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即灭;四取灭,则没有四取所生之爱;没有爱,则结蕴相续亦尽,便得解脱;以上是宗喀巴说的。然而,宗喀巴此说略述有如下的四个疑点:
  一、断除我执、我所执的烦恼就是断除烦恼障,断除烦恼障方可证得三界有的解脱,而出离分段生死。萨迦耶见只是烦恼障中最粗浅的我见烦恼,断除萨迦耶见只能取证初果,初果说为预流果,是连欲界诸法的贪爱都还未能舍离,还不能称为解脱于欲界者,何况还有非常多系缚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我与我所烦恼未断。初果人在见道后才能够次第修断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等烦恼的现行,如是解脱道的四种无明住地烦恼全部断除了,才能出离三界生死系缚,如是才能说为证得阿罗汉果解脱于三界。然而宗喀巴却说只要“由修彼义便能灭除我我所执萨迦耶见”,然后就能够“彼见若灭,则欲取等广如前说四取皆灭”,他把灭除萨迦耶见当作是已经证得三界解脱是错误的。
  二、如果一天到晚只是脑子里想著或嘴巴上喊著:“我要断我见!我要断我见!……”那都只是意识的妄想分别,到死也断不了我见!因为,没有意根的决定作意确实地接受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如果只是如宗喀巴应成派假中观等人,以意识不如理思惟“我及我所无少自性如微尘许”,却未曾触及五蕴我的虚妄本质内容,错误的想象堕于断灭的一切法无自性,而说这样就能断除萨迦耶见,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三、假若萨迦耶见真的断除了,也并不代表四取皆灭;萨迦耶见灭只是对于将五蕴认取为真实我的见解断除而已,尚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贪等等烦恼未灭,如何能说四取皆灭呢?
  四、以十二缘起次第来说,因爱的增上然后取后有,而宗喀巴却说:“无取缘所生之爱”,正好说出了喇嘛教的理论基础为何一定与修双身法是有关联的,不仅是倒因为果的颠倒说,也是对解脱极度无知所呈现出来的事实。
  如上举宗喀巴说要证解脱,其实都只是文字上的游戏而已,如果依《广论》的修学次第而说能证得初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更遑论四果解脱。如何说呢?
  一、要证得初果者,是要把执五蕴为真实我的错误认知灭除,确实接受这五蕴非真实我;而若要证得四果解脱,就要把连末那识在内的十八界诸法的执著全部灭了,才算是解脱分段生死。但是,整本《广论》却把修证解脱道所要观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五蕴十八界法,本无今有、缘生缘灭的正知见给排除了,在行门上更主张宝爱五蕴法进行双身法浸淫于贪道中,哪里还有初果可证?更何况是四果可得呢?
  二、《广论》于193 页曾经说过:“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谓戒、定、慧三学。”然而,在宗喀巴的眼里,他其实是认为 佛陀所教的戒法是不究竟的,喇嘛教的三昧耶戒才是最究竟。但是,三昧耶戒却是密教为了修双身修法而施设的邪谬戒律,是阿罗汉、辟支佛视之如同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的恶法;如是邪淫的外道戒法于三恶道都不得解脱了,又如何能证得欲界解脱乃至出离三界呢?
  又《广论》所说的定学也就是止观,虽然文字表面上是抄袭自佛教经论,但其本质却与佛教经论大相迳庭;佛教说的止观除了是修证世间四禅八定的法以外,还包括了出世间、世出世间智慧法门的观行与心得决定。修世间的四禅八定圆满,最高也只能出生于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中,还是脱离不了三界;因此,修止观虽然对凡夫降伏烦恼是有帮助的,但是仍然不能使凡夫灭除烦恼证得出世间的解脱果。而且《广论》所说的“止观”,其实都是在隐说双身修法,所以说修习《广论》的止观就已经是在暗中修习《密宗道次第广论》了。如是欲界最粗重的淫欲贪著若不能断除,是不可能证得初果的,更遑论能够解脱三界。
  而且《广论》中所说的慧学,都只是在意识的分别慧上琢磨,离不了意识境界五别境仅缘于世俗法的慧心所。虽然除烦恼证解脱也是要运用意识的分别慧才能成办,但宗喀巴却不好好正确地运用祂,硬是想要把意识的分别慧灭除,来达到意识一念不生的愚痴境界,把意识不起一念时当作证得空性,说为证得空性慧,还说此空性慧能断烦恼得解脱,这真是自欺欺人的空话,因为意识一念不生之时,于境界相上其实仍然能了了分明,哪里有把分别慧灭除?而且,即使宗喀巴真能使他的意识于诸境界无能分别,如是则成为愚痴而没有智慧的状态,就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足了,哪里有可能作到世间智者所作不到的“断除烦恼证得解脱”呢?
  三、声闻人修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缘觉人修十二因缘法,现观生死流转、还灭,他们都是以意识的分别慧作观察,得证出三界的解脱果。二乘人虽然不知道阿赖耶识在哪里,却绝对地相信 佛陀所说而知道并且确定有一个不灭的涅槃本际阿赖耶识,因此得以建立有余、无余涅槃,相信入无余涅槃后有此本际独存而不是断灭空,所以修证涅槃不会有恐惧。而《广论》否认有阿赖耶识,因此从宗喀巴于中士道所抄袭佛菩萨开示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等语文名相来说,就等于是断灭空本质的戏论,学人如是辛勤修习《广论》所抄袭堆砌的佛法名相,终究还是堕于断灭见,真是何苦来哉!
  四、人天善法只是世间劝人为善的正信宗教,为了要让人避免堕入三恶道乃至希求生天等善趣,而不分宗派所必须教导信徒依教奉行的基本常识。《广论》的下士道也只是随俗说说人间善法的表象,其本质与行为却是违背人天善法的,更没有能力教导学人如何修断我见,更别说是佛门中不共外道修学的解脱道乃至佛菩提道。学人应当都要知道,不论是解脱道或是佛菩提道,学佛的基础入门首先要断我见,断了我见成就初果人的见地功德,就能对世间善、恶法的分际如实掌握,当然就不会再造沦堕恶趣之业,此后要修证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生死解脱,才有可能。
  总之,烦恼障的修断,乃是三乘菩提的共道,二乘愚人修断烦恼障,就是将我见、我执全部断了,或者是说我与我所的烦恼全部断尽了,这个二乘无学舍报后就可以入无余依涅槃了;而大乘菩萨学人同样要修断烦恼障,但是菩萨不入无余依涅槃,会故意留一分思惑,作为未来世再度受生的缘起,以便继续行菩萨道自利利他,乃至究竟成佛也永不入无余涅槃。至于《广论》也学著佛菩萨说要断烦恼障,但那都是骗人的,如果喇嘛们真的把烦恼障断除了,他们如何能学《密宗道次第广论》呢?他们不是教导说修学密宗道不但要贪,而且要大贪?并且还是欲界最低层次的男女贪!所以说,要断除烦恼障,对于喇嘛教学人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有藏密喇嘛上师,当众说法教学人修除烦恼障,那只是鹦鹉学舌或狂妄欺骗之语,目的只是笼罩学人跟随喇嘛上师早日修习密宗道邪法而已。
  第二目 断所知障
  《广论》530 页说:【此宗何为所知障耶,谓从无始来著有自性,由彼耽著熏习内心,安立令成坚固习气,由彼习气增上力故,实无自性,错乱显现名所知障。】不立宗的应成派所认知的所知障,与他们自己说的烦恼障没有两样,由此文句中就可以知道,他们认为“增益自性见”就是所知障,此说等于“世间法所知越多,增益自性就越多,学佛就越困难”,这样的说法不但违背了世间的逻辑,更是完全不符诸大乘经论之所说。
  《胜鬘经》说的“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3 才是所知障,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未曾与无始无明相应过,所以对于法界实相都无所知,也因此对于成佛之道的一切法完全无知,故说能障碍众生成佛是为所知障。所知障要等到菩萨明心证真,证悟法界实相之后,无始无明所引生的上烦恼才开始渐渐现起,才能如实了知对于此法界实相的无所知会障碍菩萨成佛;又发现所知障的上烦恼无量无边,其数过于恒河沙数之恒河沙,然而成佛之道别无他途,于是开始渐次修断所知障;于法界实相所知越多就越接近成佛,反之,所知越少离成佛就越久远,这才是所知障真实的道理。
  再说增益自性见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皆为因缘所生,故所生诸法皆会坏灭,没有真实自在的体性,凡夫、外道不知道这个道理,认为世间诸法乃至认为其中的某一法是永恒不灭的,将虚妄的我与我所等世间诸法执为真实不坏我,如是我与我所烦恼不断地增长累积,因而障碍众生从三界生死中解脱。宗喀巴把对于世间蕴处界诸法的增益自性见说为所知障,可见宗喀巴不但对于法界实相渺然无知,更对于二乘解脱道的义理无知,却竟然大言不惭、不畏因果而说已经证得空性,不但成就未得谓得的大妄语业,而且还欺骗众生说按此修习可以解脱、可以成佛,引导众生堕邪见深坑,断送众生法身慧命,如此《广论》还能继续研讨吗?有智慧者一定说:“不!”
  宗喀巴不承认有阿赖耶识,当然不可能证得法界实相;未能证知法界实相的人当然不能相应于所知障——无始无明;然而不相信有阿赖耶识的人,不但不知所知障的真义,也不可能了知烦恼障的真实内涵。众生想要成佛,就必须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的无明,而所知障则是悟后的菩萨才能与之相应;菩萨悟前就要开始修断烦恼障,悟后一方面要继续修断烦恼障,同时也要开始修断所知障,二障无明是同时进行修除的;菩萨于七地满心时,为了行菩萨道所以故意留下的最后一分思惑必须断除,此时烦恼障引生的分段生死也从此断尽;所知障则于佛地才能完全尽除,断尽所知障后,第八识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从此不再变易,故说为断尽变易生死,成就无住处大般涅槃。
  宗喀巴所认知的所知障,观其内容都脱离不了烦恼障的范围,换句话说,宗喀巴认为只要断除烦恼障即可成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阿罗汉们不就应当都是佛了?但是,佛世之时,诸多大阿罗汉早已断除烦恼障,为什么他们都不敢自称成佛?而凡夫位的宗喀巴,纵然于《广论》中也抄录应成派祖师很多有关所知障的错误说法,或错误的解释圣 龙树菩萨的中道正理,但是在他们否定第八识存在的大前提错误之下,所以不论后面有多少篇幅来解说所知障的意思,就算完整抄录了圣 弥勒菩萨的开示,宗喀巴等大小喇嘛的邪说还是邪说,只会越解说越离谱。喇嘛们这些错误的邪见,笔者于前面章节中有很完整清楚地分析辨正,对于有智慧而不迷信的学人来说,已足够让读者清楚地分辨 世尊的正法与喇嘛的邪法,此处若再多评论也只是徒增篇幅,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是故,笔者最后只再次强调“喇嘛教不是佛教”,而喇嘛教所标榜的“金刚乘”不是佛法,期望这个事实能够成为佛弟子乃至世间人的基本常识!
  金刚乘法不是佛法
  学过《广论》后,宗喀巴说一定要学金刚乘法,如《广论》557 页说:【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宗喀巴把他编造的《广论》说为显密的共道,意思就是“显教”所学的就只有《广论》的内涵,而这只是“密教”的基础而已;所以,学过了《广论》不必怀疑一定要学《密宗道次第广论》;而《密宗道次第广论》内容就是所谓的“金刚乘法”,这才是宗喀巴抄袭佛教经论而著书立论的最终目的。说穿了,《广论》只是一座桥梁,只是一个幌子,是作为堕入密法的前行陷阱,所以学人一开始接触《广论》,就会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被引入密宗道学习密法,然后就从事部、行部、瑜伽部到无上瑜伽男女双身修法,就说是成就了“金刚悉地”即身圆满“报身佛”——抱著明妃、佛母不断行淫的身乐境界。佛教所谓的“金刚”是形容阿赖耶识祂性如金刚,没有任何法能够摧坏祂,乃至集十方一切诸佛的威神之力总合起来,也不能摧坏一只小蚂蚁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三乘佛法的核心,更是一切法能够出生存在的根本因,祂是金刚体性所以又称为金刚心。而宗喀巴等喇嘛教诸师,于大乘波罗蜜多菩萨法道之外,假借“金刚”之名词,另外创一个“金刚乘”来混充为佛教的一支;然而 世尊乃至十方诸佛菩萨的圣教,从来最多就是三乘佛法,并且实际上就只唯一佛乘,而此唯一佛乘就是在开示此经,而此经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宗喀巴等喇嘛教诸师,否定第八识如来藏金刚心的存在,当然他们所说的“金刚”之名不是指称大乘法的金刚心;其实他们说的“金刚”是代表双身修法中必须具备的男性性器官,以男性性器官挺举坚硬说为“金刚”,才能修习“无上瑜伽”的乐空双运之法;所以他们都是隐讳地说:男性性器官坚硬如金刚,女性性器官形如莲花,金刚配莲花衍生出第四喜大乐境界,名之为“金刚乘”。
  喇嘛教的这个“金刚乘”又有很多不同的名字,譬如:密咒乘、果乘、咒乘、方便乘、持明藏及续部等等。以隐密修而得成就是为密,金刚遍防护是为咒行,意思是实修金刚、莲花交配之时,要严密保护金刚的坚硬,所以不能被外人偷看,这就是密咒乘。又诳称是以果位修行,因此这一生即能成佛,所以是为果乘;说这样的善巧方便胜于波罗蜜多,故名方便乘;说这个是除通三藏外,更胜于三藏之第四藏,谓之持明藏;乃至依于父续(男根)、母续(女阴)圆满次第建立,谓之续部;如是金刚乘名字虽有多种,都是围绕在男女双身共修淫行上而命名。然而,喇嘛教的邪淫法门不但是佛法三乘学人修道上的极大障碍,也是世间修学禅定上的最大障碍;喇嘛教却把这样的邪淫法列为金刚乘的主轴,说为:“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有智慧的您会相信喇嘛教的说法吗?
  《广论》557 页接著说:若入彼者,如道炬论说,先以财敬奉教行等,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为过上。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
  入密咒乘首先要以钱财供养上师,上师受到弟子钱财供养后心里才会高兴,这样上师才肯教导弟子学密法;而以此钱财恭敬供养,来讨上师的欢心,这是比前面所说的学习显教种种法还更为重要!因此,想学密者如果不富有,那您就不必去学密了,因为您再怎么努力去学《广论》,您学得再久、再好乃至能倒背如流了,如果没有钱财供养上师来讨上师的欢心,那您还是得不到上师的青睐,于密法上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如果您是广有钱财,那其实也不必修学《广论》,只要大笔钱财供养上师,讨得上师的欢心,一步步地给您“灌顶”、还怕“密法”不能成就吗?但是再回头说,如果有这种见钱眼开、见财欢喜的上师,那绝对是个我见未断的愚痴凡夫,学人遇到这类见钱眼开、见财欢喜的上师,保证一定会倒大楣,因为这种“上师”自己连学佛最基本的我见都不会懂,更未能断,如何能教导弟子断我见而入门修学佛法呢?喇嘛教又说上师的德相,最低限度必须“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依《略论》所说:【“最低限度,下此即不合为师之量。”谓:“善巧灌顶诸事,具戒定慧,成熟合量法器,不生疲厌。”】4
  作为上师必具备最低的条件。第一条件:善巧诸灌顶事。密宗的灌顶名目很多,约略有四种:瓶灌、密灌、智慧灌及第四灌;前二为生起次第,为双身修法暖身;后二为圆满次第,实修双身法。第二条件:具戒定慧。密宗的戒、定、慧三学:戒学是指三昧耶戒,是修密咒双身法的戒条;于实修双身法过程中,制心于淫乐之触受一境而谓之定学;修双身法达到乐空双运说为空性慧,谓之慧学。第三条件:上师必须善观察弟子是否是修学密咒的根器,若不适合,即不能为之授戒、灌顶;否则,很容易揭穿喇嘛教的秘密,到时就招收不到学员来学密了。可见,要当喇嘛教的上师善知识,不必明心见性,只要懂得男女的房中术就可以了。《广论》557 页又接著说:【其次先以清净续部能熟灌顶,成熟身心。次当听闻了知守护,尔时所受三昧耶律。】弟子首先以钱财恭敬供养令上师欢喜后,第二步骤即按次第接受各种灌顶,最后就对邪淫密法能够“成佛”之说不再起疑而成熟身心。第三步骤就是要护持双身修法,受持三昧耶戒,绝不违犯。
  《广论》557~558 页说:若能如是护三昧耶,及诸律仪而修咒道,当先修习堪为依据续部所说,生起次第圆满尊轮,以咒道中不共所断,谓于蕴处界执为平俗庸常分别,能断彼者,亦即能转外器内身及诸受用,为殊胜事生次第故。如是善净庸常分别,一切时中恒得诸佛菩萨加持,速能圆满无边福聚,堪为圆满次第法器。其次当修堪为依据续部所说圆满次第。
  也就是说:喇嘛教的“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的修习,不论选修任何一部,都必须先修生起次第。在生起次第中,不仅仅只是修礼拜、供养、护轮、坛场、本尊等等下三部事,还要断除蕴、处、界的平俗庸常分别,断除分别就能把外境、内身及种种受用,转化为身语寂静、心寂静、幻化身、光明身、双运身等殊胜事。下三部生起次第修习圆满,一切时中诸佛菩萨就会来加持,就能圆满无边福德资粮,才能成为修习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法器,如是法器就能实修无上瑜伽圆满次第了。”以上是宗喀巴《广论》所说的意思。
  然而,综观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与《密宗道次第广论》中的所说,寻迹可知,从《广论》初始的依止善知识开始到最后的止观,都不断地暗中灌输对双身法赞叹乃至种种神话的邪知邪见,让随学者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向往进入密咒乘,甚至心中渴望修学《密宗道次第广论》。这也就是修习《广论》的目的,重点就是在“菩提心”的生起,而“菩提心”的生起必须有“善知识”的教导,“善知识”教导弟子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能受灌顶;而喇嘛教所谓的发“菩提心”并不是佛菩萨所说的发菩提心,佛菩萨说的是:发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为了救护众生而行菩萨道,永不入无余涅槃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喇嘛教的发“菩提心”则是在追求乐空双运,如何修练提降明点这个明点“菩提心”,以成就喇嘛教所谓的“报身佛”的双身法淫乐境界;而其所谓的“善知识”更不是诸佛菩萨、不是佛教的三宝,而是喇嘛教他们所认为更高于佛、更上于三宝的“上师”。而且认为弟子受上师的灌顶后,于修学《广论》止观过程中,修学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使身、语、意寂静,寂静故成为光明身与幻化身,最后成就止观双运、乐空不二的喇嘛教“报身佛”。因此,修学《广论》后二波罗蜜多的奢摩他与毘钵舍那,其实已经是在修习双身法之“密宗道的次第”的密码了,只是初学的随学者不知,还以为那是在修“禅定”、在修“般若”,愚弄学人到了极点。如是颠倒的道次第,那些被无明所笼罩的学人,被骗了还认贼父作母而不自知,不但此生得之不易的所谓“暇满人身”5 悉皆空过,更因而造作邪淫、毁谤正法、毁谤真善知识等等重大恶业,死后当堕恶趣,又复赔上后世无量劫的法身慧命,欲求成佛可就遥遥无期了。
  ---------------------------------
  注1《大正藏》册31,页855,中16-20。
  注2《大正藏》册30,页2,中6-7。
  注3《大正藏》册12,页220, 上6。
  注4 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译,《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下册,方广文化(台北市),1994.8 初版2 刷,卷20,页11。
  注5 喇嘛教所施设建立的名相,意指远离八无暇和具足十圆满,也就是指具备能够学佛的条件。
  〈全书完〉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