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禅和
09 答-6
2018-07-11  浏览:68799
  答-6 P103-116
  答6:
  传圣法师来文:
  【再者,马鸣大士在起信论中立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既立二门,则自然是两条不同的路子,故不可笼统地混为一谈。若混为一谈,则又何必立二门乎?禅宗即是心真如门,三乘教即是心生灭门。此绝待之真如亦非同教下各种相待真如,故在其论中对真如门之阐述仅仅是短短数言,此亦是不得已而强为之说也。只因此绝待之真如本离言说故,故云: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不可破坏……而心生灭门则不然,洋洋万言来作阐释,犹未了也,仅言其大概而已,若推而广之,则便成一大藏教,乃至便成三千大千世界经卷,何故?因有三千大千之种种差别境界,故而有三千大千经卷来作阐释。若离差别心念,则一切差别境界之相亦与随灭,若无差别境界,则此生灭门亦无须建立。既有拾法界之差别境界,差别功用,故自然须在生灭门中一一阐释。又因差别境界无量故,而差别法门亦复无量。若心真如门,则一亦不可得,更何得言二,本自不二,何有差别?因绝待故,离境界故,不可思,不可议故!】
  谨答:
  马鸣菩萨于《起信论》中所立之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并非如大德所说是两条不同的路子,并且在论中白纸黑字记载著:明说是同一条路子。大德未亲证法界实相,未具慧眼,阅读《起信论》时,非但读了前文不解后文,读了后文不解前文,不能理解前后文之不可分割意涵,又挑选片段文字、断章取义而解作整体论意。《起信论》论文之详细解说,大德自行请阅平实导师最近出版之《起信论讲记》即可知晓;若想要辨正全部的论文,篇幅太大了,此书无法完成,所以现在仅约略的就大德来文的部分提出辨正。
  《大乘起信论》中 马鸣菩萨说:“云何立义分?谓摩诃衍略有二种:有法及法。言有法者,谓一切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此显示摩诃衍义;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故;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所言法者,略有三种: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于此入佛地故。云何解释分?此有三种:所谓显示实义故、对治邪执故、分别修行正道相故。此中显示实义者,依于一心有二种门:所谓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此二种门各摄一切法,以此展转不相离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虚妄想之种种念,不是指修定时所说的语言文字之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如来藏),说名真如。……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建立有二种别:一真实空,究竟远离不实之相,显实体故;二真实不空,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有自体故。复次真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心故。……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
  马鸣菩萨一开始就先建立了大乘──摩诃衍──之真实义;所谓大乘者,指能摄一切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之一切众生心,及此一切众生心于体、相、用上所生所显之法。能摄一切世、出世间法之心,则是一切众生之自心如来藏;世间有世界世间及众生世间,此处先以众生世间言之;众生世间者乃是众生之五阴世间。一切众生五阴皆由各各众生之自心如来藏所出生,以自心如来藏所执藏之无明及对三界贪爱所形成之见惑与思惑,导致众生证得非非想定而自以为已出三界,因此而继续轮回生死;也由于三界之见惑与思惑不断故,坚执觉知心我常住不坏,因此而为了觉知心我的财利、面子,所以造作了三界轮回的业种,譬如谋财害命、诽谤善知识,来世就不得不受报;如是种种业行,种下了当来之五阴苦芽;此三界惑、业、苦,不断熏习如来藏阿赖耶识,长养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含藏之七识心种子,就长养了阿赖耶识性及异熟体性,随其业力而受无穷之异熟果报,所以说众生三际之五阴世间之法皆为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含摄。
  声闻乘者厌恶此三际五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之生死苦法,因此勤求断除能让生死相续之惑、业、苦,以期能脱离五阴世间之系缚。他们断了初果所断的四住地烦恼中的见一处住地之我见,不再认取觉知心为常住不坏心,分证了解脱果;并且又经过二果之薄贪瞋痴、三果之断五下分结、四果之断五上分结,断尽了思惑,证得后有五阴世间之无生而出离世间,所修之解脱道及所证之解脱果是出离世间之法故。四果圣人寿尽舍报时,意根也随著灭了,所以命根不再现起,后际五阴苦芽之种已灭而不再生故,使得四果圣人自心如来藏异熟识(此时不再称为阿赖耶识,能藏、所藏、执藏三界惑业苦之体性已灭故)已无三界惑、业、苦之杂染种子,于舍离四果圣人现法之五阴身后,则由如来藏异熟识自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体性中;由于此四果圣人之如来藏异熟识中之五阴苦果永灭无余,又依此心体独住而无五阴之状态,称为无余涅槃。因此,声闻乘出世间法之有余、无余涅槃解脱证境,亦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所含摄:依如来藏不再出生五阴之独住状态而立无余涅槃名相,所以涅槃无自性。
  大乘菩萨道之修学者,了知众生皆有如来藏,并亲证此自心如来藏之所在,而能够断除四住地烦恼中之见一处住地之我见,同时也断除了无始无明所知障之我见;因为亲证自心如来故,能够现前观察领纳并转依于自心如来之清净性、涅槃性、无我性、真如性,名为证真如。这就是禅宗真悟祖师明心时所证得境界,一切真悟禅师自我观察之后,都不能推翻末学此一说法,除非是悟错了而又不知佛菩提道内容的大德一类的人,才会不同意末学这个说法。只要证悟了,就一定可以用教门所说佛菩提道的阶位层次来加以判定,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真理。
  菩萨悟后转依如来藏的真如体性,虽有能力可以断尽生起五阴苦果之三界惑业苦烦恼习气,然而因慈悲心故、十无尽愿所持故、为利乐有情故,都会留惑润生而不取证无余涅槃;如是菩萨世世广修利他福德、不畏深法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之道种智,菩萨于八地前所受之分段生死中可爱异熟果报五阴,函盖了五阴世间法及出世间之道种智智慧、解脱智慧及证境,皆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含摄之法。
  菩萨从八地到等觉位,虽不再受分段生死之异熟果报,然而如来藏所含藏之所知障随眠与烦恼障种子随眠未断尽故,尚有种子流注变异之现象,称为变异生死;直到佛地究竟净尽,如来藏之有漏法种子全部断尽,无漏有为法的一切种子功能究竟圆满具足,成就四智心品等无漏有为法,也使佛地八识心王清净法界显露无遗,并且使无漏无为法之无住处涅槃湛然显现,此时之如来藏才改称为无垢识──佛地真如。
  所以 马鸣菩萨说,依于一切众生心之如来藏及其所生所显的法,含摄一切世间法及出世间法故,能够显示出大乘法含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之真实义理。而如来藏所含摄之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于运作中所显现如来藏心之真如相──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即显示了大乘修道所应亲证之体性及所应转依而修至佛地之体性。此大乘法所依心之体性,却要由众生生死相续之异熟果报中,与异熟果同时同处之七转识等流果及受用境界之增上果,不断于无常、生灭、变异之因缘相中,方能显现出一切法真如相之平等性──不增不减故、无差别性故;同时也要由一切法之生灭因缘相中,显示出一切法之法相皆是由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功德法所成就;而如来藏之所以能够出生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恶因果之法,乃是因为如来藏佛性之用故。
  马鸣菩萨已经将大乘之真实道理说得很清楚,如来藏心之体、相、用,皆要由此心与其所生异熟果五阴世间之生灭因缘法相中,才能显现出心体之真如相、心体本来具足之无量无边功德、心体之作用。于建立了真实义理以后,接著针对先前所立之义理再作详细之解释,为了要显示出一切众生本自具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如相如来藏之真实义,为了要对治邪执五阴世间为我、妄执如来藏功能体性为我,为了要分别出修行佛菩提道之正道,所以将如来藏心分两门来解释。一者是心真如门,再次解释此心之体、相、用,说此心本体不生不灭、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说此心之心相──究竟远离虚妄法生灭变异不实之相──故真实空,说此心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故又真实不空。二者是心生灭门,即是解释:依于如来藏故有异熟果五阴世间之生灭心流转不停,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体与生灭之异熟果五阴世间非一非异、和合而转,称此位含摄前七识之如来藏心体为阿赖耶识。此心真如之真实义与含摄生灭法之阿赖耶识展转不相离故,因此能够显示出心真如含摄体相用一切法,以及依于心真如之体相用而能够生起一切生灭相之世间法,及显现出世间法之涅槃功德。但是从大德文中看来,显示大德对此正理毫无所知;以无知之人,违背论意而妄评于实证之人,则有大过失。
  马鸣菩萨接著说阿赖耶识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一切法即函盖了世间出世间之法、有为无为法,与先前所建立大乘义理所依之心并非是两个心,是同一个如来藏心,为了详细解释令学人得以领纳真实义而对治邪执并修行正道故,并非是立二门做为修道之两条不同的路。大德为了私心要举证自己所立之宗门一法与教门是两条路起见,不惜枉顾马鸣菩萨前后文不能相离之义理,扭曲 马鸣菩萨依于一心而建立心真如与心生灭二门之真实义理,想要弯曲论以符自宗,实非善良之举。而且,大德既不承认教门可以含摄宗门,如今却又举出教下的《起信论》,来说明宗门之事,岂非明显的违背了自己所立的“宗门与教下无关”的说法?已经是自己前言不符后语了。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中也说:“复次,离有为则无无为,所以者何?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无为相者,则非有为;但为众生颠倒,故分别说。有为相者,生、灭、住、异;无为相者,不生、不灭、不住、不异,是为入佛法之初门。若无为法有相者,则是有为;有为法生相者则是集谛,灭相者则是尽谛。若不集则不作,若不作则不灭,是名无为法如实相。”无为法指的即是心真如如来藏的自身法相,有为法指的是如来藏所出生之一切法的生灭法相,而离了有为则找不到如来藏心体的所在,就没有无为法可言;无为法必须在有为法中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证得故。无为法是有为法之实相,一切有为法都是从无为法的如来藏心体而出生的,所以若离了无为法如来藏心体而说有为法的缘起性空时,则成为戏论;若离无为法的如来藏,而说无余涅槃时,则涅槃就成为断灭法,就是戏论。龙树菩萨所说之义理与 马鸣菩萨所说之义理完全相同,不可立了有为、无为两法以后而说两法是互相独立的法,此两法是相待而有故。
  禅宗所悟般若境界,决不是传圣大德误解之后所知之心真如门,三乘教也决定不是大德所说之心生灭门,这是谤法之说,不符经教所说,也不符禅宗宗门所悟。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展转不相离,方能生出一切世间法及显现宗门所悟的出世间法。禅宗能悟教外别传之旨,乃是因于含摄生灭法与不生灭法之阿赖耶识,与其所生之五阴世间和合运作展转不相离,而在五阴上面处处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之相用及真如相,由此生灭门之五阴而显示出心真如门,决不是单单只有心真如门。因此,只要正信禅和子们都能够值遇真悟之善知识,并且自己也具备了菩萨悟道所应有之福德资粮与般若知见,那么于真悟善知识之机锋引导或者公案开示中,就有因缘亲证此真如心之心体所在,这就是破初参的明心开悟;乃至有因缘于山河大地上面眼见此心性用之眼见佛性境界。而亲证此心之心体所在乃至性用者,能够以意识心离于语言文字而领纳此阿赖耶识心体之体相用等,皆是离言法性、不可言说,过于言语道,非妄念之心所能行、所能触者。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以后,现观如来藏阿赖耶识本来解脱,本来自在且具足与佛无二无别之清净性与涅槃性;然而证悟者之五阴自我却仍不得自在、不得解脱,烦恼习气炽然不息;深入经藏阅读,却不能完全胜解经中 佛语,智慧未与 佛等,未能发起种种佛地所有之殊胜功德与三昧。虽然如来藏阿赖耶识之心真如相与佛之无垢识佛地真如之心真如相无二无别,但是所知障未除尽、烦恼障未断尽故,所以还不是佛。这正是一切真悟的禅宗祖师所现观的,却是一切错悟禅宗祖师所不能现观的。
  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者即是菩萨,了知众生皆有如来藏故,菩萨能够了别一大藏教中 世尊所说之法,皆是在宣说如来藏具足诸性功德、一切世间诸杂染法皆依如来藏而生起,一切法不异真如;由于众生从无始以来不如实知一切法皆是如来藏所生、皆是无我性,因而生起妄想之念而产生种种邪分别,妄执一切法有我。由于心真如之体大、相大、用大,因此而有诸多虚妄境界相随众生之惑、业、苦而生现一切众生世间境界与世界世间境界。《楞严经》卷七中佛说:“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因众生迷于本性圆明又具无量无边功德相大与用大之本心如来藏,执著妄心意识心体为真,或执著妄心六识所拥有之见闻知觉性为真,而对三世产生虚妄想,因此便有分段生死之妄生与妄灭,也因此而引发共业有情之如来藏出生了十方世界世间,并且不断的执持之;有了世界世间便有五尘相现起,而让十二类众生有了五阴世间之受用境界。众生世间与世界世间之种种差别境界相,乃至十法界之差别境界相,皆是如来藏心真如之真实不空大义,不可说如来藏即空无一法、毫无作用之空无之空,或说是无常缘起性空之空。如同 马鸣菩萨所说:“真实不空大义、如虚空明境,谓一切法圆满成就、无能坏性,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中现,不出、不入、不灭、不坏,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虽然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由心真如异熟识所出生现行,然而心真如却恒住于一心──离于妄心之攀缘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是故,教门一大藏教所说,何尝如大德所说的局限于心生灭门?何尝如大德所妄说的未说心真如门? 世尊之言教中未曾开示说:心生灭门仅是依无量之差别境界而说。事实上,大德所引用之《起信论》中,已经明说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不相离,而且又说是以一心来含摄二门,大德怎可说此论教门只是单说生灭门?违背教门法义事实。
  无量之差别境界生灭相,乃是因法界众生心真如之相大与用大,被所知障与烦恼障遮障之程度不同,所显现出体大之明与无明状态而有差别,因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教门是函盖心真如门的,心真如门也是函盖心生灭门的。而三乘贤圣都是因为随其所修、所证的三乘菩提不同,才会成为二乘圣人或是大乘菩萨的,所以专修解脱道的二乘菩提无为法,与含摄解脱道、佛菩提道心真如的大乘菩提,是有异也有同的,异同所在都是因为证或不证心真如的内涵而不同,不是大德所说“此差别是以虚妄心之差别心念而说”,否则即是成为魔说,宗门与教下二俱违背,即成为谤 佛、谤法。大德对自己所犯的谤 佛、谤法行为,应该自我反省。
  如来藏心真如,从本以来无生亦无灭、不可言说,一切言说唯假非实;一切世间法皆由如来藏所生,由于众生妄执为实有,便执著一切法之生灭法相而有惑业苦的现前;若断除虚妄分别与执著,则知一切染法与净法皆是相对待而有。因此 马鸣菩萨说:“是故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无、非有,毕竟皆是不可说相;而有言说示教之者,皆是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语引导众生,令舍文字入于真实。”非仅仅心真如离言说相,一切诸法毕竟皆是不可说相。 世尊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一大藏教所说皆是一心如来藏所含摄之心真如门与依此心真如而有生灭法转之心生灭门,绝对不可如大德般以妄念、虚妄想来看一大藏教之佛语言教,尽是拾取言说、名相、境界差别相,妄谤 佛所说之一大藏教仅是在说种种境界差别相,而说教下只是在说心生灭门。如果此诸境界差别相仅是依差别心念而生,那么声闻乘者灭除一切虚妄之差别心念,其境界差别相亦不生起,在无差别心念与无差别境界的情况下,声闻乘者依何法而说其证得有余依涅槃?依何法而说其择灭无为、受想灭无为?以大德之主张,是否声闻乘者所修是断灭法?所证是戏论?佛所说之一大藏教是否亦是戏论?大德无知于一切差别心念皆是因心真如所含藏之见惑、思惑等无明而生起,无知于一切差别境界皆是心真如所生现,因此就成为不解阿含经典中 佛所说义之谤佛、谤法者。
  大德若将心真如一法从一心如来藏分割独立出来,认为是禅宗无上之圆顿法门、悟此心真如即是究竟佛,那么即成为禅宗祖师所斥责之谤无因果、空见外道者;若是将依于一心如来藏而有生灭法之心生灭门亦分割独立于心真如门之外,那就是诬谤十方诸佛、“地位”菩萨及声闻乘者所修所证皆是戏论,亦落入无因论、断灭见等邪见外道中。大德本意是想护禅宗,然而因大德之无明无知而胆大妄为,不阅读经论、不依止经论正理,而又不肯虚心接受真善知识书中正理之指导,不能真实寻求证悟,反而以己邪见而造虚妄言论印行流通,因此反而成为诬蔑禅宗真悟祖师及谤佛、毁法的行为,实非末学所乐见者,亦是徒令佛门四众共皆嘘唏扼腕之愚行。
(原标题:09 答-6)
下一篇:
10 答-7
上一篇:
08 答-5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